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 初科 八上 2.4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同步练习(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兴趣小组用上图装置研究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将吹风机对准喇叭管上端管口向下吹风,在三个水平粗细相同的玻璃管右端口处同时释放相同规格的乒乓球,哪个小球最先到达( )
A.A球 B.B球 C.C球 D.同时到达
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达相关选项的方向或刻度的是( )
A.甲:大气对流运动的方向
B.乙: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的方向
C.丙:对流管中水流动的方向
D.丁:密度计上的刻度
3.下列实验不能用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覆杯实验水不会流出
B.向两个杯子中间吹气乒乓球移到杯口中间
C.往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下落
D.往下吹气两张纸合拢
4.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种方案。图中阴影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 ”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
A. B.
C. D.
5.一架正在高空中飞行的飞机,风挡玻璃突然爆裂,此时副驾驶整个上半身被“吸”出舱外,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A.副驾驶受到的重力突然减小
B.舱内气压变大,舱外气压变小
C.舱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舱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D.舱内温度降低,压强突然增大
6.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次航班在起飞一个多小时后,在9800米高空突然遭遇副驾驶舱挡风玻璃破裂,此时飞机时速800公里,在机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完成了一次惊险的紧急着陆,没有人员伤亡,堪称奇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升空是利用飞机受到空气的浮力
B.机组人员遭遇的状况是低温、缺氧、气压骤升等
C.破碎的玻璃将会飞向飞行员
D.由于飞行速度快导致相对风速极大
7.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除去水中的酒精
B.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水
C.压入空气使烧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D.往漏斗里吹气使乒乓球不下落
8.科学就在身边,下列四个说法合理的是( )
A.甲图中出现高原反应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
B.乙图中小科在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选用不同直径的半球,拉开半球所用的力相同
C.丙图中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重新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D.丁图中往B管中轻轻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说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大
9.以下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用喝水杯做“纸片托水”实验,可以测量大气压的值
B.乙图为自制气压计,玻璃管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强增大
C.圆形水管左粗右细,水管中的气泡随水水平向右快速运动过程中体积会变大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气压减小,原来停止沸腾的水一定会再次沸腾
10.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公路上快速向前驶过,路两边的树叶会随之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快速向左行驶,车后方路两边的树叶会( )
A.左右侧均向A方向飘动 B.左侧向A方向,右侧向C方向
C.左右侧均向C方向飘动 D.左侧向C方向,右侧向A方向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为国外一艘大型游轮撞向岸边的情景,该游轮沿着海岸线前进时,由于失控,前进方向慢慢倾斜撞向了岸边。
(1)游轮的船长当时已经发现了情况,并关闭了所有动力,但游轮仍然继续撞向了岸边,这是由于游轮具有较大的 。
(2)游轮撞向岸边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平行于岸边行驶时过于靠近,导致了游轮和岸之间的水流速度加快,减小 。
12.如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打开阀门,水流经该装置时,可观察到a、b两管口均有水喷出,且 管口喷出的水柱更高,原因是
13.如图甲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AG600全状态新构型灭火飞机。若该飞机以270km/h 的速度匀速直线
航行20min,飞过的路程是 km;如图乙是机翼模型图,当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空气发生相对运动,飞机获得升力的原理是 。
14.如图,玻璃管A插入水中,从玻璃管B的一端吹气,可以在A管中见到 现象,这是由于 原因。
15.小金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打开天窗,其它车窗关闭,空气通过天窗流动的方向是 (选填“车内→车外”或“车外→车内”),原因是 。为防止车轮打滑,小金想在汽车尾部装上尾翼,其剖面如图乙、丙所示,则尾翼安装方向应是图 所示。
三、实验探究题
16.小成利用带挂钩的吸盘和塑料桶( 质量均可忽略不计)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如图甲。把吸盘贴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排尽吸盘内空气,测出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0.001m2,将塑料桶挂在吸盘挂钩下方。向桶中缓慢加水,当吸盘刚好掉落时,测出桶中水的质量为9千克。
(1)请计算实验中小成测得的大气压值 ;
(2)小成的测量结果与当时真实气压相差较大,请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 (写出一种即可);
(3)若用吹风机在桌面下方吹气,如图乙,则桶中所加水的质量会 9千克。(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7.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两个纸杯轻轻叠在一起,然后在杯口水平吹气, 这时内杯会“跳”出来,内杯为什么会“跳”出来呢?
