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0
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
阶段重点强化练四
2.下列事实或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
A.将食物存放在温度低的地方
B.用铁作催化剂合成氨
C.将煤块粉碎后燃烧
D.用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备NO2气体
解析 用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备NO2气体,与反应物的性质有关,与反应速率无关。
3.反应A(g)+3B(g)===2C(g)+3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则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①v(A)=0.15 mol·L-1·s-1 ②v(B)=0.6 mol·L-1·s-1
③v(C)=0.4 mol·L-1·s-1 ④v(D)=0.5 mol·L-1·s-1
A.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解析 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增大N2浓度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A、B、D正确;因为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H2的转化率不会达到100%,C错误。
6.用锌粒与2 mol·L-1的稀硫酸混合制备氢气时,若向其中分别再加入少量等体积的下列物质:①KCl溶液、②4 mol·L-1盐酸、③CuCl2溶液、④4 mol·L-1 CH3COONa溶液,则加入后反应生成氢气速率的大小顺序是( )
A.③>④>①>② B.①>②>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解析 ①该容器为绝热容器,容器内温度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②由于B呈固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增大,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③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建立平衡过程中混合气体分子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由于是绝热容器,建立平衡过程中容器温度变化,混合气体压强发生变化,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变,混合气体压强不变;④由于B呈固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增大,
混合气体分子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⑤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是化学平衡的特征标志,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⑥达到平衡时A、C、D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等于2∶1∶1;⑦某时刻v(A)=2v(C)且不等于零,没有指明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一定消耗2n mol A,同时生成2n mol A,A的浓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①②③④⑤⑧,共6个。
9.一定条件下,Cu2+、Mn2+、Fe3+的浓度对乙酸在光照条件下的催化降解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其降解产物为无污染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Cu2+、Mn2+、Fe3+的催化降解率越大
B.离子浓度相同时,Cu2+的催化效果最好
C.Fe3+的浓度对乙酸降解率的影响不大
D.乙酸的降解产物可能是CO2和H2O
解析 要使催化剂达到最佳催化效果,需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A错误。
选项 n(SO2)/mol n(O2)/mol n(SO3)/mol
A 2.0 1.0 0
B 1.0 0.8 1.0
C 0.20 0.10 1.80
D 0 0 2.0
解析 C项,因为生成的B和C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固定的,所以B的体积分数始终不变。
12.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
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5 ℃时,在10~30 min内,R的分解平均速率为
0.030 mol·L-1·min-1
B.对比30 ℃和10 ℃曲线,在50 min时,R的分解百分率相等
C.对比30 ℃和25 ℃曲线,在0~50 min内,能说明R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对比30 ℃和10 ℃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二、非选择题
13.已知:将KI、盐酸、试剂X和淀粉四种溶液混合,无反应发生。若再加入双氧水,将发生反应:H2O2+2H++2I-===2H2O+I2,且生成的I2立即与试剂X反应而被消耗。一段时间后,试剂X将被反应生成的I2完全消耗。由于溶液中的I-继续被H2O2氧化,生成的I2与淀粉作用,溶液立即变蓝。因此,根据试剂X的量、滴入双氧水至溶液变蓝所需的时间,即可推算反应H2O2+2H++2I-===2H2O+I2的反应速率。下表为某同学依据上述原理设计的实验及实验记录(各实验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编号 1 2 3 4 5
往烧杯中加入的试剂及其用量(mL) 0.1 mol·L-1KI溶液 20.0 20.0 10.0 20.0 20.0
H2O 10.0 m 20.0 0 10.0
0.01 mol·L-1X溶液 10.0 10.0 10.0 10.0 10.0
0.1 mol·L-1双氧水 20.0 10.0 20.0 10.0 20.0
1 mol·L-1稀盐酸 20.0 n 20.0 40.0 20.0
催化剂 无 无 无 无 5滴Fe2(SO4)3
溶液开始变蓝时间(min) 1.4 2.8 2.8 t 0.6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实验1、2的目的是探究H2O2浓度对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2中m=________,n=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
v=k·ca(H2O2)·cb(I-)·c(H+)(k为常数),则:
①根据上表数据关系可知,a、b的值依次为________和________。
②实验4时,烧杯中溶液开始变蓝的时间t=________。
20.0
20.0
1
1
1.4
(3)实验5表明:①硫酸铁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速率。
②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2(SO4)3对H2O2+2H++2I-===2H2O+I2催化的过程:2Fe3++2I-===2Fe2++I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探究温度对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的影响,为了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双氧水大量分解(已知温度为60 ℃时H2O2会分解50%以上),应该采取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
加快(或其他合理答案)
2Fe2++H2O2+2H+===2Fe3++2H2O
水浴加热
