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21《庄子》二则同步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21《庄子》二则同步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5 00:30:21

文档简介

21 《庄子》二则
核心素养目标
1.反复诵读,识记并理解重点文言词语;识记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欣赏《庄子》中雄伟瑰丽的想象和机智巧妙的论辩。 3.感悟庄子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人生观。
梳理整体感知
夯基积累运用
一、北冥有鱼
1.默写。
(1)北冥有鱼, 。
(2)鲲之大, ;化而为鸟, 。
(3) ,去以六月息者也。
(4)野马也,尘埃也, 。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6)作者设想大鹏在空中飞行所见的情景,“ , ”“ ”的推测,正说明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特别提醒】
易读错字 北冥(mínɡ) 其名为鲲(kūn) 其翼(yì) 徙于南冥(xǐ) 抟扶摇而上(tuán)(fú)
易写错字 冥 鲲 鹏 怒 翼 垂 徙 抟 埃 
2.重点词语解释。
(1)北冥有鱼     冥:   
(2)怒而飞    怒: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运: (4)天池也 天池:
(5)志怪者也 志: (6)抟扶摇而上者  抟:  扶摇:
(7)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 (8)野马也 野马:
3.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   B.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C.水击三千里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志怪者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野马也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5.翻译句子。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译文: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文: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重点词语解释。
(1)子非鱼   子:          
(2)安知鱼之乐 安:  乐:
(3)固不知子矣  固: (4)全矣  全:
(5)请循其本  循:  本: (6)汝安知鱼乐 汝:
2.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对所论述的抽象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比拟,想象雄奇瑰丽,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4.翻译句子。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译文:
(3)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
赋能阅读鉴赏
【课内精读】
一、阅读《北冥有鱼》,完成问题。(6分)
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高空,想象十分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B.文中“不知其几千里也”用夸张手法写鲲之大、鹏背之大,“若垂天之云”用比喻手法写鹏的翼,突出表现了大鹏翅膀之大。
C.文章写鹏鸟再大,也需要凭借大风;尘埃即使再小,也需要气息吹拂。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D.选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之后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南海飞往北海的壮丽图景。
2.大鹏的形象如何呢 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4分)
答:
二、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完成问题。(6分)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3分)
答:
2.在这场辩论中庄子是如何化解惠子的发难的 (3分)
答:
【拓展阅读】
阅读文章,完成问题。(12分)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原文略)
  【乙】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①之种我树②之成而实③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④无所容。非不呺⑤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⑥之。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⑦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则夫子犹有蓬⑧之心也夫!”
(选自《庄子·逍遥游》,有删改)
  【注释】①瓠(hú):葫芦。②树:种植、培育。③实:结的葫芦。④瓠落:又写作“廓落”,很大很大的样子。⑤呺(xiāo):虚大而又中空。⑥掊(pǒu):砸破。⑦樽:本为酒器,这里指形似酒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⑧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B.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非不呺然大也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何不虑以为大樽   问今是何世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
(2)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译文:
4.惠子讲述“大瓠之种”的故事有何用意 联系甲乙两文,说说惠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21 《庄子》二则
核心素养目标
1.反复诵读,识记并理解重点文言词语;识记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欣赏《庄子》中雄伟瑰丽的想象和机智巧妙的论辩。 3.感悟庄子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人生观。
梳理整体感知
夯基积累运用
一、北冥有鱼
1.默写。
(1)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 。
(2)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 。
(3)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4)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6)作者设想大鹏在空中飞行所见的情景,“ 天之苍苍 , 其正色邪 ”“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的推测,正说明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特别提醒】
易读错字 北冥(mínɡ) 其名为鲲(kūn) 其翼(yì) 徙于南冥(xǐ) 抟扶摇而上(tuán)(fú)
易写错字 冥 鲲 鹏 怒 翼 垂 徙 抟 埃 
2.重点词语解释。
(1)北冥有鱼     冥: 同“溟”,海   
(2)怒而飞    怒: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运: 海水运动
(4)天池也 天池: 天然形成的水池 
(5)志怪者也 志: 记载
(6)抟扶摇而上者  抟: 盘旋飞翔  扶摇: 旋风 
(7)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 气息,这里指风
(8)野马也 野马: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3.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A.北冥有鱼   B.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C.水击三千里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
A.志怪者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野马也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5.翻译句子。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译文: 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文: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重点词语解释。
(1)子非鱼   子: 你          
(2)安知鱼之乐 安: 怎么  乐: 快乐 
(3)固不知子矣  固: 固然
(4)全矣  全: 完全,完备 
(5)请循其本  循: 追溯  本: 本源
(6)汝安知鱼乐 汝: 你 
2.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B)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对所论述的抽象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比拟,想象雄奇瑰丽,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4.翻译句子。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 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译文: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3)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赋能阅读鉴赏
【课内精读】
一、阅读《北冥有鱼》,完成问题。(6分)
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D)
A.文章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高空,想象十分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B.文中“不知其几千里也”用夸张手法写鲲之大、鹏背之大,“若垂天之云”用比喻手法写鹏的翼,突出表现了大鹏翅膀之大。
C.文章写鹏鸟再大,也需要凭借大风;尘埃即使再小,也需要气息吹拂。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D.选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之后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南海飞往北海的壮丽图景。
2.大鹏的形象如何呢 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4分)
答: 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二、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完成问题。(6分)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3分)
答: 这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2.在这场辩论中庄子是如何化解惠子的发难的 (3分)
答: 庄子把惠子的“安知”解释成“哪知道”或“怎知道”,而惠子的本意是“怎么能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化解了发难,其机智灵活的形象跃然纸上。 
【拓展阅读】
阅读文章,完成问题。(12分)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原文略)
  【乙】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①之种我树②之成而实③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④无所容。非不呺⑤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⑥之。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⑦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则夫子犹有蓬⑧之心也夫!”
(选自《庄子·逍遥游》,有删改)
  【注释】①瓠(hú):葫芦。②树:种植、培育。③实:结的葫芦。④瓠落:又写作“廓落”,很大很大的样子。⑤呺(xiāo):虚大而又中空。⑥掊(pǒu):砸破。⑦樽:本为酒器,这里指形似酒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⑧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C)
A.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B.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非不呺然大也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何不虑以为大樽   问今是何世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 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2)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译文: 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摒弃它的。 
4.惠子讲述“大瓠之种”的故事有何用意 联系甲乙两文,说说惠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 第一问: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第二问:思维敏捷、好辩善辩、求真务实、拙于用大(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