小明认为吹气时有气流进入两杯间的空隙,增大了空隙间的气体压强,于是内杯被顶出来了。小芳则认为吹气时,内杯口的空气流速增大,气压减小,而两杯之间的空气可认为流速为0,气压相对杯口较大,因而产生一个压强差,把内杯给顶出来了。为了证明谁的观点正确,他们先将两个同样的纸杯轻轻地叠在一起,并将外纸杯的底部剪去,然后做了以下实验:
①他们拿起叠在一起的杯子,然后对着杯口水平吹气(如图1),发现内杯没有跳起来。
②他们将叠在一起的纸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密封),然后对着杯口同样水平吹气(如图2),发现内杯“跳”了出来。
多次重复上述实验,均有相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实验过程中将外纸杯的底部剪去,这样做的目的是 。
(2)上述实验可以证明 的观点是正确的。
(3)另一位同学提出更简洁的实验方案:只需将内纸杯的杯口剪去,使其杯口低于外纸杯的杯口,然后同样对杯口水平吹气(如图 3),也可证明其中一人的观点正确。请说明该方案可行的理由 。
18.小华同学用一个自制的机翼模型探究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把机翼模型穿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端各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当他接通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时,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是:弹簧测力计A示数变 ,弹簧测力计B示数变 (前两空均填“大”或“小”)。由此可知,机翼模型受到空气给它的 (填“向上的升力”或“向下的压力”)。
(2)实验过程中,机翼模型上表面的空气流速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机翼模型下表面的空气流速。
(3)这个实验说明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
四、解答题
19.在日常生活中,装有洗手液或洗发液的瓶子,其瓶盖都是按压式的,如图甲所示,按压式瓶盖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液体是怎么“吸”上米的 原来洗手液瓶盖中有个按压式吸液结构,它由导液管、进液阀门,弹簧、活塞、出液阀门、出.液管、储液简等组成,如图乙所示,其中进液阀门和出液阀门是塑料小球,进液阀门位于弹簧下端,出液阀门位于活塞.上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洗手液能顺利挤出来的原理。
20. 2018年9月16日17时,我国第22号强台风“山竹”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风速为162千米/时左右,其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台风山竹已造成近300万人受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台风登陆时,许多广东农村的房屋的屋顶瓦片被台风掀起,其原因是 。
(2)部分城区发生严重内涝,许多车辆被淹。如图为某被淹小车,车门上顶边露出水面,若车门被淹部分按矩形计算,被淹面积约为0.8m',车门在水中受到的压强约为3500Pa,通过计算说明,这扇门受到水的平均压力相当于多少牛的重物压在门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A管口距离电吹风最近,风速最大,因此空气压强最小,那么周围空气对A管内的乒乓球产生的推力最大,它最先到达,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空气流动,空气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影响气体的流动,温度升高,气体膨胀,会向上运动,相反,温度降低,气体会向下运动;
浮力是力的一种,其中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液体体受热会向上流动,形成水循环;
密度计工作原理是利用物体在液体中受力平衡,受到的浮力总是与重力大小相等。
【解答】A、空气受热,热空气向上运动,冷空气下降,图中第一个和第三个箭头方向标记反了。A错误;
B、浮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图中方向标记错误,B错误;
C、a出加热,热水上升,冷水下降,形成回流,选项正确,C正确
D、密度计是根据物体沉浮条件,所受浮力始终等于本身重力,根据浮力公式G=F浮=g,液体密度越大,排开体积越小,所以密度计是上端小,下端大,D错误。
故答案为:C
3.【答案】A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覆杯实验水不会流出,是因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强,与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无关,故A符合题意;
B.向两个杯子中间吹气乒乓球移到杯口中间,是因为杯口附近气流速度大压强小,故B不合题意;
C.往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下落,是因为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C不合题意;
D.往下吹气两张纸合拢,是因为两张纸中间气流速度大压强小,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只有左右两个通道的空气流速不同,才能导致气压不同,此时才会有气流从过道气压大的一端流向气压小的一端,从而形成过道风。在C选项中,左侧通道墙壁为平面,右侧通道墙壁为曲面,则右侧空气流速大于左侧,则右侧气压小于左侧,此时空气会从左端流向通道右端形成风,故C正确,而A、B错误;
D选项中使用了吹风机,不节能环保,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且高空飞行的飞机周围的气流速度非常大,根据“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可知,风挡玻璃外侧的大气压强远远小于飞机机舱内的气压,于是玻璃受到巨大的向外的大气压力,因此玻璃破碎。
故选C。
6.【答案】D
【解析】【分析】(1)飞机机翼产生升力的原因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2)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哪边气压小,玻璃就会飞向哪边;
(4)当两个物体做相对运动时,相当于一个物体不动,而另一个物体的速度是两个物体的速度之和。
【解答】A.飞机的机翼呈上面曲线下面水平的形状,当空气从上下两个表面经过时,上表面气流速度大压强小,而下表面气流速度小而压强大,于是产生向上的压力差,这就是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故A错误;
