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学任务单】——1.古诗词三首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1、范成大(1126-119)
生平介绍: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年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
人。南宋文学家,“ ”之一,以善写 著称。曾任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晚年回到苏州石湖,开始过隐居生活,并根据自己在农村的生活写成组诗《 》。这组诗共 首,分为“ ”“ ”“ ”“ ”“ ”5部分,每部分 首。
主要作品:《四时田园杂兴》《横塘》等,著有《石湖集》。
2、杨万里(1127—1206)
生平介绍: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他与陆游、尤袤(mào)、范成大并称“ ”、“ ”。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诗风清新活泼,富有幽默情趣,被称为“ ”。杨万里是我国历史上作诗 的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著有《诚斋集》。
3、辛弃疾(1140—1207)
生平介绍:字 ,号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 ”,与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并称“ ”。辛弃疾的词大多充满家国之忧、河山沦陷之恨,其描写 和
的作品,富有生活气息,给人清新之感。
主要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等,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二、明确学习目标。
认识“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重点)
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难点)
三、初读课文。
1、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2、用“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或工具书,给字注音;不理解的词语在旁边标上“?”。
3、用“ ”画出文中的好词,用“ ”画出文中的好句。好词好句,多读几遍,尝试背诵第3、4自然段。
四、自学课文,解决字词。
1、拼一拼,写一写。
máo yán sù zá bō lí ba
( ) 住( ) ( )草 ( )削 ( )
xī shū qīng tíng dié wēng lài
( ) ( ) 黄( ) 老( ) 无(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来。
杂兴(xìng xīng) 蛱蝶(jiá xiá) 锄草(chú cú)
剥莲蓬(bō bāo) 相媚好(méi mèi) 稀疏(shū sū)
3、查字典填空。
“疏”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再查音节____.“疏”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清除阻塞,使畅通;②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跟“密”相对。在“篱落疏疏”中“疏”字应选第______种解释,在“疏通”中“疏”字应选第___种解释。
4、结合注释、借助插图、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读课文时标上“?”的词语。
杂兴: 。 日长: 。
篱落: 。 惟: 。
蛱蝶: 。 宿: 。
徐公店: 。 篱落: 。
疏疏: 。 径: 。
深: 。 树头: 。
未: 。 阴: 。
急走: 。 无处: 。
寻: 。 清平乐: 。
村居: 。 茅檐: 。
吴音: 。 相媚好: 。
翁媪: 。 锄豆: 。
中儿: 。 亡赖: 。
5、给诗句划分节奏。
(1)梅 子 金 黄 杏 子 肥,麦 华 雪 白 菜 花 稀。
(2)日 长 篱 落 无 人 过,惟 有 蜻 蜓 蛱 蝶 飞。
(3)篱 落 疏 疏 — 径 深,树 头 新 绿 未 成 阴。
(4)儿 童 急 走 追 黄 蝶,飞 入 菜 花 无 处 寻。
(5)茅 檐 低 小,溪 上 青 青 草。醉 里 吴 音 相 媚 好,白 发 谁
家 翁 媪?
(6)大 儿 锄 豆 溪 东,中 儿 正 织 鸡 笼。最 喜 小 儿 亡 赖,溪 头 卧剥 莲 蓬。
五、对照注释、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了解诗意。尝试写出诗的大概意思,若
完成不了,做好标记,课堂上解决。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华雪白菜花稀。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3、篱落疏疏—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4、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5、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6、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六、初读感知,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通过描写 的自然景色,表现了
诗人对田园风光的 、 之情。
2、《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幽静、宜人的 和儿童在
的生动画面。全诗洋溢着浓郁的 ,流露出诗人
之情,对 之情。
3、《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以简练的语言勾画出了一幅 、 的乡村风景图,描绘出了一家五口不同的 ,借此表达了词人对
、 之情。
七、拓展延伸,质疑问难。
1、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2、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问题写下来。
参考答案
一、1、“中兴四大诗人” 田园诗 《四时田园杂兴》 60 “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 12
2、“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诚斋体” 最多
3、幼安 稼轩 “苏辛” “济南二安” 农村景物 反映农家生活
四、1、茅檐 住宿 杂草 剥削 篱笆 稀疏 蜻蜓 老翁 无赖
2、xìng jiá chú bō mèi shū
3、S shu ② ①
4、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日长:指白天变长了
篱落:篱笆。 惟:只,只有。
蛱蝶:蝴蝶的一种。 宿:住宿。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从上到下或从里到外的距离大。
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
急走:快速奔跑。走,跑。
清平乐:词牌名,乐读(yuè)。
村居:词题。茅檐:茅屋的屋檐。
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老妇。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中儿:二儿子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这里读wú。
5、(1)梅子/ 金黄/ 杏子 肥 , 麦华/ 雪白/ 菜花 稀。
(2)日长/篱落/无 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3)篱落/疏疏/ — 径 深,树头/ 新 绿/ 未 成 阴。
(4)儿童/急走/追 黄 蝶, 飞入/ 菜花/ 无处寻 。
(5)茅檐/低 小, 溪上 /青青草。 醉里/ 吴音/ 相 媚好, 白
发 谁家/ 翁 媪?
(6)大儿/ 锄豆/溪东,中儿/正 织/鸡笼。最喜/ 小儿/ 亡赖 , 溪头/卧剥/莲蓬。
五、1、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果实肥硕;荞麦扬花 ,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2、天长了,篱笆前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一直伸向远方,树枝上新生出的绿叶还没有形成树荫。
4、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那蝴蝶飞入金黄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5、一所茅屋又低又小,紧靠着一条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草。听见茅屋里有人操着柔媚的当地方言,带着醉意在互相逗趣、取乐,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老翁和老妇
6、茅屋外,老夫妇的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除草,二儿子正忙着编织鸡笼。可爱调皮的小儿子最讨人喜欢,他正趴在溪边剥着莲蓬。
六、1、初夏农村 田园风光的赞美、热爱
2、幽静、宜人的田园春光 油菜花地旁追蝴蝶 乡村生活情趣 对儿童的喜爱 乡村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热爱
3、宁静、闲适的乡村风景图 情态 农村宁静、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七、1、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唐·王维《渭川田家》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liǎo)蚕桑又插田。——宋·翁卷《乡村四月》
2、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