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材料一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中间部分从公共说理的三个原则展开论述,层次清
晰。
C.材料二引用《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形象性和思辨性兼备,证明说理是说服而不是强
制。
D,材料二用“攥紧拳头”类比阐释了”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这种互联网”说理”观
念。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情况最符合公共说理特征的一项是(3分)
A.某著名导演在网络平台公开驳斥网友对其新电影的差评,以其获奖成就为理据断言影
评人“不懂电影创作”。
B.毛主席向全体党员所做的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用形象又通俗的语言摆事实、讲道
理,使人得到启发和教育。
C.庄子在《五石之瓠》中运用两则寓言故事对惠子进行说理,生动形象地阐述深刻道理,
避免了粗暴地争吵。
D.毛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讲话,以历史事实向全世界
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5.一位顾客在商场购买了一双皮鞋,穿了不到一周,鞋面就出现严重脱胶现象。顾客拿
着皮鞋找到商场专柜要求退换,专柜销售人员却声称,皮鞋脱胶是因为顾客走路姿势“不正
常”,不属于质量问题,拒绝退换。请结合材料二中亚里士多德《修辞学》说理构成三要素,
简要分析说理者表达的不当之处。(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风
莫言
①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提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
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在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
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②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提顶是一条灰白的
小路,
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
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
4
的玉术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
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颜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③田野里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一杆枪杀
败了天下好汉,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④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
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提上。
⑤他带着我寻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快,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
我提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
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
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⑥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⑦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提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
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竞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
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⑧河提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
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跟着这声音而来的是天地之间变成紫
色,还有扑鼻的千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⑨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
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⑩“爷爷,那是什么?”
11“风。”
12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3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动扇着耳门子,鼓膜
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14“爷爷,”
我拼命地喊着。喊出的声音连我自已都没听到。肩头的绳子还是紧紧
地绷着,这使我意识到爷爷的存在。爷爷在我就不怕,我把身体尽量伏下去,一只胳膊低下
去,连接着胳膊的手死死抓住路边草墩。我抬起头看爷爷和车子。车子还挺在河堤上,车子
后边是爷爷。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提上,腿上
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
嗦。我看到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