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1. 认识水的电离,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
2.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及pH,掌握溶液pH的计算及检测方法。
考点一 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
1.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2O H3O++OH-或H2O H++OH-。
(2)25 ℃时,纯水中c(H+)=c(OH-)=1×10-7 mol·L-1。
2.水的离子积常数
(1)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
(2)影响因素:只与________有关,升高温度,Kw________。
(3)意义:K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w不变。
【师说·助学】 Kw适用范围: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
(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均________,Kw________。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3、Na2CO3),水的电离程度________,Kw不变。
【易错诊断】 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
1.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且水电离出的c(H+)和c(OH-)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水加热,Kw和c(H+) 均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度一定时,在纯水中通入少量SO2,水的电离平衡不移动,Kw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考衔接】
典例1 [2023·湖南卷,12D改编]常温下,用浓度为0.020 0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020 0 mol·L-1的HCl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η(η=)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听课笔记
典例2 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听课笔记
【师说·延伸】 正确理解水的电离平衡曲线
(1)曲线上的任意点的Kw都相同,即c(H+)·c(OH-)相同,温度相同。
(2)曲线外的任意点与曲线上任意点的Kw不同,温度不同。
(3)实现曲线上点之间的转化需保持温度相同,改变酸碱性;实现曲线上点与曲线外点之间的转化一定要改变温度。
【对点演练】
考向一 正确理解水的电离平衡曲线
1.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点Kw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水中加少量酸,可实现A点向________点移动。
(3)ABE形成的区域中的点都呈现________性。
(4)若在B点温度下,pH=2的硫酸溶液中,c水(H+)=________ mol·L-1。
考向二 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理解水电离出的
c水(H+)或c水(OH-)
2.25 ℃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
①NaCl ②NaOH ③H2SO4 ④(NH4)2SO4,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计算c水(H+)或c水(OH-)
(1)室温下,0.01 mol·L-1的盐酸中,c水(H+)=________________。
(2)室温下,pH=4的亚硫酸溶液中,c水(H+)=________________。
(3)室温下,pH=10的KOH溶液中,c水(OH-)=________________。
(4)室温下,pH=4的NH4Cl溶液中,c水(H+)=________________。
(5)室温下,pH=10的CH3COONa溶液中,c水(OH-)=________________。
25 ℃时,由水电离出的c水(H+)或c水(OH-)的计算方法
(1)酸、碱抑制水的电离,酸溶液中求c(OH-),即c水(H+)=c水(OH-)=c(OH-),碱溶液中求c(H+),即c水(OH-)=c水(H+)=c(H+)。
(2)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故c水(H+)等于显性离子的浓度。
(3)酸式盐溶液
酸式酸根以电离为主:c水(H+)=c水(OH-)=c(OH-)。
酸式酸根以水解为主:c水(H+)=c水(OH-)=c(OH-)。
考点二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c(H+)和c(OH-)的相对大小
溶液的酸碱性 c(H+)与c(OH-)比较 常温下溶液pH
酸性溶液 c(H+)____c(OH-) ____7
中性溶液 c(H+)=c(OH-) =7
碱性溶液 c(H+)<c(OH-) >7
2.溶液的pH及其测量方法
(1)计算公式:pH=-lg c(H+)。
(2)适用范围:25 ℃时,0~14。
(3)测量方法
①pH试纸法: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试纸放在洁净的________或________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央,变色后与__________对照,即可确定溶液的pH。
②pH计(也叫酸度计)测量法:可较精确测定溶液的pH。
(4)溶液酸碱性的另外一种表示——pOH
①pOH=________;
②常温下:pH+pOH=________。
【师说·助学】 25 ℃时,pH与溶液中的c(H+)的关系:
【易错诊断】 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
