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一课时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一课时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4 18:4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习目标

了解《诗经》相关背景知识

理解诗歌大意,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品读诗歌,体会作者感情
式微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了解诗经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题目的意思:天黑了


文题解读
语气助词
(日光)衰微。这里指黄昏或天黑
诗歌朗读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式 微
《诗经·邶风》
反复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诗歌翻译
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为什么还在露水中劳作?
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为什么还在泥浆中劳作?
研读赏析

这首抒情诗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他们怎样的情感?
“式微”表明时间已经傍晚。
“中露”“泥中”说明还在寒露中和泥水中劳作。
“微君之故”交代劳作的原因。
已经很晚了,为了国君的缘故却不得不仍然在辛苦劳作。
研读赏析

这首抒情诗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他们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现了劳役者夜以继日昼夜不停地在野外露水泥浆中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对统治者满腔的愤怒。
研读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些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
设问“胡不归”
发人深思,引人思考
反问“胡为乎中露”“胡为乎泥中”
表达强烈不满
反复“式微”
强调天黑了
研读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些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结构形式
重章叠句,一咏三叹。
句式
兼用长短句,两句一韵,节奏短以表示情绪的急切愤懑。
研读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些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所表之情
首章运用反复和设问的手法,两个“式微”发出心中感叹,天黑了啊,天黑了啊。
两个反复之后才引出心中疑问:为什么不回家呢?心中有怨恨,却以天色起兴,宛转而有情致。而用设问手法,又引起读者思考。
研读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些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所表之情
后面两句自己作答。
“微君之故”,讲明了只是因为国君的缘故才如此,但是不正面回答,而是用否定句式,更有韵致。
而“胡为乎中露”用感叹句式表达内心的牢骚和怨恨。次章仅仅改变了两个字,用这种重章叠句的写法再次强化内心的情感。
主旨归纳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全诗以设问的方式达到“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同时
直抒胸臆,充分表达了对贫苦劳动人
民的同情及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恨之情。
典型考题
(1)理解性默写。
《式微》中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君之故
胡为乎中露
胡为乎泥中
微君之故
(2)“日渐式微”的意思是?
逐渐没落,销声匿迹。泛指事物或人的逐步衰落。
子 衿
课·外·古·诗·词·诵·读


文题解读
指思念的那个人
衣领
题目的意思:你的衣领
诗歌朗读
子 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nìnɡ

tāo
què

诗歌翻译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忧思深长的是我心中对你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从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忧思深长的是我的相思。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自己来?
独自来来回回走动、张望啊,在这城门两旁的楼台上。一天见不到你,就好像三个月没见啊。
研读赏析
赏析
第一章,抱怨对方没有音信。
首二句朗朗上口,婉转动人。开篇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并不直言怀人之情,而是先写女子记忆中情人的模样。写模样也不从容貌入手,而写男子的衣饰。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默写常考)
青:黑色。古代青指黑颜色。如戏剧行当青衣。
研读赏析
赏析
“青青子衿”的描写,给人一种年轻、美好、风流倜傥的印象,男子的风度、气质便尽在其中了。寥寥四字,既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外貌、气质,更饱含着女主人公的一腔思念。“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不知什么原因让两人失去了联系,女子对这个不来看望她的男子满腹抱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默写常考)
研读赏析
赏析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第二章,责怪对方不来相见。
等候恋人前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其影,浓浓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即使我没去找你,你就不能主动前来?
前两章以“我”的语气自述,表达了对恋人音讯全无、不见踪影的埋怨。
研读赏析
赏析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默写常考)
第三章,写女主人公焦灼万分等待恋人的情状,诉说自己思念情深。
文末“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二句的内心独白,通过夸张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将女子急切的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
表达了女主人公盼望恋人归来的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
研读赏析

这首诗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有什么含义?
这首诗主要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的心理活动。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直接抒发了思念之情。
研读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全诗采用倒叙手法。
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反复渲染,突出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之深。
主旨归纳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失落惆怅、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
典型考题
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中的主要笔墨都集中在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语言描写上。
B.这首诗中的两段埋怨之辞,令人生出无限想象,言简而意丰。
C.末尾的内心独白,将女主人公强烈的情绪形象地表现出来。
D.这首诗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诗中的“子衿”是女主人公对心上人的爱称。
A
【解析】这首诗的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