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 初中科学 1.1 机械运动 第1课时 同步练习(含解析)
一、单选题
1.百米赛跑中,如果计时员是从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那么他所测得的运动员运动时间与实际运动时间相比( )
A.完全相同 B.长一些 C.短一些 D.无法确定
2.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站在商城里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3.“可怜天下父母心”,小惠的妈妈每天用电动车送她上学,风雨无阻,在路上经常提醒小惠:“坐好了,不要动啊!”这个“不要动”的参照物是( )
A.电动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4.无人机在抗击疫情期间大显身手,特别在航拍监控方面,被称为会飞的照相机。如图在一次拍摄中,小郑感觉树梢在竖直向上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树梢
C.站在地上的人 D.无人机
5.一个中学生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
A.1.2m/s B.1.2cm/s C.12cm/s D.12m/s
6.甲、乙、丙三人在操场同一条跑道上晨跑,某时刻三人所处位置如图①,10秒后,三人所处位置如图②。若判断甲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
A.乙 B.丙 C.地面 D.旗杆
7.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 s-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 100m
B.0~30s 内甲做减速直线运动,乙先静止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乙是相向而行的,同时出发的,并在 30s 时相遇
D.甲运动时的速度比乙运动时的速度要快
8.一篇科普文章中写道,即使太阳突然消失,人类也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因为尽管阳光信使一路狂奔,当他来到我们面前时已经过去8.333333分钟!据此估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A.1.5亿千米 B.150亿千米 C.15×108m D.1.5×1011km
9.50米是体育中考的自选项目之一,某考生在该测试中 表现优秀,以下图像符合他在测试中的实际情况的是( )
A. B.
C. D.
10.6月17日,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如图为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过程中,乘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被固定在舱内的情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以聂海胜为参照物,刘伯明是运动的
C.以神舟十二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D.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物,航天员都是运动的
11.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12.如图是模拟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拍摄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孙悟空”模型和“蓝天白云”背景板组成。为了让孙悟空从背景板的甲处移到乙处,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背景板相对于地面静止,移动孙悟空;第二种方式是孙悟空相对于地面静止,移动背景板。如果采用第二种方式,背景板按下列方向移动可以实现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自左向右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拍摄时每隔2秒曝光一次,汽车车身总长为6米。
(1)甲、乙两辆车中,可近似看做是做匀速运动的是 车。
(2)该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约为 米/秒。
14.在学校运动会中,小聪和小明的百米赛跑成绩分别为13.05 s和13.13 s,则 跑得快,科学上用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式可表示为 。
15.如图为自行车部分简图。假设脚踏板每2秒转1圈,测得自行车大齿轮、小齿轮和后轮的半径分别为R1、R2、R3,请你用这些量推导出自行车前进速度的表达式 。
16.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最快,每秒钟可达3×105千米,可表达为3×108
17.小丽随父母乘车去探望爷爷和奶奶。他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过头时看到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儿,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
(1)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 为参照物。
(2)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 为参照物。
(3)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三、解答题
18.雷雨交加的夜里,小林同学先看到闪电后约
5s 听到雷声,请问:
(1)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小林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340m/s)
19.某同学乘长途汽车时,注意观察路旁的里程碑,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下表:
观察次数 1 2 3 4 5
里程次数 10千米 20千米 30千米 40千米 50千米
观察时间 8时30分 8时45分 9时05分 9时25分 9时39分
则
(1)汽车在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在哪一段的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最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声音传播的知识判断。
【解答】当发令枪开枪后,声音和运动员一起向终点运动。由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因此到达百米终点时需要一定的时间,那么终点计时员开始计时时,运动员已经跑出一段距离,即这样得到的运动时间比较实际运动时间短一些。
故选C。
2.【答案】C
【解析】【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速度大小不变;②运动方向不变。
【解答】A.正在进站的火车,它的速度不断减小,没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合题意;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它的速度不断减小,没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合题意;
C.站在商城里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不断改变,没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A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据此选择判断。
【解答】“不要动”即静止,因为小惠相对于电动车上的座位位置保持不变,所以参照物是电动车上的座位,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4.【答案】D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断改变;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小郑感觉树梢在竖直向上运动,是说树梢在运动,因为树梢相对无人机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它选择的参照物是无人机,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5.【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对速度的认识判断。
【解答】一个中学生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1.2m/s,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6.【答案】A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
【解答】若判断甲是静止的,那么甲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根据图片可知,甲相对乙的位置保持不变,那么选取的参照物为乙。
故选A。
7.【答案】D
【解析】【分析】(1)两个图像的交点就是它们相遇的地方,据此可以知道相遇的时间和路程;
(2)如果s-t图像是一条直线,那么物体肯定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3)根据图像判断甲乙的出发时间是否相同;
