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人物描写一组
(第1课时)
语文要素:
◎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习作要求:
◎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人物描写一组
刷子李
单元导读
题目 主要人物 我对主要人物的初步感受 我的疑问
《摔跤》
《他像一颗挺脱的树》
《两茎灯草》
《刷子李》
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
走进人物动作描写——
摔跤
目
录
01
02
04
03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聚焦人物,分解动作
品读动作,体会个性
运用写法,实践练笔
壹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字音
小
gǎ
bàn
bān
wàn
嘎
子
揪
耳朵
扳
腕
手
zhù
铸
造
quán
颧
骨
住
bā
疤
痕
zhí
严监生
kāi
侄
子
倒
绊
痰
吐
眼泪
揩
jiū
jiàn
tán
词语
小胖墩儿、单褂儿、虎势儿
猴儿、牛劲儿
嘎子、冷绊子、鹐架、惯手
儿化音
方言词
你们能读好以下的词语吗?
字形
跤
搂
腕
剃
腮
疤
监
侄
喉
咙
仗
鞭
欺
挠
扳
徐光耀 生于1925年,河北雄县人。历任河北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和电影剧本《小兵张嘎》等。
作者简介
“小嘎子”是《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这本书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长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
人物简介
初读课文,完成表格。
单元导读
题目 主要人物 我对主要人物的初步感受 我的疑问
《摔跤》
小嘎子
机灵
争强好胜
作者是如何把短短一瞬间的摔跤动作写得具体、生动的?
???
贰
聚焦人物,分解动作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嘎子摔跤时的语句,圈出关键动词,完成填空。
蹦来蹦去
走马灯似的转
推拉拽顶
摔得仰面朝天
小嘎子摔跤时的表现
下冷绊子
三抓两挠
脚被别住
作者把“摔跤”这个大动作分解成若干具体的、连贯的“小动作”,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这种写作手法叫“动作分解”。
叁
品读动作,体会个性
默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嘎子性格特点的语句,结合关键动词,在旁边批注他给你留下的印象,并说说你的体会。
微信公众号:小语匠课件
微信公众号:小语匠课件
[学习单]
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连续性动作描写,突出嘎子摔跤时招数之多、变化之快及其好胜之心。
[想象画面朗读,体会连续性动词的妙用]
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在动作描写时,用上恰当的修辞,让动词更加生动、鲜活,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突出。
像老虎架势一样,形容俩人掐架的时候气势。
[比喻]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能把“蹦来跳去”换成“走来走去”吗?
不能。“蹦来跳去”写出嘎子的动作是跳跃的、有变化的,更符合“猴儿”的灵活形象。
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
边读边想象,感受人物的特点。
试探对方
争强好胜
作者不仅用词准确,还善于在动作描写时使用恰当地修辞,显得生动,有画面感,更能凸显嘎子机灵、好胜的性格特点。
[写法提炼]
只有描写行为,人物才能站起来。
——老舍
[思考]
默读文章,圈出小胖墩儿的动作,想一想:小胖墩儿为什么会赢?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小嘎子明明看上去能赢,为什么会输呢?
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文中的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其余同学读文章内容。
表演的同学要注意演出人物的动作。
角色扮演
肆
运用写法,实战练笔
小嘎子对这次比赛很不服气,提出了三局两胜制。请大家默读《摔跤(第二回合)》,想一想作者着重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体现小嘎子的特点。
小胖数儿直朝门墩跑去。
“慢着!”小嘎子脑门上烘烘冒火,又羞又急,“咱们是三盘两胜!倒一回就归你啦?——还有两盘呢!”
