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第56讲 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1. 培养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培养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题空突破一
题空突破二
题空突破三
题空突破一
题空突破一 流程中原料的预处理
方法 目的
研磨、雾化 将块状或颗粒状的物质磨成粉末或将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以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
水浸 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酸浸 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碱浸 除去油污,溶解酸性氧化物、铝及其氧化物
灼烧 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
煅烧 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
【教考衔接】
典例 [2023·辽宁卷,16(1)]某工厂采用如下工艺处理镍钴矿硫酸浸取液含(Ni2+、Co2+、Fe2+、Fe3+、Mg2+和Mn2+)。实现镍、钴、镁元素的回收。
用硫酸浸取镍钴矿时,提高浸取速率的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适当增大硫酸浓度或适当升高温度或将镍钴矿粉碎增大接触面积
【对点演练】
1.[2023·全国乙卷,27(1)]LiMn2O4作为一种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受到广泛关注。由菱锰矿(MnCO3,含有少量Si、Fe、Ni、Al等元素)制备LiMn2O4的流程如下:
已知:Ksp[Fe(OH)3]=2.8×10-39,
Ksp[Al(OH)3]=1.3×10-33,
Ksp[Ni(OH)2]=5.5×10-16。
硫酸溶矿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提高溶矿速率,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举1例)。
MnCO3+H2SO4===MnSO4+H2O+CO2↑
粉碎菱锰矿
2.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一种从废弃阴极射线管(CRT)荧光粉中提取稀土元素钇(Y)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废弃CRT荧光粉的化学组成(某些不参与反应的杂质未列出)
试回答步骤Ⅰ中进行原料预处理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
成分含量/% Y2O3 ZnO Al2O3 PbO2 MgO
预处理前 24.28 41.82 7.81 1.67 0.19
预处理后 68.51 5.42 4.33 5.43 0.50
除去ZnO和Al2O3
解析:由已知中预处理前和预处理后的成分含量变化可得,预处理的目的为除去ZnO和Al2O3。
题空突破二
题空突破二 流程中反应条件的控制
1.控制溶液的pH
(1)控制反应的发生,增强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或改变水解程度。
(2)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①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如若要除去Al3+、Mn2+溶液中含有的Fe2+,先用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pH。
②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增大;不引入新杂质。例如: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CO3、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
2.控制反应的温度
(1)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2)控制平衡移动方向。
(3)控制固体的溶解与结晶,如趁热过滤能防止某物质降温时析出。
(4)促进溶液中气体的逸出或实现蒸馏。
(5)防止或实现某物质水解或分解。
(6)使催化剂达到最大活性。
(7)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3.调节反应物的浓度
(1)根据需要选择适宜浓度,控制一定的反应速率,使平衡移动有利于目标产物的生成,减小对后续操作产生的影响。
(2)反应物过量,能保证反应的完全发生或提高其他物质的转化率,但对后续操作也会产生影响。
4.控制反应体系的压强
(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影响平衡移动的方向。
5.使用催化剂
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教考衔接】
典例 [2024·山东枣庄二模节选]钯(Pd)是一种贵金属,性质类似铂(Pt)。活性炭载钯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等工业,但使用过程中因生成难溶于酸的PdO而失活。一种从废钯催化剂(杂质主要含有机物、活性炭、及少量Fe、Cu、Al等元素)中回收海绵钯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Ⅰ.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工作原理分别为R—Cl+M- R—M+Cl-、R—Na+N+ R—N+Na+(R—表示树脂的有机成分)。
Ⅱ.“沉钯”时得到氯钯酸铵固体,不溶于冷水,可溶于稀盐酸。
(1)温度、固液比对浸取率的影响如图,则“浸取”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_____。
70℃、固液比3∶1
解析:(1)由图可知,“浸取”的最佳条件为70 ℃、固液比3∶1;
(2)“浸取”时,加入试剂A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
(3)“离子交换除杂”应使用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树脂,“洗脱”时应使用的洗脱液为________(填标号)。
A.硫酸 B.盐酸 C.无水乙醇
将PdO还原为Pd
阴离子
B
【对点演练】
1.(温度控制)辉铜矿石主要含有硫化亚铜(Cu2S)及少量脉石(SiO2)。一种以辉铜矿石为原料制备硝酸铜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回收S”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60 ℃之间,不宜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温除铁”过程中,加入Cu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程中,要用HNO3溶液调节溶液的pH,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温度高苯容易挥发,温度低溶解速率小
