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专训--第四单元 物种的延续-第四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复习课件(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专训--第四单元 物种的延续-第四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复习课件(共5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1-22 23:1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第一部分 教材核心考点特训
第四单元 物种的延续
第四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核心知识·蓄能特训
典例串线·考点特训
重点实验特训
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1.遗传的概念:生物学上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______的现象。
2.遗传的控制中心: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控制遗传现象的遗传信
息就储存在这些遗传物质中。因此说,________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相似
细胞核
二、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染色体、、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2.基因:有__________的片段,在细胞里主要存在于 分子上。
3. 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________结构。
4.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主要是由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染色体是________
__的载体。
遗传效应
细胞核
双螺旋
蛋白质
遗传物质
5.染色体、、基因之间的关系
(1)一条染色体上通常只有一个分子,即染色体数分子数;
(2)一个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3)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性状的遗传
一、生物的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统称,如兔的毛色、南
瓜的果皮颜色、小麦芒的有无、鸡冠的形状等。
2.相对性状
(1)概念:在遗传学上,把______生物______性状的__________类型称为相对性
状,如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番茄的红果与黄果等。
(2)判断依据:必须同时满足“两同一不同”,即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
生理特征
行为方式
同种
同一
不同表现
二、基因与性状遗传
1.基因的传递: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内是
成对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会两
两分开,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之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__________中。
生殖细胞
2.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______性状和______性状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
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叫显性性状(如长翅),未表现出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如残翅)。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
(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如 )。
(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4)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个体,其基因组成只有 一种;表
现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其基因组成有和两种,其中基因组成为中的
(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虽然不表现,但是会遗传下去。
(5)子二代的基因组成比为_______,子二代的性状比为长翅∶残翅
_____。
显性
隐性
3.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
(1)“无中生有,有为隐性。”亲代两个个体性状相同,子代有两种性状表现,与亲
代相同的性状为______性状,与亲代不相同的性状为______性状。
(2)“凭空消失,消失的为隐性。”亲代两个个体性状不相同,子代只有一种性状表
现,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______性状,消失的性状为______性状。
(3)按遗传规律,后代性状比接近 ,3的为______性状,1的为______性状。
显性
隐性
显性
隐性
显性
隐性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一、人类染色体的传递
1.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______
_____(精子和卵细胞)。
生殖细胞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人体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2)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存在的,基因
也是______存在的。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
_______。
(3)受精卵中的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______,另一条来自______。
成对
成对
一半
父亲
母亲
二、人类的性别决定
1.人类的染色体:人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对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1)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男性和女性都是____对。
(2)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男性一对,用____表示;女性一对,
用____表示。
23
22
2.男、女性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 ____性 ____性


性染色体组成
性染色体特点 形态和大小都不同,___染色体 大,___染色体小 形态和大小都相同
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 22对(或44条 ) 22对 (或44条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 22条或22条 两种类型 22条
续表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理论上含染色体的精子∶含染色体的精子 。女性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
含 染色体的卵细胞。
(2)一个含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内含有两条 染色体,将
来发育成____孩;一个含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内含有一条
染色体和一条 染色体,将来发育成____孩。
(3)人的性别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正常情况下,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性染色体
生物的变异
一、变异的类型及意义
1.变异的概念
生物学上把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______的现象叫作变异,
变异是不定向的。
差异
2.变异的类型
(1)根据是否能够遗传分类
①可遗传的变异:由__________发生改变引起的,能遗传给子代。如转基因生物、
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等。
