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5 14:50:22

文档简介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基础闯关】
1.(1)lì (2)蠕
2.(1)形容某种景象清楚地展现在眼前。 
(2)铺陈,发挥;展现,表现。 
3.A
4.第④句有语病;介词掩盖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5.(示例)冬,赋予各拉丹冬以最威严的神圣的面孔。置身于圣洁的冰窟,美丽的冰塔林,眼前是琼瑶仙境,静穆而洁白,不见生物痕迹,寂静且舒适,潺潺流水,散入于溪流之中,一刻不停,于这群山之巅,万水之源演绎着长江的故事。(言之有理即可得满分)
【阅读感悟】
6.①高峻、雄壮、变幻莫测 ②四顾 ③接近冰山、冰塔林 ④图案多样
7.“漫不经心”“切割”“雕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化无形为有形(1分),准确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的永恒存在、漫长的变化和洪荒伟力(1分)。
8.“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这是作者身处冰塔林时的切身感受(1分),从作者的切身感受,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环境的恶劣(1分),所以作者将客观的描述和自己的感受相结合,为的是表现生存环境恶劣的特点,并不是因为作者悲观(1分)。
9.D 【解析】 D项,文章并未提及长江流域的文明是最悠久、最丰富的。
10.①看到航标灯,想到坚定如磐 
②看到川江纤夫,想到生命的力量 
③看到神秘地带,想到文明之谜 
11.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悬崖峭壁的连绵比作“阵”,表现了川江这一带地势的雄奇险峻(1分);“巍比岱宗,险超西岳,稳若衡山,秀甲匡庐”构成排比句,富有气势,写出了其风景的奇美(1分)。
12.①相同点:直抒胸臆,都表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2分)。(或都点明文章主旨,升华主题;结构上,总结收束全文等也可以)②不同点:本文写长江的文化经典、文化遗存、文化标识、文化星宿,写出了长江文化的包容博大。链接材料则表达了对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赞美(2分)。
【拓展空间】
13.(示例一)我认为“读万卷书”更重要。因为读书可以快速吸取他人经验,获取更多的文化营养,提高个人技能;读书可以陶冶个人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所以,我们应多读好书。(观点1分,理由2分,结论1分)
(示例二)我认为“行万里路”更重要。因为它不但能让我们认识世界、开阔眼界,而且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开阔自己的胸怀,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们应以“行万里路”的方式提升个人认知。(观点1分,理由2分,结论1分)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原创试题 班级正开展拍摄“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微电影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取自然美景】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走向格拉丹东,就近安营扎寨。寒冷季节里汽车可以驶过冰河,直接进到山脚冰塔林中。 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rú(   )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①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②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叹自然伟力】当踏上长江源头格拉丹东拍摄之旅,尽管倒霉的迹象________,但我们依然会惊叹于造物主自然伟大的力量。③有一种声音萦绕于耳边,那是冰坚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④通过这次拍摄之旅,使我们一行人对大自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畏之情。
1.请为“取自然美景”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砾石(  ) (2)rú(  )动
2.请结合语境,解释两则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2分)
(1)历历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演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入“叹自然伟力”语段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接踵而至 B.纷至沓来
C.川流不息 D.络绎不绝
4.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句有语病,请指出并修改。(2分)
5.请你从本文作者的角度为各拉丹冬写一段电影片头引导语,描绘出它的冬季之美。(3分)
课内语段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6.[教材母题变式练]根据课文内容,将作者在途中的所见所感补充完整。(4分)
作者行踪 观景状态 景物特征
驶向各拉丹冬 远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草坝子上安营 ②____________ 辽阔、浩茫、奇美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近看 ④____________
7.[教材母题变式练]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8.[教材母题变式练] 作者写到“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这样写是不是显得作者很悲观?为什么?(3分)
类文阅读提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个故事,叫长江
