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为什么唐代长安会涌现出如此多的外国人物?
第6课
隋唐时期的
中外文化交流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和地图等史料,梳理唐朝与日本、新罗、天竺东罗马帝国、大食交往的史实及及唐朝文化对各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2.知道遣唐使、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等史实,了解唐朝中外交流的盛况,构建时空观念。
3.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影响,认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影响及启示。
日本
新罗
天竺
大食
东罗马帝国
·
一、遣隋使、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1)什么是遣隋使、遣唐使?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日本派到中国的使节,当时称为“遣隋使”“遣唐使”
(2)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3)根据材料分析,日本派遣隋使、遣唐使来华的行为有何特点?
从公元7~9世纪,日本共派出19次遣唐使,每次少则一两百人,多则五六百人。遣唐使团集中了当时日本在各方面最优秀的人才,他们历经重重波折抵达大唐,献出生命的多达千人。派出的48艘船只,沉入海底者12艘以上。
时间长
次数多
规模大
素质高
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4)杰出代表:
阿倍仲麻吕(晁衡)
日本晁衡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哭晁卿衡》
随行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晁衡)与诗人李白﹑王维结下深厚友谊。
阿倍仲麻吕(晁衡)纪念碑
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5)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制度
文字
钱币
服饰
孝德天皇
645年日本仿中国建立年号“大化”
并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唐.开元通宝
日.和同开珎
床前明月光
疑われる上で霜
平假名是由汉字的草书简化得来
片假名是由汉字的偏旁部首得来
日本在唐朝服饰基础上改造成和服
影响: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
观看视频,了解鉴真东渡过程
二、鉴真东渡
(1)时间:唐玄宗时期
(2)次数:先后六次东渡
1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船只被官府查没。
突遇风暴,触礁搁浅,被渔民所救
因官府出面阻止,未能成行。
2
3
4
5
因弟子好心阻拦,未果。
遭遇台风;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754年,66岁的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
二、鉴真东渡
日本·唐招提寺
(3)贡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二、鉴真东渡
·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1.代表人物:
2.交往史实:
崔致远,被当今韩国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诗文代表作有《桂苑笔耕》。
新罗使臣
崔致远
①新罗派遣使臣和留学生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在长安做官;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②双方贸易往来非常活跃。
③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
以及建筑、服饰等受唐朝影响
④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3.交往方式:
双向交流
四、玄奘西行
四、玄奘西行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就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后世俗称“唐僧”,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
小说中的玄奘
1.背景:唐朝与天竺有着频繁的交往。
四、玄奘西行
2.概况
时间:
贞观初年
西行路线:
从 _ 出发,经__ __到西域,跨葱岭经中亚往南最终到达 _。
长安
河西走廊
天竺
四、玄奘西行
3.根据路线图和材料,说说玄奘西行会遇到哪些困难?
材料一:过了玉门关,进入了一望无际的莫贺延大沙漠,有八百多里长,又称八百里流沙。白天“热风如火”,晚上却又“寒风如刀”,气候变化无常。茫茫黄沙之中,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地上连小草也不长。后经过终年积雪的凌山,山高七千公尺,山上有千年不化的冰河,狂风暴雪袭来,飞沙走石,往往把人埋没、砸死,或者冻死。玄奘一行人在冰雪封盖的大山中挣扎了七天,随行人员冻死了十分之三四。
恶劣的自然环境、语言障碍、饥饱问题、身体疾病、沿途战乱、盗贼等......
四、玄奘西行
4.玄奘的贡献
据他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四、玄奘西行
为了研究玄奘西行的相关史实,你更推荐一下哪一文献?说明理由
A.《西游记》 B.《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是一手文献史料,由玄奘口述,弟子记录,介绍沿路山川风物、社会习俗。
《西游记》是明朝吴承恩写的神话小说,具有作者主观色彩、情节可能夸张想象,可信度较低。
五、与东罗马帝国、
大食的交往
五、与东罗马帝国、大食的交往
(一)东罗马帝国(大秦、拜占庭帝国)
东罗马
东罗马帝国与唐朝交往频繁。贞观年间,东罗马帝国的使臣到长安。 开元时,东罗马帝国多次派使臣来华,进贡狮子、羚羊等。
五、与东罗马帝国、大食的交往
(二)大食(阿拉伯帝国)
大 食
大食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 史书记载的就有40多次。中国的造纸术还通过大食传播到西方,促进了 世界文化的发展。
阿拉伯人是东西方往来的桥梁。
盛世享誉
唐朝与亚洲、欧洲和非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往来。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中国人被称为“唐人”。
盛世享誉
图片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反映出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什么状况?
这些文物反映出了唐朝与西亚、欧洲和非洲地区的国家都有交往,并且往来频繁,中国人有很高声望。
结合材料与所学,概括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
对外交流特点:开放;双向交流;兼收并蓄,内容多元丰富;交往的国家多;地域广泛
思考探究
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哪些
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法律完备),珍(珍贵,繁盛)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常去)” 。
——《日本书纪》
唐太宗设“鸿胪寺”接待外国使者,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
①唐朝国力强盛
②制度先进、文化繁荣,具有吸引力
③对外开放的政策
④海陆并重,交通发达
课堂小结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中日交往
唐与新罗的交往
唐与天竺的交往
唐与东罗马帝国、大食的交往
日本派遣隋使遣唐使;唐玄宗时,鉴真东渡;
代表:崔致远 双向交流
唐太宗初年,玄奘西行;
玄奘回国后主持翻译佛经,弟子记录《大唐西域记》。
东罗马帝国:唐太宗唐玄宗两次遣使臣来华;
大食:多次派使通好,把造纸术传播到西方。
实战演练
1.新罗仿唐制设国学,教授《尚书》《礼记》等,儒家经典成为新罗学生必读书,后又仿唐朝置算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分别讲授《九章算术》
《本草经》等。这说明( )
A.唐朝政治制度先进B.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C.中国文化影响深远D.中朝民间交往密切
2.唐朝的“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起航,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途经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国际航线。这条航线的出现
()
A.得益于指南针获得广泛应用B.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C.表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C
D
实战演练
3.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
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
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C.文化传播者的坚韧
D.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
4.唐朝时期,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以下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有( )
①日本遣唐使来华 ②鉴真东渡 ③新罗学习唐朝政治制度 ④张骞出使西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