②不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______引起的,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不能
遗传给子代。如“南橘北枳”、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皮肤较黑等。
(2)根据对后代是否有利分类
①有利变异:有利于该生物生存的变异,如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能够更好地适应干
旱环境等。
②不利变异:不利于该生物生存的变异,如玉米的白化苗(幼苗体内无叶绿素,不
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导致死亡)等。
遗传物质
环境
二、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1.人工选择育种
利用生物的自然变异现象,通过人工选择的方法,将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选择
出来,如人工选择繁育高产奶牛等。
2.杂交育种
通过杂交,使亲本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子代,再从中挑选出
符合人们需要的类型进行育种。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高产抗倒伏小麦等。
3.诱变育种
人们利用辐射或化学诱变剂等手段诱发生物产生变异,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如太空椒等。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一、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概念:由于基因或染色体等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2.特点:由亲代向后代传递,发病表现出一定的家族性。一般不能得到根治,但可
以预防。
3.类型
染色体遗传病 基因遗传病
由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改变 而引起的遗传病,如先天性 愚型就是因为患者的体细胞 内多了一条染色体 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隐性遗传病: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血友病就
是一种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二、优生优育
禁止近亲结婚 提倡优生优育
禁止直系血亲及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间的婚配。近亲 结婚,夫妇之间的血缘关系很近,来自共同祖先的相 同基因很多,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大大增加,会 导致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为达到优生的目的,我国
开展优生工作的措施主要
有遗传咨询、适龄生育、
产前诊断等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
目的 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确定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按顺序破译人体细胞内全部
所包含的遗传信息
意义 可以了解人类几万个基因的全部档案,知道某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结
构、功能等,从而找到新的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
遗传病,癌症
遗传物质的基础
识图辨析 如图是染色体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染色体主要是由________和
_____组成。
蛋白质
(2)C具有独特的________(填“单螺旋”或
双螺旋
基因
“双螺旋”)结构,C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______。
(3)在成熟体细胞内,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 分子。但该图中的染色体上有
两个 ,说明该细胞正处于______(填“生长”或“分化”或“分裂”)过程中。
分裂
(2024宿迁中考)如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 之间的关系。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B
A.一个 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B.②表示 ,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C.①表示染色体,1条染色体中一般只含有1个
分子
D.③表示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2023德州中考)如图是染色体、基因、细
胞核和 四者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其中③代表的是
( )
B
A.染色体 B. C.基因 D.细胞核
经实验测得衣藻在细胞中分布如下:在染色体上, 在叶
绿体上,在线粒体上, 游离于细胞质中,这些数据说明( )
B
A.衣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B.衣藻 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C.衣藻细胞质中的含量为
D.衣藻的染色体是由 和蛋白质组成的
性状的遗传
情境设问 (2024菏泽中考)拟南芥是一种草本植物,两性花,高 厘
米,体细胞中有5对染色体,无性染色体,是遗传领域中重要的模式生物,被誉为
“植物界中的果蝇”,先后多次搭载神舟飞船送至空间站用于遗传学实验。请回答下
列问题:
(1)拟南芥被选为遗传学典型研究材料,推测其在生长周期长短、结种子数量多
少两个方面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周期短、结种子数量多
(2)已知拟南芥的早花(植株提前开花)和晚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两株早花
拟南芥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早花∶晚花 ,可推断晚花为______
性状,早花中杂合个体所占比例为__(用分数表示)。取 中的早花个体和晚花
个体各1株,将二者进行杂交,子二代 的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隐性
早花∶晚花或全为早花
解析: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
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所以将两株早花拟南作为亲本
进行杂交,子一代早花∶晚花 ,可推断晚花为隐性性状,亲本基因组成为
和,所以早花中杂合个体所占比例为。取中的早花个体,基因组成为 或
,和晚花个体各1株,将二者进行杂交,子二代 的性状表现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早花与晚花杂交,杂交后代表现为早花∶晚花 ,另一种情况是早
花与晚花杂交,后代表现为全为早花 。
(3)科研人员测定出拟南芥基因组中有2.5万多个基因,这些基因位于____条染色体上。
10
(4)科研人员将拟南芥的抗旱基因 成功转入到野生豌豆(不抗旱)的染色体上,
使其获得抗旱性状。在转基因实验成功后,又做了有关转基因豌豆杂交实验:将成
功转入1个抗旱基因的转基因豌豆与野生豌豆杂交,子代抗旱∶不抗旱 ;又
将成功转入2个抗旱基因 的转基因豌豆与野生豌豆杂交,发现子代仍有抗旱∶不抗
旱的现象出现,仍出现抗旱∶不抗旱 的原因是__________,转基因豌豆
产生了数量相等的两种生殖细胞。
基因突变
(2024潍坊中考)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遗传病,患者的红细胞呈弯曲
的镶刀状,易破裂。研究发现,在氧含量正常的情况下,具有一个镰状细胞贫血基
因的人并不表现出该病的症状,具有一对该基因的人才会发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A.镰状细胞贫血基因是显性基因,可能控制血红蛋白的合成
B.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父母正常,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C.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可诊断是否为镰状细胞贫血患者
D.通过基因工程将正常基因导入造血干细胞可治疗镰状细胞贫血
(2023张家界中考)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有耳垂性
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耳垂性状由隐性基因 控制,则无耳垂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 )