1.任何温度下,利用H+和OH-浓度的相对大小均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H<7的溶液一定显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H+)=的溶液一定显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pH试纸测得某氯水的pH为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考衔接】
典例[2022·湖南卷,16(2)] 一种脱除和利用水煤气中CO2方法的示意图如下:
某温度下,吸收塔中K2CO3溶液吸收一定量的CO2后)=1∶2,则该溶液的pH=________(该温度下H2CO3的Ka1=4.6×10-7,Ka2=5.0×10-11)。
【解题关键】 由已知“)=1∶2”,确定用Ka2计算c(H+)。
听课笔记
【对点演练】
考向一 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1.常温下,两种溶液混合后酸碱性的判断(在括号中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1)相同浓度的HCl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2)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3)相同浓度的NH3·H2O和HCl溶液等体积混合( )
(4)pH=2的H2SO4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5)pH=3的HCl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6)pH=3的HCl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7)pH=2的CH3COOH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8)pH=2的H2SO4和pH=12的NH3·H2O等体积混合( )
考向二 多角度计算溶液的pH
2.计算25 ℃时下列溶液的pH。
(1)0.005 mol·L-1的H2SO4溶液的pH=________。
(2)0.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________。
(3)0.1 mol·L-1的NH3·H2O溶液(NH3·H2O的电离度α约为1%)的pH=________。
(4)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
(5)0.015 mol·L-1的硫酸与0.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
3.按要求计算下列各题(常温下,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
(1)25 ℃时,pH=3的硝酸和pH=12的氢氧化钡溶液按照体积比为9∶1混合,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
(2)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________。
(3)将pH=a的NaOH溶液Va L与pH=b的HCl溶液Vb L混合,若所得溶液呈中性,且a+b=13,则=________。
混合溶液pH的计算思维模型
(1)两种强酸混合:直接求出c混(H+),再据此求pHc混(H+)=。
(2)两种强碱混合:先求出c混(OH-),再根据Kw求出c混(H+),最后求pH
c混(OH-)=。
(3)强酸、强碱混合: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再由下式求出溶液中H+或OH-的浓度
①若酸过量:
c混(H+)=
②若碱过量:
c混(OH-)=
最后根据pH=-lg c(H+),求pH。
考向三 走出溶液稀释时pH的判断误区
4.(1)1 mL pH=5的盐酸,加水稀释到10 mL pH=________;加水稀释到100 mL,pH____7。
(2)pH=5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500倍,则稀释后)与c(H+)的比值约为________。
稀释酸、碱溶液时pH变化规律
考向四 pH概念的拓展应用
5.某温度下,水中c(H+)与c(OH-)的关系如图所示。pOH=-lg c(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温度高于25 ℃
B.在水中通入氨气,由水电离出的c(H+)减小
C.仅升高温度,可从b点变为a点
D.b点所处温度下,0.1 mol·L-1 KOH溶液的pH=13
微专题16 强酸(碱)与弱酸(碱)的比较
【要点归纳】
1.一元强酸(HCl)与一元弱酸(CH3COOH)的比较
(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的比较
比较项目 酸 c(H+) pH 中和碱的能力 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量 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
盐酸 大 小 相同 相同 大
醋酸 溶液 小 大 小
(2)相同pH、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的比较
比较项目 酸 c(H+) c(酸) 中和碱 的能力 与足量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量 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
盐酸 相同 小 小 少 相同
醋酸溶液 大 大 多
2.一元强酸(HCl)与一元弱酸(CH3COOH)稀释图像比较
(1)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倍 数,醋酸的pH大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 盐酸加入的水多
(2)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醋酸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 倍数,盐酸的pH大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 醋酸加入的水多
【典题示例】