调节溶液的pH,使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
抑制Cu2+的水解
解析:(1)苯是有机溶剂,易挥发,所以温度高苯容易挥发,而温度低溶解速率小,因此回收S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60 ℃之间,不宜过高或过低。(2)氧化铜是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调节溶液的pH,所以氧化铜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使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而析出。
2.(酸碱度控制——调pH)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MnO、MgO、CaO、SiO2等)可以制取多种化工试剂,以下为草酸钴晶体和氯化钴晶体的制备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浸出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Mg2+、Ca2+等。
②沉淀Ⅰ中只含有两种沉淀。
③流程中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1)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NaClO3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Na2CO3调pH至5.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萃取剂层含锰元素,则沉淀Ⅱ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Mn(OH)2
开始沉淀 2.7 7.6 7.6 4.0 7.7
完全沉淀 3.7 9.6 9.2 5.2 9.8
将Fe2+氧化为Fe3+,便于后面调节pH时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
使Fe3+和Al3+沉淀完全
CaF2、MgF2
题空突破三
题空突破三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一)有关沉淀洗涤的答题规范
1.洗涤剂的选择
洗涤试剂 适用范围 目的
蒸馏水 冷水 产物不溶于水 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着的××杂质;可适当降低固体因为溶解而造成的损失
热水 有特殊的物质其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 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着的××杂质;可适当降低固体因为温度变化而造成溶解的损失
有机溶剂(酒精、丙酮等) 固体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减少固体溶解;利用有机溶剂的挥发性除去固体表面的水分,产品易干燥
饱和溶液 对纯度要求不高的产品 减少固体溶解
酸、碱溶液 产物不溶于酸、碱 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着的可溶于酸、碱的杂质;减少固体溶解
2.洗涤的方法
(1)洗涤的方法:让过滤后的晶体继续留在过滤器中,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加入洗涤剂至浸没晶体,让洗涤液自然流下,重复2~3次即可。
(2)注意点:在洗涤过程中不能搅拌。因为滤纸已经润湿,如果搅拌很容易搅破滤纸,造成晶体损失。
(3)三个得分点:注洗涤液→加洗涤液→重复操作。
①注洗涤液: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洗涤液
②加洗涤液:洗涤液完全浸没晶体
③重复操作:重复操作2~3次
【教考衔接】
典例 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制备路线如下:
实验室中“漂洗”沉淀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着玻璃棒)向漏斗(或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待水全部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
解析:“漂洗”沉淀就是洗涤沉淀,需要直接在过滤器中进行,(沿着玻璃棒)向漏斗(或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待水全部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
【对点演练】
1.以磷石膏(主要成分为CaSO4,杂质SiO2、Al2O3等)为原料可制备轻质CaCO3。
匀速向浆料中通入CO2,当浆料清液pH接近6.5时,过滤并洗涤固体。滤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两种阴离子为和;检验固体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后,再滴加BaCl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已洗涤完全
2.CuSO4·5H2O是铜的重要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CuSO4·5H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
如果采用重量法测定CuSO4·5H2O的含量,完成下列步骤:①________,②加水溶解,③加氯化钡溶液,沉淀,④过滤(其余步骤省略)。在过滤前,需要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量样品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已沉淀完全
(二)产品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1.过滤:分离难溶物和易溶物,根据特殊需要采用趁热过滤或者抽滤等方法。
2.萃取和分液: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提取分离物质,如用CCl4或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3.蒸发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从溶液中提取NaCl。
4.冷却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易水解的溶质或结晶水合物,如KNO3、FeCl3、CuCl2、CuSO4·5H2O、FeSO4·7H2O等。
5.蒸馏或分馏: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如分离乙醇和甘油。
6.冷却法:利用气体液化的特点分离气体,如合成氨工业采用冷却法分离平衡混合气体中的氨气。
【教考衔接】
典例[2022·湖北卷,18节选]全球对锂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盐湖提锂”越来越受到重视。某兴趣小组取盐湖水进行浓缩和初步除杂后,得到浓缩卤水(含有Na+、Li+、Cl-和少量Mg2+、Ca2+),并设计了以下流程通过制备碳酸锂来提取锂。
