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洋流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2.1 洋流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1-30 22:4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教案 洋流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洋流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课标解读】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能结合世界海区图,分析影响洋流形成的因素。
2.区域认知:能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人地协调观:结合实例,分析洋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4.地理实践力:绘制世界洋流的分布图。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运动规律。(重难点)
2.分析洋流的成因以及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关切和反对,执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向太平洋,这一举动引发了包括日本人在内的全球各地民众的强烈反对和抗议。为什么全球各地区的民众对日本核污水排海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呢?
【自主学习】
洋流的成因及性质的判断
1.洋流的成因
(1)盛行风
①位于盛行风带上的海区,受盛行风的吹拂,形成风海流。如信风带上的赤道暖流、西风带上的西风漂流
(北半球太平洋上为北太平洋暖流、大西洋上为北大西洋暖流)。
②位于盛行风带的离岸风海区,易形成上升流,如秘鲁寒流。其形成如下图所示:
东南信风越过安第斯山脉以后,由陆地吹向海洋。受东南信风影响,表层海水离开海岸,向海洋中部运动,底层海水上升补偿形成上升流。类似比较典型的上升流如非洲西南沿岸的本格拉寒流。
(2)密度流
密度流往往出现于海峡所在海区。由于海峡两侧海水密度不同,密度小的海区的海水会从表层注入密度大的海区,而密度大的海区的海水会从底层注入密度小的海区。如图示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密度流。
2.洋流性质的判断
(1)根据洋流等温线判断
①判断南北半球:纬度越低,海水温度越高;反之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如下图,a洋流水温自南向北温度越来越低,因此位于北半球。b洋流水温自北向南温度越来越低,位于南半球。
②性质判断: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一致。作与流向垂直的垂线,可知,a洋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因此为暖流。b洋流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因此为寒流。
(2)根据洋流的流向判断
南北向的洋流,自较高纬流向较低纬的洋流为寒流;反之,自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为暖流。
【思考交流】
探究一 洋流的形成
2021年1月16日上午,我国海军第37批护航编队从三亚某军港解缆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下图为我国海军某批护航编队出发航线图。
1.图中A海区是什么性质的洋流,其形成原因是什么?(区域认知)
提示:暖流。主要是在大陆轮廓的阻挡和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2.图中C海域洋流的名称和流向分别是什么?(区域认知)
提示:加那利寒流。自北向南流。
3.我国某次海军护航舰队于1月底航行至B海域,此时该海域盛行风向是什么?受其影响,该海域的大洋环流流向如何?(地理实践力)
提示:东北季风。该海域的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针对性训练】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完成1~2题。
1.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A.盛行风 B.地转偏向力
C.海水密度差异 D.大陆轮廓和岛屿影响
2.由信风引起的洋流,其运动方向为(  )
A.北半球向西,南半球向东 B.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
C.南北半球都由东向西 D.北半球向东,南半球向西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中同步导练》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