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认识 24 时计时法,熟练掌握 12 时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的相互转换方法,能精准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深刻理解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提高时间管理意识,培养严谨的时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清晰区分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熟练掌握两种计时法的转换技巧,准确计算经过时间。
难点
透彻理解 24 时计时法的原理,灵活应对跨中午 12 时的时间计算及实际情境中的时间问题。
三、教学方式
采用直观演示法,借助时钟模型和时间轴展示时间变化;运用讲授法清晰阐述概念和方法;组织小组合作讨论,促进学生交流互动、共同解决问题;通过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应用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趣味导入 —— 时间的奇妙之旅
教师播放一段展示一天中不同时刻人们活动的图片,如清晨的锻炼、上午的工作学习、下午的休闲娱乐、夜晚的休息等。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在图片中你们看到了哪些不同的时间?你们知道这些时间是怎么表示的吗?” 引导学生积极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一天的时间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存在形式,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知识探究 —— 时间的奥秘探寻
认识 24 时计时法:教师拿出一个时钟模型,将时针和分针拨到凌晨 0 时,向学生介绍这是一天的开始。
在 24 时计时法中就表示为 0 时。然后,依次拨动时针,展示 1 时、2 时…… 直到中午 12 时,强调此时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的表示是相同的。接着,继续拨动时针,当拨到下午 1 时,向学生说明在 24 时计时法中,下午 1 时要在 12 的基础上加 1,即为 13 时。以此类推,展示到晚上 12 时(24 时),让学生观察时针正好走了两圈,共 24 个小时,从而理解 24 时计时法的原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时间轴,将 0 时到 24 时依次标注出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 24 时计时法。
设计意图:利用时钟模型和时间轴的直观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时针在一天内的转动过程,以及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建立 24 时计时法的概念,突破教学难点。
两种计时法的转换:教师给出一些时间,如凌晨 3 时、上午 9 时、下午 4 时、晚上 10 时等,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将这些时间转换为 24 时计时法,然后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 12 时计时法转换为 24 时计时法时,中午 12 时以前的时间直接去掉限制词,中午 12 时以后的时间去掉限制词后要加上 12;24 时计时法转换为 12 时计时法时,12 时以前的时间直接加上限制词,12 时以后的时间减去 12 后再加上限制词。教师通过举例,如 17 时转换为 12 时计时法,先计算 17 - 12 = 5,所以是下午 5 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转换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索两种计时法的转换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计算经过时间:教师展示邮政取信时间的例子。
第一次取信时间为 8:40,第二次取信时间为 14:00,第三次取信时间为 18:30。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第二次取信到第三次取信的间隔时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之间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学生的不同解题思路,如有的学生用数格子的方法,在时间轴上数出从 14 时到 18 时经过了 4 个小时,再加上 30 分钟,得出间隔 4 时 30 分;有的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先将 14 时和 18 时 30 分都转换为分钟,即 14×60 = 840 分钟,18×60 + 30 = 1110 分钟,然后相减 1110 - 840 = 270 分钟,再将 270 分钟转换为小时和分钟,即 4 时 30 分。教师请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给予肯定和鼓励,最后总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计算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实战演练 —— 时间挑战大闯关
基础巩固:填空题,如 “下午 3 时是( )时,16 时是下午( )时,晚上 9 时是( )时,22 时是晚上( )时”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同桌之间相互批改,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填空题的练习,巩固学生对两种计时法转换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生活应用:教师给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为 9:00 - 12:00,14:00 - 16:30,计算图书馆全天开放的时间”。学生先独立思考解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题的关键步骤,计算图书馆开放时间要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开放的时长,再相加。
设计意图: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拓展提升:教师展示一个火车站的列车时刻表,其中包含不同车次的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
“车次 G123,出发时间 8:10,到达时间 11:35;车次 T456,出发时间 13:20,到达时间 17:45” 等。让学生选择其中两个车次,计算它们的运行时间,并比较哪个车次运行时间更长。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简便地计算运行时间,如可以先计算整小时数,再计算分钟数。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提升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挑战精神。
(四)课堂总结 —— 时间知识大梳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24 时计时法的概念、两种计时法的转换方法以及计算经过时间的技巧。提问学生:“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及时总结学习经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解决学生的疑惑,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五)课后拓展 —— 时间探索不停歇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上本课时的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时钟或电子设备上的时间显示,记录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活动,并尝试用 24 时计时法和 12 时计时法分别表示出来,制作成一个时间记录表。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同时让学生将数学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管理意识。
五、教学反思
大部分学生对 24 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转换方法有了较好的掌握,通过时钟模型和时间轴的演示,学生能直观理解其原理。但在计算经过时间时,部分学生在跨中午 12 时的计算上仍存在混淆,如计算 13 时到 18 时 30 分的经过时间,个别学生容易出错。在今后教学中,应增加此类复杂计算的练习量,并加强对解题思路的引导,让学生更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讨论的效果较好,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交流,但仍有少数学生参与度不高,需在小组活动组织方面进一步优化,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和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