25℃时相关物质的参数如下:
LiOH的溶解度:12.4 g/100 g H2O
化合物 Ksp
Mg(OH)2 5.6×10-12
Ca(OH)2 5.5×10-6
CaCO3 2.8×10-9
Li2CO3 2.5×10-2
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1”为___________。
(2)向“滤液1”中加入适量固体Li2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提高Li2CO3的析出量和纯度,“操作A”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洗涤。
Mg(OH)2
将Ca2+转化成CaCO3沉淀除去,同时不引入新杂质
蒸发浓缩
趁热过滤
解析:浓缩卤水(含有Na+、Li+、Cl-和少量Mg2+、Ca2+)中加入石灰乳[Ca(OH)2]后得到含有Na+、Li+、Cl-和Ca2+的滤液1,沉淀1为Mg(OH)2,向滤液1中加入Li2CO3后,得到滤液2,含有的离子为Na+、Li+、Cl-和OH-,沉淀2为CaCO3,向滤液2中加入Na2CO3,得到Li2CO3沉淀,再通过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产品Li2CO3。
(1)浓缩卤水中含有Mg2+,当加入石灰乳后,转化为Mg(OH)2沉淀,所以沉淀1为Mg(OH)2。
(2)滤液1中含有Na+、Li+、Cl-和Ca2+,结合已知条件:LiOH的溶解度和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可推测,加入Li2CO3的目的是将Ca2+转化成CaCO3沉淀除去,同时不引入新杂质。
(3)由Li2C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温度升高,Li2CO3的溶解度降低,即在温度高时,溶解度小,有利于析出,所以为提高Li2CO3的析出量和纯度,需要在较高温度下析出并过滤得到沉淀,即依次为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洗涤。
【对点演练】
1.(分离、提纯方法选择) SO2是硫酸工业尾气的主要成分。以硫酸工业的尾气为原料制备硫酸钾和硫酸锰晶体(MnSO4·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反应Ⅲ中,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后,进行蒸发浓缩、___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即得K2SO4产品。
(2)检验硫酸钾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物杂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趁热过滤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配成溶液,滴加过量Ba(NO3)2溶液,取上层清液滴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2.(滤液、滤渣成分的确定)锰常用于制造合金锰钢。某化工厂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含有SiO2、Fe2O3、CaO等少量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取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浸锰”步骤中往往有副产物MnS2O6生成,温度对“浸锰”反应的影响如图2所示。为减少MnS2O6的生成,“浸锰”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滤渣 Ⅰ”的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步骤中可以再加入MnSO4以促进“滤渣 Ⅰ”析出,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Ⅰ”中需要先加入MnO2充分反应后再调pH,写出加入Mn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 ℃
SiO2、CaSO4
c()增大,使平衡Ca2+(aq)+(aq) CaSO4(s)正向移动,促进CaSO4析出
MnO2+2Fe2++4H+===Mn2++2Fe3++2H2O
整合精品组件——题型突破
1.审题——破题秘诀
(1)看原料:明确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所需的材料。
(2)看目的:把握题干中的“制备”或“提纯”等关键词,确定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的目的。
(3)看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4)看三线: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
(5)找信息:明确反应条件控制和分离提纯方法。
(6)关注所加物质的可能作用:参与反应、提供反应氛围、满足定量要求。
2.方法——考场支招
(1)粗读题干,挖掘图示,明确目的
图示中一般会出现超出教材范围的知识,但题目有提示或者问题中不涉及,关注题目的每一个关键字,尽量弄懂流程图,但不必将每一种物质都推出,只需问什么推什么。通过阅读明确生产目的,找到制备物质所需的原料及所含杂质。
(2)携带问题,精读信息
读主干抓住关键字、词;读流程图,重点抓住物质流向(进入与流出)、实验操作方法。
(3)看清问题,准确规范作答
答题时要看清问题,不能答非所问,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答题时不具有“连带效应”,即前一问未答出,不会影响后面答题。
3.答题——关键要素
(1)原料预处理
①溶解、水浸、酸浸:通常用酸溶,如用硝酸、盐酸、浓硫酸等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②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
③研磨: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或减小固体颗粒度,增大物质间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反应条件的控制
①调pH除杂。
a.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b.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H+/OH-反应,使溶液pH增大/减小;不引入新杂质。例如,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
②试剂除杂:利用难溶制更难溶原理。
③加热: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控制温度不能过高。如NaHCO3、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铵盐等物质。
④降温: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分解、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教考衔接】
