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一物理试题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丽水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一物理试题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22 20:5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丽水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
高一物理试题卷(2025.1)
考生须知: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18题,共54分),第
Ⅱ卷(第19~23题,共46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请用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流水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4.本卷中用到g数值的取10m/s2。
第I卷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符号是
A.N B.s C.kg D.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越小的汽车其惯性也越小
B.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
C.牛顿通过斜面实验总结出自由落体规律
D.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四名运动员在标准田径场上进行200m赛跑,如图所示, 终点线
他们从不同起点起跑,都顺利地按规则要求完成了比赛,
从起点到终点过程他们的
A.位移相同 B.路程相等 五方
C.平均速度相同 D.平均速率相同
4.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华健儿奋勇拼搏,取得优异成绩。 第3题图
有关下列4个场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PARiS
A.在研究郑钦文的接球技巧时,可将她看成质点
B.刘焕华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坚持2秒获得胜利,“2秒”是指时刻
C.杨家玉获得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20公里”指的是位移
D.全红婵在跳水决赛中下落过程看到水面离自己越来越近是以自己为参考系
高一物理试题卷 第1页 共8页
5.歼35A是我国自行研发的中型多用途隐身战机。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表演时,战机沿曲线
ab向上爬升,关于飞机所受合力的4种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b b b! b
F F
a F a a
4 a
F
A B C D
6.如图所示,一只风筝被细绳拉紧在天上飞舞,关于这只风筝
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
A.只受重力作用
B.只受空气作用力
C.只受重力和细绳拉力 第6题图
D.只受重力、空气作用力和细绳拉力
7.如图所示为一小孩利用弹弓将弹珠打向前方空地,从橡皮筋(连同弹珠)
拉长后离开手到弹珠将要离开橡皮筋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弓连同弹珠整体的重心位置始终不变
B.弹弓橡皮筋的弹力是由于弹珠形变产生的
C.橡皮筋给弹珠的力与弹珠给橡皮筋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7题图
D.橡皮筋给弹珠的力与弹珠给橡皮筋的力始终等大反向
8.如图所示,有人把4个相同的网球叠在一起,下方3个网球紧挨着放在水平地面上,
其中一个网球记为B,网球A叠放在3个网球中间的正上方,已知
每个网球质量均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方3个球对A球的合力大于A球的重力 B
B.下方3个球与地面之间一定没有摩擦力
C.下方3个球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均为3mg 第8题图
D.将B球拿走后,剩下3个球仍能保持静止
9.在皮划艇赛事上成绩卓越的庆元籍运动员王楠,在某次训练中以恒定速率横渡一条河,
已知越接近河流中间水流速度越大,若她要以最短时间过河,则下列图像中,皮划艇
渡河轨迹和皮划艇朝向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高一物理试题卷 第2页 共8页
10.一个质量m=lkg的物体只受到共面的三个力作用,大小分别为2N、6N、10N,方向
可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为
A.1m/s2 B.3m/s2 C.6m/s2 D.12m/s2
11.某物体以8m/s的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2 m/s2,经时间t后速度变为12m/s,
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运动时间t=60s
B.t时间内的位移为400m
C.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
D.运动到100m处的速度是9m/s
12.2024年6月,我国无人机成功飞越珠峰,体现了
V
我国强大的无人机制造能力。如图甲为某次无人
机从地面开始向上起飞的场景,图乙为它运动的
速度-时间(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人机有时向上运动有时向下运动 o t t t t t t
B.无人机在t 至t 过程中先超重再失重 甲 乙
第12题图
C.无人机在t 至t 过程中受到的合力越来越大
D.无人机在t 时的加速度大于在t 时的加速度
13.用如图所示的推车搬运货物,推车的底板和背板
互相垂直,工人缓慢下压把手,使背板由竖直转
背板
向水平,推车和货物的状态由图甲变到图乙。在
该过程中不计货物与推车间的摩擦力,货物对底
板的压力为Ni、对背板的压力为N 。则该过程两
压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底板
图甲 图乙
A.N 逐渐减小到零 B.N 先减小后增加 第13题图
C. N 增加到无穷大 D.N 先增加后减小
14.如图所示,汽车车厢中悬挂着小灯笼串,车在平直道路上关闭门窗,向左匀加速直线
运动,当小灯笼串相对车厢静止时(车厢内无风扰动),下列各图中灯笼串的状态最
有可能的是
A B C D
高一物理试题卷 第3页 共8页
15.如图所示,某“复兴号”动车组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共有8节车厢(第1、2、5、6
车厢为动力车厢,其余4节为无动力车厢),设每节车
厢质量、轨道阻力、空气阻力均相同,当每节动力车厢
牵引力大小均为F时,第3、4两节车厢间的拉力大小为
A.F B.F2
C. F/4 D. F/8 第15题图
16.如图所示,相同的三根弹簧,等间距地挂在水平横杆上,弹簧下端分别挂上1个、2
个、3个相同的钩码,静止后弹簧下端位于同一条倾斜直线上。改变弹簧水平间距,
改变钩码个数分别为2个、3个、4个,反复多次实验,弹簧下
端均位于同一条倾斜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窄
A.可以得出伸长量越大弹簧劲度系数越大 早百 81 中
B.不能得出弹力大小与伸长量成一次函数关系
C.弹簧自身重力不会影响弹簧下端连线的倾斜程度
D.挂4个钩码的弹簧可能已经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 第16题图
17.农民采用抛秧的方式种植水稻,如图所示,甲、乙两颗秧苗
从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同时抛出,运动轨迹在同一竖直面 甲
内,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甲、乙两颗秧苗的判断正确的是 乙
A.可能会在空中相遇
B.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
第17题图
C.在轨迹最高点时的速度甲大于乙
D.在空中任意时间段的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
18.如图所示,屋檐口滴下的水,长年累月水滴石穿。檐口到下方
石板的高度为h=5m,若质量为1g的水滴从屋檐上由静止开始
落下,落到石板上溅起的最大高度为h'=0.4m,水滴与石板间