B.在高空时,空气稀薄,气压很小,温度很低,故B错误;
C.由于飞机机舱内气压为标准气压,而舱外气压远远小于舱内,因此破碎的玻璃肯定会飞向舱外,故C错误;
D.飞机相对于空气的速度等于飞机的速度和风速之和,因此风速极大,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对常见实验操作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A.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而酒精溶于水,故A错误;
B.根据图片可知,配制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B错误;
C.压入空气,烧瓶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则里面的水不会沸腾,故C错误;
D.往漏斗里面吹气时,乒乓球上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面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于是对乒乓球产生向上的托力,则它不会下落,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A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判断;
(2)根据F=pS判断;
(3)根据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判断;
(4)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判断。
【解答】A.甲图中出现高原反应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故A正确;
B.乙图中小科在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选用不同直径的半球,那么球的受力面积S不同,根据F=pS可知,拉开半球所用的力大小不同,故B错误;
C.丙图中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重新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故C错误;
D.丁图中往B管中轻轻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说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C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分析判断;
(2)根据p内=p大气+p水分析判断;
(3)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判断;
(4)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解答】A.根据甲图可知,没有测力计,无法测出大气压力,也无法测出大气压强作用的面积,因此无法测量大气压的数值,故A错误;
B.根据乙图可知,当水柱高度不变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强与水柱压强之和,即p内=p大气+p水。当水柱升高时,水柱的压强增大,而外界大气压强减小,故B错误;
C.水的流量相同,水管左端粗右端细,则左端的水流速度小于右端的水流速度。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左端的水压大于右端的水压,即气泡从左向右快速运动。由于水压减小,因此气泡内部的压强也减小,即它的体积变大,故C正确;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气压减小,则水的沸点降低,但原来停止沸腾的水的温度可能低于水的沸点,故水不一定会再次沸腾,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
【解答】当汽车快速向左行驶时,道路中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道路两侧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于是大气对树叶产生向路中间的推力,即左右两侧均向A的方向飘动,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1.【答案】(1)惯性
(2)压强
【解析】【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答。
【解答】(1)、游轮的船长当时已经发现了情况,并关闭了所有动力,但游轮仍然继续撞向了岸边,这是由于游轮具有较大的惯性。
(2)游轮撞向岸边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平行于岸边行驶时过于靠近,导致了游轮和岸之间的水流速度加快,减小压强。
12.【答案】b;b管下方管径大,水的流速小,压强大,水柱喷射高
【解析】【分析】(1)根据V=SL=Svt可知,当水的流量相同时,水管的横截面积越小,水流速度越大;水管的横截面积越大,则水流速度越小;
(2)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打开阀门,水流经该装置时,可观察到a、b两管口均有水喷出,且b管口喷出的水柱更高,原因是:b管下方管径大,水的流速小,压强大,水柱喷射高。
13.【答案】90;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1分),机翼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进而产生升力
【解析】【分析】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用来表示运动的快慢,小单位:m/s;大单位:km/h;
【解答】t=20min=1/3h;s=vt= 270km/h ×1/3h=90km;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1分),机翼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进而产生升力 ;
故答案为:90; 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1分),机翼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进而产生升力
14.【答案】水位上升(或水向B管的左端喷出);A管内水面气压小于A管外面水面的气压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 玻璃管A插入水中,从玻璃管B的一端吹气, 由于A管管口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所以大气压强将烧杯内的水压入A管,甚至从管口喷出。
故答案为: 水位上升(或水向B管的左端喷出) ; A管内水面气压小于A管外面水面的气压 。
