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 初科 八上 5.5 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 初科 八上 5.5 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1-21 14:5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 初科 八上 5.5 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一、单选题
1.为了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假如宇宙飞船能将火星土壤带回地球,我们可将火星土壤放入一个密闭的箱子内,然后向箱内通入混合气体(气体中已彻底除去微生物),并添加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接着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气体的成分比例是否发生变化来得出判断。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A.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繁殖
B.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C.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植物
D.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单细胞生物
2.回首初中生活,同学们都长高长壮了,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是由于(  )
A.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只进行同化作用
C.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D.只进行异化作用
3.自养型生物与异养型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
A.能否进行有氧呼吸
B.能否进行新陈代谢
C.能否利用CO2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能否合成和分解有机物
4.研究发现,运动有助于减肥。根据如图所示几种活动的耗氧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运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
B.耗氧量可作为有机物消耗量的一个检测指标
C.静坐不需要消耗能量,贪吃贪睡会导致肥胖
D.在以上几种活动中,最佳的减肥方式是慢跑
5.生物的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下列过程属于异化作用的是(  )
A.体内的多余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储存
B.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C.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D.细胞的呼吸作用
6.现有一些常见的微生物: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衣藻④流感病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①②是分解者,③是生产者
B.从生物的分类看,①②属于真菌,③属于植物
C.从新陈代谢过程看,①②异养型,③④是自养型
D.从结构和成分看,①②③具有成型的细胞核,④不具有细胞结构
7.植物中的捕蝇草根系不发达,甚至退化,叶肉虽有叶绿体,但制造的养料不足,必须捕捉苍蝇等小虫以摄取有机物。这一事实说明(  )
A.捕蝇草只属自养型植物
B.捕蝇草既属自养型植物,又属异养型植物
C.捕蝇草只属异养型植物
D.以上说法都正确
8.青少年时期新陈代谢的特点是(  )
A.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相对平衡 B.同化作用占优势
C.异化作用占优势 D.只有同化作用
9.铁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将FeSO4氧化为Fe(SO4)3,并利用这一过程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合成有机物。铁细菌的这一新陈代谢类型属于(  )
A.自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异养、厌氧型
10.播种在土壤里的一棵玉米种子,在适当的条件下,它的胚正在种皮内迅速生长。在上述过程中,这粒玉米种子的胚:
A.能进行光合作用 B. 能进行呼吸作用
C. 不需要氧气 D. 只有异化作用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是水螅和乳酸菌的呼吸强度与氧浓度的关系,其中表示乳酸菌呼吸曲线的是   ;水螅的营养方式是   。
12.香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誉为“菇中之王”。它富含高蛋白、多糖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请回答:
(1)香菇的营养方式为   (选填“自养”或“异养”)
(2)上述营养物质中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它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生理活动的营养物质   。
13.如图为某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中氮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完成Ⅱ和Ⅲ过程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氮元素以N2、 (亚硝酸根离子)等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   和核酸两类大分子有机物,这属于新陈代谢中的   (选填“同化作用”或“异化作用”)。
(3)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
1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在长沙逝世,举国哀悼。
(1)袁隆平通过研究“雄性不育系”水稻,得到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粮荒问题。图乙是一朵雄性不育系的水稻花,图中的   发育不正常,使得它的花不能正常的形成花粉。
(2)水稻全身是宝,农民常用稻草来“种”食用菌,如图丙。由于食用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稻草可为它们提供现成的有机物,我们把这种营养方式叫   (选填 “自养”或“异养" )。
15.2021年10月12日,科研专家在百山祖国家公园中发现了全球大型真菌新物种——近蓝紫丝膜菌(如图),该真菌通过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获得营养。
(1)科研专家在百山祖登山过程中,大汗淋漓,最好饮用   维持水盐平衡(填“淡盐水”或“可乐”)
(2)按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近蓝紫丝膜菌的营养方式为   。
16.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据陆羽《茶经》记载:“钱塘(茶)生天竺、灵隐二寺”,杭州自古以来就是名茶产区。
(1)在茶树的种植过程中,昆虫纲的茶小绿叶蝉会吸食汁液,使茶叶受到破坏。从同化作用的角度看,茶小绿叶蝉的营养方式是   .
(2)细菌和真菌也会对茶叶造成破坏。从细胞结构上看,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   .
