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 戏 同步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 社 戏 同步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5 14:26:55

文档简介

1.社 戏
原创试题 班级正开展“走近社戏”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看社戏】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méng (  )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随着那宛转,悠扬的横笛声音,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品社戏】作为鲁迅的名篇,《社戏》的结尾一句,不知勾起了多少读者________,为什么我们会受作品中的这种怅然若失的情愫的强烈感染呢?因为这结尾一句话伸出她纤巧的手指拨动了我们的心弦,使我们联想起自己美好的童年,从而搅动我们心灵深层的积淀,引起心弦的共振。
1.阅读“看社戏”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1)méng(  )胧  (2)踊跃(  )
2.请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2分)
(1)撺掇:________________
(2)怅然若失:________________
3.填入“品社戏”语段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思绪万千 B.各得其所
C.不求甚解 D.恍然大悟
4.“看社戏”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修改。(2分)
5.请从下面图片中选择一幅做本文的封面,并说明理由。(3分)
我选择: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语段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6.[教材母题变式练]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以下表格。(3分)
情节 无船出行 月夜行船 ②________ 月下归航 停船偷豆
心理变化 ①________ 轻松 有点扫兴 ③________ 欢畅
7.[教材母题变式练]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用简洁的语言及时记录我们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批注的角度有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等。请任选一个角度,对下面摘录的内容进行批注。(4分)
摘录内容 我的批注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赏析本句充满感情的议论,谈谈你对加点词的理解)
8.[教材母题变式练]豆是普通的豆,戏也是让“我”昏昏欲睡的戏,但是文章最后却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说说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4分)
类文阅读提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龙 灯
罗念生
①太阳是红的,桃符是红的,女人的脸也是红的,这是新年的一般喜象。你耳边不时透过爆竹的炸裂声,儿童的欢呼声和亲友们向你道“拜年拜年”的祝贺声。你听了,有一种道不出的快感从头上一直流到脚跟。
②初八晚上,龙王庙竖起了天灯,天灯柱旁挂起两行菱角形的红灯,招引着远近的人。十一晚上,庙里的人挤得不通风,欢跃着,狂呼着,等候出龙。忽然从龙王的宝座后,爬出一条大而发光的海龙:头上一对金亮的触角,比牛角还大;一对眼球突出尺来长,口张着,舌摆着,颏(kē)下还有青的龙须;身子有十来节,每节都有丈长,上面满画着鳞甲;尾巴是扁的,像鲤鱼尾鳍。全身点着浸过油的纸条,纸条上还沾有火硝。龙身移出正殿,锣鼓花炮响闹喧天,前面是一对元宝引灯,后面是各种彩灯:鲤鱼、莲花,还有鼓形的花灯。提灯人尽是天使般的儿童。后面有个红元宝,可以上下转动,龙头紧紧地追逐那元宝。龙尾上跟着一大群赶龙的人。
③街坊的店户远远听龙灯锣响:“当当,钱钱,当啾当啾钱啾钱!”连忙焚起香烛,香烛前还有一个红纸包着的青钱,送给龙王作贺仪。海龙走来,向神龛叩头拜年,还给主人招财进宝。主人化了一束钱纸,海龙又移向他家。每条街上架起一副牌坊,上画着戏图和劝善的彩画,里面的灯光都是很亮的。龙头行到此处,要低头穿过。
④远望前面火光四射,花炮一阵阵地爆着,这不是接龙,是替王大爷送求子的宝灯:一对童子抬着这宝灯在火炮欢呼里送进王家的堂屋,不到明年王大娘准添贵子!海龙进到王氏堂前,一心想吞下那个宝灯,忽然听说主人要烧花筒,心中一怔,水倒不怕,火可受不了。它朝了家神,转身出来,长长地摆在街心。主人先放几串花炮,中间夹有“天冲子”和“地耗子”,燃着时到处乱窜,有时会窜进龙的眼里,或观客的袖中。花筒点燃了;起初朝天放,等火力燃足时,火花射出几丈,放花的人才提起花筒指着龙烧。耍龙人不住地抖动身子,火花一簇簇地坠下,龙头和龙尾烧得顶惨。耍龙人不怕冷,更不怕烧,这几个花筒算得什么。一连放了十来个,有两筒因为火眼太小爆炸了,耍龙的人还要请主人烧;但主人回道:“是好手明晚再来!”大家才叫一声:“恭喜发财!”海龙又耍到他家。
⑤又穿过几座牌坊,忽听大锣大鼓迎到面前来,走近一看,才是一条彩龙。这是两人耍的小龙,全身披上绫罗彩缎,金晃晃地在灯光下闪耀着。二龙相对点了点头,跟着抢一回宝,彩龙小巧玲珑,一会儿在地上滚动,一会儿又腾上空中;但大龙不慌不忙地用尾巴将小龙缠住,转头过去却擒不住宝。这时前面燃起了九连联火炮,彩龙因怕受伤,早就逃之夭夭,剩下大龙又遭了一次火攻。
⑥耍遍了街坊,海龙耍下乡去,人更是多。因为乡间空旷,容得了更多的人。远远望去,真像一条活龙,前前后后还有千百个灯笼火把。首先走过一间茅屋,屋主人是个渔夫,他恭恭敬敬地向海龙进香叩首,唯愿龙王今年多送他几尾大鱼。