15.【答案】车内→车外;车外空气的流速大与车内,使车内气压大于车外;丙
【解析】【分析】(1)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空气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
(2)曲面上空气流速大,平面上空气流速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尾翼产生压力的方向,进而确定它的安装方式。
【解答】(1)小金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打开天窗,其它车窗关闭,空气通过天窗流动的方向
是车内→车外,原因是:车外空气的流速大与车内,使车内气压大于车外。
(2)为了防止车轮打滑,需要安装尾翼增大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即空气对尾翼产生向下的压力。因为尾翼曲面上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平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此时尾翼的曲面必须朝下安装,故选丙。
16.【答案】(1)9×104Pa
(2)吸盘内存在空气
(3)小于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吸盘上受到的大气压力等于小桶和水的总重力,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大气压强;
(2)如果吸盘内存在较多的空气,那么它们会对吸盘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使桶和水的总重力减小,即测出的大气压力偏小,最终导致大气压强的数值偏小。
(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
【解答】(1)吸盘上受到的大气压力F=G=mg=9kg×10N/kg=90N;
那么大气压强为:。
(2) 小成的测量结果与当时真实气压相差较大, 可能是吸盘内存在空气。
(3)若用吹风机在桌面下方吹气,则吸盘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会导致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偏小,最终导致桶中水的质量小于9千克。
17.【答案】(1)保持两纸杯空隙间的气体压强不变
(2)小芳
(3)内杯口低于外杯口,导致内杯口空气流速与内杯底空气流速都小,近似为0,不 存在压强大小问题,如果再飞出,说明有气体进入外杯中将内杯顶起来
【解析】【分析】(1)将纸杯的底部剪去后,纸杯的上面和下口都与大气相通,从而保证纸杯缝隙之间的气压相同。
(2)分析图3中实验产生现象的原因即可;
(3)只要设计实验排除空气流速对内杯的影响即可。
【解答】(1)图 1 实验过程中将外纸杯的底部剪去,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两纸杯空隙间的气体压强不变。
(2)将纸杯底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后,内杯的底部空气流速几乎为零,而内杯口上方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于是大气对内杯产生向上的力,从而使内杯跳出,则证明小芳的观点正确。
(3)另一位同学提出更简洁的实验方案:只需将内纸杯的杯口剪去,使其杯口低于外纸杯的杯口,然后同样对杯口水平吹气(如图 3),也可证明其中一人的观点正确。该方案可行的理由:内杯口低于外杯口,导致内杯口空气流速与内杯底空气流速都小,近似为0,不 存在压强大小问题,如果再飞出,说明有气体进入外杯中将内杯顶起来。
18.【答案】(1)小;大;向上的升力
(2)大于
(3)小
【解析】【分析】(1)(2)(3)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如图所示,在接通电风扇之前,A、B两个弹簧测力计均有示数,说明弹簧都发生了形变。当接通电风扇后,空气分别从机翼模型的上、下表面流过,由于上表面呈弧度,气流通过上表面的速度要大于下表面的速度。因为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机翼模型上表面受到的空气压力将小于下表面的压力,即机翼模型受到空气给它的向上的升力,结果弹簧测力计A示数会减小,弹簧测力计B示数会增大。
(2)实验过程中,机翼模型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于机翼模型下表面的空气流速。
(3)这个实验说明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19.【答案】按压出液管(瓶盖),活塞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使得进液阀门关闭,储液筒里的液体被压缩使得出液阀门打开,储液筒里的液体从出液管流到瓶外;
当手松开出液管(瓶盖)时,弹簧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使得活塞向上移动,出液阀门关闭;
此时储液简内气压降低,在瓶内大气压的作用下.进液阀门打开,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储液简
【解析】【分析】可通过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具有惯性,气体气压与体积的关系,大气压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回答。
【解答】示例如下: 按压出液管(瓶盖),活塞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使得进液阀门关闭,储液筒里的液体被压缩使得出液阀门打开,储液筒里的液体从出液管流到瓶外;
当手松开出液管(瓶盖)时,弹簧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使得活塞向上移动,出液阀门关闭;此时储液简内气压降低,在瓶内大气压的作用下.进液阀门打开,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储液简。
20.【答案】(1)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台风吹过屋顶时,气压变小,屋顶向上飞起
(2) 由p=可得,这扇门受到水的平均压力为F=pS=3500Pa×0.8m2=2800N。
【解析】【分析】(1)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2)若车门被淹部分按矩形计算,已知车门在水中受到的压强和被淹面积,由p=可求出这扇门受到水的平均压力。
【解答】(1)台风吹过屋顶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屋顶向上飞起;
(2)由p=可得,这扇门受到水的平均压力为F=pS=3500Pa×0.8m2=2800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