“又三盘两胜啦,你可真会耍赖!好,三盘就三盘!”小胖墩儿挺挺胳膊,乘着一股盛气,又骑马式当中一站。满头燥热的小嘎子,等不得他站稳,奇袭似的窜上去就是一腿,把小胖墩儿扫了个趔趄,可是没有倒。小嘎子紧接着又一扑,搂住脖子就按。不料小胖墩儿一哈腰,抓住了他的两肋。小嘎子按了两下就没按动,忽觉下半身发起飘来。急撒开脖子去救肋下,却只落得揪住了对方的胳膊,脚下接连又打了两个悬空。险乎就要不保!小嘎子这回真急了。他两眼一转,照对方肩膀上就咬了一口。只听胖墩“哎呦”一声,疼得身子往后一闪。就在这时候,小嘎子顺水推舟,一个绊子把他摔倒了。
《摔跤(第二回合)》
小嘎子靠咬人这一不光彩的动作取得胜利,这也正表现了他的淘气、顽皮、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
我( )开被子,( )下床来,( )过衬衣,( )上鞋子,几步( )进洗手间,( )出牙刷,( )上牙膏,在口中胡乱( )几下,然后( )下毛巾,在脸上( )了几下,飞快( )出屋子。
请你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来写一写起床的情景。
[实战练笔]
[推荐阅读]
《小兵张嘎》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一个名叫张嘎的十二三岁的男孩子,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在革命队伍的培养下锻炼成长的故事。小说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抗日小英雄张嘎的形象,成为我国儿童文学画廊中被广为传颂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影响和激励了几代读者。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摔跤
◆ 课时目标
1.认识“嘎、绊”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监”,会写“跤、搂”等15个字,会写“摔跤、手疾眼快”等10个词语。
2.体会《摔跤》中描写人物形象的语句,说出人物特点。
3.知道描写人物的动作可以表现人物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一、链接所学,导入新课
1.链接所学,引导学生回顾人物形象。
导入:在第四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意志如钢的刘伯承、不徇私情的毛主席、舍己为公的方志敏,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板书:人物形象)
预设: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2.揭示课题,解释一组的含义。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认识一组新的人物形象,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就是《人物描写一组》。
(板书:人物描写一组)
(2)引导学生理解“一组”的含义。“一组”表明不止有一篇课文、一个人物,这里的一组告诉我们本文是由多个选段构成的。提问:谁来说一说是由哪几篇文章或片段组成的,分别刻画了谁?选自哪几本文学作品?
预设:本文由《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这三篇文章构成的。《摔跤》选自《小兵张嘎》,主要人物是小嘎子。《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主要人物是祥子。《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主要人物是严监生。
3.认识作者,走进作品。
(1)提示学生关注课本注释。
(2)分别出示三张课件,带领学生了解作者,了解作品。
二、结合预习,反馈情况
1.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提出要求:自由朗读这三个片段。边读边思考问题:三个片段中的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2. 反馈字词预习情况,正音辨形。
(1)引导学生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和写字需要注意的问题。
识字方面,提示学生:注意读准“绊”和“扳”这两个生字,这两个字的声母、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同时结合字形辨析字义——“绊”有绞丝旁,指挡住或缠住,“绊子”指摔跤时用一条腿别着对方的腿,使之跌倒;“扳”有提手旁,指用手转动原本位置固定的东西。
写字方面,提示学生:本课要写的字中,有的和动作有关,如“跤”“搂”“挠”“扳”“剃”,也有的和人体器官或外貌有关,如“腕”“腮”“疤”“喉”“咙”。
(2)选取三个易错字,讲解笔画顺序,带领学生书写。
①“跤”:共有13画,笔画顺序为: 竖、横折、横、竖、横、竖、提、点、横、撇、点、撇、捺。
②“欺”:共有12画,笔画顺序为: 横、竖、竖、横、横、横、撇、点、撇、横撇/横钩、撇、捺。
③ “喉”:共有 12 画,笔画顺序为:竖、横折、横、撇、竖、横折、横、撇、横、横、撇、捺。
3.反馈课文预习情况,知道主要人物特征及主要描写方法。
(1)提问:三个选段中的主要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组织学生交流。
相机板书:
选文 主要人物 性格特征
《摔跤》 小嘎子 机灵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祥子 结实
《两茎灯草》 严监生 吝啬
(3)组织学生继续交流,思考三个选段分别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主要人物。
预设:《摔跤》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两茎灯草》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
(4)根据不同的描写方法来归纳三个选段,让学生知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是《摔跤》和《两茎灯草》,这两个选段都运用了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3、感知效果,品味人物
1.走进《摔跤》,梳理概括。
(1)让学生默读《摔跤》,提问: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描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预设:本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2段描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一致同意摔跤,第3段描写两人摔跤比赛的过程。
(3)追问:本文是从哪里开始具体写摔跤过程的呢?
预设: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
(4)指导学生读准“胖墩儿”的儿化音。
2.初步体会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
(1)指导学生阅读“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至“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部分,并圈一圈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
(2)学生上台表演文中摔跤的场景:请一位同学朗读文章,另两位同学分别饰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提示表演的同学要注意演出人物的动作。
(3)两位同学的表演是否贴近文章内容?
预设:同学们的表演精彩、有趣,他们抓住了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
(4)小结:这一部分通过对人物动作的细致刻画,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激烈的摔跤比赛。可见,描写人物的动作可以生动地再现场景。
3.再读文章,体会动作描写对突出人物特点的作用。
(1)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语句,体会小嘎子的机灵特点。
① 学生细读文本,思考文章是如何表现出小嘎子的机灵的。提问:这场比赛是谁先提出的?小嘎子选择的是哪一种比赛方式?为什么?