典例 磷酸铁锂(LiFePO4)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某企业利用富铁浸出液生成磷酸铁锂,开辟了处理硫酸亚铁废液一条新途径。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H2TiO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物质。
(1)钛铁矿用浓硫酸处理之前,需要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iO2+水解生成H2Ti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NaCl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中,从溶液中过滤出H2TiO3后,所得滤液浑浊,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大固体的表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TiO2++2H2O H2TiO3↓+2H+
ClO-+2Fe2++2H+===2Fe3++Cl-+H2O
换上新的过滤器,将浑浊滤液重新过滤
解析:(1)将钛铁矿粉碎,可以增大表面积,增大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TiO2+水解生成H2TiO3,同时生成氢离子,离子方程式为TiO2++2H2O H2TiO3↓+2H+;
(3)ClO-具有强氧化性,将Fe2+氧化为Fe3+,自身被还原为Cl-,酸性条件下,同时生成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O-+2Fe2++2H+===2Fe3++Cl-+H2O;
(4)从溶液中过滤出H2TiO3后,所得滤液浑浊,需要更换过滤器,重新过滤;
(5)为测定钛铁矿中铁的含量,某同学取经浓硫酸等处理的溶液(此时钛铁矿中的铁已全部转化为二价铁离子),采取KMnO4标准液滴定Fe2+的方法:(不考虑KMnO4与其他物质反应)在滴定过程中,若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则使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定分析时,称取a g钛铁矿,处理后,用c mol·L-1 KMnO4标准液滴定,消耗V mL,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
偏高
滴加最后半滴KMnO4标准液,溶液变成紫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析图】 工艺流程解读如下:
【对点演练】
[2024·湖北武汉校际联考]电子级氢氟酸是微电子行业的关键性基础材料之一,由萤石粉(主要成分为CaF2,含有少量SiO2和微量As2O3等)制备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生成H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生产时往往会适当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馏1”设备使用的材料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
A.玻璃 B.陶瓷
C.石英 D.金
(3)已知H2SiF6是一种配位酸,酸性与硝酸相近,可与KMnO4溶液反应制备极易溶于水的强酸H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F2+H2SO4(浓)===CaSO4+2HF↑
加快反应速率,提高CaF2的转化率
D
(4)“氧化”时将AsF3氧化为AsF5。AsF5的沸点高于AsF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液态HF是酸性溶剂,能发生自偶电离:HF H++F-,由于H+和F-都溶剂化,常表示为: 3HF H2F++。在HF溶剂中AsF5、BF3呈酸性,HClO3、HNO3、H2O呈碱性,比如AsF5、HClO3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AsF5+2HF As+H2F+;HOClO2+2HF (HO)2ClO++。在HF作用下:
①写出BF3与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 H2O与AsF5反应生成HAsF6。结合H+的能力:H2O________As (填“>”“<”或“=”)。
AsF5、AsF3均为分子晶体(分子间均不存在氢键),AsF5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大,熔沸点高
<第56讲 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1. 培养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培养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题空突破一 流程中原料的预处理
方法 目的
研磨、雾化 将块状或颗粒状的物质磨成粉末或将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以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
水浸 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酸浸 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碱浸 除去油污,溶解酸性氧化物、铝及其氧化物
灼烧 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
煅烧 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
【教考衔接】
典例 [2023·辽宁卷,16(1)]某工厂采用如下工艺处理镍钴矿硫酸浸取液含(Ni2+、Co2+、Fe2+、Fe3+、Mg2+和Mn2+)。实现镍、钴、镁元素的回收。
用硫酸浸取镍钴矿时,提高浸取速率的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对点演练】
1.[2023·全国乙卷,27(1)]LiMn2O4作为一种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受到广泛关注。由菱锰矿(MnCO3,含有少量Si、Fe、Ni、Al等元素)制备LiMn2O4的流程如下:
已知:Ksp[Fe(OH)3]=2.8×10-39,
Ksp[Al(OH)3]=1.3×10-33,
Ksp[Ni(OH)2]=5.5×10-16。
硫酸溶矿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提高溶矿速率,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_(举1例)。
2.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一种从废弃阴极射线管(CRT)荧光粉中提取稀土元素钇(Y)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废弃CRT荧光粉的化学组成(某些不参与反应的杂质未列出)
成分含量/% Y2O3 ZnO Al2O3 PbO2 MgO
