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2)》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熟练凭借周长概念,对各类多边形周长展开计算,灵活驾驭不同图形周长的计算方式与技巧。能够精准剖析并解决图形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针对图形拼接或分割后周长的变化情形,也能正确处理。
借由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形式多样的练习,进一步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解题方法与规律,完善学生的数学学习策略。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其自信心,培养学生勇于挑战难题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领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与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图形拼接或分割时对周长产生的影响,并能准确算出相应图形的周长。
难点:助力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攻克复杂图形的周长问题。尤其是在图形拼接和分割过程中,能够精准分析边的重合情况对周长的影响,以及学会如何选取简便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式
问题驱动法:通过精心设置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交流沟通能力。
练习巩固法: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切实提高解题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展示图形和例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在 PPT 上展示一条环绕着小公园的小路图片。
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公园被一条小路环绕着,那你们知道怎么求出这个小公园的周长吗?”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初步的想法,如把小公园的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但可能不太清楚具体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关注,同时复习周长的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二)推进新课
小公园周长计算
教师在图片上标注出小公园各边的长度。
分别为 240 米、410 米、200 米、190 米、560 米,然后问学生:“现在大家根据这些数据,试着计算一下小公园的周长是多少米呢?大家可以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你们的计算方法。” 学生开始独立思考和计算,教师巡视学生的计算过程,观察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可能有小组直接按照顺序将各边长度相加:240+410+200+190+560=1600(米);也可能有小组先观察数据,进行简便运算,如 190+410=600(米),560+240=800(米),然后 600+800+200=1600(米)。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方法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在计算周长时要仔细观察数据,尽量选择简便的计算方法,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运用周长的概念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简便算法,提高解题技巧。
其他图形周长计算
教师接着在 PPT 上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图形。
如等边三角形(边长 120 米)、四边形(四条边分别为 110 米、90 米、124 米、86 米)、由多个相同长度的边组成的不规则图形(如 4 个 75 米的边和 1 个 100 米的边)等,要求学生计算这些图形的周长。
对于等边三角形,学生很快能计算出周长为 120×3=360(米);对于四边形,学生也能根据周长的定义计算出(110+90)+(124+86)=410(米);对于不规则图形,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可能会直接相加 75+75+75+75+100=400(米),也有的学生可能会先计算相同长度边的总和,即 75×4+100=400(米)。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哪种方法更简便,并总结出在计算图形周长时,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类型图形的周长计算,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熟练应对不同图形的周长计算问题。
(三)随堂演练
笑笑的行走路线问题
教师展示笑笑在动物园里沿着一条路走一周的路线图。
标注出各段路的长度分别为 170 米、230 米、140 米、160 米、200 米,要求学生计算笑笑一共走了多少米。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教师请学生上台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即(170+230)+(140+160)+200=900(米),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强调计算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单位的统一。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实际问题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周长计算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图形周长计算练习
教师在 PPT 上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图形。
如三角形(三条边分别为 17 分米、15 分米、8 分米)、四边形(四条边分别为 22 米、36 米、26 米、18 米)、多边形(各边分别为 8 厘米、8 厘米、5 厘米、5 厘米、9 厘米)等,要求学生计算这些图形的周长。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同桌之间相互检查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如计算错误、单位换算错误等。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图形周长计算练习,强化学生对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小正方形拼图周长问题
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同学们,现在请大家用 4 个边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出 3 种不同形状的图形,然后说说拼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 学生动手操作拼图,教师巡视学生的拼图过程,观察学生的拼图方法和对周长的计算情况。
学生拼出可能的图形有长方形(长 4 厘米、宽 1 厘米)、“田” 字形等。对于长方形,学生能计算出周长为(4+1)×2 = 10 厘米;对于 “田” 字形,学生通过数边或计算得出周长为 8 厘米。教师请学生展示自己拼出的图形和计算的周长,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图形周长的差异,分析原因,让学生理解图形拼接过程中边的重合会影响周长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实践操作和计算练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图形拼接与周长变化的关系,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计算图形周长方面进行了很多练习和探索,谁能来说一说在计算图形周长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图形拼接或分割后周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请几位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在计算图形周长时,要准确测量或获取每条边的长度,根据图形特点选择简便的计算方法,注意单位的统一。在图形拼接或分割时,要仔细分析边的重合情况,重合的边在计算周长时要相应地减去或加上,以得到正确的周长结果。”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解题方法,强化学生对图形周长计算和图形变化与周长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
(五)课后作业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同学们,课后请大家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并且找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如家里的地砖图案、花园的围栏形状等,计算它们的周长,如果是由多个图形组成的,还要分析它们拼接后的周长变化情况,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计算多边形周长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处理图形拼接和分割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容易出错,对边的重合情况分析不够准确。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练习来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