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基础训练
1.默写
(1)在《春江花月夜》中,良辰美景引发诗人对生命本源和宇宙无穷思索的诗句:“ ? ?”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 , 。”
(3)《春江花月夜》中写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 , 。”
(4)《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泻下,照得江畔的白沙也看不见了的句子:“ , 。”
(5)《春江花月夜》写出江天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 , 。”
(6)《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 , 。”
(7)《春江花月夜》中诗人以白云、青枫浦托物言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般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上独自忧愁的句子:“ , 。”
(8)《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的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上,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9)《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以“鸿雁”与“鱼龙”为意象,说明了游子佳人音讯断绝的情况。
(10)《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了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 ,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云”“青枫浦”是常见意象,白云飘忽是说游子行踪不定,“青枫浦”则常用作离别的景物、处所,从而引出了离愁别恨。
B.“谁家”“何处”两问句,正说明此情不止一家一处,如此发问让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C.“可怜”“应照”二句赋予月光以灵性,描绘出月光笼罩着思家的游子,月以悲悯的柔光追随游子徘徊的步伐久久不忍离去的迷离之景。
D.诗歌节选部分以月为主体,融诗情、画意为一体,赞叹自然的奇丽,讴歌爱情的纯洁,构成奇妙的艺术世界。
3.“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语言精妙,请结合节选诗句简要分析。
提升训练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邺都引①
[唐]张说
君不见魏武②草创争天禄③,群雄睚毗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④漳河曲。城郭为墟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春江花月夜(节选)
[唐]张若虚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14年,作者贬相州刺史期间。②魏武,指魏武帝曹操。213年曹操封为魏王,定都于邺。③天禄,天赐的福禄,后多指帝位。④汗漫,漫无边际。
4.下列对本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中,在“昼携壮士破坚阵”的紧张后紧接以“夜接词人赋华屋”的清雅,是为了凸显曹操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
B.第一首诗“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侧面描写曹操的政绩,城池绵延环绕,桑榆沿河密布,一派富庶的景象。
C.第二首诗,作者面对辽阔江天的一轮孤月,由写景转向人生的思考,借月阐理,兼有抒情,为下文写相思起到过渡作用。
D.第二首诗中,“白云”飘忽,比喻游子像白云一样缓缓离去,行踪不定,“青枫浦”更是增添了思妇、游子离别之愁苦。
5.请分析两首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有何异同。春江花月夜
基础训练
1.默写
(1)在《春江花月夜》中,良辰美景引发诗人对生命本源和宇宙无穷思索的诗句:“ ? ?”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 , 。”
(3)《春江花月夜》中写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 , 。”
(4)《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泻下,照得江畔的白沙也看不见了的句子:“ , 。”
(5)《春江花月夜》写出江天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 , 。”
(6)《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 , 。”
(7)《春江花月夜》中诗人以白云、青枫浦托物言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般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上独自忧愁的句子:“ , 。”
(8)《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的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上,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9)《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以“鸿雁”与“鱼龙”为意象,说明了游子佳人音讯断绝的情况。
(10)《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了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 , 。”
答案:(1)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2)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3)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4)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5)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6)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7)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8)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9)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10)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的字词有:畔、宛、芳甸、霰、汀、纤、皎、度、浦、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云”“青枫浦”是常见意象,白云飘忽是说游子行踪不定,“青枫浦”则常用作离别的景物、处所,从而引出了离愁别恨。
B.“谁家”“何处”两问句,正说明此情不止一家一处,如此发问让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C.“可怜”“应照”二句赋予月光以灵性,描绘出月光笼罩着思家的游子,月以悲悯的柔光追随游子徘徊的步伐久久不忍离去的迷离之景。
D.诗歌节选部分以月为主体,融诗情、画意为一体,赞叹自然的奇丽,讴歌爱情的纯洁,构成奇妙的艺术世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描绘出月光笼罩着思家的游子,月以悲悯的柔光追随游子徘徊的步伐久久不忍离去的迷离之景”错误,“可怜楼上月装回,应照离人妆镜台”这两句不是从游子的角度展开,而是从思妇的角度来写。
3.“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语言精妙,请结合节选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①拟人。作者将月拟人化,赋予月以人的动作和情感,如“裴回”二字非常传神,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一直陪伴着她,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②用典。诗人借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的典故,寄托相思之情。一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不能传音讯,又该平添多少愁苦。
提升训练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邺都引①
[唐]张说
君不见魏武②草创争天禄③,群雄睚毗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④漳河曲。城郭为墟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春江花月夜(节选)
[唐]张若虚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14年,作者贬相州刺史期间。②魏武,指魏武帝曹操。213年曹操封为魏王,定都于邺。③天禄,天赐的福禄,后多指帝位。④汗漫,漫无边际。
4.下列对本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中,在“昼携壮士破坚阵”的紧张后紧接以“夜接词人赋华屋”的清雅,是为了凸显曹操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
B.第一首诗“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侧面描写曹操的政绩,城池绵延环绕,桑榆沿河密布,一派富庶的景象。
C.第二首诗,作者面对辽阔江天的一轮孤月,由写景转向人生的思考,借月阐理,兼有抒情,为下文写相思起到过渡作用。
D.第二首诗中,“白云”飘忽,比喻游子像白云一样缓缓离去,行踪不定,“青枫浦”更是增添了思妇、游子离别之愁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A.“是为了凸显曹操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错误,是为了表现曹操极具儒将风度的形象。
5.请分析两首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有何异同。
答案:异:“城郭为墟人改代,但有西明月在”,以都邑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月之千秋永照对比,突显人非物换,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如寄的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将人类的代代相续与月之永恒不变对比,表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无限,强调人类的绵延不绝,抒发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
同:都抒发了对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