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5 23:4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上10《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学习默读,在掌握基础字词的情况下通过勾画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结构,梳理主要事件。
思维发展:联系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体会文章主旨。
创意表达:品味质朴而富有韵味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了解主要事件对作者的影响。
文化传承:深化爱国情感,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语文学习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
品味质朴而富有韵味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了解主要事件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作者近观,课程轻启
教师:教师最崇高的称号莫过于“人民教育家“,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一定春风化雨,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位特级教师,她是基础教育领域唯一的一位”人民教育家“,是中国”最美的奋斗者“。她就是我的榜样,学生们心中的好老师——于漪老师。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郑重地读一读于漪老师的颁奖词【展示课件】。学生朗读颁奖词。
颁奖词
她已是90岁的耄耋老人,有着60年的教学生涯。她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她深爱着学生,痴迷着语文教学。“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用这样的话语不断地鞭策着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于漪,师者的楷模。
教师:(朗读评价),同学们,于漪老师一直活跃在教学第一线,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她,是师者的楷模,是学生的最佳引导者。今天,我想请大家结合第十课,为于漪老师制作一本回忆录。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编写的过程中,从于漪老师的往事里得到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二、标题细选,依依轻触
教师:老师已经设定好了目录板块,完成了作者介绍。现在请大家帮我看看,封面的主标题选哪一个好呢?【展示课件。标题有“往事难忘“和”往事依依“】
学生自由作答,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依依“。
三、默读品析,往事画卷徐展
教师:文章内容是对金色往事的追忆,究竟是哪些往事能让于漪老师怀念不已呢?请同学们按要求独立完成任务一,完成我们这本回忆录的主体部分,老师则负责排版配图。
学习任务一:请以时光为序,让每一件往事单独成页
提示:默读课文,使用圈点批注法,注意领起句,先划分层次,再在相应段落中寻找概括主要事件。
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默读圈画的过程中,老师巡查指导。
1、找到领起句,梳理文章,划分文章结构。
领起句:
第一段:“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领起全文)。
第三段:“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得……《千家诗》”(领起第四段)。第五段:“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领起第五六段)。
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6),第三部分(7)。
2、明确写作顺序,概括往事,体会材料的选取与安排。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主要事件:1看山水画(第二自然)、2看《评注图像水浒传》插图(第二自然段)、3读《千家诗》(第三、四自然段)、4 听国文老师诵读宋词(第五自然段)、5听国文老师诵读诗歌(第五自然段)、6老师谆谆教导(第六自然段)。
概括事件时引导学生思考:
1、看《水浒传》为什么不和读《千家诗》在一块写?
2、写两位国文老师是否重复?
四、精读感悟,情感阅读提示
教师: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终于把往事梳理清楚了,可回忆录不仅仅是事件的罗列,更是情感的流露和思想的反思。请同学们合作完成任务二,让我们共同制作情感提示,共同体会依依之情。
学习任务二:请以语言为桥,为依依往事写情感提示【展示课件】
提示:精读文段,小组合作。注意圈画体会描写作者当时感受和后续影响的语句。可使用固定句式:“________(事件)时,于漪老师___________(感受),这件事___________(影响),使她十分留念,铭记于心。”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予以引导评价。(注意在学生讨论时要予以关注,加以引导,学生在回答时,不要只回答事件、感受、影响。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文本分析)
【参考】 1看山水画时,于漪老师百看不厌,乐在其中, 看《评注图像水浒传》插图时,于漪老师身临其境,津津有味,这两件事启发她的形象思维。
2读《千家诗》时,于漪老师沉醉意境,心旷神怡, 这件事使她获得美的享受和生活情趣。(例1:“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例2:“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缤纷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3听国文老师诵读诗词,于漪老师深受感动,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这些事培养了她课外阅读的兴趣。(例1: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例2:“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4老师的谆谆教导于漪老师铭记在心,使她一生受用不尽。
五、再读深化,点睛之笔勾勒
教师:“同学们,(微笑)刚刚我们从一段段文字铺就的时光长廊里,从那些细腻的描述中,不仅捕捉到了于漪老师人生篇章中的动人瞬间,更深刻感受到了每一段往事背后的情感与影响。从欣赏图画到阅读诗歌,再到老师教导下从课内走向广泛的课外阅读,我们仿佛在这一过程中,见证了一部微型的个人阅读史和成长史。每一份阅读提示都像是一颗颗珍贵的宝石,它们将被镶嵌在于漪老师回忆录的每个角落,闪烁着独一无二的光芒。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完善这本回忆录。(指向板书)为回忆录加上引言、结语和编后语。
学习任务三:请以书语为引,为回忆录写一则编后记。【展示课件】
提示:再读课文,引用书上的原话为回忆录设计引言、结语。结合标题、引言、结语体会文章主旨,为回忆录写一个编后记。
1、学生在文中寻找引言和结语。【展示课件】
引言:书的引言是书籍正文之前的部分,目的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帮助他们了解书籍的大致内容,并决定是否继续阅读。(第一自然段)
结语:结语是书籍的最后部分,结语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结束点,同时加深他们对整个作品的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2、朗读结语后,老师引出部分主旨【展示课件】:作者通过叙写少年时代印象深刻的几件往事及其对自己的影响,表达了对这些往事的追怀,敦促自己不断奋进……
3、链接补充于漪写这篇文章的缘由: 材料链接【展示课件】: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应河南《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一再邀请,她撰写了《往事依依》一文,刊登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999年第7期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本文选自《于漪全集》第20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略有改动。
4.补充编后记(本文主旨)【展示课件】
作者通过叙写少年时代印象深刻的几件往事及其对自己的影响,表达了对这些往事的追怀,敦促自己不断奋进也包含了劝勉下一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读书的意味。
六、联想共鸣,启示心间流淌
教师:通过大家一节课的努力,我们基本完成了这本回忆录的编辑制作。但老师仍觉不够。于漪老师希望我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读书。我们也该在这本书上留下些属于自己的文字,请同学们完成任务四,把我们的联想与启示作为附录留在于漪老师的回忆录里。
学习任务四:请以金句为鉴,让文字启迪我们的思想。
提示:跳读课文,请于文中找出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句子,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的联想与启示。
七、成果展示,作业精设
1、课堂小结【课件展示回忆录】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为于漪老师编织了一本回忆录,(快速展示课件16页-27页,声音中充满自豪)这本回忆录不仅记录了于漪老师的往事、情感与期盼,也承载了我们的心血与思考。如于漪老师所期望的那样,你们的智慧和创意,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回忆录的每一页。请同学们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各自的联想与启示,全班完成回忆录的附录的编写。
2、布置作业
(1)基础巩固类作业(必做):《能力培养与测试》
(2)拓展提升类作业(必做):
从学习生活中一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往事中选取一二,仿照课文第2段或第5段,写一小段文字。
(3)合作实践类作业(选做):
组织书画分享会,品读分享经典书画作品。
课堂总结:
同学们,请像于漪老师说的那样,珍惜青春,把握现在。我们共同期待你们的成长,让我们在语文中,在生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板书设计
往事依依
引出回忆 追忆往事 篇末点题(多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