(3)如图所示为茶树主要的繁殖方式——   .(选填“嫁接”“扦插”或“组织培养”),该繁殖方式的优点为   。
三、解答题
17.森林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森林能涵养水源,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使林区空气湿润,降水增加,冬暖夏凉,这样它又起到了调节气候的作用。
(1)一颗小树在生长的过程中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2)森林可提供生物各种食物,同时也为生物提供氧气,请问在森林周围氧气浓度最高的时间是   ,(选填“清晨”、“正午”、”傍晚”)并说明理由   。
18.2019年3月3日,举行了跃动新昌跑山赛系列——镜岭站,拉开了新昌自己的跑山赛系列赛事。
(1)甲图山间环绕的雾是由水蒸气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取一小块山上岩石放入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住试管口,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乙)。若观察到岩石表面冒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岩石中含有   (填离子符号)。
(3)图丙是用显微镜观察某运动员血涂片时常见的两种情况,在Ⅰ和Ⅱ两种情况下,观察到的图像较暗的是    (选填“Ⅰ”或“Ⅱ”)。
(4)图丁是根据山上映山红、马尾松、葫芦藓、肾蕨四种植物的特征编制的简单检索表。甲是   ,①处填写内容是   。
(5)跑山是一场比意志、比耐力的运动。在跑山途中运动员会感到肌肉酸痛,其原因是肌细胞   (选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生物的新陈代谢是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相反而又同时进行的过程组成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既有明显的差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解答】题干中通过气体成分的变化,判断其中的生物是否在利用气体进行同化或异化作用。
故答案为:B
2.【答案】A
【解析】【分析】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或能量储存的过程。
异化作用是指机体将来自环境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的分子,通过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的过程。
【解答】初中生活,同学们都长高长壮了,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这是人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的结果。
故选A。
3.【答案】C
【解析】【分析】按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各种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直接制造成有机物并贮存能量,这种营养方式叫自养。人和动物等需通过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获得营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
【解答】由定义“将无机物直接制造成有机物并贮存能量,这种营养方式叫自养;通过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获得营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分析可得自养型生物与异养型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否利用CO2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故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4.【答案】C
【解析】【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所以呼吸作用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并且还能释放出能量。
【解答】A.运动时,需要大量的能量,能量的来源是食物。食物被消化后,营养成分进入细胞转化为各类有机物。在细胞的线粒体中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外,其余的贮存在ATP中,供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的需要,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A不符合题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要有氧气的参与,因此,耗氧量可作为有机物消耗量的一个检测指标,B不符合题意;C.我们人体不管睡不睡觉,机体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生命活动,就需要消耗能量, C符合题意;
D.根据题意和图可知,减肥实际是与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有关,有机物的分解又与氧气的量有关,因此消化氧气越多,有机物分解越多,减肥效果最佳,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D
【解析】【分析】异化作用是指机体将来自环境的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的分子(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通过一步步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乙醇等)的过程
【解答】A、体内的多余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储存,是合成自身的物质,属于同化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属于排泄过程,既不是同化作用,也不是异化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从外界吸收物质,属于同化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自身的物质,属于异化作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A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2)按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各种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直接制造成有机物并贮存能量,这种营养方式叫自养。
(3)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4)酵母菌属于真菌,乳酸菌属于细菌,衣藻是单细胞植物,流感病毒属于病毒。
【解答】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①②是分解者,③是生产者 ,说法正确。
B、从生物的分类看,①真菌,②属于细菌,③属于植物,故说法错误。
C、从新陈代谢过程看,①②④异养型,③是自养型 ,故说法错误。
D、从结构和成分看,①③具有成型的细胞核,②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④不具有细胞结构 ,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7.【答案】B
【解析】【分析】自养型指的是绝大多数绿色植物和少数种类的细菌以光能或化学能为能量的来源,以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为碳源,来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的新陈代谢类型。 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叫做异养。
【解答】自养型指的是绝大多数绿色植物和少数种类的细菌以光能或化学能为能量的来源,以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为碳源,来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的新陈代谢类型。 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叫做异养。捕蝇草因为是植物所以它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型,又因为捕蝇草制造的养料不足,所以捕捉小虫等摄取有机物,这点符合了异养型的条件,因为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叫做异养。
因此捕蝇草既属自养型植物,又属异养型植物。
故答案为:B
8.【答案】B
【解析】【分析】生物体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生物体内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这个过程叫新陈代谢。
【解答】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成分,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青少年的身体之所以能够不断的生长,就是因为他们的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也就是说同化作用占优势。
故答案为:B
9.【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对生物营养方式的认识判断。【解答】生产者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其营养方式是自养。铁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则这一新陈代谢类型属于自养、需氧型。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所需的外部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一定的空气;种子萌发所需的内部条件是种子颗粒饱满,有完整的胚,种子不处在休眠期;
【解答】种子萌发所需的外部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一定的空气, 所以在上述过程中,这粒玉米种子的胚能进行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B.
