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呼吸作用
第三节
第二章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人教版)七年级
下
学习目标
01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是什么
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3.呼吸作用原理有哪些应用
激趣导入
02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你吃了什么早饭?
包子
豆浆
油条
鸡蛋
有机物
能量
?
知识探究
03
呼吸作用的过程
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的供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除了用于构建植物体,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知识探究
03
观察·思考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步骤 在上课的前一天,老师向两个暖水瓶(或保温杯)中装入种子:甲瓶中装入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入煮熟并晾凉的种子。尽量保证两个瓶中初始温度一致。然后,向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现在请你观察这两个装置内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知识探究
03
知识探究
03
实验现象
①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种子萌发,温度升高
②乙瓶中装有煮熟的种子,种子不萌发,温度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释放出热量
思考讨论
①煮熟的种子还能进行呼吸作用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细胞已经死亡了,没有生命力。
②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变化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失了。
知识探究
03
观察·思考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演示实验一 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一段时间后,向瓶子里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请你观察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呼吸作用产生
二氧化碳
知识探究
03
知识探究
03
实验结论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
思考讨论
①二氧化碳的来源是什么呢?
种子里的有机物
②你认为实验是否完整。应该如何加以改进呢
实验应该设置对照组,放煮熟的种子
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来自种子里的有机物,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还产生水。
知识探究
03
观察·思考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演示实验二 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24小时以后,请你观察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的燃烧情况(下图)。
甲瓶中蜡烛立刻熄灭,乙瓶中蜡烛继续燃烧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知识探究
03
实验结论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收了氧气
思考讨论
①为什么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的燃烧情况不一样
甲瓶中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了氧气,乙瓶是煮熟的种子则没有消耗氧气。
②这说明萌发的种子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中需要什么物质参与
需要氧气参与
如果没有氧气参与,有机物还能分解吗?
知识探究
03
呼吸作用的实质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定义
场所
线粒体
公式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储存着能量)
原料
产物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知识探究
03
原料:
条件:
实质:
有机物、氧气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场所:
活细胞的线粒体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物质转变:
能量转化:
有机物 → 无机物
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
呼吸作用
公式:
请用表格的方式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点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产物:
二氧化碳、水
知识探究
03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反应式
原料
产物
场所
条件
实质
物质转变
能量转化
联系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有机物、氧
线粒体
有光无光都可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有机物→无机物
有机物(化学能)→热能+其他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二氧化碳、水
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
光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无机物→有机物
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有机物、氧气
相互对立,相互依存
知识探究
03
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农田适时松土
洪涝及时排水
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储藏蔬菜、水果时,降低温度或氧气浓度
保证作物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知识探究
03
与生活的联系
1.有人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更新居室的空气,于是在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你认为这样做合理吗?
不合理。因为晚上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只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室内的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与人争夺氧气,对人体健康不利。
知识探究
03
与生活的联系
2.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来考虑,清晨和黄昏,哪个时间段运动比较好?
黄昏时运动比清晨好。因为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使得傍晚时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高;而晚上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所以清晨时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因此,黄昏更适合进行运动。
知识探究
03
与生活的联系
3、我国北方冬季很冷,为防止蔬菜冻坏,人们在地下挖2-3m深的地窖储存蔬菜。虽然存放蔬菜的地窖里已经安上了电灯,但是人们在进入地窖取菜时还是一般带着一根燃烧的蜡烛。
①为什么进入地窖要带着燃烧的蜡烛呢?
点燃的蜡烛能检验地窖中有没有氧气,防止地窖中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过多的氧气,人进去缺氧会窒息。
知识探究
03
蔬菜在储存过程中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如果地窖内空气不流通,氧气含量会逐渐降低,不利于蔬菜的长期储存。留有通风口可以及时补充新鲜空气,防止蔬菜缺氧。
②为什么菜窖里温度高?储存蔬菜的地窖,为什么要留有通风口?
呼吸作用的强弱常常是生命活动强弱的标志,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课堂练习
04
1.研究发现,运动有助于减肥。图为几种活动的耗氧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
A.运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
B.睡觉不需要消耗能量,贪吃贪睡会导致肥胖
C.耗氧量可作为有机物消耗量的一个检测指标
D.以上几种活动中,最佳的减肥方式是慢跑
B
课堂练习
04
B
2.如图是某农场创建的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蔬菜在白天能为牛提供氧气
B.蔬菜在晚上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蔬菜可以作为牛的食物
D.牛粪可以作为蔬菜的肥料
课堂练习
04
3.刚刚收获的玉米、谷子应该怎样贮藏( )
A.均匀铺开,放在通风透光的地方,尽快散失水分和热量
B.放入冷库中,降低它们的呼吸作用,减少热量散失导致发霉
C.堆在一起用草席盖上,防止阳光暴晒,引起发芽
D.尽快脱粒,入库保存
4.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如新疆),粮食籽粒饱满,瓜果甜,原因主要是( )
A.白天光合作用旺盛,夜间呼吸作用较弱,有机物积累多
B.白天光合作用旺盛,夜间呼吸作用较强,有机物积累多
C.白天光合作用较弱,夜间呼吸作用停止,有机物消耗多
D.白天光合作用较弱,夜间呼吸作用较强,有机物消耗多
A
A
课堂练习
04
5.中耕松土(锄地)的主要作用_____________。
6.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___,把___和水转化成储存___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都是分解___释放能量。
7.在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及“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的说法。请说明我国新疆地域闻名的瓜果与其气候特点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玻璃瓶中装有半瓶萌发的种子,然后盖上橡皮塞,24h后,用燃着的蜡烛放进玻璃瓶中,火焰立刻熄灭了,这是因为瓶中的________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种子萌发长出幼苗后种子瘪了,因为种子内的________大量地被分解了,这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关。
9.植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分解__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10.一般卧室内不能摆放过度的植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04
【答案】
5.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6.叶绿体 二氧化碳 能量 有机物
7.新疆的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光照强,植物进行强烈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晚上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所以,积累的有机物较多,这就是新疆水果甘甜的主要原因。
8.氧气 有机物
9.有机物 能量
10.植物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
课堂小结
05
1.什么是呼吸作用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2.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3.自我总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小知识点
建议列表整理
布置作业
06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搜索碳氧平衡相关资料,写写自己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看法,以及作为生物圈中一员,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空气永远清新,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07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