② 组织学生交流。
预设:这场比赛是由小嘎子提出的,比赛的方式是摔跤。“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这一句中的“一向”和“从不”这两个词语写出了小嘎子的自信与胸有成竹。
③ 组织学生继续交流,小嘎子在比赛中的表现如何?
预设1:“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使巧招”“下冷绊子”,说明小嘎子尝试着利用小胖墩儿的弱点展开进攻。
预设2:“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说明小嘎子想使巧劲取胜。
(相机板书:蹦来蹦去 钩)
④ 相机指导“绊”的字音,让学生理解“冷绊子”是指乘人不备时,暗中耍手段。
⑤ 小结:通过刻画小嘎子的动作,突出了小嘎子的机智、灵活。
(2)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语句,体会小胖墩儿的沉着。
① 指导学生阅读文章,小胖墩儿的表现如何?又体现出了他什么特点?
(板书:小胖墩儿)
② 组织学生交流。
预设1:在准备比赛时,“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儿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从小胖墩儿“跳、退、闪、脱、叉”这一系列熟练的动作中,可以看出小胖墩儿经常摔跤。
预设2:“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从小胖墩儿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他的沉着,面对小嘎子蹦来蹦去,他也能冷静应对。
(相机板书:塌着腰 合了裆)
预设3:“硬是扳他不动”“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写出了小胖墩儿的力气之大,在小嘎子沉不住气的时候,他能成功反击。
(相机板书:别 推)
③ 指导“扳”的读音,让学生理解“扳”的意思是用手转动原本位置固定的东西。
④ 追问:本次比赛是谁获得了胜利?为什么?
预设:最终获胜的小胖墩儿。小嘎子在比赛中沉不住气,想使巧劲取胜却弄巧成拙,而小胖墩儿能够沉着应对,成功反击。
4.小结:本文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了小嘎子的机灵与小胖墩儿的沉着。可见,动作描写可以突出人物形象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类文阅读-13 人物描写一组
老师的腰围
在一所小学听数学课。老师是个女的,40来岁,胖胖的。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她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和手臂的长度。两分钟后,被点名的同学报出答案,都得到了表扬。
老师说,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测量一下。老师的话刚完,一个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
教室里一下静了。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然后笑道:“好哇,你来量吧。”
小男孩拿着尺子,飞快地跑到老师前面,随后他说出了一个答案:“87厘米。”“不错,答案比较接近。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更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我一掌是11厘米,我看是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了。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了一圈之后,报出了答案:“89厘米。”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笑容在老师的脸上绽放。片刻之后,前排的一个小孩站起来:“老师,你把腰带解下来,我们一量就知道了。”
我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孩子会想到这种聪明的办法。老师肯定也没想到,老师一边笑,一边真的解下了腰带。
小同学量出的是90厘米,这当然是最准确的一个答案。老实说,那位老师并不算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短文中介绍了 、 、 这三种测量腰围的方法。
2.短文多次描写到了老师的一个神态,那就是 ,这个神态表现了老师 的特点。
3.读一读短文中的画线句子,想一想:为什么这是最漂亮的一节课?
4.你觉得这位数学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答案:
1.用尺测量 用手量 测量腰带的长度
2.笑 平易近人
3.因为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地解决了问题,而且教学方法富有创造性。
4.我觉得这是一位和蔼可亲、关爱学生的老师。
普通人(节选)
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地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谁见了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
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在《泥人常传奇》剧组。导演是李文化。副导演先找了父亲。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父亲大概将当群众演员这回事看得太重,以为便等于投身了艺术。所以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我替父亲拒绝了。那时群众演员的酬金才2元。我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酬金低,而是因为我不愿我的老父亲在摄影机前被人呼来挥去的。
李文化亲自来找我——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儿。“放心,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 ”——他这么保证。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
从此,父亲便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在他74岁的时候……
父亲演的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摆烟摊的或挑菜行卖的…… 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但那也算“演戏”吗 我每每地一笑置之。然而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父亲,内心里总是高兴的。
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就是那条旧北京假景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有群众场面要拍的样子。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儿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 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 我问:“为什么?” 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打发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 ”父亲的语调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
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在脑后了,一个劲儿地向我道歉……
——梁晓声《普通人》节选
1.标题的“普通人”指的是( )
A.“我” B.李文化 C.父亲 D.导演
2.作者说父亲的端坐“很特别”,父亲是怎样坐的?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3.父亲的端坐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4.文章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你找出一处加以分析。
答案:
1.C
2.画: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
3.做事情认真、一丝不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他人着想。
4.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
分析:通过写旁人对父亲的评价,使父亲的性格更加真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