B
A. B. C. D.
(2024齐齐哈尔中考)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 控制的遗传病,一对肤
色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肤色表现正
常,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
B
A.或 B.或 C. D.
(2023泰安中考)如图是由一对基因(用A、 表示)控制的人的遗传
病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A.个体3、4的基因组成均为
B.个体9的基因组成为或
C.个体11是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D.个体9、10生第一个孩子患病概率为
解析:个体3、4的后代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 。
9号个体正常,基因组成是或,正确。7号基因组成为,8号基因组成为 ,个
体11,患病的概率为,生男生女概率为,个体11是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个体
9的基因组成是或、个体10的基因组成是,个体9是的概率是 ,个体9、10
生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综合考查 随着我国“三孩”政策的
实施,许多家庭迎来了新的成员。乐乐和
弟弟也希望妈妈再生一个妹妹,乐乐利用
所学的遗传学知识画出了只包含性染色体
(1)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乐乐具有①所示的性染色体,乐乐生殖细胞
中性染色体的组成为___;弟弟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爸爸具有上图中
的哪种细胞________(填序号)。
①③④
的四种细胞,请你帮助乐乐向妈妈解释有关性别等方面的问题。
(2)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之分,乐
乐对家庭成员虹膜颜色进行了调查,结果
如图所示(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
用 表示)。
①由图可判断虹膜的______是隐性性状。
蓝色
②乐乐妈妈的基因组成是____。
③乐乐和弟弟希望第三胎是个蓝色虹膜妹
妹的概率是_____。
④控制弟弟蓝色虹膜的基因有可能不来自___(填字母)。
D
A.爸爸 B.妈妈 C.爷爷 D.姥爷
实验探究 (2024潍坊高密市二模)为理解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某小组模拟了“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C
A.1号桶标记为男性,2号桶标记为女性
B.1号桶中黑、白两种棋子的数量应该相等
C.黑色棋子代表精子,白色棋子代表卵细胞
D.每次取完棋子记录后,需将棋子放回桶内
再摇匀
(2024烟台中考)大熊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同,其体细胞内有42
条染色体,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 )
A
A.或 B. C. D.
如图表示某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排序
图,分析该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D
A.该男性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
B.该男性可产生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C.该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决定了后代的性别
D.该男性产生的正常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
(2024云南中考)如图为某女孩家庭
的性别遗传示意图,如果女孩的一条 染色体来自
奶奶,另一条 染色体来自外公的可能性为( )
A
A. B. C. D.0
解析:由图可知,女孩体内的 染色体一条来自母亲,一条来自父亲;母亲体内的
染色体一条来自外公,一条来自外婆;父亲体内的 染色体一定来自奶奶。因此
女孩的一条染色体来自奶奶,另一条染色体来自外公的可能性为 ,A符合题意,
不符合题意。
生物的变异
实验探究 为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从甲、乙品种
花生袋的上、中、下层分别取10粒花生果实做样品,进行样品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得出探究结果。
甲品种花生 乙品种花生 长轴长度 11 14 15 18 22 24 26 28
样品个数 2 4 20 4 3 20 5 2
平均值 ___毫米 24毫米 (1)根据表格数据,在本次测量中甲品种花生的长轴长度平均值是____毫米。
(2)每个品种抽选花生的种子各30粒而不是各1粒花生种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5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3)甲、乙两个品种花生的果实大小有明显的差距,这说明______控制生物的性
状。从长轴平均值上看,____品种花生的果实较大,但是也出现了相对较小的果实
个体,这种变异是由于______因素引起的,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基因

环境
不能
(4)实验过程中也发现,花生的种皮有不同的颜色,其中红色种皮花生繁殖的子
代花生种皮依然为红色,这种现象称为______。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
同表现形式,称为__________。
遗传
相对性状
(2025原创)我国神舟号载人飞船搭载农作物种子进行太空育种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A.该育种方式称为人工选择 B.遗传物质可能发生变化
