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神奇的新材料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3.神奇的新材料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1-24 10:1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3.神奇的新材料 共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2.能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并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3.知道一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4.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交流。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 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
教法学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对比学习法、合作小组法
教具准备 烧杯(装少量水)、纸杯、蜡烛、滴管、粉笔、记录单、抹布等。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神奇的新材料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二次备课
一、情景导入 1.《江南》(多媒体出示)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同学们,这首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了,大家还记得吗? 2.看来大家都非常棒!那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里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呀?(鱼和莲的故事)鱼大家都见过了,那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荷塘?荷塘的景色美不美?(美)雨中的荷塘景色更美,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播放雨中荷塘视频) 3.大家有没有发现,荷叶上有很多的小水珠?荷叶上为什么会有小水珠呢?(雨滴在上面)下雨的时候雨会打湿地面,打湿我们的衣服,头发等等,但是为什么打不湿荷叶呢?(生答) [设计意图:通过古诗的导入,使孩子们在美的意境中慢慢走入课堂,从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入手更容易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增加继续探索的求知欲。] 二、探索“雨打荷叶”的秘密 1.出示荷叶图片。 2.你看到荷叶上有什么?它是什么样的?雨滴为什么打不湿荷叶呢?(学生猜想) 3.老师这里有荷叶,每个小组给荷叶上滴水试试,在实验的过程中继续思考水滴为什么打不湿荷叶呢?(分发荷叶) 4.学生实验,并交流汇报。 5.现在我们再往荷叶上撒点粉笔灰试试。 6.同学们真棒,都能观察到荷叶的表面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就是它阻挡了水滴和灰尘。 7.那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不沾水不沾灰的东西呢?(生答雨衣、防水布等)它们之间都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呢?(都有不沾水不沾灰的特点) 8.那老师就有疑问了,荷叶是因为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可以阻挡水和灰尘,那雨衣也有细细的绒毛吗?(没有)那它为什么还能不沾水不沾灰呢?因为雨衣的表面包裹了一层防水的材料,这些神奇的新材料都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探究一下这种神奇的新材料。(板书:神奇的新材料) [设计意图:从“雨打荷叶”延伸到日常生活中防水的例子,能初步了解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并且把科学课程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三、做“蜡烛灰上滚水滴”实验。 1.实验之前先讲实验要求: 用火要注意安全;纸杯在火焰上停留的时间不能超过两秒,要反复熏黑。 滴水时不要滴太多;水太多会影响实验效果。 实验结束后要整理好桌面和实验器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现在我们知道怎么做实验了,那大家一起帮老师看看,我做的对不对。(教师演示:故意做错误的示范,让学生主动思考实验过程应该怎样正确操作。) 3.大家真是非常棒呢,看来大家都已经知道怎么做实验了,那我们一起来做吧!看哪个组最先找到蜡烛黑灰的特点哦! 4.学生做实验并自主探究。(实验步骤详见实验单) 5.学生交流讨论。 6.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呀?(水滴可以在蜡烛黑上滚来滚去,打不湿蜡烛黑)那撒上粉笔灰以后呢?(粉笔灰都被水吸走了)为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7.小结:蜡烛燃烧产生的黑色物质具有防水的作用,并且还不沾灰尘,只要水滴滚过灰尘就会被带走,这种不沾水也不沾灰的特点是不是跟荷叶还有雨衣一样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添加了这种神奇的物质以后都具有这种特殊的性质了呢! [设计意图:经历一次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从实验走向现实生活中的纳米布料,并亲身体验这种神奇新材料的特别之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触。] 四、科技改变生活 1.同学们,请看教材第10页,这种有自净作用的布料叫做纳米布料,是人类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明的,这种布料像荷叶表面和蜡烛黑灰那样,不沾水,不沾灰。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研制出来,用于制作造性能优异的产品。 2.讲到这里老师又有一个疑问了,我们一直在说的纳米材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呀?只是一种布料的名称吗?(生自由回答) 3.播放纳米材料视频。 4.原来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呀,而且纳米还可以制作这么多的材料,在未来的应用还这么广泛,看来这种材料还真是神奇呢,同学们等你们长大了,想利用纳米材料制作些什么来方便我们的生活呢? 5.在我们的身边除了纳米材料还有哪些随处可见的新型材料呢?(生自由回答) 比如:有自净作用的纳米面料;防水防晒的复合木头;安全的钢化玻璃;雷达不易发现的隐形飞机等等。(师适当补充) 6.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真是越来越像一个个小小的科学家了呢! [设计意图: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并从学到的知识拓展到未来你可以利用这种神奇的新材料制作什么东西,展开头脑风暴进行深度思考,使其向真正的科学家更进一步。
板 书 设 计 3.神奇的新材料 不沾水 荷叶、蜡烛灰 纳米材料 不沾灰
课 后 教 学 反 思
这节《神奇的新材料》上下来总体有四个感受:第一是孩子们对于这种新型的材料非常感兴趣,这节课的设计也非常吸引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究荷叶和蜡烛黑灰的特点,引入到新型材料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由浅入深逐一渗透,孩子们容易接受。第二是现代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动手的时间比较少,以至于课堂上的动手能力也较差,关于熏蜡烛黑灰的实验,我反复强调了多次,到真正的实验阶段所呈现的效果还是差强人意,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让孩子们多动手,锻炼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三是纳米布料那一段,由于纳米布料没有选好,所以孩子们并没有体会到它和荷叶的相同特点,在最后一次修改中就把那一个环节去掉了。在实验当中我只当是普通布料给孩子们讲了一下普通布料与纳米布料的不同之处,也算是让孩子们亲眼看到了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最后就是全课前面节奏太慢,后面节奏太快,在科技改变生活中,没有留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去说未来你想用纳米材料创造些什么来方便人类的生活。这就没有起到拓展的作用。总之,这节课上的并不让我满意,在课堂组织方面还要继续下功夫,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