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 初科 八上 4.1 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 初科 八上 4.1 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1-21 14:5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 初科 八上 4.1 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 同步练习(含解析)
一、单选题
1.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树桩年轮特征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靠乙一侧降水多,生长快
B.靠乙一侧降水少,生长快
C.靠乙一侧为树干向阳面,生长快
D.靠甲一侧光照强于靠乙一侧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咏春分绿柳的诗句。其实,发育成万千枝条及其绿叶的是(  )
A.种子 B.芽 C.叶 D.花
3.掐去顶芽的茎,还会年年增长吗,原因是什么(  )
A.不会,顶芽有使茎增长的作用
B.不会,茎的细胞无法伸长
C.会,顶芽下端会愈合,继续增长
D.会,保留侧芽,依然可以使茎增长
4.下列哪些结构没有分生组织(  )
A.根尖 B.顶芽 C.老叶 D.茎的形成层
5.如下图是叶芽结构示意图,其中芽原基所对应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大叶黄杨植物体上保留顶芽和剪去顶芽的枝条,从枝条的发育情况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枝条具有顶端优势,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B.乙枝条由于打破了顶端优势,侧枝较快发展
C.甲枝条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有利于开花结果提高产量
D.乙枝条的措施在园林绿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7.校园内的梳树经历初期生长后,茎还能不断加粗,是由于具有(  )
A.髓 B.木质部 C.形成层 D.物皮部
8.如图是叶片气孔的两种不同状态。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此时气孔和保卫细胞通常处于(  )
A.甲状态,保卫细胞膨胀 B.甲状态,保卫细胞萎缩
C.乙状态,保卫细胞膨胀 D.乙状态,保卫细胞萎缩
9.有些木本植物生长过程中胸径不断增大,由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存在, 缺乏韧性,会出现脱皮现象 (如图) 。引起植物胸径不断增大的主要 结构是(  )
A.髓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韧皮部
10.我国南方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说法,竹笋最初钻出地面时就与长成后的竹子粗细相同。这说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二、填空题
11.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   。   是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12.观察植物的根的生长情况图片,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在图甲中的根系是由   根、   根组成,请列举有这种根系的一种植物的名称:   。
(2)在图乙中的根系主要由   根组成,请列举有这种根系的一种植物的名称:   。
13.太空船把南瓜种子带上太空,在宇宙里经过射线的作用,使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回到地面后,科研人员经过三个月的种植,培育成150公斤的巨型南瓜(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巨型南瓜与普通南瓜在性状上的差异是由   决定的;
(2)移栽的南瓜秧,根部总是带一个土坨。原因之一是为了避免损伤   。
14.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其营养成分丰富,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有预防作用。如图为洋葱根尖的结构及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③表示某些生理过程,a、b、c表示某些区域。请回答:
(1)洋葱根的生长主要依赖   区(填字母)。
(2)因c区细胞能进行②过程,所以c区属于   组织。
(3)③表示   过程,它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各自具有了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形成组织。
(4)a区内有了运输水分和   的结构,表皮细胞的结构有效地扩大了吸收面积,这体现了   。
