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读懂并制作简单的时间表,熟练计算经过时间和时间间隔,深刻理解不同地区时间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的时间规划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感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解读和编制时间表,准确计算各项活动的时间长度和间隔,理解时间差异的实际意义。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表,灵活处理复杂的时间计算和跨时间段问题,分析不同地区时间差异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方式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学校课程、生活活动等情境引入课题;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共同探讨时间表的制作和时间计算;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时间现象和时间表案例,增强直观感受;通过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制作时间表,提升应用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 走进时间的世界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
“北京位于我国东部,是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乌鲁木齐在我国西部,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日出日落时间与北京有所不同”。展示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从刚才的介绍中,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时间表与时间差异。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和音频介绍,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地区时间差异的现象,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知识探究 —— 时间表的奥秘解析
认识时间表:教师在 PPT 上展示北京启明小学和新疆民族小学的上课时间表。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表格中的内容,包括课程名称、上课时间、下课时间等。提问学生:“从这两个时间表中,你们能获取哪些信息?” 让学生积极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如北京启明小学第一节上课时间是 8:00,下课时间是 8:40,一节课时长为 40 分钟;新疆民族小学第一节上课时间是 10:00 等。教师强调时间表中每一行代表一节课或一个活动,时间的表示方法通常采用 24 时计时法或 12 时计时法,要注意区分和转换。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实际的学校时间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时间表的结构和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为后续学习时间表的制作和时间计算奠定基础。
计算时间间隔和活动时长:教师以北京启明小学的时间表为例,提问学生:“上午第二节课从 8:50 开始到 9:30 结束,这节课上了多长时间?” 引导学生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来计算,即 9 时 30 分 - 8 时 50 分 = 40 分钟。接着,教师又问:“眼保健操从 9:30 开始到 9:35 结束,它的时长是多少?课间休息时间从 9:35 到 9:45,休息了多长时间?”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核对答案。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如时间计算时借位或进位不当等问题。教师总结计算时间间隔和活动时长的方法,强调要注意时间单位的统一和计算的准确性。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时间计算问题,让学生掌握计算时间间隔和活动时长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时间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分析不同地区时间差异:教师再结合地球自转的知识,向学生简单解释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区比西边的地区更早看到日出,所以时间上会有差异。以北京和乌鲁木齐为例,北京在东边,日出时间较早,学校上课时间也相对较早;乌鲁木齐在西边,日出时间晚,上课时间也推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时间差异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时间差异的实际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地理知识的融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地区时间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时间。
(三)实践操作 —— 时间表的制作之旅
个人时间表制作: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周六的活动安排,制作一个个人时间表。
要求学生先列出活动内容,如起床、吃早餐、做作业、看电视、户外活动等,然后确定每个活动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用 24 时计时法或 12 时计时法表示出来,并计算每个活动的时长和活动之间的间隔时间。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合理安排时间。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制作个人时间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组交流与完善:学生完成个人时间表制作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每个小组成员依次展示自己的时间表,其他成员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活动内容是否丰富等。小组内共同讨论,帮助每个成员完善时间表,使时间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教师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的连续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现时间冲突或安排过于紧凑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进一步提高时间表的制作水平,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课堂总结 —— 时间智慧的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时间表的解读与制作方法、时间间隔和活动时长的计算、不同地区时间差异的原因和影响等。提问学生:“在今天的制作时间表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时间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收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和经验,及时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五)课后拓展 —— 时间探索的延续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上本课时的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让学生收集家人或朋友一周的活动安排,制作一份家庭或朋友圈的时间表,并分析其中的时间利用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下节课在班级内进行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将数学学习与家庭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
在《时间表》的教学里,学生对时间表的认读和简单制作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通过实际学校时间表的分析,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时间计算和间隔的确定方法。然而,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表环节,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理性考虑还有待提高,部分学生的时间安排过于理想化或紧凑。在后续教学中,应引入更多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充分考虑实际因素,如休息时间、活动准备时间等。在小组合作制作时间表时,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一定锻炼,但在时间把控上还需加强指导,确保每个小组都能高效完成任务,同时要注重对小组讨论结果的反馈和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和不合理安排,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