《虞美人》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虞美人》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1 19:0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作为国君的大不幸,却
是作为词人的大幸。
—王国维《人间词话》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清 · 郭磨
◆新 课 导 入
虞美
李煜
1、知人论世,诵读词作,赏析重点词句。
2、学习通过对比来抒发感情的写作手法;理解文 学作品将抽象的感性形象化的艺术手法。
3、通过反复吟咏,感受感受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 真挚的情感美。
4、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
学 习 目 标
李煜(937—978)原名从嘉,字重光,
号钟山隐士、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南唐中 主李璟的第六子。公元961年嗣位,在位15 年,史称南唐后主。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苟安于江南一隅。宋 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 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 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 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作者简介 作为后主的李煜 — —薄 命 君 王
李煜(937—978)
975年,宋军兵临城下,煜肉袒降宋,被
俘至汴京,封违命侯,过着“日夕以泪洗面” 的软禁生活。此间所作诗词,皆为抒发亡国
悲痛的真情实感,“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 地山河(《破阵子》)”,“自是人生长恨 水长东(《乌夜啼》)”,“流水落花春去 也,天上人间(《浪淘沙》)”,“剪不断, 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
千古词帝自此而来。
◆作者简介 作为后主的李煜——薄命君王
李煜(937—978)
◆作者简介 作为文人的李煜——绝代词人
李煜的词作风格可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 时 期 :
前期词多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和离愁 别绪。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
习气,如《玉楼春》。
后期词则多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风 格 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词风疏朗,如 《虞美人》《浪淘沙令》《破阵子》。
李后主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王国 维曾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 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937—978)
玉楼春 浪淘沙令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 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
裳歌遍彻。 一 晌贪欢。
临春谁更飘香屑 醉拍阑干情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 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蹄清夜月。 天上人间。
作为文人的李煜——绝代词人
◆作 者 简 介
写作背景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相传七夕之夜,李煜生
日当晚,于其所拘小楼宴饮奏乐,命歌伎演唱他的新作
《虞美人》,声传于外。宋太宗(赵光义)知道了此事,
认为他怀有故国之思。于是,就命赐他“牵机药”,将他
毒死。这首词就成了李煜的绝命词。
生于七夕,亦亡于七夕
“虞美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初 咏
项羽宠姬虞美人。
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 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虞姬也在垓下拔剑自刎。唐无名氏根据 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等。双调五十六字或五十八字,上 下阕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花语】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虞美人——词牌名
◆题目解读
◆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 几多愁 恰似/ 一江春水/ 向东流。
◆整 体 感 知
思考:你认为全词最关键的应是哪一个词(词眼)
◆整体感知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
堪回首月明中。直接写“愁”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
间接写“愁”
◆赏 读 全 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思考①:"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作者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春花秋月—— “花月”
“春花”——花在春时为极盛
“秋月”——月在秋时为最明
“何时了”——乐景什么时候能够休止
◆赏 读 全 词
思考①:"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作者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明确:李煜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人生已经绝 望之时,曾经拥有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 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甚至是对亡国之君的屈辱,不能不 让他悲痛,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同时,亦有时间上的,这首词写于被囚的第二年,过去的时光 里,日日夜夜, 一年一年,此恨绵绵无绝期。身为亡国奴、阶下 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又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让 其 厌 烦 ,所 以 ,这声“何时了”之问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 又在情理之中。
◆赏 读 全 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思考①:"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作者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春花 秋月
美好的 事物
情感 折磨
亡国 之痛
以乐景衬哀情
◆赏 读 全 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思考②:“往事知多少”,沦为亡国奴、阶下囚的作者会想起哪些 往事呢
锦衣玉食、纸醉金迷 后宫佳丽、帝王尊荣
欢乐、尊严、自由,
甚至生存的安全感

精神
◆赏 读 全 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思考②:“往事知多少”,沦为亡国奴、阶下囚的作者会想起哪些 往事呢
想象——
富裕生活,万民尊仰,而今,囚徒生活,苦不堪言。昔日欢 乐,今日屈辱形成对比。一幅春花秋月图的背后,是后主对往事 的无限怅惘,对过去生活的无限追思。这便是——往事之哀
物是人非,世事无常
◆赏 读 全 词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思考①:这句中的"又"有什么深刻含义
“东风”,即春风,表示季节更替。
“又”则说明囚宋后又过了 一年,时光飞逝,与开头照应, 这引起 了作者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国之梦 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回首故国,只有恨与痛!
以乐景衬哀情 —→亡国之痛
◆赏 读 全 词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思 考②:“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词人借用"明月”这一意象有何 用 意
“明月”清 冷 凄 凉。居于人下的孤寂的李煜独自登上小楼,迎 面而来的春风,带他回到自己故国,但是感受到的却是寒冷的氛围, 发出“月是故乡明”的感慨。表达了李煜的思国怀乡之情,营造出 一 种悲剧氛围。
身处异地,故国之思
◆赏 读 全 词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思考①:"雕阑玉砌”指什么 "朱颜”又是指什么 改的只是" 朱颜”吗
雕阑玉 砌:指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代指故国宫殿。
朱 颜:指宫女红润的面容。词人的容颜,国家的容颜。
朱颜:由红润变为憔悴。
身份: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
心情:由轻松快乐变为郁郁寡欢。
生活状态:由奢侈享乐变为失去自由。
“ 改 9<
◆赏读 全 词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思考②:改变的有朱颜、地位、感受,那么没有改变的是什么
不变的“外物”
永 恒 的“春花秋月”
年年到来的 “东风” 应 犹 在 的“雕栏玉砌”
巨变的“人事”
今非昔比的“ 往 事 ” 不堪回首的“故国”
已 改 的“朱颜”
宇宙永恒,人生无常
对 比
◆赏 读 全 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
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前六句结构如何 有何作用
三度对比,三问三答,隔句相承
◆赏读 全 词
前六句结构如何 有何作用
三度对比,三问三答,隔句相承
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 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问天:春花秋月何时了
问人:往事知多少
问自 己:雕栏玉砌应犹在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只是朱颜改
◆赏 读 全 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
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间接写“愁”(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对比、衬托、借代、设问
◆赏 读 全 词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直接写“愁”(直抒胸臆)
① 运用设问、比喻、夸张、化虚为实的手法,化无形的愁思为有 形的江水。 (明手法)
② 以水喻愁。显示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形象生动 写出了愁思之多;又像春水之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 写出了愁思之绵长。 (析效果)
③ 用代表故土的长江喻愁,含有怀念故国之情、亡国之恨,情感 更为深沉。 (表情感)
以问起,以答结:
问天:春花秋月何时了
问人:往事知多少
问自 己:雕栏玉砌应犹在
直接写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往事之叹
离家之痛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全词小结

李煜的这首词发自内心,字字漫血,既抒发了一位
亡国之君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又流露出了词人感 慨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情绪。
全词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以明净、 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 达了词人的真情实感。
总结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