刘汉俊
①江河行地,万流归宗。金沙江与岷江在四川宜宾交汇成长江,嘉陵江与渠江、涪江汇合,从重庆朝天门涌入长江。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这一段,叫川江。
②船行川江,只见地势雄奇险峻、悬崖峭壁连绵如阵,巍比岱宗,险超西岳,稳若衡山,秀甲匡庐。河道暗礁密布,漩流疾速突变。湍急在湍急中赶路,澎湃在澎湃中跳跃,让你知道什么叫怒涛狂卷、轻舟千里,什么叫虎跃狮咆、马奔狼突,什么叫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那悬棺,那古栈道,那岩上的纤痕,那一道道深刻的崖上缝、壁中罅,有鬼斧神工之奇、天造地设之妙,让你尽情想象亿万年前的江水是以怎样的力量冲破石壁、撞开夔门、荡出西陵峡,奔腾成一条长江的;教你懂得什么叫没有蹚不开的路、过不去的坎,什么叫开山劈地、所向披靡,一心只向远方的星辰和大海。
③一抬头,一座航标灯在高处的山嘴上站着,等你,如山鹰兀立,看云霞明灭。任你时来时往,来无影去无踪;任你潮起潮落,高一声低一声,它以静待变、处变不惊。置身川江深处,看波谲云诡、苍狗长风,峡江的浪会打湿你的眼、风干你的泪、温润你的念想;你会感叹年华如水、沧桑易变,但那航标灯却是真实的留存,坚定如磐,为你指航。
④峡江之上,苍山之巅,有婀娜和娉婷在等你,有望眼和轻唤在等你,有软软的风、柔柔的雨、暖暖的爱、幽幽的怨在等你。那是一位神女,传说中的西王母娘娘之女,她的名字叫瑶姬。孤独的瑶姬在这里栉风沐雨,坚守经年,除妖驱虎,一心等待治水的大禹,等待到地老天荒。楚襄王梦之求之,屈原歌之赞之,宋玉、阮籍、郦道元,李白、杜甫、刘禹锡,元稹、李贺、李商隐排队在神女峰的脚下献诗献文,从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顺流而下的范成大在白帝城等候,还有卢照邻、杨炯、孟浩然、王维、岑参、孟郊、白居易、杜牧、欧阳修仰慕而来,远远地站在巫峡栈道上观望,千里之外的瓜洲渡口、金山寺,还有王安石、陆游、张祜在翘盼。明月千里,千秋明月,多少风雅故事,发生在长江、在三峡。然而今晚,她只以烟霞为羽衣,用晚照做霓裳,将满目秋波送给峡江崖上、嶙峋岩中那一群孤独的身影。
⑤那是川江的纤夫们。“脚蹬石头手扒沙,风里浪里不归家”,踩着一亿年前的海底、一万年前的河床、一千年前的栈道、数百年前的鹅卵石,一队队、一步步,弯成力字形、伏作满弓状,逆水而行,向水而歌,是力量在行走、生命在歌唱。那岩石上深深的纤痕,那风吹日晒黑得像江中石一样的脸和臂膀,那打着漩涡在峡谷和江面回荡的川江号子,像动感的雕塑、凝固的浪线。一根纤绳便把七百里三峡拉成了五线谱,呦呦旋律从古来,嘈嘈音符向东去。然而,水路再曲折,行程再遥远,长江却几乎围绕一根轴线做等幅运动,曲曲折折弯弯绕绕,最终在轴线上选择了自己的入海口。这根轴线就是北纬30度线。
⑥地球北纬30度附近,是一个奇特而神秘的地带,是一道人类文明之谜。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恒河、密西西比河、雅鲁藏布江和长江等大江大河都横跨这一地带;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玛雅文明、长江文明在这一地带聚集,同纬度的三星堆古蜀国遗址正在被深度挖掘;珠穆朗玛峰等地球上的七座最高峰,以及至今无人登顶的梅里雪山在这一带列阵;神秘的百慕大群岛等在附近隐现,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在不远处潜伏。长江像一条彩线,串联起无数的文明珍珠;又像是一根脐带,一头深深地扎进中华腹地,汲取能量后奔向浩荡东海。
⑦长江流域是人类的摇篮、文化的故乡。长江上游地区的元谋人、巫山人,中游地区的长阳人、郧县人,制造出石斧石锛石犁石铲等工具、石矛石镞石刀石丸等武器,学会钻木取火,揖别茹毛饮血,高举人类文明的爝火,走过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上中游地区的巫山大溪文化、枝城城背溪文化、京山屈家岭文化,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像花儿朵朵,次第盛开在新石器时代的晨光里。这些遗址无一例外地存在大量稻壳的遗迹表明,在7 000到10 000年前,长江流域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⑧千山同根,万水归江,长江因此而壮阔。无数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从这里走向历史舞台,书写中华民族的史诗,数不清的政治事件、军事争战、文化现象发生在长江;无数的先哲巨匠、文人墨客从这里登上文化讲台,挥斥方遒,指点江山,舞椽笔、洒巨墨,读不尽的雄文翰墨、诗词歌赋如长联披挂在长江两岸,数不清的文化经典、文化遗存、文化标识、文化星宿从长江升空辉映神州大地。
(选文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长江有着丰厚独特的文化底蕴,它所呈现的精彩历史故事照亮着神州大地。
B.川江一带地势雄奇险峻、水流湍急,给人以开山劈地、所向披靡的震撼。
C.峡江之上,苍山之巅的神女瑶姬被无数的文人墨客慕名仰慕,为之献诗文。
D.在地球北纬30度附近长江的文明相较于其他流域的文明最悠久、最丰富。
10.[课内考点训练]文章依次写了船行川江所见风景以及触发的联想,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3分)
看到岩上纤痕,想到江水力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瑶姬,想到许多文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到长江是文化的故乡,想到与长江相关的文人和文化现象
11.[课内考点训练]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2分)
船行川江,只见地势雄奇险峻、悬崖峭壁连绵如阵,巍比岱宗,险超西岳,稳若衡山,秀甲匡庐。
12.[课文衔接训练]试比较文章最后一段与链接材料在表达作用上的异同。(4分)
【链接材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节选自梁衡《壶口瀑布》)
小议论
13.班级围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展开讨论, 有同学认为,读万卷书,我们可以学富五车,通晓古今;但也有同学认为,现代社会出行快捷,我们更应该行万里路,看遍万水千山,开阔视野。你认为“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哪个更重要?请写一段小议论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80字以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