(4)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甲乙的速度,然后进行比较。
【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两物体相遇的地方距离起点100m,那么乙通过路程100m,而甲通过路程:400m-100m=300m,故A错误;
B.因为0~30s内甲的s-t图像是一条直线,所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甲出发时间为0s,乙出发时间为10s,所以二者不是同时出发的,故C错误;
D.甲40s内通过路程400m,速度为:;
乙10s开始运动,40s停止运动,通过的路程是150m,那么速度为:,
那么甲的运动速度大于乙,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A
【解析】【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108m/s,根据s=vt计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解答】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t=8.33min≈500s;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s=vt=3×108m/s×500s=1.5×1011m=1.5亿千米。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9.【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分析判断。
【解答】在50m比赛中,运动员的速度应该在不断增大,即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员通过的距离不断增大,那么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应该逐渐向上弯曲,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改变,则它是运动的;否则,它是静止的。
【解答】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聂海胜为参照物,刘伯明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是静止的,故B错误;
C.以神舟十二号为参照物,航天员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是静止的,故C正确;
D.以神舟十二号为参照物,航天员都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分析此种运动的特点即可。
【解答】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即时间变化时,它的速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而D错误;
根据s=vt可知,当速度相同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路程随之间变化的图像为一条斜线,故A、C错误。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相对运动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如果背景板不动而孙悟空模型动,那么从甲到乙,需要孙悟空模型从右下到左上运动。而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可知,如果孙悟空模型不动而动背景板,那么背景板的移动方向与原来孙悟空的移动方向相反,即从右上向左下移动,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3.【答案】(1)甲车
(2)为6米/秒
【解析】【分析】(1)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通过观察两点间距的变化就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2)根据汽车车身的长度与图距的比例关系,可知每一小格表示的数值;由此可求出汽车通过的路程,由图示可知甲车行驶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出速度。
【解答】(1)甲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两点间的距离相等,所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两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所以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小;
(2)由图,车身对应图上3小格,而车身的长度是6米,每一格表示2米,在3次曝光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距离为36米,所用时间为t=3×2秒=6秒,甲车的速度为v===6米/秒。
故答案为:(1)甲;(2)6米/秒。
14.【答案】小聪;速度;v=
【解析】【分析】(1)根据分析判断;
(2)根据速度的定义和公式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公式可知,当路程相同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大。因为小聪的速度小于小明的速度,所以小聪跑得快。
(2)科学上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式可表示为 。
15.【答案】πR1R3/R2
【解析】【分析】大齿轮和小齿轮通过链条连接,即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相同;小齿轮与车辆为同心圆,二者在相同的时间内转过的圈数相同,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大齿轮和小齿轮通过链条连接,即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相同;
当大齿轮转1圈时,小齿轮转过的圈数为n,
则2πR1=n2πR2;
解得:;
小齿轮与车辆为同心圆,二者在相同的时间内转过的圈数相同,
当大齿轮转1圈,小齿轮转n圈时,
车轮滚动的距离:;
那么自行车前进的速度:。
16.【答案】米/秒
【解析】【分析】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将千米/秒换算成米/秒,只需将长度单位换算即可。
【解答】因为 3×105千米 = 3×108米,所以每秒钟可达3×105千米,可表达为3×108米/秒。
17.【答案】(1)对面的客车
(2)地面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或参照物选择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解析】【分析】(1)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那么它和选取的参照物之间的位置不断改变;
(2)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它和选取的参照物之间的位置保持不变;
(3)可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角度分析判断。
【解答】(1)因为小丽和赵老师乘坐的客车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所以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是以对面的客车为参照物;
(2)因为小丽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所以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3)这个现象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或参照物选择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18.【答案】(1)因为光速大于声速,所以他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2)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的距离 S=Vt=340m/s×5s=1700m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可知,当距离相同时,速度越大时间越短,可根据光和声音的传播速度解答。
(2)小林到雷电产生的地方的距离等于雷声传播的距离,根据s=vt计算即可。
【解答】(1)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因为光速大于声速,所以他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2)小林距雷电产生的地方的距离 s=vt=340m/s×5s=1700m。
19.【答案】(1)汽车行驶的总时间为:t=9时39分-8时30分=1小时9分钟=;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2)从1~2的时间为:8时45分-8时30分=15分;
从2~3时间内:9时05分-8时45分=20分;
从3~4时间内:9时25分-9时05分=20分;
从4~5时间内:9时39分-9时25分=14分;
可见,在从9时25分到9时39分之间时间最短;
由于间隔都是10km,根据公式可知,这个时间段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最大。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2)根据公式可知,当路程相同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