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专训--第六单元 生物与环境-微专题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复习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专训--第六单元 生物与环境-微专题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复习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1-22 23:2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一部分 教材核心考点特训
第六单元 生物与环境
微专题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类型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
起点:始于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________,即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去向:自身______作用消耗(热能散失,进行生命活动),分解者所利用,被下一
营养级同化。
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太阳能
呼吸
以第二营养级为例,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图解如下:
由此可见:
(1)摄入量-粪便量 ________。
(2)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生长、发育和繁殖量。
(3)一个营养级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即
上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同化量
2.计算类似 的食物链中的生物量获取“最多”和“最少”时,应当遵
循以下原则。
(1)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越多。
(2)生物间的取食关系越简单,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少。
即,已知营养级增加的能量为,则至少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 ,最多需
要A营养级的能量。已知A营养级的能量为,则 营养级最多可获得能
量,最少可获得的能量 。
3.巧用拼图法解决能量流动计算难点
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即 。将图中第三营养级同化
的总能量“拼回”第二营养级,则刚好等于,即第二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再将
“拼回”第一营养级,则刚好等于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 可见,在一个生态系统
中,所有生物的能量都来自,所有生物总能量之和都小于 (呼吸作用消耗的
缘故)。
1.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示意图,据图回答。
(1)如图,A代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
它们能通过______作用利用环境中的无机
物合成有机物。
生产
光合
(2)图中D主要是腐生的____________,
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可把动植物遗
体、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对自然界的物质
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细菌和真菌
分解
(3)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
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太阳能
(4)若C的体重增加50克,则至少消耗_______克A。一般情况下,B与C的数量和
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
1 250
自我调节
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前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
有传给后一个营养级,在食物链 中,求最少消耗A多少克,说
明是按照 的最大比例向后传递的,所以C的体重增加50克,则至少消耗A为
(克);一般情况下,B与C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
定的,这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如图表示某完整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
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A、B、C分别代表某
种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的实线、虚线箭头分别表示生态系统
的两大功能,实线箭头表示__________,虚线箭头
表示__________。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2)用图中字母和文字、箭头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若
植食动物获得1千焦的能量,则最多消耗A____千焦能量。
植食动物
10
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
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C代表分解者,因此图中食物链: 植食动物 。
若植食动物获得1千焦的能量,则至多消耗A为 (千焦)。
(3)图中生物可能不具有成形细胞核的是___;碳元素在图示的“环境”中主要以
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图中所有生物所散发的热能最初都来自________。
C
二氧化碳
太阳能
3.如图为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的定量分析,图中的数
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 。据图回答问题:
(1)该图中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用字母、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在图中没
有体现出来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2)由上图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 。
非生物成分
464.4
(3)营养级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结果精确到 ),A营养级的能量
没有全部流向B的原因除未利用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自身呼吸作用消耗
被分解者利用
解析:已知A是生产者,其固定的能量是 ;B是初级消费者,其同
化的能量是 ,所以营养级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传递效率低的原因除未利用外,还有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和
被分解者利用。
(4)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类型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
碳循环图中各组分判定:
①首先确定大气环境,一般情况下
(不涉及化石燃料燃烧),大气环境中有3
条流入途径和1条流出途径。
②其次判定生产者,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与大气产生碳的交换,因此在图示
中一般以对向箭头表示,生产者生产的有机物会流向消费者和分解者,总体上看生
产者有3条流出途径和1条流入途径。
③再次确定分解者,分解者分解来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有机物,将生物成分中的有
机物还原到大气中,因此具有2条流入途径和1条流出途径。
④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取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将碳释放至大气,同时消费者的残骸
等被分解者分解,因此消费者有2条流出途径和1条流入途径。
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残骸等都可以变成化石燃料,因此化石燃料具有2条流入途径
和1条流出途径(与人类活动燃烧作用有关)。
4.如图示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示意图。图中甲代表某种
物质,A、B表示生物种类,①②表示生物体的生理活动,“
”代表物质的流动方向,“ ”代表能量的流动方向。请据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和生物B都能通过生理活动①______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甲,供生物A
重新利用,由此得出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
(2)如果仅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A生物体内的能量有三个方面的去向:一是用于
自身的生命活动;二是通过________流入动物体内;三是______________。
呼吸
可循环
食物链
被分解者分解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源头是________,它在动物和植物体内以________的形式
贮存,最终又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大气,由此可见,能量在生
态系统中的流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能
化学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及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指________;D是指________。
生产者
分解者
(2)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
来源于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和有机物都来源
于生产者的______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能
光合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图中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______作用转化为__________返回到空气中,沿
着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这条食物链传递。
呼吸
二氧化碳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________________进行传递。与能量流动不同
的是,物质能够以某种形式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
食物链和食物网
反复循环
6.如图是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图中
数字表示过程,箭头表示流动方向。请分析
回答。
(1)大气中的碳被植物固定才能被人体利用,
碳进入食物链首先是以________的形式出现
有机物
光合作用
二、三
分解者
(2)在农村农民焚烧植物秸秆现象还时有发生。植物秸秆在图中应该处于___
(填字母)的位置,焚烧时相当于处在了__________的位置,在农田焚烧时其所含
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是很不划算的,并且产生的灰尘还污染大气,所以我们
要禁止此行为发生。
A
化石燃料
没有被多级利用
的,①是__________,C在食物链中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D是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