典例 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10-4和1.7×10-5。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Ⅰ代表HNO2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保持不变(其中HA、A-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相同
听课笔记
【对点演练】
1.室温下,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与醋酸溶液。
(1)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颗粒大小均相同的锌,在图甲中画出盐酸和醋酸溶液中H2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
(2)加水稀释,在图乙中画出盐酸和醋酸溶液pH随V(水)变化曲线。
2.室温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
(1)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颗粒大小均相同的锌,在图丙中画出盐酸和醋酸溶液中H2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
(2)加水稀释,在图丁中画出盐酸和醋酸溶液pH随V(水)变化曲线。
3.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下同)。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5)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H2(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短关系是________。
(6)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第49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考点一
夯实·必备知识
2.(2)温度 增大
3.(2)减小 不变 (3)增大
易错诊断
1.正确。
2.正确。
3.错误。NaCl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CH3COONH4溶液中CH3COO-、均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4.错误。S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SO3为弱酸,其电离出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突破·关键能力
教考衔接
典例1 解析:由滴定曲线可知,a点时NaOH溶液和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和水,CH3COOH未发生反应,溶质成分为NaCl和CH3COOH;b点时CH3COOH反应掉一半,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H和 CH3COONa;c点时NaOH溶液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Na;d点时NaOH过量,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Na和NaOH。
答案:(1)NaCl、CH3COONa和NaOH (2)c>b>a
典例2 解析:由图可知,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不变,该曲线上的点温度相等,升高温度,不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故A项错误;b点c(H+)=c(OH-)=1.0×10-7 mol·L-1,故Kw=1.0×10-14,故B项错误;FeCl3为强酸弱碱盐,Fe3+结合水电离出的OH-,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右移,c(H+)增大,c(OH-)减小,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故C项正确;由c点到d点,水的离子积常数减小,但温度不变,Kw不变,则稀释溶液不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C
对点演练
1.答案:(1)B>C>A=D=E (2)D (3)碱 (4)1×10-10
2.答案:④>①>②>③
3.答案:(1)1×10-12 mol·L-1
(2)1×10-10 mol·L-1
(3)1×10-10 mol·L-1
(4)1×10-4 mol·L-1
(5)1×10-4 mol·L-1
考点二
夯实·必备知识
1.> <
2.(3)①玻璃片 表面皿 标准比色卡 (4)-lg c(OH-) 14
易错诊断
1.正确。
2.错误。温度高于25 ℃时,中性水溶液的pH<7。
3.正确。
4.错误。氯水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
突破·关键能力
教考衔接
典例 解析:由Ka2==5.0×10-11、)=1∶2,可得c(H+)=1.0×10-10mol·L-1,pH=-lg c(H+)=10。
答案:10
对点演练
1.答案:(1)中性 (2)碱性 (3)酸性 (4)中性 (5)酸性
(6)碱性 (7)酸性 (8)碱性
2.解析:(1)c(H2SO4)=0.005 mol·L-1,c(H+)=2×c(H2SO4)=0.01 mol·L-1,pH=2。
(2)c(OH-)=1×10-3 mol·L-1,c(H+)= mol·L-1=10-11 mol·L-1,pH=11。
(3)c(OH-)=0.1×1% mol·L-1=10-3 mol·L-1,c(H+)=10-11mol·L-1,pH=-lg c(H+)=11。
(4)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OH-)= mol·L-1=×10-6 mol·L-1,c(H+)= mol·L-1≈2.0×10-10 mol·L-1,pH≈9.7。
(5)混合后c(H+)= mol·L-1=0.01 mol·L-1,则pH=2。
答案:(1)2 (2)11 (3)11 (4)9.7 (5)2
