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试题--巩固提高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嗜好(shì) 镜匣(jiá) 大臣(chén) 懒惰(duò)
B.汛期(xùn) 歇凉(xiē) 适宜(yí) 勉强(qiáng)
C.酬谢(chóu) 间隔(jiàn) 述说(shù) 机械(xiè)
D.冠军(guàn) 榨油(zhá) 允诺(nuò) 书刊(kā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玲珑 燥声 恩惠 金碧辉煌 B.糕饼 叮嘱 树稍 津津有味
C.俯冲 后诲 舅父 难以置信 D.隐蔽 崩塌 酷暑 众星拱月
3.下列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做事不能前怕狼后怕虎,这样会错失很多好机会。
B.哥哥之所以成绩优异,是因为他对待问题一知半解。
C.他刚刚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是不会得意忘形的。
D.好朋友之间需要打开天窗说亮话,要彼此坦诚相待。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心爱之物有小风铃,魔方、积木……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爸爸给我买的“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
B.“从老家?”将军纳闷,“就近的海岛上有土,不也行吗。”
C.我在山林中漫步,使山林更加葱郁;我在江河里奔腾,使江河更加澎湃。
D.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
二、填空题
5.
(1)《论语》中关于读书学习的论述很多,我最欣赏的一句是: 。
(2)“死去元知 ,但悲不见 。 中原日,家祭无忘 。”这首诗是 代诗人 临终前写给自己 的。
(3)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 ,清泉 ”体现了一种意境美。
”(4)张继的《枫桥夜泊》是写愁的代表作,其中“ , ”表现出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三、句子训练
6.路上滑,我必须小心走路。(改成双重否定句)
7.珍珠鸟叫着。(把句子写具体)
8.霍金具有顽强的信念。厄运没有打垮霍金。(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四、现代文阅读
鸟的天堂(节选)
①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②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③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9.课文《鸟的天堂》作者是
A.老舍 B.巴金 C.冰心
10.从文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11.“应接不暇”在文中指什么?请你找出相关语句写下来 。
12.文段①是 (静态 动态)描写。阅读此文段,我们仿佛看到了 的画面。
13.对画“﹏﹏﹏”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河上的那棵大榕树。
B.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在作者的心里,那棵大榕树确确实实是鸟儿生活的乐园。
C.“的确”的意思是“确实”,用在文中没有实在意义,可以删去。
D.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赞美之情。
14.你喜欢“鸟的天堂”吗?为什么?
故乡的芦苇
①长江口外,东海之滨,有一个美丽的绿色海岛。那就是我的故乡。
②生我养我的故乡啊,你给我留下多少梦幻般的、缤纷的记忆——那密如蛛网、纵横交错的清清亮亮的小河;那灿若群星、叫不出名儿的各种各样的芬芳的野花;那望去像铺满碎金似的一畦畦油菜花;那朗朗秋空下熠熠耀目、洁白如云的棉花……
③然而,多年来最令我魂牵梦绕、永远不能忘怀的,却是故乡的芦苇——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批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退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⑤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唤着……【批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上剪下小片片,当成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盒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叶。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把各自的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开船!”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⑦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季,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在宁静的夏夜,听着织娘好听的歌声,我们渐渐进入甜蜜的梦乡……
