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
【学习目标】
1.完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的训练。
2.掌握摘抄的阅读方法,学会“得”的用法。运用一种表达方法说句子。积累古诗。
【学习重点】
了解摘抄的基本方法;掌握撇、捺的正确书写。
朗读背诵《采莲曲》。养成摘抄积累的习惯,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
【学习难点】
语文园地七
我发现:“得”后的内容能让被描述的
情形更加具体生动。
它的声音很小。
王老师很急。
他在跑。
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比一比
◇妈妈累得 。
◇妈妈累得 。
联系生活实际,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妈妈每天辛苦地照顾我们,非常劳累。想象一下,妈妈累了会怎样?
.
.
直流汗
直不起腰
词句段应用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的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摘抄是指阅读文刊、文件等资料时,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
思考交流
当你阅读课外书时,遇到好词、好句或好段时,你是怎么做的?
摘抄
词句段应用
我发现加点词语是上一句话的结尾,同时是下一句的开头,我知道这种写作手法叫顶针。
交 流 平 台
◇ 得 。
◇ 得 。
这样的表达不仅能够写人,还能写生活中的动物、植物等,请你试着写一写。
.
.
像一道闪电
天黑
伸手不见五指
豹子快
天很黑。黑到什么程度?
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感受。特别喜欢的句子可以背下来。
在生动的句子旁边写感受。
如: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给摘抄内容注明出处。
摘抄方法
◇ 得 。
◇ 得 。
这样的表达不仅能够写人,还能写生活中的动物、植物等,请你试着写一写。
.
.
像一道闪电
豹子快
豹子跑起来很快。快得怎样?
成熟的柿子甜得像蜜一样。
花儿红得像燃烧的火。
他吓得尖叫起来。
……
摘抄方法
摘抄时,要注意书写工整,还要设计几个栏目,比如好词、佳句等。
画出写得好的语句,记录到摘抄本上。
比如将描写神态的句子放在一起,经常翻看,对习作很有帮助。
归类摘抄,
便于翻阅。
我们该怎么做好摘抄呢?
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pénɡ pài
xiōnɡ
cónɡ
chán
. .
. .
. .
. .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 . . . .
. . . . .
. . . . .
①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谱;一朵浪花,汇聚不成浩瀚的大海;一颗星星,点缀不了寥廓的星空。
②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③雨丝给树宝宝、竹笋宝宝洗去了脸上、身上香香的春泥。又犹如千万根细细的牛毛落在你的脸上,凉凉的、痒痒的,让人感到十分舒服与惬意。
说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我会摘抄
◇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 .
. .
. .
. .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 . . . .
. . . . .
. . . . .
我发现: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
有连绵不断的感觉,真有意思。
摘抄的好处
1.摘抄的词语和句子可以用在习作中。
2.摘抄有利于理解文章内容。
3.在摘抄的过程中可以练字。
4.……
准备一本笔记本,试着摘抄好词好句吧!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 . . . .
. . . . .
. . . . .
想象:月夜下小桥流水,你看到了哪些事物?它们形成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顺着例句往后写一写。
我知道,接下来要以“弯弯的小桥”开头。
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妈妈累得_______________
脸上直流汗。
_________得____________
小明跳
特别远。
“得”是助词,一般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面。
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词 句 段 运 用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弯弯的小桥旁边有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上面坐着一位美丽的姑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积月累
词语释意
罗裙:
乱入:
看不见:
闻歌:
始觉:
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杂入、混入。
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听到歌声。
才知道,才发觉。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日积月累
走进诗人
王昌龄(698—757)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深入探究——书写提示
父
及
英
柔
蒙
奏
雾
翅
撇和捺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书写提示
1、注意握笔和坐姿。
2、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3、做到撇捺写得舒展。
如何写好钢笔字?
日积月累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王昌龄
日积月累
原文欣赏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luó
fú róng
日积月累
诗词赏析
这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是采莲少女们。但诗人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画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日积月累
解诗意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