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驿路梨花
为了弘扬向善向美的精神,学校开展“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qiào)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lù)宿了。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漂落在我们身上。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陡(qiào)____ 太阳寨( ) (lù)____宿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
(4)将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白知识)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雷锋精神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发芽了”这句话中的“了”是助词。
B.“我们感到很欣慰啊!”这句话中的“啊”是表示感叹语气的助词。
C.《驿路梨花》的作者是当代作家彭荆风,《驿路梨花》的体裁是散文。
D.驿路,是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B.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C.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
D.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
4.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请你试着给“驿路梨花处处开”对个下联。
上联:驿路梨花处处开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雷锋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如图“向雷锋同志学习”是毛泽东1963年3月的题词。毛泽东书法风格独特,自成一体。从汉字形体特点来看,你认为这幅书法作品属于( )
A.隶书 B.楷书 C.行草 D.小篆
6.对《驿路梨花》写作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赞美梨花,因为标题叫《驿路梨花》,又多次写梨花。
B.赞美文中写到的所有的人,他们都做了好事。
C.赞美解放军,因为他们学雷锋修了小茅屋。
D.赞美梨花妹妹,因为她至今还时常来照料小茅屋。
①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
②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
③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④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⑤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⑥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⑦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⑧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⑨“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⑩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7.“多好的梨花啊!”“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两句中的“梨花”所指相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教材变式,见课后题第一题)联系全文,究竟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结尾引用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威海中考改编)
绽放的梨花
李 汀
①春风拂面,梨花仿佛一夜间绽开,满村弥漫着淡淡的梨花香。梨花摇曳处,几位老人在梨花丛里给花授粉,一手拿细竹签,一手拿花粉瓶。阳光下蜜蜂舞动,梨花颤动,好一派生机盎然。
②我问:“老人家,辛苦吗?”老人从花丛里探出头笑呵呵地说:“授粉是轻松活儿,你没见老陈干的大家伙呢。”
③老陈是谁?干啥大家伙呢?老人几步从梨花丛里跨出来,头发上还飘着两三瓣梨花:“走,去看嘛。”来到一处老院子墙壁边,老人指着站在墙壁钢管架上正在忙碌的另一位老人说:“这就是老陈,搞水泥画的,干的大家伙嘛。”
④只见钢管架子上的老人一会儿弯腰,一会儿在墙上比画。我担心地问:“您好大年纪了?注意安全哦。”老人头也不回地说:“八十了,干习惯了,安全着呢。”
⑤“八十了,还干这个呀?”我还是有些担心。老人直起腰,回转身子,笑眯眯地说:“八十咋了?这我都干四十年了。”
⑥只见老陈先是在墙面上用铅笔勾勒出一棵树,又在树下添上几间茅草屋。我问:“这是画什么呢?”老人依然笑眯眯地说:“画迎客松呢。这家主人的儿子选好日子要结婚了,送点什么呢?就想着还是送他一幅水泥画。迎客是迎,迎新娘子也是迎,祝福婚姻像迎客松一样长青不老。”
⑦说话间,只见老陈把草图改了一遍又一遍,已经可以看见迎客松的雏形了。他手上没停,嘴里念叨着:“涂在墙上的东西,不敢马虎,要精益求精呢。”我夸奖道:“已经很好了。”老陈说:“这手上的功夫,自己心里清楚,要过得了自己这一关。”
⑧眼看草图已经打好,老陈把混合好的水泥砂浆,沿着墙上草图的线条开始一层层往上堆砌。树根处用抹刀一边涂抹,一边用刀尖抹出细致的根部纹路来。在涂抹松树树叶时,为了防止水泥脱落,老陈又在墙上钉上钉子,将堆砌好的块状水泥,用小抹刀一点点雕刻出茂盛的枝叶形状。抹刀在一堵墙上来回舞动,叮当作响。刀到,知深浅;刀到,景致出。水泥砂浆在他手里像是有了生命一样,一会儿变出满枝活灵活现的树叶,一会儿变成栩栩如生的蜿蜒树根。仿佛那水泥砂浆就是一砚浓墨,老陈是在用这浓墨泼绘。一会儿,一棵松树的古老坚韧气息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这面墙上。
⑨我惊讶地问:“这水泥砂浆是特殊材料吗?这么听话。”老陈衣服手上脸上沾着点点砂浆,笑着说:“啥子特殊材料?只是说水泥标号要高,沙子要用细沙。然后按比例混合好,就行了。”
⑩老陈一边干,一边语气自豪地跟我介绍:“我们村有三件老物件。第一件就是这老水泥画,家家户户墙上都有一幅,有的是松鹤延年,有的是福禄寿喜,有的是柿柿如意,不重样。我爱上这水泥画也是偶然机会。大概四十年前,我所在的厂子获得省先进称号,厂长让我在大门上写上‘省先进企业’。为了留得久一些,我就想到做成水泥字。做成后,我就想,水泥能写字,那也能作画。从此,我就自己琢磨研究,爱上这水泥画了。这老手艺,村里几个年轻人也喜欢,跟我学上了呢。”
第二件是啥?我急于知道。老陈从钢管架上下来说:“别急嘛。这画正好需要时间沉淀。走,带你在村子里转一圈。”
村子四百多户人家,全是清一色的老房子。白色工字脊,白墙壁,红门窗,褐色线条勾勒……我有些惊讶:“村子里全是老房子?”