3.解析:(1)pH=3的硝酸溶液中c(H+)=10-3 mol·L-1,pH=12的Ba(OH)2溶液中c(OH-)= mol·L-1=10-2 mol·L-1,二者以体积比为9∶1混合,Ba(OH)2过量,溶液呈碱性,混合溶液中c(OH-)==1×10-4 mol·L-1,则混合后c(H+)== mol·L-1=1×10-10 mol·L-1,故pH=10。
(2)设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为V1 L,硫酸氢钠溶液的体积为V2 L,依题意知,n(Ba2+)=),由Ba(OH)2+NaHSO4===BaSO4↓+NaOH+H2O知,生成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n(NaOH)=n[Ba(OH)2]=5×10-3 V1 mol,=1×10-3 mol·L-1,则V1∶V2=1∶4。
(3)pH=a的NaOH溶液中c(OH-)=10a-14 mol·L-1,pH=b的HCl溶液中c(H+)=10-b mol·L-1,根据中和反应H++OH-===H2O,知c(OH-)·Va=c(H+)·Vb,===1014-(a+b),a+b=13,则=10。
答案:(1)10 (2)1∶4 (3)10
4.解析:(2)稀释前)= mol·L-1,稀释后)= mol·L-1=10-8 mol·L-1;稀释后c(H+)接近10-7 mol·L-1,所以≈=。
答案:(1)6 接近 (2)1∶10
5.解析:由题图可知,b点对应的pOH=pH=6.5,则有c(H+)=c(OH-)=10-6.5 mol·L-1,Kw=c(H+)·c(OH-)=10-6.5×10-6.5=1×10-13>Kw(25 ℃),故b点温度高于25 ℃,A正确;在水中通入氨气,c(OH-)增大,抑制了水的电离,则由水电离出的c(H+)减小,B正确;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c(OH-)均增大,则pH、pOH均减小,且二者相等,故升高温度,可从b点变为a点,C正确;b点对应的Kw=1×10-13,0.1 mol·L-1 KOH溶液中c(H+)=1×10-12 mol·L-1,则溶液的pH=12,D错误。
答案:D
微专题16
典题示例
典例 解析:根据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可知酸性:HNO2>CH3COOH,相同pH的两种酸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弱酸的pH变化较小,故曲线Ⅰ代表CH3COOH溶液,A项错误;两种酸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b点溶液pH小于c点溶液pH,则b点对应酸电离出的c(H+)大,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大,故水的电离程度:b点c(HNO2),故n(CH3COOH)>n(HNO2),因此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不同,D项错误。
答案:C
对点演练
1.答案:
2.答案:
3.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HCl、H2SO4都是强酸,但H2SO4是二元酸。
(2)CH3COOH是弱酸,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
(3)醋酸溶液中存在CH3COOH CH3COO-+H+的电离平衡。
答案:(1)b>a>c (2)b>a=c
(3)c>a>b(或c>a=2b) (4)c>a=b
(5)a=b=c a=b>c (6)c>a=b(共45张PPT)
第49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1. 认识水的电离,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
2.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及pH,掌握溶液pH的计算及检测方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一 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
1.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2O H3O++OH-或H2O H++OH-。
(2)25 ℃时,纯水中c(H+)=c(OH-)=1×10-7 mol·L-1。
2.水的离子积常数
(1)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
(2)影响因素:只与________有关,升高温度,Kw________。
(3)意义:K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w不变。
【师说·助学】 Kw适用范围: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
温度
增大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
(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均________,Kw________。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3、Na2CO3),水的电离程度________,Kw不变。
减小
不变
增大
【易错诊断】 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
1.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且水电离出的c(H+)和c(OH-)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水加热,Kw和c(H+) 均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度一定时,在纯水中通入少量SO2,水的电离平衡不移动,Kw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正确。
正确。
错误。NaCl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CH3COONH4溶液中CH3COO-、均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错误。S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SO3为弱酸,其电离出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教考衔接】