解析 (2)①分析实验1和实验2,只有过氧化氢浓度改变,过氧化氢浓度加倍,反应时间减半,所以反应速率和过氧化氢浓度成正比,故a=1;分析实验1和实验3,只有碘化钾浓度改变,碘化钾浓度加倍,反应时间减半,所以反应速率和碘化钾浓度成正比,故b=1。②分析实验2和实验4数据可知,实验4中反应物相对于实验2只有氢离子浓度增大一倍,根据v=k·c(H2O2)·c(I-)·c(H+)(k为常数),可知反应速率增大一倍,故反应时间减半,溶液开始变蓝的时间为1.4 min。
(1)从3 min到9 min,v(CO2)=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0.042 mol·L-1·min-1
(2)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3 mol H2同时生成1 mol CH3OH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4)第3 min时v正(CH3OH)_______第9 min时v逆(CH3OH)(填“>”“<”“=”或“无法比较”)。
BCD
75%
>
解析 (4)第9 min时反应达平衡,则
v逆(CH3OH)=v正(CH3OH),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则第3 min时v正(CH3OH)>第9 min时v逆(CH3OH)。化学 必修 第二册(鲁科)
阶段重点强化练四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N2(g)+3H2(g)2NH3(g)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1,在该段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 mol·L-1·s-1。则反应所经过的时间是( )
A.2 s B.2 min
C.3 s D.3 min
答案 A
2.下列事实或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
A.将食物存放在温度低的地方
B.用铁作催化剂合成氨
C.将煤块粉碎后燃烧
D.用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备NO2气体
答案 D
解析 用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备NO2气体,与反应物的性质有关,与反应速率无关。
3.反应A(g)+3B(g)===2C(g)+3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则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①v(A)=0.15 mol·L-1·s-1 ②v(B)=0.6 mol·L-1·s-1
③v(C)=0.4 mol·L-1·s-1 ④v(D)=0.5 mol·L-1·s-1
A.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答案 B
4.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增大N2浓度可以使H2转化率达到100%
D.增大N2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 C
解析 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增大N2浓度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A、B、D正确;因为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H2的转化率不会达到100%,C错误。
5.把2.5 mol A和2.5 mol B混合放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 s反应达平衡,在此5 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同时生成1 mol D,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x=4
B.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之比为6∶5
C.5 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v(B)=0.05 mol·L-1·s-1
D.达到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为50%
答案 D
解析 根据C的平均反应速率可以算出5 s内C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2 mol。根据“三段式”法进行分析:
3A(g)+B(g)??xC(g)+2D(g)
起始量/mol 2.5 2.5 0 0
转化量/mol 1.5 0.5 0.5x 1
平衡量/mol 1 2 2 1
根据C和D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为2∶1,可以确定x=4,A正确;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起始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5 mol,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6 mol,所以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之比为6∶5,B正确;5 s内物质B消耗了0.5 mol,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5 mol·L-1·s-1,C正确;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100%=60% ,D错误。
6.用锌粒与2 mol·L-1的稀硫酸混合制备氢气时,若向其中分别再加入少量等体积的下列物质:①KCl溶液、②4 mol·L-1盐酸、③CuCl2溶液、④4 mol·L-1 CH3COONa溶液,则加入后反应生成氢气速率的大小顺序是( )
A.③>④>①>② B.①>②>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答案 C
7.在一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
①容器内温度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⑥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⑦某时刻v(A)=2v(C)且不等于零 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同时生成2n mol A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答案 C
解析 ①该容器为绝热容器,容器内温度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②由于B呈固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增大,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③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建立平衡过程中混合气体分子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由于是绝热容器,建立平衡过程中容器温度变化,混合气体压强发生变化,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变,混合气体压强不变;④由于B呈固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增大,混合气体分子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⑤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是化学平衡的特征标志,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⑥达到平衡时A、C、D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等于2∶1∶1;⑦某时刻v(A)=2v(C)且不等于零,没有指明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一定消耗2n mol A,同时生成2n mol A,A的浓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①②③④⑤⑧,共6个。
