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主题四 植物的生活-第二课时 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08 主题四 植物的生活-第二课时 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1-23 07:42:49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A组·基础达标
1.C 2.B 3.B 4.B 5.A 6.C 7.B
8.(1) ②; 胚乳; 成熟区; 控制物质进出; 蒸腾作用
(2) 雌蕊和雄蕊; ⑦; 子房
(3) 叶绿体; 氧气;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4) 新疆白天温度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
B组·能力提升
9.D 10.D 11.B 12.A 13.D
14.(1) 叶绿体
(2) 2; 6
(3) 18
(4) 10; 光照和温度第二课时 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A组·基础达标
1.[2024山西]如图是小健同学构建的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示意图,其中过程是(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2.[2024安徽]某蔬菜工厂计划采取适当增大昼夜温差的措施来提高蔬菜的产量。下列对白天和夜间温度的处理,正确的是( )
A.白天和夜间都升温 B.白天升温,夜间降温
C.白天和夜间都降温 D.白天降温,夜间升温
3.[2024河南]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造有机物 B.降低大气湿度
C.参与水循环 D.养育其他生物
4.[2024四川]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某植物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
A.二氧化碳、水、氧气 B.二氧化碳、氧气、水
C.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氧气、水、二氧化碳
5.《齐民要术》中提到种植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即根据当地的“风向”选好“行向”,注意行距,以利于空气流通)。该做法的目的是( )
A.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B.合理灌溉
C.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D.合理施肥
6.生活在荒漠中的胡杨,一棵成年大树的茎、叶每年能排出数十千克的盐碱,能起到“拔盐改土”的作用,堪称土壤改良的功臣。下列关于胡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无机盐主要靠根尖成熟区吸收
B.运输无机盐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C.无机盐可通过筛管运输
D.胡杨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7.[2024福建]在学校的劳动基地,同学们开展西瓜幼苗移栽和田间管理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阴天移栽,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B.及时松土,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C.定期拔草,避免杂草争夺有机物
D.过量施肥,有利于生根开花结果
8.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我国粮食产量保持持续增长,离不开科学的种植和高产新品种的培育。海水稻是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可以在海滨滩涂、内陆盐碱地种植的特殊水稻。我国现有盐碱地15亿亩,近3亿亩可以开发利用,因此,海水稻的培育、种植与推广为我国粮食的进一步增产提供更广阔的前景。图一表示海水稻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序号①~③表示种子的结构,④~⑦表示稻花结构的一部分;图二是海水稻叶肉细胞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图一中,甲表示海水稻种子的结构,萌发时的营养物质来自[____]____。图丙中,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盐碱地的盐浓度较高,而海水稻能从盐碱地选择性吸收无机盐,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水和无机盐在海水稻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__________。
(2) 图一中,丁表示海水稻花的结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____________。海水稻受精完成后,其中的[____]____发育成果实。
(3) 图二中,A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气体是____。请写出图示B结构完成的生理活动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海水稻引种到新疆等西北部地区的盐碱地,在相同种植方式下,产量高于海滨滩涂,试从温度的方面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能力提升
9.如图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概念图,图中①②③处应依次填写( )
A.叶绿体、线粒体、有机物和氧气
B.线粒体、叶绿体、有机物和氧气
C.线粒体、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
D.叶绿体、线粒体、二氧化碳和水
10.对于农业生产中的下列做法进行解释,最正确的是( )
A.树苗移栽前去掉部分枝叶: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幼苗移栽带一土坨: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C.北方冬天储存白菜的窖子要通风:增加二氧化碳
D.秧苗的密度要合理:使秧苗保持较强的光合作用
11.下列关于生物学原理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
A.为避免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烧苗”,一次施肥不能太多
B.为避免伤口感染,包扎伤口时应选用密封、不透气的材料
C.为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栽种时应“正其行,通其风”
D.为利用作物对无机盐吸收的差异,可采取“轮作”方式种植
12.为提高玉米产量,研究人员对其种植密度进行研究,玉米的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点为玉米最合适的种植密度
B.种植密度为时,玉米的产量最高
C.种植密度越大,玉米积累的有机物越多
D.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光合作用的强度不断增强
13.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无土栽培的实践探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充气泵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有利于植株根的呼吸
B.在泡沫板上按合理的间距固定植株,有利于植株充分接受光照
C.幼苗移栽定植初期,给植株适当遮阴可抑制其蒸腾作用防止萎蔫
D.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期,定期更换的培养液成分及比例不变
14.[2024山东]菏泽古称曹州,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技术人员为研究某些环境因素对牡丹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同一批牡丹分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用氧气传感器等仪器测定氧气释放速率,实验在二氧化碳浓度恒定且适宜的同一个密闭环境中完成,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牡丹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填细胞结构)。
(2) 测定图甲实验数据时,呼吸作用强度不变,该批牡丹呼吸作用每小时消耗氧气的量为____。若将该批牡丹放在图甲实验条件下,先黑暗处理1小时,再用的光照强度处理1小时,比较这两个小时前后,密闭环境中氧气的增加量为____。
(3) 据图乙分析可知,该批牡丹生长的最适温度是__。
(4) 图甲是温度为测定的结果,根据甲、乙两图分析可知:①图乙是在光照强度为__下测定的结果;②影响牡丹生长的环境因素为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