典例1 [2023·湖南卷,12D改编]常温下,用浓度为0.020 0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020 0 mol·L-1的HCl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η(η=)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NaCl、CH3COONa和NaOH
c>b>a
解析:由滴定曲线可知,a点时NaOH溶液和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和水,CH3COOH未发生反应,溶质成分为NaCl和CH3COOH;b点时CH3COOH反应掉一半,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H和 CH3COONa;c点时NaOH溶液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Na;d点时NaOH过量,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Na和NaOH。
典例2 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不变,该曲线上的点温度相等,升高温度,不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故A项错误;b点c(H+)=c(OH-)=1.0×10-7 mol·L-1,故Kw=1.0×10-14,故B项错误;FeCl3为强酸弱碱盐,Fe3+结合水电离出的OH-,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右移,c(H+)增大,c(OH-)减小,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故C项正确;由c点到d点,水的离子积常数减小,但温度不变,Kw不变,则稀释溶液不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故D项错误。
【师说·延伸】
正确理解水的电离平衡曲线
(1)曲线上的任意点的Kw都相同,即c(H+)·c(OH-)相同,温度相同。
(2)曲线外的任意点与曲线上任意点的Kw不同,温度不同。
(3)实现曲线上点之间的转化需保持温度相同,改变酸碱性;实现曲线上点与曲线外点之间的转化一定要改变温度。
【对点演练】
考向一 正确理解水的电离平衡曲线
1.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点Kw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水中加少量酸,可实现A点向________点移动。
(3)ABE形成的区域中的点都呈现________性。
(4)若在B点温度下,pH=2的硫酸溶液中,c水(H+)=________ mol·L-1。
B>C>A=D=E
D
碱
1×10-10
考向二 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理解水电离出的c水(H+)或c水(OH-)
2.25 ℃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
①NaCl ②NaOH ③H2SO4 ④(NH4)2SO4,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④>①>②>③
3.计算c水(H+)或c水(OH-)
(1)室温下,0.01 mol·L-1的盐酸中,c水(H+)=________________。
(2)室温下,pH=4的亚硫酸溶液中,c水(H+)=________________。
(3)室温下,pH=10的KOH溶液中,c水(OH-)=________________。
(4)室温下,pH=4的NH4Cl溶液中,c水(H+)=________________。
(5)室温下,pH=10的CH3COONa溶液中,c水(OH-)=________________。
1×10-12 mol·L-1
1×10-10 mol·L-1
1×10-10 mol·L-1
1×10-4 mol·L-1
1×10-4 mol·L-1
25 ℃时,由水电离出的c水(H+)或c水(OH-)的计算方法
(1)酸、碱抑制水的电离,酸溶液中求c(OH-),即c水(H+)=c水(OH-)=c(OH-),碱溶液中求c(H+),即c水(OH-)=c水(H+)=c(H+)。
(2)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故c水(H+)等于显性离子的浓度。
(3)酸式盐溶液
酸式酸根以电离为主:c水(H+)=c水(OH-)=c(OH-)。
酸式酸根以水解为主:c水(H+)=c水(OH-)=c(OH-)。
考点二
考点二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c(H+)和c(OH-)的相对大小
溶液的酸碱性 c(H+)与c(OH-)比较 常温下溶液pH
酸性溶液 c(H+)____c(OH-) ____7
中性溶液 c(H+)=c(OH-) =7
碱性溶液 c(H+)<c(OH-) >7
>
<
2.溶液的pH及其测量方法
(1)计算公式:pH=-lg c(H+)。
(2)适用范围:25 ℃时,0~14。
(3)测量方法
①pH试纸法: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试纸放在洁净的________或________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央,变色后与__________对照,即可确定溶液的pH。
②pH计(也叫酸度计)测量法:可较精确测定溶液的pH。
(4)溶液酸碱性的另外一种表示——pOH
①pOH=__________;
②常温下:pH+pOH=________。
玻璃片
表面皿
标准比色卡
-lg c(OH-)
14
【师说·助学】 25 ℃时,pH与溶液中的c(H+)的关系:
【易错诊断】 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
1.任何温度下,利用H+和OH-浓度的相对大小均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H<7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H+)=的溶液一定显中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pH试纸测得某氯水的pH为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