15.图为菜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以下对组成甲图的①③④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
A.①将来发育成幼根 B.③将来发育成芽 C.④将来发育成叶
(2)乙图叶片上有许多气孔,它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它的张开和闭合受     的控制。菜豆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如含     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
(3)受精作用完成后,丙图中的     发育成丁图中⑤。
16.如图是芽的结构图,请填写有关结构名称和功能。
(1)在气温适宜,水分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①]   细胞会不断分裂,[④]芽轴会伸长,植物便会不断   。
(2)图中②是   ,它与子叶的区别是子叶   (填“能”或“不能”)发育成幼叶,而②   (填“能”或“不能”)发育成幼叶。
三、解答题
17.余姚四明湖湿地公园里有芦苇、水杉、野鸭、黄牛、水草、鱼等生物,其中水杉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1)该湿地公园里所有水杉是一个   (填“种群”或“群落”)。
(2)水杉冬季落叶是对冬季寒冷气候的   (填“适应”或“不适应”)。
18.海芋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常见的一种植物,其叶片被昆虫咬时,茎中的毒素会输送到创口处以毒杀昆虫。有一种小叶甲(如图甲)会采取“画圆充饥”的方法来取食海芋叶。它以自身作圆规分三次画圆(如图乙)。第一次在叶片表面上划出一条很浅的印痕,这不会引起海芋叶片的“警觉”;第二次将叶表皮上的角质层割裂;第三次划得更深一些以阻止毒素输送。小叶甲与海芋彼此影响,相互制约,共同进化。
(1)根据文中信息判断,对小叶甲“画圆充饥”的过程及结果的理解合理的是 。
A.第二次画圆破坏了叶肉细胞
B.海芋的“警觉”是对昆虫咬叶的条件反射
C.第三次画圆切断了输导组织
D.海芋与小叶甲共同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小叶甲的后代中会出现“画圆充饥”本领更强的个体,海芋的后代中也会出现防御.能力更强的个体,在遗传学中这种现象称为   。
四、实验探究题
19.小明同学通过学习了解到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部分,他首先选择下图四组中的   组;实验进行验证。然后研究:植物根的各个部分是否都吸水?设置了下图B组实验;选取若干株生长旺盛、带有绿叶和根系的幼苗,随机分为2组。将其中一组的小麦植株所有根的前端剪去3~5毫米(即根尖),另外一组不做处理。他的实验目的是   ,本实验中对于实验组的根尖还要进行的操作是   ,如果实验中出现   现象则可验证实验目的。
20.我国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近年来,一些农田受到了重金属镉的污染。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及稻谷产量会受到土壤镉浓度的影响吗?有必要在镉污染农田全面停止水稻种植吗?科研人员选择了48个品种的水稻对此展开了研究,结果如下:
不同镉浓度土壤中水稻籽粒镉含量及稻谷产量(48个品种的水稻平均值)
土壤镉浓度(毫克/千克) 籽粒镉含量均值(毫克/千克) 稻谷产量均值(克/盆)
0.68
(中度污染) 0.022 121.37
2.01
(重度污染) 0.213 129.85
(农作物镉含量国家安全标准值: 0.2毫克/千克)
(1)实验时每个品种都要设置一个相同大小的实验区,而不是每个品种一株水稻植株,原因是   。
(2)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镉浓度增加会导致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   (选填“增加”或“减少”),稻谷产量   。(选填“会”或“不会”)降低。
(3)研究发现某些水稻品种具有富集镉的作用,土壤中的镉离子主要通过水稻根尖的   吸收进入植物体内。
(4)已有研究表明,有的水稻吸收镉能力弱,有的水稻吸收镉能力强,且这两类水稻都有一定的种植价值。请你选择一种并说明其种植价值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植物的年轮一般出现植物的茎中,年轮的形成层是每年的活动行成的。因为春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对树木的生长有利,这是形成层细胞分裂旺盛,新产生的细胞大而明显,导管又大又多,每年重复一次由大到小,材质由松到密的变化,从而就形成了色泽、质地不同的一圈圈环纹。
【解答】由图中可知,乙侧的年轮间距大于甲侧,所以说乙侧的生长更快,故乙侧时树干的向阳面,生长速度快于甲侧。
故答案为:C。
2.【答案】B
【解析】【分析】植物的芽能发育成茎和叶。种子能萌发形成幼苗。花传粉受精后能结成果实。
【解答】由分析可知,柳树中发育成万千枝条及其绿叶的是芽,B正确;A种子萌发能发育成幼苗,A错误;花在传粉受精后发育成果实,D错误;叶不能继续发育成其他结构,C错误。
故选B
3.【答案】A
【解析】【分析】顶芽可以产生生长素,促进植物的生长;
【解答】 掐去顶芽的茎,不会增长,因为顶芽会产生生长素,促进茎的增长;
故答案为:A.