老陈笑答:“识货。这就是我们村的第二件老物件了。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川北民居,凭着这,我们这的古村落名声在外呢。”
一处房子周围果树环绕,梨花李花正开,房顶爬满爬山虎。老陈有些自豪地说:“这房子就是我家的,冬暖夏凉。”他拿来木板凳,让我坐在几棵老梨树下。阳光从雪白梨花间透下来,亮亮的,暖暖的。我笑着说:“这第三件嘛,我猜是这老梨树了。”老陈不急不慢,点头应道:“这老梨树上百年了,村里这种上百年的梨树有两百多棵。除了卖梨子,还有不少人来我们这赏花品梨。这老梨树是我们当之无愧的老物件呢。”
坐在这绿树掩映、梨花绽放的老房子边,我不由回想起第一次进村的情景。景物浮现眼前,一时间,满眼是画,满眼是光。
(选自2024年4月3日第20版
《人民日报》,有删改)
1.品味语言,完成下面的题目。
(1)老陈说:“这手上的功夫,自己心里清楚,要过得了自己这一关。”(理解句子的深刻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刀到,知深浅;刀到,景致出。(从句式特点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材变式,见课后题第二题)文章善于通过设置悬念展开叙事,请找出文中的两处悬念,并分析这种写法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材变式,见课后题第三题)文章题目为《绽放的梨花》,却用大量的篇幅写老陈用水泥作画,对此你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5年3月5日是我国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学校开展一系列学习雷锋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4.学习雷锋,从我做起。请你将下面这则朗诵稿补充完整,表达出中学生积极传承雷锋精神的热切之情。
60年来,雷锋精神犹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人们向上、向善/雷锋精神/是戍边英雄用青春与热血筑起的巍峨界碑/是植树人杨善洲辛勤耕耘造就的浩瀚绿洲/是青少年们/无数的雷锋/如闪闪星光/点亮苍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法练笔】《驿路梨花》一文以花喻人。如梦见梨花,人与花交相辉映,以梨花的洁白衬托人物美好的心灵。可谓新颖别致,匠心独运。请你运用以花喻人的方法写一个片段。(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点练习:见“课堂达标”9题。
题型:①选文插叙了一件什么事?插叙的作用是什么?②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方法: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作用主要有:①能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文章主题更鲜明,更深刻;②可以起到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③使文章结构紧凑,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④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与前文(后文)形成对比。回答这类问题,应先概括插叙的内容,再分析其作用。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1)峭 zhài 露
(2)漂落 飘落 (3)环境
(4)这难道不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吗?
2.C 解析:彭荆风的《驿路梨花》的体裁是小说。
3.D 解析:A项,“好大的山啊”是感叹句,后面应用感叹号;B项,根据句意,可知是对梨花的感叹,应改为“看,梨花!”;C项,两个分句不是并列关系,应将分号改为逗号。
4.示例:雷锋精神代代传(答案不唯一,对仗不必很工整,能表现本文主题思想即可)
5.C 解析:观察作品可知,字体笔画简省,笔势流动,行云流水,飘逸易识,故该字体是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法字体。
6.B 解析:本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以及“我”和老余的见闻展开情节,讲述了人们建造和照料小茅屋的感人事迹,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所以不是单纯地赞美某个人,而是歌颂一群人的品格。
7.不相同。前者指哈尼小姑娘梨花,后者指真正的梨花,是自然景物。
8.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9.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时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到并且为过路人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插叙的作用: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10.(1)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2)“很受感动”表明了梨花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梨花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
11.所有为小茅屋作出过贡献的人都是主人,包括修建小茅屋的解放军叔叔,照料者梨花姑娘和梨花妹妹,还有补充粮食的瑶族老人。
12.作者引用诗句的用意是赞美梨花姑娘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更是在赞美雷锋精神。
课后提升
1.(1)这句话表明老陈对水泥作画自我要求严格,要精益求精。(意对即可)
(2)对仗工整,表意凝练,音韵铿锵,节奏和谐,表现老陈精湛的作画技艺。(意对即可)
2.示例:当梨花丛中的老人说老陈干的是大家伙时,文章以“老陈是谁?干啥大家伙呢?”引发悬念;当老陈说村里有三件老物件,指出第一件是水泥画时,文章以“第二件是啥?我急于知道”和老陈的“别急嘛。这画正好需要时间沉淀。走,带你在村子里转一圈”创设悬念。这种写法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得叙事有波澜。
3.本文以“绽放的梨花”象征老陈这样的老人,他们年轻时勤学善思,吃苦能干,即便到了晚年依然热爱家乡,像老梨树绽放梨花一样勤奋踏实地生活。文章用大量笔墨写老陈用水泥作画,正是展现他的生存价值像老梨树那样依然生机勃勃。此外,文章以梨花开头,以梨花结尾,首尾呼应,所以用《绽放的梨花》为题最为恰当。
4.示例:(是青少年们)用热心与善良浇灌的青春之花
5.示例: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梅花以它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的写照吗?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劳作,默默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