预处理前 24.28 41.82 7.81 1.67 0.19
预处理后 68.51 5.42 4.33 5.43 0.50
试回答步骤Ⅰ中进行原料预处理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
题空突破二 流程中反应条件的控制
1.控制溶液的pH
(1)控制反应的发生,增强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或改变水解程度。
(2)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①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如若要除去Al3+、Mn2+溶液中含有的Fe2+,先用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pH。
②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增大;不引入新杂质。例如: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CO3、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
2.控制反应的温度
(1)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2)控制平衡移动方向。
(3)控制固体的溶解与结晶,如趁热过滤能防止某物质降温时析出。
(4)促进溶液中气体的逸出或实现蒸馏。
(5)防止或实现某物质水解或分解。
(6)使催化剂达到最大活性。
(7)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3.调节反应物的浓度
(1)根据需要选择适宜浓度,控制一定的反应速率,使平衡移动有利于目标产物的生成,减小对后续操作产生的影响。
(2)反应物过量,能保证反应的完全发生或提高其他物质的转化率,但对后续操作也会产生影响。
4.控制反应体系的压强
(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影响平衡移动的方向。
5.使用催化剂
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教考衔接】
典例 [2024·山东枣庄二模节选]钯(Pd)是一种贵金属,性质类似铂(Pt)。活性炭载钯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等工业,但使用过程中因生成难溶于酸的PdO而失活。一种从废钯催化剂(杂质主要含有机物、活性炭、及少量Fe、Cu、Al等元素)中回收海绵钯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Ⅰ.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工作原理分别为R—Cl+M- R—M+Cl-、R—Na+N+ R—N+Na+(R—表示树脂的有机成分)。
Ⅱ.“沉钯”时得到氯钯酸铵固体,不溶于冷水,可溶于稀盐酸。
(1)温度、固液比对浸取率的影响如图,则“浸取”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_____。
(2)“浸取”时,加入试剂A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子交换除杂”应使用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树脂,“洗脱”时应使用的洗脱液为________(填标号)。
A.硫酸 B.盐酸 C.无水乙醇
【对点演练】
1.(温度控制)辉铜矿石主要含有硫化亚铜(Cu2S)及少量脉石(SiO2)。一种以辉铜矿石为原料制备硝酸铜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回收S”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60 ℃之间,不宜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温除铁”过程中,加入Cu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程中,要用HNO3溶液调节溶液的pH,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2.(酸碱度控制——调pH)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MnO、MgO、CaO、SiO2等)可以制取多种化工试剂,以下为草酸钴晶体和氯化钴晶体的制备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浸出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Mg2+、Ca2+等。
②沉淀Ⅰ中只含有两种沉淀。
③流程中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Mn(OH)2
开始沉淀 2.7 7.6 7.6 4.0 7.7
完全沉淀 3.7 9.6 9.2 5.2 9.8
(1)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NaCl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Na2CO3调pH至5.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萃取剂层含锰元素,则沉淀Ⅱ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题空突破三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一)有关沉淀洗涤的答题规范
1.洗涤剂的选择
洗涤试剂 适用范围 目的
蒸馏水 冷水 产物不溶于水 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着的××杂质;可适当降低固体因为溶解而造成的损失
热水 有特殊的物质其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 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着的××杂质;可适当降低固体因为温度变化而造成溶解的损失
有机溶剂(酒精、丙酮等) 固体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减少固体溶解;利用有机溶剂的挥发性除去固体表面的水分,产品易干燥
饱和溶液 对纯度要求不高的产品 减少固体溶解
酸、碱溶液 产物不溶于酸、碱 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着的可溶于酸、碱的杂质;减少固体溶解
2.洗涤的方法
(1)洗涤的方法:让过滤后的晶体继续留在过滤器中,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加入洗涤剂至浸没晶体,让洗涤液自然流下,重复2~3次即可。
(2)注意点:在洗涤过程中不能搅拌。因为滤纸已经润湿,如果搅拌很容易搅破滤纸,造成晶体损失。
(3)三个得分点:注洗涤液→加洗涤液→重复操作。
①注洗涤液: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洗涤液
②加洗涤液:洗涤液完全浸没晶体
③重复操作:重复操作2~3次
感悟:
【教考衔接】
典例 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制备路线如下:
实验室中“漂洗”沉淀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点演练】
1.以磷石膏(主要成分为CaSO4,杂质SiO2、Al2O3等)为原料可制备轻质CaCO3。
匀速向浆料中通入CO2,当浆料清液pH接近6.5时,过滤并洗涤固体。滤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两种阴离子为和;检验固体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SO4·5H2O是铜的重要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CuSO4·5H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
如果采用重量法测定CuSO4·5H2O的含量,完成下列步骤:①________,②加水溶解,③加氯化钡溶液,沉淀,④过滤(其余步骤省略)。在过滤前,需要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产品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1.过滤:分离难溶物和易溶物,根据特殊需要采用趁热过滤或者抽滤等方法。
2.萃取和分液: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提取分离物质,如用CCl4或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3.蒸发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从溶液中提取NaCl。
4.冷却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易水解的溶质或结晶水合物,如KNO3、FeCl3、CuCl2、CuSO4·5H2O、FeSO4·7H2O等。
5.蒸馏或分馏: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如分离乙醇和甘油。
6.冷却法:利用气体液化的特点分离气体,如合成氨工业采用冷却法分离平衡混合气体中的氨气。
【教考衔接】
,, 典例
[2022·湖北卷,18节选]全球对锂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盐湖提锂”越来越受到重视。某兴趣小组取盐湖水进行浓缩和初步除杂后,得到浓缩卤水(含有Na+、Li+、Cl-和少量Mg2+、Ca2+),并设计了以下流程通过制备碳酸锂来提取锂。
25℃时相关物质的参数如下:
LiOH的溶解度:12.4 g/100 g H2O
化合物 Ksp
Mg(OH)2 5.6×10-12
Ca(OH)2 5.5×10-6
CaCO3 2.8×10-9
Li2CO3 2.5×10-2
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1”为________。
(2)向“滤液1”中加入适量固体Li2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提高Li2CO3的析出量和纯度,“操作A”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洗涤。
听课笔记
【对点演练】
1.(分离、提纯方法选择) SO2是硫酸工业尾气的主要成分。以硫酸工业的尾气为原料制备硫酸钾和硫酸锰晶体(MnSO4·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反应Ⅲ中,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后,进行蒸发浓缩、___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即得K2SO4产品。
(2)检验硫酸钾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物杂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滤渣成分的确定)锰常用于制造合金锰钢。某化工厂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含有SiO2、Fe2O3、CaO等少量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取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浸锰”步骤中往往有副产物MnS2O6生成,温度对“浸锰”反应的影响如图2所示。为减少MnS2O6的生成,“浸锰”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滤渣 Ⅰ”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该步骤中可以再加入MnSO4以促进“滤渣 Ⅰ”析出,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Ⅰ”中需要先加入MnO2充分反应后再调pH,写出加入Mn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合精品组件——题型突破
1.审题——破题秘诀
(1)看原料:明确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所需的材料。
(2)看目的:把握题干中的“制备”或“提纯”等关键词,确定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的目的。
(3)看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4)看三线: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
(5)找信息:明确反应条件控制和分离提纯方法。
(6)关注所加物质的可能作用:参与反应、提供反应氛围、满足定量要求。
2.方法——考场支招
(1)粗读题干,挖掘图示,明确目的
图示中一般会出现超出教材范围的知识,但题目有提示或者问题中不涉及,关注题目的每一个关键字,尽量弄懂流程图,但不必将每一种物质都推出,只需问什么推什么。通过阅读明确生产目的,找到制备物质所需的原料及所含杂质。
(2)携带问题,精读信息
读主干抓住关键字、词;读流程图,重点抓住物质流向(进入与流出)、实验操作方法。
(3)看清问题,准确规范作答
答题时要看清问题,不能答非所问,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答题时不具有“连带效应”,即前一问未答出,不会影响后面答题。
3.答题——关键要素
(1)原料预处理
①溶解、水浸、酸浸:通常用酸溶,如用硝酸、盐酸、浓硫酸等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②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
③研磨: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或减小固体颗粒度,增大物质间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反应条件的控制
①调pH除杂。
a.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b.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H+/OH-反应,使溶液pH增大/减小;不引入新杂质。例如,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
