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ISAAC ASIMOV
被压扁的沙子
艾萨克·阿西莫夫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PART
01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的一大谜团。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
成果分享
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度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恐龙无法生存。
假说一:气候变迁说。
成果分享
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
假说二:物种斗争说。
成果分享
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大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了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灭绝。
假说三:大陆漂移说。
成果分享
PART
02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的一大谜团。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
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围绕以下问题理清说明思路,划分文章结构。
题目是《被压扁的沙子》,那文章是介绍沙子的知识吗?
文章中有哪两种学说?
最后,作者得出恐龙灭绝的原因的结论是什么?
初读感知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
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部分(2—6)
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7—11)
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部分(12—17)
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PART
03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的一大谜团。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
思考探究
“恐龙”这件事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试结合课文作具体分析。
1、思考:
第一篇短文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在第二篇短文中,恐龙灭绝的原因则成为探讨的主题。
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
丈夫豉起勇气问道:“这房屋出租吗?”房东遗憾地说:“啊,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户。”丈夫和妻子听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们默默地走开了。
全家三口,夫妻两个和一个5岁的孩子。他们跑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好不容易看到一张公寓出租的广告。他们赶紧跑去,房子出乎意料的好。于是,就前去敲门询问。这时,温和的房东出来,对这三位客人从上到下地打量了一番。
“恐龙”这件事
2、拓展:教师讲故事,学生思维训练。
“恐龙”这件事
2、拓展:教师讲故事,学生思维训练。
那5岁的孩子,把事情的经过从头至尾都看在眼里。他想:真的就没办法了 他用小手,又去敲房东的大门。
这时,丈夫和妻子已走出5米来远,都回头望着。门开了,房东又出来了。
只见这孩子说:“……”
房东听后,笑了起来,决定把房子租给他们住。
请问:这位小孩子说了什么话说服了房东?
孩子说:“老爷爷,这个房子我租了。我没有孩子,我只带来两个大人。”
①科学的实验证明
“证明”的力量
思考:在《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中,作者是怎样证明“撞击说”成立的?
二氧化硅处在超高压下会变成斯石英,斯石英在850℃的温度下加热30分钟会变成普通的沙子,以此证明自然界中不可能自然地产生斯石英。
②有力的事实证明
“证明”的力量
思考:在《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中,作者是怎样证明“撞击说”成立的?
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后,产生了斯石英; 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发现过斯石英,以此证明了自然界存在的斯石英是强大的外力造成的。
③严密的推理证明
“证明”的力量
思考:在《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中,作者是怎样证明“撞击说”成立的?
在6500万年前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不可能来自地壳深处→只能来自外星撞击(那时还没有原子弹)→6500万年前正是恐龙灭绝的年代→结论:恐龙灭绝是因为外星撞击。
③严密的推理证明
“证明”的力量
思考:在《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中,作者是怎样证明“撞击说”成立的?
在6500万年前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
不可能来自地壳深处
只能来自外星撞击(那时还没有原子弹)
6500万年前正是恐龙灭绝的年代
结论:恐龙灭绝是因为外星撞击
非洲
南美洲
“括号”不简单
1.思考: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四句话,说说你们的发现。
①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②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括号”不简单
1.思考: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四句话,说说你们的发现。
③即非常纯的沙子。
④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文字,有补充说明的作用。
“括号”不简单
2.探究:这些括号中的句子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加以说明。
非洲
南美洲
①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作用
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
“括号”不简单
2.探究:这些括号中的句子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加以说明。
作用
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②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括号”不简单
2.探究:这些括号中的句子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加以说明。
作用
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③即非常纯的沙子。
“括号”不简单
2.探究:这些括号中的句子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加以说明。
④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作用
这一句起类比说明的作用。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成普通的沙子,把事理说得简明透彻,通俗易懂。
思考总结
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PART
04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的一大谜团。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
课堂练兵
课堂练兵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huì星对地球的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地壳内部, ① 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āi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 ② 地球的表面。这也许是 ③ 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课堂练兵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潮汐( )
地壳( )
( )星
huì
尘 ( )
āi
(2)文中画线处填写的词语依次是( )
xī
qiào
彗
埃
A.①引起 ②到达 ③导致
D.①引发 ②到达 ③致使
B.①引起 ②抵达 ③导致
C.①引发 ②抵达 ③致使
B
C. 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B.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课堂练兵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说明方法。
A. 例如,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
(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课堂练兵
3.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最常见的四合院有三进院落,整个布置在一条轴线上。它的院墙一般是灰色的,也有白墙黑瓦的,开门的一面墙上均匀地开一排窗,墙头有脊瓦,很明显,墙的另一面就是一排住屋。门开在墙的东边一侧,它几乎可说是整个院子最鲜艳、最讲究的地方。大多数门漆为朱红色,一般是两扇,门前有台阶来抬高门基,这样下雨时水不易流进去。门上方是饰有砖雕的顶盖,圆瓦上的花纹很优美。大门的左右往往有石狮、石墩等石雕。四合院的大门着意表现了院主的身份气派。
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
空间顺序
PART
05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的一大谜团。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本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产生、分布和特性等的介绍,证明了外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灭绝的观点,表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