⑦跟着龙灯耍到保正庄上,打引灯的会首先向保正贺年,祝福他人财两旺。保正把祭台抬出大门,上面摆一台很体面的茶食。保正亲身接了龙,大家齐声道个“恭喜发财”。龙进了正堂,向神主朝贺,叩三下头,摆几下尾,才仰起退出。在地坝上兜了几道圈子,打了几个滚,现出很活泼的样儿,花炮不断在它身周响,地面的纸壳积了很厚一层,满屋中缭绕着火药的烟味。看热闹的人尽都挤上阶沿,地坝上只剩龙灯在火花中四处浮游,做出各样的舞态。花筒围着龙烧,火花充满了天空,没有一个儿空隙;有时更听得几声巨响。烧到后来,龙灯里的火全舞熄了,保正看见,笑得半天合不了口。等他合了口,便吩咐一声:“饶了他们,明晚再来!”耍龙人立定了,高唱几声:“恭喜发财!”回头全体人员请到堂中吃茶点。大家谢了主人,舞起龙灯又耍到他家,像这样的花火不知今晚还要碰着几回。
(选文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龙灯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美好的祝愿。
B.龙灯的场面描写十分热闹、盛大,且形式独特,体现了我国民俗文化的传承。
C.渔夫恭敬地向海龙进香叩首,唯愿龙王今年多送他几尾大鱼,是迷信的表现。
D.龙灯到保正庄进正堂朝贺,叩三下头摆几下尾才退出。
10.通读全文,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3分)
海龙出庙逐宝—①____________—海龙欲吞灯被烧—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11.[课内考点训练]结合上下文,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流”字能不能换成“掉”字?为什么?(4分)
你听了,有一种道不出的快感从头上一直流到脚跟。
12.[课文衔接训练]结合选文和下列出自《社戏》的材料,说说戏曲、民俗等传统文化艺术怎样才能被儿童接受和喜爱。(4分)
【材料一】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小旦虽然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买豆浆去。
【材料二】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在这一夜里,我以为这实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小议论
13.各地的民风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但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在忙碌的现代社会,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找回这种传统文化?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段80字以内的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4分)1.社 戏
【基础闯关】
1.(1)朦 (2)yuè
2.(1)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2)心情不如意,好像失去了什么。 
3.A
4.成分残缺;修改后的句子:那宛转,悠扬的横笛声音,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5.(示例)B (示例)这幅图上有戏台,戏台上正进行着表演,台下还有许多航船,船上观众津津有味地看戏,符合《社戏》的主题。(任选一幅,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感悟】
6.①急得要哭 ②赵庄看戏 ③欢腾、喜悦 
7.这一系列动词为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写出了孩子们驾船技术的娴熟,烘托出孩子们去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乐土”二字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城里读书生活的厌倦
8.最后一段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最后说好豆、好戏,并不在于豆和戏的本身好,而是在于“我”和小伙伴一起看戏、吃豆的美好回忆,平桥村的一切让“我”怀念和喜爱,这也使本身并不完美的记忆变得珍贵美好。所以结尾用议论含蓄点题,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童年生活的怀念。(说出表达方式1分,分析内容1分,总结表达2分)
9.C 【解析】 C项,渔夫恭敬地向海龙进香叩首,唯愿龙王今年多送他几尾大鱼,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用迷信一词不妥。
10.①海龙进店拜年(贺年) ②海龙抢宝缠斗 ③海龙下乡贺年 
11.不能(1分)。“流”,流动,有顺畅流动的意思;“掉”,落下,有快速直落的意思(1分)。“流”的时间持续较长,“掉”的速度过快(1分);“流”比“掉”更能表达出作者过年的愉悦心情及对欣赏、参与海龙表演的渴盼之情(1分)。
12.①表演内容要丰富有趣,激发儿童观察与参与的兴趣(1分);②表演形式要生动活泼,提高参与度。材料一中海龙表演让儿童亲历传统文化样式的表演,增强亲身体验,能激发儿童对这些活动的兴趣(1分);③增强表演的故事性与戏剧性,材料二表演内容趣味性强,富有戏剧性,符合儿童喜好(1分);④表演内容要与大众的现实相联系,要接地气(1分)。
【拓展空间】
13.(示例)中华传统文化必须传承和发扬。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文化精华;其次,一些传统习俗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所以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观点1分,理由2分,结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