⑧想起故乡,就想起芦苇。
(取材于《故乡的芦苇》,有改动)
15.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魂牵梦绕:
(2)迫不及待:
16.读短文③④自然段,故乡的芦苇虽然朴实无华,但具有 、 、 的特点,让作者不能忘怀。
17.作者回忆了三件和芦苇有关的趣事,请简要概括在横线上。
① ② ③
18.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在文中作批注。
19.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想起芦苇,就想起故乡”这句话的理解。
20.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及资料,完成以下小题。
父亲(有删减)
刘亮程
①我们家搬进这个院子的第二年,家里的重活开始逐渐落到我们兄弟几个身上,父亲过早地显出了老相,背稍重点的东西便显得很吃力,嘴里不时嘟囔一句:我都50岁的人了,还出这么大力气。
②他觉得自己早该闲坐到墙根晒太阳了。
③母亲却认为他是装的。他看上去那么高大壮实,一只胳膊上的劲,比我们浑身的劲都大得多。一次他发脾气,一只手一拨,老三就飞出去3米。我见他发过两次火,都是对着老三、老四。
④我和大哥不怎么怕他,时常不听他的话。我们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一到这个家,他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母亲。家里买什么不买什么,都是母亲说了算。他看上去只是个干活的人,和我们一起起早贪黑。每天下地都是他赶车,坐在辕木①上,很少挥鞭子。他嫌我们赶不好,只会用鞭子打牛,跑起来平路颠路不分。他试着让我赶过几次车。往前走叫“呔球”。往左拐叫“嗷”。往右拐叫“唷”。往后退叫“缩”。我一慌就叫反。一次右边有个土疙瘩,应该喊“嗷”让牛向左拐绕过去。我却喊成“唷”。牛愣了一下,突然停住,扭头看着我。我一下不好意思,“嗷、嗷”了好几声。
⑤我们在太平渠②使唤③老了3头牛。有一头是黑母牛,我们到这个家时它已不小岁数了,走路肉肉的,没一点脾气。黑母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副木讷神情。鞭子抽在身上也没反应。抽急了猛走几步,鞭子一停便慢下来,缓缓悠悠地挪着步子。父亲已经适应了这个慢劲。我们不行,老想快点走到想去的地方,担心去晚了柴被人砍光草被人割光。一见飞奔的马车牛车擦身而过,便禁不住抡起鞭子,“呔球、呔球”地叫喊 一阵。可是没用,鞭子抽在它身上就像抽在地上一样,只腾起一股白土。黑母牛身上纵纵横横地爬满了鞭痕。我们打它时一点都不心疼。我们似乎觉得,它已经不知道疼,再多抽几鞭就像往柴垛上多撂④几把柴一样地无所谓了。它干的最重的活就是拉柴禾,来回几十公里。遇到上坡和难走的路,我们也会帮着拉,肩上套根绳子,身体前倾着,那时牛会格外用力,我们和牛,就像一对兄弟。实在拉不动时,牛便伸长脖子,晃着头,哞哞地叫几声,那神情就像父亲背一麻袋重东西,边喘着气边埋怨:我都快50岁的人了,还出这么大力气。
⑥父亲一生气就嘟囔个不停。我们经常惹他生气。他说东,我们说西。有一段时间我们故意和他对着干,他生了气就跟母亲嘟囔,母亲因此也生气。在这个院子里我们有过一段很不愉快的日子。后来我们渐渐地长大懂事了,但父亲也渐渐地老了。
⑦我一直觉得我不太了解父亲,对这个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叫他作父亲的男人,我有一种难言的陌生。他会说书,讲故事,在那些冬天的长夜里,我们围着他听。母亲在油灯旁纳鞋底。听着那些陌生的故事,感觉很远处的天,一片一片地亮了。资料:
资料1:刘亮程,作家,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风中的院门》《一个人的村庄》《库车》等。所获荣誉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2015年6月获“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2023年8月11日,刘亮程的《本巴》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资料2:关于父亲,刘亮程有这样一段话“我对父亲的记忆很少,他是一个旧式文人,会吹拉弹唱,写一手好毛笔字,还会号脉开方子,我最早读到的书是他逃荒新疆时带来的中医书。但我记忆更深的是后父。他在我十岁时赶一辆马车把我们家拉到另一个村庄。后父是说书人,或许受他启发,我后来成为写书人。我写过许多关于后父的文章,却极少写到亲生父亲。”注释:
①辕木:车前驾牲口的直木。②太平渠:地名。③使唤:这里指使用牲口等。④撂:放;搁。
(1)请概括文章第①自然段的意思,用字不超过15个。
(2)仔细读文,模仿短语,按顺序概括文章所写的其他场景。
场景1:抱怨年老
场景2:
场景3:带领我们劳动
场景4:
场景5:听父亲说书
(3)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段及资料补充你的观点及理由。
①文章所写“父亲”应该是作者的后父,因为文中写到“他会 ”,结合资料中提到“ ”,而且作者还说“ , ”。
②“父亲”是个任劳任怨的人,文中说他是个“ ”。面对我们惹他生气,他也只是“ ”。
③“父亲”是个善良却不善 的人。那些夜晚里为全家人“ ”的情景,带给了全家人 ,那是父亲对家人爱的表达。
(4)文章⑤自然段比较详细地描写了我们“使唤黑母牛”的细节。请抓住关键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的情感。
