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学习目标
壹
了解古诗词有关知识,背诵古诗词。
贰
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大意,学会鉴赏古诗词。
叁
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课·外·古·诗·词·诵·读】
后
题
破
山
寺
禅
院
唐·常建
《
》
唐代诗人,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期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漫游生活。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练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其诗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兴旨幽远。有《常建集》。
作者简介
常建
本诗选自《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破山寺,即今江苏常熟虞山北麓兴福寺。
江苏常熟虞山是苏南风景名胜,现已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虞山北麓的兴福寺是佛教寺院,景致迷人。
由于诗人仕途失意,所以寄情于山水,游览名山古刹,云游四海,寻幽探胜,从而写下了这首诗。
写作背景
禅院,寺院
诵读诗歌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理解诗意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晨,我走进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高的山林。
文意
理解诗意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僧人住的房舍
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深处,僧人禅房掩映于花木之间。
文意
理解诗意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使动用法,使……怡然自得
山中景色使鸟儿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
文意
使动用法,使……空
指人的世俗之心
理解诗意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寺院诵经,敲钟开始,敲磬停歇。
仅,只是
各种声响此刻全都沉寂,只有钟磬声在空中回荡。
文意
首联交代了诗人来到破山寺的时间及所见。
营造的画面:
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人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
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刻画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
照
品读诗歌
(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品读诗歌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颈联系承颔联,进一步渲染禅房周围清幽的环境:山光、鸟、潭影,让人感觉心境空灵。
悦
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刻画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
空
既写出了后禅院景色之幽静,也表达出了诗人超脱尘俗的情感。
品读诗歌
(3)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尾联两句以声衬静,营造出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而诗人淡泊的情怀、内心的感悟也随着这钟声磬音起伏飘扬,袅袅不绝。
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歌概括
题
破
山
寺
后
禅
院
首联:漫步山林,进入古寺
颔联:小路曲折,花木繁盛
颈联:小鸟欢飞,潭影空明
尾联:万籁俱寂,钟磬悠扬
这首诗抒写清晨游破山寺后禅院的观感,描写了一个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之情和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诗歌主旨
送
友
人
《
》
【课·外·古·诗·词·诵·读】
唐·李白
作者简介
李
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本诗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送友人,点明了诗歌的写作内容,是李白送别友人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背景介绍
律诗特点
(1)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2)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3)偶数句要求押韵。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 友 人
李白
诵读诗歌
理解诗意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明净的水
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河水围绕着城东缓缓流过。
文意
理解诗意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文意
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
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分别
远行
理解诗意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漂浮不定,就像游子行踪不定,落日缓缓而下,似乎有所留恋,正如我们难舍的情谊。
文意
离家远游的人
漂浮的云
理解诗意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我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从此离去。那两匹马却像不忍分别似的在长鸣。
文意
从此离去
离群的马
诗歌赏析
(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景色,透着轻快明丽的气息。这里有山的青绿,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营造的画面:
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诗歌赏析
(2)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颔联抒情,运用比喻的修辞,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
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表达了对朋友深切的关心。
诗歌赏析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颈联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浮云孤飞,来去不定,喻游子之心;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
“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巧妙地用天空中随风飘浮的白云,比喻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用天边徐徐而下的夕阳,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比喻诗人对朋友的难舍之情。
诗歌赏析
(4)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细节描写,写出了我和友人故作潇洒、挥手作别,从听觉角度,以斑马的哀鸣来衬托与友人离别时的寂寞伤感,表现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意。
诗歌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