8.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5 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
A.v(O2)=0.01 mol/(L·s) B.v(NO)=0.008 mol/(L·s)
C.v(H2O)=0.003 mol/(L·s) D.v(NH3)=0.004 mol/(L·s)
答案 C
解析 先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可得:v(NO)===0.002 mol/(L·s),再运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求出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v(O2)=v(NO)=×0.002 mol/(L·s)=0.0025 mol/(L·s);v(H2O)=v(NO)=×0.002 mol/(L·s)=0.003 mol/(L·s);v(NH3)=v(NO)=0.002 mol/(L·s)。
9.一定条件下,Cu2+、Mn2+、Fe3+的浓度对乙酸在光照条件下的催化降解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其降解产物为无污染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Cu2+、Mn2+、Fe3+的催化降解率越大
B.离子浓度相同时,Cu2+的催化效果最好
C.Fe3+的浓度对乙酸降解率的影响不大
D.乙酸的降解产物可能是CO2和H2O
答案 A
解析 要使催化剂达到最佳催化效果,需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A错误。
10.在密闭容器中加入2.0 mol SO2和1.0 mol O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
选项 n(SO2)/mol n(O2)/mol n(SO3)/mol
A 2.0 1.0 0
B 1.0 0.8 1.0
C 0.20 0.10 1.80
D 0 0 2.0
答案 C
11.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s)发生反应:3A(s)??B(g)+2C(g),下列描述中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B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
答案 C
解析 C项,因为生成的B和C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固定的,所以B的体积分数始终不变。
12.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5 ℃时,在10~30 min内,R的分解平均速率为0.030 mol·L-1·min-1
B.对比30 ℃和10 ℃曲线,在50 min时,R的分解百分率相等
C.对比30 ℃和25 ℃曲线,在0~50 min内,能说明R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对比30 ℃和10 ℃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答案 D
解析 25 ℃时,在10~30 min内R的浓度变化量为Δc=(1.4-0.8) mol·L-1=0.6 mol·L-1,则v(R)===0.030 mol·L-1·min-1,A正确;由题图可知,在50 min时两温度下R均完全分解,R的分解百分率均为100%,B正确;0~50 min内v(30 ℃)==0.032 mol·L-1·min-1,v(25 ℃)==0.026 mol·L-1·min-1,则v(30 ℃)>v(25 ℃),C正确;无法计算即时速率,无法比较大小,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已知:将KI、盐酸、试剂X和淀粉四种溶液混合,无反应发生。若再加入双氧水,将发生反应:H2O2+2H++2I-===2H2O+I2,且生成的I2立即与试剂X反应而被消耗。一段时间后,试剂X将被反应生成的I2完全消耗。由于溶液中的I-继续被H2O2氧化,生成的I2与淀粉作用,溶液立即变蓝。因此,根据试剂X的量、滴入双氧水至溶液变蓝所需的时间,即可推算反应H2O2+2H++2I-===2H2O+I2的反应速率。下表为某同学依据上述原理设计的实验及实验记录(各实验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编号 1 2 3 4 5
往烧杯中加入的试剂及其用量(mL) 0.1 mol·L-1KI溶液 20.0 20.0 10.0 20.0 20.0
H2O 10.0 m 20.0 0 10.0
0.01 mol·L-1X溶液 10.0 10.0 10.0 10.0 10.0
0.1 mol·L-1双氧水 20.0 10.0 20.0 10.0 20.0
1 mol·L-1稀盐酸 20.0 n 20.0 40.0 20.0
催化剂 无 无 无 无 5滴Fe2(SO4)3
溶液开始变蓝时间(min) 1.4 2.8 2.8 t 0.6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实验1、2的目的是探究H2O2浓度对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2中m=________,n=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
v=k·ca(H2O2)·cb(I-)·c(H+)(k为常数),则:
①根据上表数据关系可知,a、b的值依次为________和________。
②实验4时,烧杯中溶液开始变蓝的时间t=________。
(3)实验5表明:①硫酸铁能________该反应速率。
②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2(SO4)3对H2O2+2H++2I-===2H2O+I2催化的过程:2Fe3++2I-===2Fe2++I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探究温度对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的影响,为了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双氧水大量分解(已知温度为60 ℃时H2O2会分解50%以上),应该采取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0.0 20.0 (2)①1 1 ②1.4
(3)①加快(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2Fe2++H2O2+2H+===2Fe3++2H2O
(4)水浴加热
解析 (2)①分析实验1和实验2,只有过氧化氢浓度改变,过氧化氢浓度加倍,反应时间减半,所以反应速率和过氧化氢浓度成正比,故a=1;分析实验1和实验3,只有碘化钾浓度改变,碘化钾浓度加倍,反应时间减半,所以反应速率和碘化钾浓度成正比,故b=1。②分析实验2和实验4数据可知,实验4中反应物相对于实验2只有氢离子浓度增大一倍,根据v=k·c(H2O2)·c(I-)·c(H+)(k为常数),可知反应速率增大一倍,故反应时间减半,溶液开始变蓝的时间为1.4 min。
14.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从3 min到9 min,v(CO2)=________________(计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3 mol H2同时生成1 mol CH3OH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4)第3 min时v正(CH3OH)________第9 min时v逆(CH3OH)(填“>”“<”“=”或“无法比较”)。
答案 (1)0.042 mol·L-1·min-1
(2)BCD (3)75% (4)>
解析 (4)第9 min时反应达平衡,则
v逆(CH3OH)=v正(CH3OH),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则第3 min时v正(CH3OH)>第9 min时v逆(CH3OH)。
6化学 必修 第二册(鲁科)
阶段重点强化练四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N2(g)+3H2(g)2NH3(g)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1,在该段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 mol·L-1·s-1。则反应所经过的时间是( )