五、书面表达
21.习作。
以下两个文题任选其一,写一篇习作。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1)题目:谢谢你
既可以写钟爱的物品,也可以写身边的人或事。注意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你的感激之情。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挚。
(2)题目:我喜爱的一本书
提示:你喜爱的书有哪些?选择其中的一本,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注意分段写,把喜爱的理由写具体。
参考答案
1.C
A.镜匣(jiá)——xiá;
B.勉强(qiáng)——qiǎng;
D.榨油(zhá)——zhà。
2.D
A.燥声——噪声;
B.树稍——树梢;
C.后诲——后悔。
3.B
B.一知半解:形容知之甚少,理解不深不透。与“哥哥成绩优异”矛盾,运用不恰当。
4.C
A.“小风铃,魔方、积木”是句子内部的并列词语,应使用顿号,“小风铃”与“魔方”中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中国民间故事》是一本书,应将引号改为书名号。
B.“从老家?”将军纳闷,“就近的海岛上有土,不也行吗。”表达疑问语气时用问号,应将“不也行吗”后面的句号改为问号。
D.“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 72 千米每小时。”这句话中前面“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 是一个陈述句,不是疑问句,问号使用错误,应该用逗号。
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万事空 九州同 王师北定 告乃翁 宋 陆游 儿子 松间照 石上流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6.路上滑,我不得不小心走路。
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关键在于恰当添加具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以达成双重否定表肯定的效果,同时要保证句子原意不改变,语句通顺自然。
改为双重否定句,就是需要有两个否定词,故可将“必须”改为“不得不”。
改写后:路上滑,我不得不小心走路。
7.可爱的珍珠鸟悦耳地叫着。
扩写句子就是要在原句中加上一些表示修饰的成分,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扩句时应注意:①不能另加主干。②不能改变原向的基本意思和句型。③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对原句进行分析,可以在主语“珍珠鸟”的前面加上修饰语,如:可爱的、小巧的等;可以在动词“叫着”前面加上修饰语,如:快活地、自由自在地等;故扩写为:一只小巧的珍珠鸟自由自在地叫着。
8.因为霍金具有顽强的信念,所以厄运没有打垮他。
结合句子“霍金具有顽强的信念”与“厄运没有打垮霍金”可知,两个分句是因果关系,前一句是表示原因,后一句是表示结果的句子,故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相连,第一句子的句号改为逗号,第二句中的“霍金”改为第三人称“他”,即:因为霍金具有顽强的信念,所以厄运没有打垮他。
9.B 10. 静寂 热闹 11.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 12. 动态 群鸟活动 13.C 14.我喜欢。因为这儿不但景色优美,这儿的人还是那么的爱护鸟类,能让鸟儿在这儿自由快活地生活着,让我们看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景。
9.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鸟的天堂》作者是巴金,老舍的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故选B。
10.本题考查反义词。
结合第①自然段“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可知,“静寂”表示安静、寂静,没有声音和动静;结合第①自然段“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可知,“热闹”表示喧闹、繁盛,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两个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互为反义词。
11.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
结合第②自然段“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可知,“应接不暇”形容因为鸟的数量多、动作快,作者难以看清每一只鸟。故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是: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12.本题考查描写手法和内容理解。