C.性状一定发生了变化 D.发生的变异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实例分析 (2024菏泽三模)菏泽牡丹国色天香,有“梨花雪、姚黄、
赵粉”等1 100多个品种。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科研人员通过对温度和光照的控制,
让其在春节期间开放,增加了节日气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通过对温度和光照的控制,牡丹在春节期间开放,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B.菏泽牡丹有“梨花雪、姚黄、赵粉”等1 100多个品种,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C.在春节期间开放的牡丹,其性状可以遗传
D.牡丹花有各种不同颜色,是细胞质里的物质决定的
应用辨析 (2024潍坊潍城区二模)下列有关生物育种相关知识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C
A.无籽西瓜是由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引起的
B.杂交育种获得的子代个体可以具有双亲的优良性状
C.克隆技术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
D.用射线或化学物质处理生物,诱导产生的变异大多数是不利的
新情境设问 (2024青岛李沧区模拟)2023年8月,三亚电子加速器诱
变实验室正式投入启用。育种人员将大豆、小麦、油菜等种苗放到加速器底部接受
射线的辐照,经过选择获得优质品种。下列育种方式与上述育种原理相同的是
( )
B
A.将毒蛋白基因转至普通棉花中培育抗虫棉
B.将普通甜椒种子送入太空培育出太空椒
C.经过多代选择培育出高产奶牛新品种
D.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培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如下表是三种遗传病在正常结婚和近亲结婚中后代
患病人数的统计表,据表回答。
遗传病名称 统计人数 (万人) 正常结婚后代患病人数 (人) 近亲结婚后代患病
人数(人)
先天性聋哑 500 424 4 167
多指症 500 152 1 724
苯丙酮尿症 500 333 3 226
(1)上述这种科学探究方法属于______。
调查
(2)由统计数据可知,近亲结婚的后代患病率比正常结婚的后代患病率____,所
以我国法律规定:禁止近亲结婚。为了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还可以采取的措
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遗传咨询(或有效的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
(3)一对夫妇均为多指症患者,生育了一个手指正常的孩子。人的手指正常和多
指,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____。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若A控制显性性
状, 控制隐性性状,则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为____和____。
相对性状
多指
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大,主要原因是( )
A
A.血缘关系越近,基因相同的可能性越大
B.血缘关系越近,显性基因越多
C.血缘关系越近,生活习惯越相同
D.血缘关系越近,生活环境越相同
实验 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实验过程】
某班同学用围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概率问题。探究的方法
是甲袋中装入100枚白色围棋子,乙袋混合装入白色、黑色围棋子各50枚。每次从
甲、乙两袋中分别随机摸出1枚围棋子进行组合。1枚黑色围棋子、1枚白色围棋子
的组合用A表示,2枚白色围棋子的组合用B表示。每个小组组合20次,全班5个小组
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合方式 组别 A B
第1组 10 10
第2组 8 12
第3组 11 9
第4组 13 7
第5组 9 11
▲基础设问
(1)甲袋中的围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是________,其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类型是
_________;乙袋中的围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是______,其中黑色围棋子模拟的生
殖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类型是_________。
卵细胞
染色体
精子
染色体
(2)用来装围棋子的袋子应该是__________(填“透明的”或“不透明的”);每完成
1次组合后,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摸出的围棋子放回原袋内;如果组合
为A,表示所生“孩子”的性别为____;为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应对各个小组获得
的实验数据进行____________。
不透明的
需要

计算平均值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
▲拓展设问
(4)实际应用 “三孩政策”放开后,两个男孩的妈妈再生一个小孩是女孩的可能性
是____%。
50
(5)联系社会 有些人为了满足家庭有男孩或女孩的愿望,请求医生为孕妇做胚胎
性别诊断,以决定取舍。如果法规不禁止这样做,对人类社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纯追求生男孩或女孩,将会打破生育的自然规律,导致人类社会性别比例失调,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