A.2 s B.2 min
C.3 s D.3 min
2.下列事实或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
A.将食物存放在温度低的地方
B.用铁作催化剂合成氨
C.将煤块粉碎后燃烧
D.用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备NO2气体
3.反应A(g)+3B(g)===2C(g)+3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则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①v(A)=0.15 mol·L-1·s-1 ②v(B)=0.6 mol·L-1·s-1
③v(C)=0.4 mol·L-1·s-1 ④v(D)=0.5 mol·L-1·s-1
A.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4.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增大N2浓度可以使H2转化率达到100%
D.增大N2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5.把2.5 mol A和2.5 mol B混合放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 s反应达平衡,在此5 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同时生成1 mol D,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x=4
B.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之比为6∶5
C.5 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v(B)=0.05 mol·L-1·s-1
D.达到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为50%
6.用锌粒与2 mol·L-1的稀硫酸混合制备氢气时,若向其中分别再加入少量等体积的下列物质:①KCl溶液、②4 mol·L-1盐酸、③CuCl2溶液、④4 mol·L-1 CH3COONa溶液,则加入后反应生成氢气速率的大小顺序是( )
A.③>④>①>② B.①>②>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7.在一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
①容器内温度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⑥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⑦某时刻v(A)=2v(C)且不等于零 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同时生成2n mol A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8.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5 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
A.v(O2)=0.01 mol/(L·s) B.v(NO)=0.008 mol/(L·s)
C.v(H2O)=0.003 mol/(L·s) D.v(NH3)=0.004 mol/(L·s)
9.一定条件下,Cu2+、Mn2+、Fe3+的浓度对乙酸在光照条件下的催化降解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其降解产物为无污染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Cu2+、Mn2+、Fe3+的催化降解率越大
B.离子浓度相同时,Cu2+的催化效果最好
C.Fe3+的浓度对乙酸降解率的影响不大
D.乙酸的降解产物可能是CO2和H2O
10.在密闭容器中加入2.0 mol SO2和1.0 mol O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
选项 n(SO2)/mol n(O2)/mol n(SO3)/mol
A 2.0 1.0 0
B 1.0 0.8 1.0
C 0.20 0.10 1.80
D 0 0 2.0
11.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s)发生反应:3A(s)??B(g)+2C(g),下列描述中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B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
12.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5 ℃时,在10~30 min内,R的分解平均速率为0.030 mol·L-1·min-1
B.对比30 ℃和10 ℃曲线,在50 min时,R的分解百分率相等
C.对比30 ℃和25 ℃曲线,在0~50 min内,能说明R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对比30 ℃和10 ℃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二、非选择题
13.已知:将KI、盐酸、试剂X和淀粉四种溶液混合,无反应发生。若再加入双氧水,将发生反应:H2O2+2H++2I-===2H2O+I2,且生成的I2立即与试剂X反应而被消耗。一段时间后,试剂X将被反应生成的I2完全消耗。由于溶液中的I-继续被H2O2氧化,生成的I2与淀粉作用,溶液立即变蓝。因此,根据试剂X的量、滴入双氧水至溶液变蓝所需的时间,即可推算反应H2O2+2H++2I-===2H2O+I2的反应速率。下表为某同学依据上述原理设计的实验及实验记录(各实验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编号 1 2 3 4 5
往烧杯中加入的试剂及其用量(mL) 0.1 mol·L-1KI溶液 20.0 20.0 10.0 20.0 20.0
H2O 10.0 m 20.0 0 10.0
0.01 mol·L-1X溶液 10.0 10.0 10.0 10.0 10.0
0.1 mol·L-1双氧水 20.0 10.0 20.0 10.0 20.0
1 mol·L-1稀盐酸 20.0 n 20.0 40.0 20.0
催化剂 无 无 无 无 5滴Fe2(SO4)3
溶液开始变蓝时间(min) 1.4 2.8 2.8 t 0.6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实验1、2的目的是探究H2O2浓度对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2中m=________,n=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
v=k·ca(H2O2)·cb(I-)·c(H+)(k为常数),则:
①根据上表数据关系可知,a、b的值依次为________和________。
②实验4时,烧杯中溶液开始变蓝的时间t=________。
(3)实验5表明:①硫酸铁能________该反应速率。
②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2(SO4)3对H2O2+2H++2I-===2H2O+I2催化的过程:2Fe3++2I-===2Fe2++I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探究温度对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的影响,为了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双氧水大量分解(已知温度为60 ℃时H2O2会分解50%以上),应该采取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从3 min到9 min,v(CO2)=________________(计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3 mol H2同时生成1 mol CH3OH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4)第3 min时v正(CH3OH)________第9 min时v逆(CH3OH)(填“>”“<”“=”或“无法比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