第①自然段描写了鸟叫、鸟飞等一系列动作以及鸟儿的各种活动姿态,属于动态描写。文中对鸟儿数量、形态及活动的描述,描写出鸟儿们在树间飞翔、扑打的情景,让我们如见群鸟纷飞、热闹欢快的画面。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人们对那棵大榕树的特定称谓,因为这棵大榕树为鸟儿提供了栖息之所,大家把它叫做“鸟的天堂”,所以该选项理解正确。
B.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强调了这里真正是鸟儿生活的乐园,突出了大榕树对于鸟儿的重要意义,是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美好家园,此选项理解正确 。
C.“的确”意思是“确实”,在文中起着加强语气的作用,强调了作者对“那棵大榕树是鸟儿生活的乐园”这一事实的肯定态度,不能删去,删去后就无法突出这种强烈的肯定语气,所以该选项理解不正确。
D.结合前文作者对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以及“我感到一点儿留恋”等语句,能看出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赞美之情,该选项理解正确。
1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我喜欢“鸟的天堂”。因为这里有独木成林的壮观大榕树,能带来强烈视觉震撼。而且鸟儿众多充满生机,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画卷,令人向往。
15. 形容非常思念,难以忘怀。文中指作者非常想念家乡的芦苇。 形容急切得不能再等待。文中指芦苇在春天迅速生长。 16. 外形美 不畏严寒 生命力顽强 17. 吹奏芦叶哨子 制作芦叶船 在芦苇丛中抓纺织娘 18.批注1: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致的描绘展现了芦苇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内心对故乡自然景物的赞美与依恋。
批注2: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无忧无虑、纯真快乐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 19.芦苇在作者心中不仅是一种自然植物,更是承载了童年的玩乐记忆和故乡风景的象征,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怀念之情。
15.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魂牵梦绕: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思念,以至于在梦中也常常出现,无法忘怀。结合第三自然段“然而,多年来最令我魂牵梦绕、永远不能忘怀的,却是故乡的芦苇”可知,在本文中,作者用“魂牵梦绕”来形容对故乡芦苇的深深怀念和无法割舍的情感。
(2)迫不及待:形容心情急切,一刻也不能等待。结合第四自然段“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退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可知,在本文中,作者用“迫不及待”来描绘故乡的芦苇在春风的吹拂下,急切地从泥土中探出头来,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对春天的渴望。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结合第三自然段“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青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可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芦苇的枝干”比作“青玉”,把“芦苇”比作“绿色的轻云”,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芦苇在轻风中摇曳生姿的优雅形态,凸显了其外形美丽的特点。
结合第四自然段“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可知,写出了芦苇不惧严寒的特点。
结合第三自然段“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和第四自然段“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可知,写出了芦苇生长速度很快,生命力十分顽强的特点。
17.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结合第五自然段“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可知,与芦苇有关的第一件趣事是:用芦叶卷成小哨子,吹出悦耳的音乐。
结合第六自然段“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可知,与芦苇有关的第二件趣事是:用芦叶折成小船,进行玩耍。
结合第七自然段“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季,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可知,与芦苇有关的第三件趣事是:在夏季的晚上,带着弟弟在芦苇丛中抓纺织娘。