②试剂除杂:利用难溶制更难溶原理。
③加热: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控制温度不能过高。如NaHCO3、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铵盐等物质。
④降温: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分解、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教考衔接】
典例 磷酸铁锂(LiFePO4)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某企业利用富铁浸出液生成磷酸铁锂,开辟了处理硫酸亚铁废液一条新途径。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H2TiO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物质。
(1)钛铁矿用浓硫酸处理之前,需要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iO2+水解生成H2Ti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NaCl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中,从溶液中过滤出H2TiO3后,所得滤液浑浊,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测定钛铁矿中铁的含量,某同学取经浓硫酸等处理的溶液(此时钛铁矿中的铁已全部转化为二价铁离子),采取KMnO4标准液滴定Fe2+的方法:(不考虑KMnO4与其他物质反应)在滴定过程中,若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则使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定分析时,称取a g钛铁矿,处理后,用c mol·L-1 KMnO4标准液滴定,消耗V mL,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
【析图】 工艺流程解读如下:
听课笔记
【对点演练】
[2024·湖北武汉校际联考]电子级氢氟酸是微电子行业的关键性基础材料之一,由萤石粉(主要成分为CaF2,含有少量SiO2和微量As2O3等)制备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生成H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生产时往往会适当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馏1”设备使用的材料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
A.玻璃 B.陶瓷
C.石英 D.金
(3)已知H2SiF6是一种配位酸,酸性与硝酸相近,可与KMnO4溶液反应制备极易溶于水的强酸H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时将AsF3氧化为AsF5。AsF5的沸点高于AsF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液态HF是酸性溶剂,能发生自偶电离:HF H++F-,由于H+和F-都溶剂化,常表示为: 3HF H2F++。在HF溶剂中AsF5、BF3呈酸性,HClO3、HNO3、H2O呈碱性,比如AsF5、HClO3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AsF5+2HF As+H2F+;HOClO2+2HF (HO)2ClO++。在HF作用下:
①写出BF3与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 H2O与AsF5反应生成HAsF6。结合H+的能力:H2O________As (填“>”“<”或“=”)。
第56讲 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题空突破一
突破·关键能力
教考衔接
典例 答案:适当增大硫酸浓度或适当升高温度或将镍钴矿粉碎增大接触面积
对点演练
1.答案:MnCO3+H2SO4===MnSO4+H2O+CO2↑ 粉碎菱锰矿
2.解析:由已知中预处理前和预处理后的成分含量变化可得,预处理的目的为除去ZnO和Al2O3。
答案:除去ZnO和Al2O3
题空突破二
突破·关键能力
教考衔接
典例 解析:(1)由图可知,“浸取”的最佳条件为70 ℃、固液比3∶1;
(2)加入试剂A可以将PdO中的钯还原为单质,便于后期处理,故加入试剂A的理由是:将PdO还原为Pd;
(3)离子交换时发生的反应为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工作原理,为R—Cl+M- R—M+Cl-,其中氯离子被除掉,故应该选用阴离子交换膜;由题给信息可知洗脱时得到PdCl,则此时应该选用盐酸。
答案:(1)70℃、固液比3∶1 (2)将PdO还原为Pd
(3)阴离子 B
对点演练
1.解析:(1)苯是有机溶剂,易挥发,所以温度高苯容易挥发,而温度低溶解速率小,因此回收S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60 ℃之间,不宜过高或过低。(2)氧化铜是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调节溶液的pH,所以氧化铜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使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而析出。
答案:(1)温度高苯容易挥发,温度低溶解速率小
(2)调节溶液的pH,使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 抑制Cu2+的水解
2.解析:(1)浸出过程中,Co2O3与盐酸、Na2SO3发生反应,Co2O3转化为Co2+,Co元素化合价降低,则S元素化合价升高,SO转化为S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Co2O3+4H++SO===2Co2++SO+2H2O。
(2)加入NaClO3的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e3+,便于后面调节pH时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
(3)根据工艺流程图,结合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可知,加Na2CO3调pH至5.2,目的是使Fe3+和Al3+沉淀完全。滤液Ⅰ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Co2+、Mn2+、Mg2+、Ca2+等,萃取剂层含锰元素,结合流程图中向滤液Ⅰ中加入了NaF溶液,知沉淀Ⅱ为MgF2、CaF2。
答案:(1)Co2O3+SO+4H+===2Co2++SO+2H2O
(2)将Fe2+氧化为Fe3+,便于后面调节pH时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
(3)使Fe3+和Al3+沉淀完全 CaF2、MgF2
题空突破三
(一)
突破·关键能力
教考衔接