4.【答案】C
【解析】【分析】植物分生组织主要分布于根尖分生区、茎部形成层、芽尖分生区。
【解答】根尖、顶芽和茎的形成层都有分生组织,而老叶没有。
故答案为:C
5.【答案】D
【解析】【分析】叶芽的结构幼芽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
【解答】A、 ① 是幼芽,不是芽原基对应的位置,A不符合题意。
B、②是叶原基,不是芽原基对应的位置,B不符合题意。
C、③是芽轴发育成茎,不是芽原基对应的位置,C不符合题意。
D、④是芽原基发育成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芽的结构与枝条的关系解题。顶端生长优势是指一个枝条上,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解答】解:对于材林,我们希望其多多的生长材质,故希望其保持顶端优势,不断的向上生长,故我们常常去掉侧芽,保留顶芽;对于果林,我们希望其多多的结果,而不是长材,故常常剪去顶芽,去除顶端优势,保留侧芽,使其多开花、多结果;通过分析可知,乙枝条更有利于开花、结果、提高产量;
故答案为:C。
7.【答案】C
【解析】【分析】 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比较小,起支持作用。韧皮部:在茎的横切面上呈环状排列,其中含有韧皮纤维和疏导有机物的筛管。形成层:呈环状排列,细胞扁平,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从而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水稻、小麦、竹类等植物没有形成层,因此,它们的茎不能加粗生长。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
【解答】形成层:呈环状排列,细胞扁平,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从而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所以校园内的梳树经历初期生长后,茎还能不断加粗,是由于具有形成层;
故答案为:C.
8.【答案】D
【解析】【分析】
气孔的开关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甲为气孔开放状态,乙为气孔关闭状态。
【解答】
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细胞体积萎缩,壁拉直,气孔关闭,即图中乙所示的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B
【解析】【分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
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单子叶植物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没有形成层。
【解答】引起植物胸径不断增大的主要结构是形成层。
故选B。
10.【答案】B
【解析】【分析】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位于木质部中;而输导有机物的是筛管 ,
位于韧皮部 中;韧皮部在树皮靠近木质部的地方。韧皮部外面的树皮对植物具有保护作用。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就是能用手剥开树皮的地方)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只有 2 ~ 3层,它能不断地进行
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水稻、小麦、毛竹等植物没有形成层,因此,它们的茎在生长过程中不能加粗。
【解答】茎中的形成层能不断的进行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竹子不能加粗说明茎中没有形成层。
故答案为:B。
11.【答案】根;根尖
【解析】【分析】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尖的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解答】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尖是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12.【答案】(1)主;侧;蚕豆
(2)不定;小麦
【解析】【分析】有些植物的根具有粗壮的主根。在主根上可以长出很多分枝,这是侧根。侧根长到一定长度,还可以长出第二级侧根,如蚕豆、棉花等植物的根。有些植物的主根不发达,由茎基部生出许多细丝状的根,称为不定根,如小麦、水稻等植物的根。
【解答】(1)在图甲中的根系是由主根和侧根组成,有这种根系的植物有蚕豆、棉花等。
(2)在图乙中的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有这种根系的植物有小麦、水稻等。
故答案为:(1)主;侧;蚕豆;(2)不定;小麦
13.【答案】(1)基因
(2)幼根(根毛、根或根尖)
【解析】【分析】(1)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
(2)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特别要保护幼根。
【解答】(1)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该巨型南瓜与普通南瓜在性状上的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
(2) 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移栽茄子秧、黄瓜秧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故答案为:(1)基因(2) 幼根(根毛、根或根尖)
14.【答案】(1)bc
(2)分生
(3)(细胞)分化
(4)无机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根的结构和功能,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熟记: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其中,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
【解答】(1)根尖从顶端依次是根冠、c分生区、b伸长区和a成熟区,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原因,即图中的bc。
(2)c区为分生区,分生区细胞具有强烈的分裂能力,所以c区属于分生组织。
(3)③过程可以看出,细胞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细胞分化,因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各自具有了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4)根据图可知,a区表面有细胞的突起,为根毛,根毛的存在增加了吸收水分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这体现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故答案为:(1)bc;(2)分生;(3)(细胞)分化;(4)无机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15.【答案】(1)A
(2)保卫细胞;磷
(3)胚珠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及其作用、种子萌发的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要对所学知识要灵活运用。
甲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图:③是胚芽,②是胚轴,:①是胚根,④是子叶;乙图是种子萌发成的幼苗;丙是花,丁图中⑤是种子,⑥是果实。
【解答】(1)种子萌发时,①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③胚芽发育成茎和叶,②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④子叶把胚乳里的营养物质传递给胚芽、胚轴、胚根。故A符合题意.
