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礼
记
礼
记
二
则
Lǐ
Jì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礼记二则
学习目标
积累字词,理解《大道之行也》的意思。
壹
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贰
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叁
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肆
《桃花源记》中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吗?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人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这样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
导入新课
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社会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的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
课文赏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 / 人 /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 /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 、 寡 、 孤 、 独 、 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 。 货 / 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 / 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是故 / 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 / 外户而不闭 。 是谓大同 。
jǔ
mù
guān
fèn
wù
朗读课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翻译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疏通文意
施行
是
同“举”,选举
培养
故 人不独 亲 其 亲 , 不独 子 其 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 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 分 , 女有 归 。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 藏 于 己;力 恶 其不出于 身 也, 不必为己。
疏通文意
因此
以…为亲
名词,父母
以…为子
名词,子女
成长
同“鳏”,老而无妻的人
职分,职守
归宿
私藏
力气
憎恶
自身
不要
翻译
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疏通文意
是故 谋 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
闭。是谓大同。
疏通文意
图谋之心
因此
闭塞
兴起
兴起
从外面把门带上
这叫做
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翻译
三层
1、全文文字,共六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
思考探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第一层:
第二层: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
“是故谋闭而不行......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思考探究
2.“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为公
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
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
讲信修睦
说的是社会成员之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斗争。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
思考探究
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
“矜、寡、孤、独、废疾者”
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思考探究
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
“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思考探究
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力恶其不出去身也,不必为己”
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思考探究
4、文章中提到的“大道”和“大同”分别指的是什么?
大道
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
大同
可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思考探究
5、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行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必”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世外桃源里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是相似之处,说明了老人与小孩都可以得到社会的关爱。
壹
拓展探究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贰
世外桃源里的“其中往来种坐”与大同社会的“男有分,女有归”相似。
叁
大同社会的“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与世外桃源的和平生活相似。
桃花源内的人民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与大同社会的讲信修睦一致。
肆
拓展探究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伍
都是描写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
憎恨。
故人不独亲其亲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独
一词多义
文言常识
(副词,单、只)
(名词,老而无子)
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
闭
(动词,闭塞)
(动词,用门闩插上)
女有归
大道之行也
不独子其子
盗窃乱贼而不作
盗窃乱贼而不作
女子出嫁
返回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政治制度
大路
指子女
专指“儿子”
作乱
没有秩序
伤害
偷东西的人
古义
文言常识
古今异义
今义
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文言常识
词类活用
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指“老年人”,“壮年人”“小孩”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同“举”,推举
通假字
(1)选贤与能
文言常识
同“鳏”,老而无妻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 判断句
文言常识
特殊句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也”表判断
不必藏于己
(2) 倒装句
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不必于己藏”
课堂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写一篇200字的小短文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