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章第二节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公开课教学课件、教案、习题(共13张ppt,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十八章第二节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公开课教学课件、教案、习题(共13张ppt,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4-23 21:05:19

文档简介


6.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2)
一.选择题:
1.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AB=8,则以下两条线段长能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的是( )
A.4,12 B.6,8 C.8,26 D.12,20
2.平行四边形具有而一般四边形不具有的特征是( )
A.不稳定性 B.对角线互相平分 C.内角的为360度 D.外角和为360度
3.若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5,则它的两条对角线长可以是( )
A.12和2 B.3和4 C.4和6 D.4和8
二.填空题:
4.已知O是?ABCD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若已知AB=5,△OAB的周长比△OBC的周长短3,则BC=_____ .
5.已知O是?ABCD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若AC=24mm, BD=38mm,BC=28mm,则△OBC的周长为_____ .
6.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C=10,BD=8,则AD 的取值范围是 ___.
7.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BD=20, △AOB的周长等于15,
则CD=______.
8.在?ABCD中,∠A的平分线交BC于点E,若CD=10,AD=16,则EC为_____.
9.夹在两平行线的平行线段_______,夹在两平行线间_______相等.
三.解答题:
10.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E,F分别是OA,OC的中点
求证:△OBE ≌△ODF

答案:
1.解:选D.
2.解:选D
3.解: 选D
4.解:8
5.解:59cm.
6.解:1<AD<9
7.解: 5
8.解:6
9.解:相等,的垂线段
10.证明:∵OB=OD ,OA=O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又∵OE=1/2OA, OF=1/2 OC(中点的定义)
∴OE=OF
又∵∠BOE=∠DOF(对顶角相等)
6.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的过程发展探究意识.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定理
能力目标: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性质定理:1. ;
2. .
【设计意图】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性质,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合作探究: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3
如图:线段AC、BD就是?ABCD的对角线,以对角线的交点O为定点旋转180°,感知线段OA
与OC、OB与OD长度有何关系?
【猜想】: .
【证明】已知:?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OA=OC,OB=OD.

【结论】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几何语言: ∵ ,
∴ .
【设计意图】:
采用操作感知,辅以三角形全等知识的应用,发现验证了所要学习的内容,并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将它们表达出来.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归纳是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再认识,是知识的一次升华,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三、例题讲解:
例5. 如图18.1.11,? 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OB的周长为15,AB=6,那么对角线AC与BD的和是多少?
例6. 如图18.1.12,? ABCD 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EF过点O且与边AB、CD分别相交
于点E和点F. 求证:OE=OF
归纳:学生审题是解题的关键,通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会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当堂检测:
1.平行四边形具有而一般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不稳定性 B.对角线相互平分
C.外角和等于360° D.内角和等于360°
2.如图,在? ABCD中,AC=10,BD=16,则AB的取值范围是( )
A.3<AB<13 B.6<AB<26 C.10<AB<16 D.5<AB<8
五、拓展延伸
小明家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菜地中间有一口井,为了浇水的方便,小明建议妈妈经过水井M点处修一条路,,可以把菜地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同学们,你知道聪明的小明是怎么帮妈妈分的吗?
六、课堂小结: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平行四边形的3个性质定理
七、作业布置:
课本 P78第2题
6.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的过程发展探究意识.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定理
能力目标: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性质定理:1. ;
2. .
【设计意图】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性质,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合作探究: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3
如图:线段AC、BD就是?ABCD的对角线,以对角线的交点O为定点旋转180°,感知线段OA
与OC、OB与OD长度有何关系?
【猜想】: .
【证明】已知:?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OA=OC,OB=OD.

【结论】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几何语言: ∵ ,
∴ .
【设计意图】:
采用操作感知,辅以三角形全等知识的应用,发现验证了所要学习的内容,并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将它们表达出来.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归纳是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再认识,是知识的一次升华,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三、例题讲解:
例5. 如图18.1.11,? 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OB的周长为15,AB=6,那么对角线AC与BD的和是多少?
例6. 如图18.1.12,? ABCD 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EF过点O且与边AB、CD分别相交
于点E和点F. 求证:OE=OF
归纳:学生审题是解题的关键,通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会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当堂检测:
1.平行四边形具有而一般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不稳定性 B.对角线相互平分
C.外角和等于360° D.内角和等于360°
2.如图,在? ABCD中,AC=10,BD=16,则AB的取值范围是( )
A.3<AB<13 B.6<AB<26 C.10<AB<16 D.5<AB<8
五、拓展延伸
小明家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菜地中间有一口井,为了浇水的方便,小明建议妈妈经过水井M点处修一条路,,可以把菜地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同学们,你知道聪明的小明是怎么帮妈妈分的吗?
六、课堂小结: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平行四边形的3个性质定理
七、作业布置:
课本 P78第2题
课件13张PPT。6.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性质定理3数学组 王雪华学习目标:
?
1.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
质的过程,发展探究意识.?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是一个 图形,对称中心是 。我们还知道:中心对称对角线的交点如图:在 ABCD中,以对角线AC、BD的交点O为定点,
旋转180°可以看出:OA OC、OB OD
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合作探究: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3==ADCBO合作探究: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3几何语言: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OA=OC,OB=O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例5. 如图18.1.11,  ABCD的对角线AC与BD
相交于点O.△AOB的周长为15,AB=6,那么对角线AC
与BD的和是多少?例题讲解课本P77O6图18.1.11 例6.如图18.1.12, ABCD 的对角线AC与BD
交于点O.EF过点O且与边AB、CD分别相交于点E
和点F.求证:OE=OF例题讲解课本P781.平行四边形具有而一般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不稳定性 B.对角线相互平分
C.外角和等于360° D.内角和等于360°当堂检测2.如图,在 ABCD中,AC=10,BD=16
则AB的取值范围是( )A.3<AB<13 B.6<AB<26
C.10<AB<16 D.5<AB<8 BA 小明家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菜地中间有一口井,为了浇水的方便,小明建议妈妈经过水井M点处修一条路,可以把菜地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同学们,你知道聪明的小明是怎么帮妈妈分的吗?O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作 业课本
P.78 第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