(2)乙图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是由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小孔,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正是通过保卫细胞的开闭来调节的。
菜豆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
(3)丙完成受精作用后,丙中的胚珠发育成丁图中⑤种子。
16.【答案】(1)生长点;长高
(2)叶原基;不能;能
【解析】【分析】根据芽的结构与枝条的关系解题,据图可知,①是生长点、②叶原基、③是幼叶、④是芽轴。
【解答】解:(1)在气温适宜,水分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①]生长点细胞会不断分裂,使[④]芽轴不断伸长,植物便会不断长高;
(2)图中②是叶原基,能够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它与子叶的区别是子叶能够储存和输送养料;不能发育成幼叶,而②叶原基能;
故答案为:(1)生长点、长高;(2)叶原基、不能、能。
17.【答案】(1)种群
(2)适应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群落和生物体形态结构与环境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解答】(1)种群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集合体;而群落是指一定区域内所有种群的集合体,故选种群。
(2)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环境相适应,冬季落叶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所以是为了适应环境。
故答案为:(1)种群;(2)适应
18.【答案】(1)C;D
(2)变异
【解析】【分析】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解答】(1)小叶甲以海芋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小叶甲“画圆充饥”的过程中,第一次仅仅在叶片上划出一条很浅的印痕,不会引起海芋叶的“警觉”,此时没有引起海芋的非条件反射,此时海芋不会分泌毒素,第二次画圆,将叶表皮外的角质层割裂,未破坏叶肉细胞,第三次画圆,把圆圈上的叶脉切断,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属于疏导组织,小叶甲和海芋的这种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是长期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结果。选项CD正确,AB不符合题意;
(2)自然选择的基础是遗传和变异,自然选择的动力是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小叶甲的后代中会出现“画圆充饥”本领更强的个体,海芋的后代中也会出现防御.能力更强的个体,在遗传学中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故答案为:(1)CD(2)变异
19.【答案】C;探究根尖是否吸水;在根尖涂上石蜡;实验组出现根尖萎蔫
【解析】【分析】(1)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解答】首先要探究“ 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部分 ”,首先要设计有根和无根的对照实验,故选择C组。根据“ 将其中一组的小麦植株所有根的前端剪去3~5毫米(即根尖),另外一组不做处理 ”可知,此时的实验变量是根尖的有无,又结合“ 植物根的各个部分是否都吸水? ”可知探究的目的是: 根尖是否吸水。为了防止被剪去的根尖的切面部位也会吸收,所以需要在根尖的切面上涂上石蜡,如果实验组出现植株萎蔫现象则可验证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C;探究根尖是否吸水 ; 在根尖涂上石蜡 ; 实验组出现植株萎蔫
20.【答案】(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增加;不会
(3)根毛细胞或根毛区
(4)选择镉吸收能力弱的水稻,这种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最低,检测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如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值,则可以使用。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1)实验时每个品种都要设置一个相同大小的实验区,而不是每个品种一株水稻植株,原因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镉浓度增加会导致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增加,稻谷产量不会降低。
(3)研究发现某些水稻品种具有富集镉的作用,土壤中的镉离子主要通过水稻根尖的根毛细胞或根毛区吸收进入植物体内。
(4)已有研究表明,有的水稻吸收镉能力弱,有的水稻吸收镉能力强,且这两类水稻都有一定的种植价值。比如选择镉吸收能力弱的水稻,这种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最低,检测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如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值,则可以使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