错误。温度高于25 ℃时,中性水溶液的pH<7。
正确。
错误。氯水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
【教考衔接】
典例[2022·湖南卷,16(2)] 一种脱除和利用水煤气中CO2方法的示意图如下:
某温度下,吸收塔中K2CO3溶液吸收一定量的CO2后)=1∶2,则该溶液的pH=________(该温度下H2CO3的Ka1=4.6×10-7,Ka2=5.0×10-11)。
10
解析:由Ka2==5.0×10-11、)=1∶2,可得c(H+)=1.0×10-10mol·L-1,pH=-lg c(H+)=10。
【解题关键】
由已知“)=1∶2”,确定用Ka2计算c(H+)。
【对点演练】
考向一 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1.常温下,两种溶液混合后酸碱性的判断(在括号中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1)相同浓度的HCl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2)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3)相同浓度的NH3·H2O和HCl溶液等体积混合( )
(4)pH=2的H2SO4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5)pH=3的HCl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6)pH=3的HCl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7)pH=2的CH3COOH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8)pH=2的H2SO4和pH=12的NH3·H2O等体积混合( )
中性
碱性
酸性
中性
酸性
碱性
酸性
碱性
考向二 多角度计算溶液的pH
2.计算25 ℃时下列溶液的pH。
(1)0.005 mol·L-1的H2SO4溶液的pH=________。
(2)0.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________。
(3)0.1 mol·L-1的NH3·H2O溶液(NH3·H2O的电离度α约为1%)的pH=________。
(4)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
(5)0.015 mol·L-1的硫酸与0.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
2
11
11
9.7
2
解析:(1)c(H2SO4)=0.005 mol·L-1,c(H+)=2×c(H2SO4)=0.01 mol·L-1,pH=2。
(2)c(OH-)=1×10-3 mol·L-1,c(H+)= mol·L-1=10-11 mol·L-1,pH=11。
(3)c(OH-)=0.1×1% mol·L-1=10-3 mol·L-1,c(H+)=10-11mol·L-1,pH=-lg c(H+)=11。
(4)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OH-)= mol·L-1=×10-6 mol·L-1,c(H+)= mol·L-1≈2.0×10-10 mol·L-1,pH≈9.7。
(5)混合后c(H+)= mol·L-1=0.01 mol·L-1,则pH=2。
3.按要求计算下列各题(常温下,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
(1)25 ℃时,pH=3的硝酸和pH=12的氢氧化钡溶液按照体积比为9∶1混合,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
(2)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________。
(3)将pH=a的NaOH溶液Va L与pH=b的HCl溶液Vb L混合,若所得溶液呈中性,且a+b=13,则=________。
10
1∶4
10
解析:(1)pH=3的硝酸溶液中c(H+)=10-3 mol·L-1,pH=12的Ba(OH)2溶液中c(OH-)= mol·L-1=10-2 mol·L-1,二者以体积比为9∶1混合,Ba(OH)2过量,溶液呈碱性,混合溶液中c(OH-)==1×10-4 mol·L-1,则混合后c(H+)== mol·L-1=1×10-10 mol·L-1,故pH=10。
(2)设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为V1 L,硫酸氢钠溶液的体积为V2 L,依题意知,n(Ba2+)=),由Ba(OH)2+NaHSO4===BaSO4↓+NaOH+H2O知,生成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n(NaOH)=n[Ba(OH)2]=5×10-3 V1 mol,=1×10-3 mol·L-1,则V1∶V2=1∶4。
(3)pH=a的NaOH溶液中c(OH-)=10a-14 mol·L-1,pH=b的HCl溶液中c(H+)=10-b mol·L-1,根据中和反应H++OH-===H2O,知c(OH-)·Va=c(H+)·Vb,===1014-(a+b),a+b=13,则=10。
混合溶液pH的计算思维模型
(1)两种强酸混合:直接求出c混(H+),再据此求pHc混(H+)=。
(2)两种强碱混合:先求出c混(OH-),再根据Kw求出c混(H+),最后求pH
c混(OH-)=。
(3)强酸、强碱混合: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再由下式求出溶液中H+或OH-的浓度
①若酸过量:c混(H+)=
②若碱过量:c混(OH-)=
最后根据pH=-lg c(H+),求pH。
考向三 走出溶液稀释时pH的判断误区
4.(1)1 mL pH=5的盐酸,加水稀释到10 mL pH=________;加水稀释到100 mL,pH____7。
(2)pH=5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500倍,则稀释后)与c(H+)的比值约为________。
6
接近
1∶10
解析:(2)稀释前)= mol·L-1,稀释后)= mol·L-1=10-8 mol·L-1;稀释后c(H+)接近10-7 mol·L-1,所以≈=。
稀释酸、碱溶液时pH变化规律
考向四 pH概念的拓展应用