11.【答案】甲;异养
【解析】【分析】水螅是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属于腔肠动物,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为原核生物。
【解答】水螅进行的是有氧呼吸,所以它的呼吸气情况会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乙曲线符合。乳酸菌进行的无氧呼吸,随着氧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反而受到抑制,甲曲线符合。
故答案为:甲;异养
12.【答案】(1)异养
(2)维生素
【解析】【分析】 香菇属腐生性真菌,只能从现成的营养基质中吸收碳源、氮源、矿物质等进行生长发育;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1)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
(2) 蛋白质、糖类、脂肪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1)异样;(2)维生素
13.【答案】(1)分解者
(2)蛋白质;同化作用
(3)植物→动物A→动物B
【解析】【分析】(1)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都有绿色植物。它们制造有机物供给自己,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所以绿色植物被称为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只能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称为消费者。细菌、真菌、某些原生动物及腐食性动物(如蚯蚓等),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的有机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所以被称为分解者。
(2)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会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合成新的自身组成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
(3)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解答】(1)动物遗体、排泄物及植物残枝中的含氮化合物又通过分解者转化为无机物回到无机环境,因此能完成Ⅱ和Ⅲ过程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2)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氮元素以N2、NO2-等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和核酸两类物质,这属于新陈代谢中的同化作用。(3)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植物),图中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动物A→动物B。
14.【答案】(1)花药
(2)异养
【解析】【分析】1.根据花的结构与果实形成相关知识解题;花的结构中,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2.自养是利用自己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或特指能利用二氧化碳或碳酸盐作为碳的唯一来源,能用简单的无机氮代谢合成;而异养是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解答】(1)图乙是一朵雄性不育系的水稻花,图中的花药发育不正常,使得它的花不能正常的形成花粉。
(2)由于食用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稻草可为它们提供现成的有机物,我们把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
15.【答案】(1)淡盐水
(2)异养
【解析】【分析】(1)无机盐的功能: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3.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
(2)生物的营养方式可分为自养和异养,自养是指自己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而异养是指无法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进行生活的生活方式,故自养和异养的主要区别是在于能否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解答】(1)人体大量流汗后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因此为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应适量饮用淡盐水。
(2)近蓝紫丝膜菌通过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获得营养,营养方式为异养。
16.【答案】(1)异养
(2)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扦插;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
【解析】【分析】1.异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A正确。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A正确。叫做异养.异养包括共生,A正确。寄生和腐生三种方式.
自养:绿色植物和化能细菌能够分别利用太阳能和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2.细菌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区核 鞭毛,A正确。DNA,A正确。夹膜。
真菌有细胞核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
3.植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大类。在农林生产中,可采用嫁接、扦插等无性生殖方法来迅速大量培育优良品种。
【解答】(1)在茶树的种植过程中,昆虫纲的茶小绿叶蝉会吸食汁液,使茶叶受到破坏。从同化作用的角度看,茶小绿叶蝉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2)细菌和真菌也会对茶叶造成破坏。从细胞结构上看,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如图所示为茶树主要的繁殖方式扦插,该繁殖方式的优点为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
17.【答案】(1)大于
(2)傍晚;植物生长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呼出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晚上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氧气浓度下降;白天在阳光照射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氧气的浓度逐渐增加.所以,通过一天的积累傍晚时氧气浓度最高.
【解析】【分析】(1)生物的代谢活动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会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合成新的自身组成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等都是同化作用。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不断地氧化分解自身组成物质,释放能量,并不断排出代谢废物的过程。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解答】(1) 一颗小树在生长的过程,所含的有机物逐渐增多,故可知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2) 植物生长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呼出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晚上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氧气浓度下降;白天在阳光照射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得以积累,氧气的浓度逐渐增加,所以傍晚时氧气浓度最高。
18.【答案】(1)液化
(2)CO
(3)Ⅰ
(4)映山红;有根、茎、叶分化
(5)无氧呼吸
【解析】【分析】(1)水的三态变化:通常是指气、液、固三态。水由液态到气态叫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到固态叫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水由固态到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到气态叫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水由气态到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到固态叫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2)二氧化碳遇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显微镜观察时低倍镜转高倍镜视野变暗,需要调节视野亮度。
(4) 根据简单检索表的使用进行解题。
(5) 无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另一种形式,有机碳化合物经彻底或者不彻底氧化,所脱下来的电子经部分电子传递链,最后传给外源的无机氧化物(个别是有机氧化物)并释放较少能量。
【解答】(1) 雾是液态小液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观察到岩石表面冒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有二氧化碳产生,则岩石里有碳酸根CO32-离子。
(3)、图丙是用显微镜观察某运动员血涂片时常见的两种情况,在Ⅰ和Ⅱ两种情况下,Ⅰ为高倍镜,Ⅱ为低倍镜,观察到的图像较暗的是Ⅰ 。
(4)根据简单检索表, 甲是映山红,①处填写内容是有根、茎、叶分化 。
(5)在跑山途中运动员会感到肌肉酸痛,其原因是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