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读句子“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青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可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芦苇的枝干”比作“青玉”,把“芦苇”比作“绿色的轻云”,展现出作者对芦苇深切的喜爱和怀念,也是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大自然的赞美。
读句子“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唤着……”可知,作者通过描写孩子们在故乡的自然环境中快乐地奔跑和忘情地呼唤,表达了对童年时代美好生活的珍惜与怀念,以及对故乡那种纯真质朴的热爱。
19.本题考查分析词句段的含义。
结合句子“然而,多年来最令我魂牵梦绕、永远不能忘怀的,却是故乡的芦苇”“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季,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可知,文章通过描绘芦苇在故乡风景中的存在,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芦苇虽然看似普通,却与作者的童年趣事紧密相连,是记忆中故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芦苇象征着质朴的生活和童年的乐趣,因此芦苇在思绪中成为故乡的代名词,芦苇在作者心中不仅仅是自然景物,更是承载了深厚的故乡情感。芦苇与故乡的生活紧密相连,承载了作者儿时的很多美好记忆。
20.(1)父亲背东西已经显得很吃力。
(2) 发脾气 我们故意和父亲对着干
(3) 说书,讲故事 后父是说书人,或许受他启发,我后来成为写书人。 我们一到这个家 他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母亲 干活的人,和我们一起起早贪黑。 嘟囔个不停 言辞 说书、讲故事 温暖
(4)“那副木讷神情”“格外用力”“像父亲背一麻袋重东西”这些关键词表现了作者心目中的父亲就像这头黑牛一样任劳任怨、勤勤恳恳。
(1)本题考查概括段意或层意。根据短文中第①段“我们家搬进这个院子的第二年,家里的重活开始逐渐落到我们兄弟几个身上,父亲过早地显出了老相,背稍重点的东西便显得很吃力,嘴里不时嘟囔一句:我都50岁的人了,还出这么大力气。”可知,第①自然段可概括为:父亲背东西已经显得很吃力。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短文中第③段中“一次他发脾气,一只手一拨,老三就飞出去3米。我见他发过两次火,都是对着老三、老四。”第⑥段中“父亲一生气就嘟囔个不停。我们经常惹他生气。他说东,我们说西。有一段时间我们故意和他对着干,他生了气就跟母亲嘟囔,母亲因此也生气。”可知,场景二应为:发脾气。场景四应为:我们故意和父亲对着干。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分析。
①根据短文中第④段中“我们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一到这个家,他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母亲。家里买什么不买什么,都是母亲说了算。”第⑦段中“他会说书,讲故事,在那些冬天的长夜里,我们围着他听。母亲在油灯旁纳鞋底。”根据资料2中“后父是说书人,或许受他启发,我后来成为写书人。我写过许多关于后父的文章,却极少写到亲生父亲。”可知,文章所写“父亲”应该是作者的后父,因为文中写到“他会说书,讲故事”,结合资料中提到“后父是说书人,或许受他启发,我后来成为写书人。”,而且作者还说“我们一到这个家,他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母亲”。
②根据短文第④段中“他看上去只是个干活的人,和我们一起起早贪黑。”“父亲一生气就嘟囔个不停。我们经常惹他生气。”可知,“父亲”是个任劳任怨的人,文中说他是个“干活的人,和我们一起起早贪黑。”。面对我们惹他生气,他也只是“嘟囔个不停”。
③根据短文第⑦段中“我一直觉得我不太了解父亲,对这个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叫他作父亲的男人,我有一种难言的陌生。他会说书,讲故事,在那些冬天的长夜里,我们围着他听。母亲在油灯旁纳鞋底。听着那些陌生的故事,感觉很远处的天-片一片地亮了。”可知,“父亲”是个善良却不善言辞的人。那些夜晚里为全家人“说书、讲故事”的情景,带给了全家人温暖,那是父亲对家人爱的表达。
(4)本题考查体会思想感情。根据短文第⑤段中“黑母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副木讷神情。鞭子抽在身上也没反应。”“遇到上坡和难走的路,我们也会帮着拉,肩上套根绳子,身体前倾着,那时牛会格外用力,我们和牛,就像一对兄弟。”“实在拉不动时,牛便伸长脖子,晃着头,哞哞地叫几声,那神情就像父亲背一麻袋重东西,边喘着气边埋怨:我都快50岁的人了,还出这么大力气。”可知,“那副木讷神情”“格外用力”“像父亲背一麻袋重东西”这些关键词表现了作者心目中的父亲就像这头黑牛一样任劳任怨、勤勤恳恳。
21.例文一:
谢谢你
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有许多人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成长的道路。但有一个人,她的光芒尤为耀眼,她就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李老师。李老师,我想真诚地对你说一声:谢谢你!