5.某温度下,水中c(H+)与c(OH-)的关系如图所示。pOH=-lg c(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温度高于25 ℃
B.在水中通入氨气,由水电离出的c(H+)减小
C.仅升高温度,可从b点变为a点
D.b点所处温度下,0.1 mol·L-1 KOH溶液的pH=13
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b点对应的pOH=pH=6.5,则有c(H+)=c(OH-)=10-6.5 mol·L-1,Kw=c(H+)·c(OH-)=10-6.5×10-6.5=1×10-13>Kw(25 ℃),故b点温度高于25 ℃,A正确;在水中通入氨气,c(OH-)增大,抑制了水的电离,则由水电离出的c(H+)减小,B正确;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c(OH-)均增大,则pH、pOH均减小,且二者相等,故升高温度,可从b点变为a点,C正确;b点对应的Kw=1×10-13,0.1 mol·L-1 KOH溶液中c(H+)=1×10-12 mol·L-1,则溶液的pH=12,D错误。
微专题16 强酸(碱)与弱酸(碱)的比较
【要点归纳】
1.一元强酸(HCl)与一元弱酸(CH3COOH)的比较
(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的比较
比较项目 酸 c(H+) pH 中和碱的能力 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量 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
盐酸 大 小 相同 相同 大
醋酸 溶液 小 大 小
(2)相同pH、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的比较
比较项目 酸 c(H+) c(酸) 中和碱 的能力 与足量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量 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
盐酸 相同 小 小 少 相同
醋酸溶液 大 大 多
2.一元强酸(HCl)与一元弱酸(CH3COOH)稀释图像比较
(1)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倍 数,醋酸的pH大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
盐酸加入的水多
(2)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醋酸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 倍数,盐酸的pH大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
醋酸加入的水多
【典题示例】
典例 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10-4和1.7×10-5。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Ⅰ代表HNO2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保持不变
(其中HA、A-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相同
答案:C
解析:根据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可知酸性:HNO2>CH3COOH,相同pH的两种酸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弱酸的pH变化较小,故曲线Ⅰ代表CH3COOH溶液,A项错误;两种酸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b点溶液pH小于c点溶液pH,则b点对应酸电离出的c(H+)大,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大,故水的电离程度:b点c(HNO2),故n(CH3COOH)>n(HNO2),因此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不同,D项错误。
【对点演练】
1.室温下,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与醋酸溶液。
(1)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颗粒大小均相同的锌,在图甲中画出盐酸和醋酸溶液中H2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
(2)加水稀释,在图乙中画出盐酸和醋酸溶液pH随V(水)变化曲线。
2.室温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
(1)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颗粒大小均相同的锌,在图丙中画出盐酸和醋酸溶液中H2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
(2)加水稀释,在图丁中画出盐酸和醋酸溶液pH随V(水)变化曲线。
3.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下同)。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5)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H2(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短关系是________。
(6)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b>a>c
b>a=c
c>a>b
c>a=b
a=b=c
a=b>c
c>a=b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HCl、H2SO4都是强酸,但H2SO4是二元酸。
(2)CH3COOH是弱酸,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
(3)醋酸溶液中存在CH3COOH CH3COO-+H+的电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