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买矿泉水》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6.6《买矿泉水》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1-21 17:4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买矿泉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学会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购物等问题,掌握连乘算式的运算顺序,准确计算结果。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估算和精确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估算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连乘算式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能正确分析问题并列出连乘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超市买矿泉水等场景的图片、视频及计算过程动画;准备模拟超市购物的道具,如矿泉水瓶模型、价格标签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实际计算;准备相关练习题的纸质资料。
四、教学环节
1、情境创设
教师通过展示超市里矿泉水摆放的图片
引出问题:“同学们,张老师要去买矿泉水,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遇到了什么问题。” 呈现具体信息:每箱矿泉水有 24 瓶,每瓶 3 元,张老师要买 2 箱。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呢?”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学生快速融入到问题情境中,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估算引导
教师提出问题:“估一估,150 元够吗?” 引导学生思考估算方法。学生可能会先估算一箱矿泉水的价格,把 24 看成 25,25×3 = 75 元,那么两箱大约是 75×2 = 150 元,因为把 24 看大了才得到 150 元,所以实际价格肯定小于 150 元,150 元够。教师鼓励学生分享不同的估算思路,对学生的估算方法进行点评和肯定,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数感,让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估算策略快速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3、算法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计算张老师买矿泉水实际花的钱数。提问:“我们该怎么准确计算呢?”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学生可能会想到先求一箱矿泉水的价格,即 24×3 = 72 元,再求两箱的价格 72×2 = 144 元。教师肯定这种方法,并在黑板上详细板书计算过程,解释每一步的意义。
教师接着问:“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 引导学生发现还可以先求一共买了多少瓶矿泉水,即 24×2 = 48 瓶,再求总价 48×3 = 144 元。教师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白虽然思路不同,但结果相同,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教师引出连乘算式 24×3×2 和 24×2×3,讲解连乘的运算顺序,一般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让学生掌握连乘算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拓展应用
教师展示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
1、计算书架上一共能放多少本书(每层能放 35 本书,有 3 层,共 2 个书架)。
2、一共有多少块积木(有不同的摆放方式,如 4×3×3、9×2×2、6×3×2 等)
鹅有多少只(已知鸡有 45 只,鹅的数量是鸡的 5 倍的 2 倍)。
让学生分析问题,找出数量关系,列出连乘算式并计算。在学生计算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正确列式计算,巩固学生对连乘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连乘计算中,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例如在计算 35×3×2 时,可以先算 35×2 = 70,再算 70×3 = 210,让学生明白在连乘计算中,有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积是整十或整百或整千的两个数。教师通过具体例子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和优化计算的能力。
5、练习巩固
估算与计算:
给出每包有 24 本书,每本 4 元,买 5 包书的问题。先让学生估算 500 元够不够,学生可能会估算 24×4 比 100 小,100×5 = 500,所以 500 元够。然后让学生计算一共需要多少元,即 24×4×5 = 480 元。通过这个练习,巩固学生的估算和连乘计算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积木问题:
呈现不同的积木摆放情况,让学生计算他们分别用了多少块积木,如 4×3×3、9×2×2、6×3×2 等,进一步巩固连乘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
混合运算:安排学生计算一些混合运算题目,如 15×6×8、3×9×2、(15 + 35)×6、32 + 17×3、5×18×7、105×(2×5) 等,让学生区分连乘和混合运算的不同计算顺序,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6、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用连乘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先做什么呢?” 让学生积极回答,总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先分析题意,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同时要注意连乘的运算顺序以及简便运算的方法。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水平。
7、课后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物品摆放,寻找可以用连乘解决的问题,并记录下来,第二天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连乘问题的实际情境较感兴趣,但在解题时部分学生难以找准数量关系,导致算式列错。后续应增加不同情境的分析练习,引导学生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在简便运算方面,学生掌握不够熟练,需强化运算定律的讲解和练习,通过对比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简便运算的优势,提高计算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