记得刚上小学时,我是个胆小内向的孩子。课堂上,即使我知道问题的答案,也总是害怕答错而不敢举手发言。有一次语文课,李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心里默默想着答案,犹豫再三,还是悄悄地举起了手,可又马上缩了回去。这个小动作却被李老师敏锐地捕捉到了。她微笑着看着我,目光中充满了鼓励,轻声说道:“请这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我紧张地站起身,声音小得像蚊子嗡嗡叫,回答问题也结结巴巴。李老师没有丝毫的不耐烦,而是耐心地引导我,温柔地说:“别着急,慢慢说,你说得已经很棒了,再大胆一点。” 在李老师的鼓励下,我渐渐找回了自信,声音也越来越洪亮,顺利地回答完了问题。李老师带头为我鼓掌,那一刻,我心里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从那以后,我渐渐变得开朗起来,课堂上也敢于积极发言了。
还有一次,我在作文比赛中失利,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我觉得自己很没用,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没有写作的天赋。李老师察觉到了我的异常,她把我叫到办公室,递给我一杯热水,让我先冷静一下。然后,她拿出我的作文,逐字逐句地和我分析,指出了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她温柔地对我说:“一次失败并不代表什么,这只是成长路上的一个小挫折。你的作文有很多闪光点,只要继续努力,不断改进,下次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李老师的话如同一束光,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让我重新燃起了对写作的热情。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不断努力,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地提高。
李老师,是您用鼓励的话语和耐心地教导,让我从一个胆小内向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自信开朗的少年。您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您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方向。
李老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谢谢你!例文二:
我喜爱的一本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源泉,是心灵的慰藉。在我读过的众多书籍中,有一本我尤为喜爱,它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中讲述了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故事。保尔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磨难,他在革命战争中多次受伤,身体落下了残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我喜爱这本书,首先是因为它的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当我看到保尔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创作,用生命写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时,我被他那钢铁般的意志深深震撼了。他让我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在生活中,我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学习上的难题、考试的失利等,每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保尔,想起他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这让我重新振作起来,努力去克服困难。
其次,这本书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作者用朴实的文字描绘了保尔的成长历程和革命经历,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激情和热血的时代。书中有许多经典的语句,如“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些语句不仅深刻地表达了保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懂得了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对苏联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苏联人民在革命战争中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也体会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陪伴着我成长。它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我学会了坚强和勇敢。我相信,无论时间过去多久,这本书都会一直激励着我,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作文一
一、审题。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题目“谢谢你”明确了文章的情感基调是表达感激之情。“你”是文章的写作对象,这个“你”的范围很宽泛,可以是具体的人,如父母、老师、朋友、陌生人等;也可以是钟爱的物品,比如陪伴自己多年的一本书、一个玩具;还可以是一件事,这件事可能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行为,或者对自己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立意。
可以从亲情角度立意,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关爱之情的感激。从友情角度立意,写朋友在自己孤独时的陪伴、在困难时的帮助,体现友情的珍贵,表达对朋友的感谢,让读者感受到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如果写钟爱的物品,可以通过描述物品陪伴自己度过的特殊时光,如一本书在自己迷茫时给予的启发,一个玩具在童年时带来的快乐,来表达对这个物品的特殊情感和感激,立意可以是物品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丰富或对成长的见证。对于写事,立意可以是这件事让自己获得了成长,比如一次参加比赛的经历,虽然过程中充满挑战,但自己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学会了坚持和勇敢,从而感谢这次经历带给自己的收获。
三、写作思路。
开头: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也可以运用环境描写开头,营造氛围,引出写作对象。
中间:详细叙述具体事例。如果写人,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若写物品,可以描述与物品相关的场景。写事则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突出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
结尾:可以再次抒发感激之情,总结全文,升华主题,也可以用抒情的语言表达对未来的期望。
作文二
一、审题。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限定了写作内容是自己喜爱的一本书。重点在于阐述“为什么喜欢”,所以不能只简单介绍书的内容,而要深入挖掘自己喜爱这本书的原因。
二、立意。
可以从书籍的内容角度立意,如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自己深受触动,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如善良、勇敢、坚持等品质的重要性。从书籍的写作手法角度立意,比如这本书的语言优美,用词精准,作者通过巧妙的描写手法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或者情节设置跌宕起伏,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从而表达对作者写作技巧的赞赏和对这本书的喜爱。还可以从书籍对自己的影响角度立意,如这本书在自己成长的某个阶段给予了精神上的支持,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书中的人物或故事激励自己勇敢面对,这本书成为了自己的精神支柱。
三、写作思路。
开头:可以采用直接点明主题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回忆引出这本书。
中间:先简单介绍书籍的基本信息,让读者对这本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详细阐述自己喜爱这本书的理由。如果是因为内容,就具体描述书中最打动自己的情节,分析这些情节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和思考;如果是因为写作手法,就举例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描写等技巧的。如果是因为书籍对自己的影响,可以讲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相关情境,以及这本书是如何给自己启发和帮助的。
结尾:可以总结自己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再次强调这本书的重要性,也可以推荐给读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