典例 解析:“漂洗”沉淀就是洗涤沉淀,需要直接在过滤器中进行,(沿着玻璃棒)向漏斗(或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待水全部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
答案:(沿着玻璃棒)向漏斗(或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待水全部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
对点演练
1.解析:滤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两种阴离子为SO和HCO,固体洗涤是否干净应检验SO。
答案: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后,再滴加BaCl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已洗涤完全
2.解析:需要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即检验溶液中是否有SO剩余。
答案:称量样品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已沉淀完全
(二)
突破·关键能力
教考衔接
典例 解析:浓缩卤水(含有Na+、Li+、Cl-和少量Mg2+、Ca2+)中加入石灰乳[Ca(OH)2]后得到含有Na+、Li+、Cl-和Ca2+的滤液1,沉淀1为Mg(OH)2,向滤液1中加入Li2CO3后,得到滤液2,含有的离子为Na+、Li+、Cl-和OH-,沉淀2为CaCO3,向滤液2中加入Na2CO3,得到Li2CO3沉淀,再通过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产品Li2CO3。
(1)浓缩卤水中含有Mg2+,当加入石灰乳后,转化为Mg(OH)2沉淀,所以沉淀1为Mg(OH)2。
(2)滤液1中含有Na+、Li+、Cl-和Ca2+,结合已知条件:LiOH的溶解度和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可推测,加入Li2CO3的目的是将Ca2+转化成CaCO3沉淀除去,同时不引入新杂质。
(3)由Li2C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温度升高,Li2CO3的溶解度降低,即在温度高时,溶解度小,有利于析出,所以为提高Li2CO3的析出量和纯度,需要在较高温度下析出并过滤得到沉淀,即依次为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洗涤。
答案:(1)Mg(OH)2
(2)将Ca2+转化成CaCO3沉淀除去,同时不引入新杂质
(3)蒸发浓缩 趁热过滤
对点演练
1.解析:(1)在相同温度下,K2SO4的溶解度最小,反应Ⅲ中,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进行蒸发浓缩后,K+和SO以K2SO4的形式结晶析出,此时趁热过滤,可得到K2SO4晶体,同时也可防止其他盐结晶析出。(2)因为Ag2SO4是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所以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Cl-时,应先加入过量Ba(NO3)2溶液使SO完全沉淀。
答案:(1)趁热过滤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配成溶液,滴加过量Ba(NO3)2溶液,取上层清液滴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2.答案:(1)90 ℃ SiO2、CaSO4 c(SO)增大,使平衡Ca2+(aq)+SO(aq) CaSO4(s)正向移动,促进CaSO4析出
(2)MnO2+2Fe2++4H+===Mn2++2Fe3++2H2O
整合精品组件——题型突破
突破·关键能力
教考衔接
典例 解析:(1)将钛铁矿粉碎,可以增大表面积,增大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TiO2+水解生成H2TiO3,同时生成氢离子,离子方程式为TiO2++2H2O H2TiO3↓+2H+;
(3)ClO-具有强氧化性,将Fe2+氧化为Fe3+,自身被还原为Cl-,酸性条件下,同时生成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O-+2Fe2++2H+===2Fe3++Cl-+H2O;
(4)从溶液中过滤出H2TiO3后,所得滤液浑浊,需要更换过滤器,重新过滤;
(5)如果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会导致标准液被稀释,消耗KMnO4标准液体积偏大,使测定结果偏高;当滴定达终点时,滴加最后半滴KMnO4标准液,溶液变成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由MnO~5Fe2+知,w(Fe)=×100%=%。
答案:(1)增大固体的表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TiO2++2H2O H2TiO3↓+2H+
(3)ClO-+2Fe2++2H+===2Fe3++Cl-+H2O
(4)换上新的过滤器,将浑浊滤液重新过滤
(5)偏高 滴加最后半滴KMnO4标准液,溶液变成紫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
对点演练
解析:(1)HF易挥发,“酸浸”时发生难挥发性酸制备易挥发性酸,即生成HF的反应方程式为CaF2+H2SO4(浓)===CaSO4+2HF↑;工业生产时往往会适当加热,其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CaF2的转化率。
(2)HF能与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玻璃、陶瓷、石英均含有二氧化硅, HF能腐蚀玻璃、陶瓷、石英,“精馏1”设备不能使玻璃、陶瓷、石英材料制作,HF不与金反应,因此“精馏1”设备以金为材料。
(3)KMnO4→HMnO4中Mn的价态没有发生变化,H2SiF6酸性与硝酸相似,即H2SiF6为强酸,HMnO4为溶于水的强酸,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生成K2SiF6沉淀,即离子方程式为2K++SiF===K2SiF6↓。
(4)AsF3、AsF5均为分子晶体,不含分子间氢键,因此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高,熔沸点越高,AsF5相对分子质量大于AsF3,AsF5熔沸点高。
(5)①HNO3在HF中呈碱性,其电离方程式为HNO3+2HF (HO)2NO++HF,BF3在HF中呈酸性,其电离方程式为BF3+2HF BF+H2F+,因此两者混合,发生类似的中和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BF3+HNO3+HF===(HO)2NO++ BF;②H2O与AsF5反应生成HAsF6,从而推出H2O结合H+能力小于AsF。
答案:(1)CaF2+H2SO4(浓)===CaSO4+2HF↑ 加快反应速率,提高CaF2的转化率
(2)D
(3)2K++SiF===K2SiF6↓
(4)AsF5、AsF3均为分子晶体(分子间均不存在氢键),AsF5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大,熔沸点高
(5)BF3+HNO3+HF===(HO)2NO++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