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知识点一 生物的特征
序号 生物的特征 举例
1 生活需要______ 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___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如牛吃草,狼捕食兔等
2 能进行______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______,呼出__________;通过呼吸,生物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______
3 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______ 如人体排汗、呼气、排尿,植物______
营养
光合作用
呼吸
氧气
二氧化碳
能量
废物
落叶
序号 生物的特征 举例
4 能对外界______作出反应 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高等动物的反射等
5 能生长和______ 如小树苗由小长大,桃树开花结果,种子萌发等
6 都具有______和______的特性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7 __________,生物都是由______构成的 如桃树和蜜蜂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刺激
繁殖
遗传
变异
除病毒外
细胞
续表
知识点拨:
(1)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举例:珊瑚是由珊瑚虫的分泌物堆积而成的,不属于生物。珊瑚虫同时具备生物的六大特征,属于生物。
(2)生命现象的判断:如果题干主体是生物,表现的现象则为生命现象,如果不是,则不属于生命现象。例如,鸟语花香属于生命现象,碧水蓝天则不属于。
知识点二 科学探究的方法
1.观察: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观察的要求:有明确的目的;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上,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知识点拨:
用肉眼观察和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进行的观察,都属于观察法。
2.调查:
(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①普查是对调查范围内的所有对象逐一进行调查,如调查一个班级里所有同学某一天的作业完成所需时长。
②抽样调查是从整体中选取部分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当调查的范围较大,无法进行普查时,我们往往会采用这种调查方法。
3.实验法:
(1)科学探究的六大环节: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2)对照实验
①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②设计对照实验的三个基本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每组对照实验有且只有一个变量,其他的条件需相同且适宜
对照原则 实验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接近自然状态的组为对照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人为调控变量的为实验组
重复原则 为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一般选取多个实验对象并进行重复实验,对实验数据取平均值
知识点三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两类:
(1)非生物因素:光、水、空气、温度、湿度、土壤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等关系。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适应环境:生物某些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适应特定的环境。比如,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以适应寒冷环境。
(2)生物影响环境:由于生物的存在,生物的活动影响环境。例如,蚯蚓能疏松土壤;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地衣能使岩石不断风化。
(3)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影响生物的生存、分布和繁衍等。
知识点四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与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
生物
环境
3.食物链和食物网: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的书写:
①起点是________,终点是最高级________。
②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如太阳)不写入食物链。
③食物链的箭头代表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其方向总是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3)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________,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________。
吃与被吃的关系
生产者
消费者
食物链
食物网
知识点拨:
在食物网中,多条食物链的数法,可根据链中每出现一个分支点,就会多一条食物链的方法进行判断。如下图所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有多条食物链。其中与兔有关的食物链有两条:草 兔 鹰、乌饭树 兔 鹰。
4.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
(1)物质循环: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物质和能量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来源于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物质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循环流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________转化为有机物,有机物
光合作用
无机物
食物链
食物网
有机物
沿着________和________流动,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将动植物遗体中的_________分解为无机物。如下图所示:
(2)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__________。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转化为________储存在
太阳光能
化学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有毒物质的积累:一些有毒物质进入生物体难以分解、无法排出,会沿________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得______,______是最终受害者。
食物链
越多
人类
体内,能量能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因为每一个营养级的生物自身都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下图所示:
知识点拨: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最高级消费者。
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生物数量、储存的能量越来越少,有毒物质含量增多。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和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__________的。一般生态系统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例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要强。
数量
相对稳定
自动调节
一定限度
知识点五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有“__________”和“地球之肺”之称
湿地生态系统 具有净化水体、蓄洪抗旱的作用,有“__________”之称
草原生态系统 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淡水生态系统 有河流、湖泊、池塘等类型,人类______的主要来源
农田生态系统 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城市生态系统 消费者主要是______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
绿色水库
地球之肾
淡水
人类
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如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水和水蒸气在全球范围内运动等。
(2)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