相互作用的时间为0.05s。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则水对石板竖直方向平均作用力大小约为
第18题图
A.0.26N B.0.14N
C.0.026N D. 0.014N
高一物理试题卷 第4页 共8页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与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9.(8分)某小组通过如图甲装置完成以下实验:I.“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Ⅱ.“探究小
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IⅢ."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细绳 小车及钩码 纸带
P
电火花计时器
第19题图甲
(1)用图中器材完成实验,采用的电源应选择▲(填“交流”或“直流”)▲V
(2)在完成实验I时,用手拉P端得到打点的纸带,计算不同时刻的速度并描点如图乙所示,
以下两幅图的连线方式与小车运动变化规律最接近的▲(选填“A”、"B")
40/(m-s) .D/(ms) D/(ms)
0 1/s O is 0 1/s第19题乙图 A.折线连线 B.平滑曲线连线
(3)在实验Ⅱ中,打出如图丙所示的一条纸带,A、B、C、D、E、F、G是打好的纸带
上6个连续的计数点(每两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
小为▲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A B C D E F G
1.401.90 2.38 2.88 3.39 3.87
第19题图丙 单位:cm
(4)有关I、Ⅱ、Ⅲ三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三个实验中细绳一定都要与轨道平行
B.三个实验都需要调节轨道倾角补偿摩擦阻力
C.实验Ⅱ中,P端所挂钩码质量可以大于小车及车上钩码的总质量
D.实验Ⅲ中,P端所挂槽码质量要远小于小车及车上钩码的总质量
高一物理试题卷 第5页 共8页
20.(8分)(1)某小组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2
第20题图甲
①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测力计外壳接触到白纸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两个测力计拉细绳时,两细绳的夹角越大越好
D.同一次实验中只要将橡皮筋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②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N。
(2)某小组做“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实验:
①探究一:用如图乙、丙两种装置研究平抛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C
p
M Yo
D
Q 同一竖直线
N o E
第20题图乙 第20题图丙
A.图乙探究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B.图乙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C.图丙探究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D.图丙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②探究二:用如下图装置通过多次描点获得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其中斜槽轨道末
端已经调整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试题卷 第6页 共8页
gn 豆 豆-四
A B C
③用题②中的装置做实验,如下图丁所示为小球在斜槽轨道末端时的位置示意图,1、
2、3、4点分别表示小球最高点、球心、最低点、右端点水平投影在竖直板上的位
置,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应是▲(选填数字1、2、3、4)。
A B l
,1
2、 4 D
3
第20题图丁
第20题图戊
④在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方格纸的竖直线与重锤线平行,方格纸的每个小
方格边长L=5cm。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中的4个点迹,如图戊所示,则小球在
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m/s,g取10m/s2。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9分)汽车在道路上出现故障而停车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所示),
以提醒后方车辆减速安全通过。在雨天,有一辆货车在平直高速公路因故障停车,后
方有一轿车以vo=30m/s 的速度向前行驶,由于雨天视线不好,轿车驾驶员只能看清
前方xo=40m内的路况,轿车刹车系统响应与人的反应总时间△t=1.5s,该时间内轿
车保持原有运动状态,轿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5 m/s2,求:
(1)轿车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的位移大小;
(2)轿车从驾驶员刚看到三角警示牌到刹车停止运
动所用的总时间;
(3)货车司机应当把三角警示牌至少放在车后多远
处,才能有效避免轿车与货车相撞。 第21题图
高一物理试题卷 第7页 共8页
22.(9分)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小型滑梯,滑梯装置的总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θ,一
质量为m的小孩爬上滑梯准备滑下,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当小孩静止在滑梯斜面上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要使小孩能下滑,滑梯斜面与小孩裤料间的动摩擦
因数μ不能超过多少;
(3)当小孩匀速下滑的过程中,整个滑梯装置对地面的
压力大小。
θ
第22题图
23.(12分)如图甲所示,矿山利用传送带传输矿物,对其装置简化为如图乙所示进行研
究。粗糙倾斜轨道AB与水平传送带BC平滑连接,CD为光滑水平轨道,传送带与轨
道无缝衔接,B、C、D在同一水平直线上,EF为一足够长的水平接收装置,E点位
于D点正下方,DE间高度h=1.25m。可视为质点的矿物从A点静止开始下滑,落到
EF上时离E点的水平距离为x,已知AB轨道长L=4m、倾角θ=37°,矿物与AB间
的动摩擦因数μ1=0.5,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传送带BC长s=3m,并以
速度v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为了确保输送过程的稳定性与便捷性,传送带速度大
小不能超过6m/s,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不计空气阻力。
(1)求矿物运动到B点时速度v 的大小;
(2)若传送带静止,求x大小;
(3)要使x最大,求传送带的速度大小范围;
(4)求x随v变化的关系。
A
第23题图甲
B CD
E F
第23题图乙
高一物理试题卷 第8页 共8页
丽水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 2 3 4 5 6 7 8 9
A D B D C D D C A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C B A B B C D A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与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9.(8分,每小题2分)(1)交流 220 (2)B
(3)0.263 0.480~0.510 (4)CD(漏选得1分)
20.(8分,未标记分值的每空1分)(1)①B ②2.08~2.18
(2)①AD(2分,漏选得1分) ②C ③2 ④2.5(2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
21.(9分)(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0-v =-2ax (2分)
解得:x=90m (1分)
(2)轿车刹车时间1r==6s (2分)
驾驶员看到警示牌到车停止所用时间t=△t+t=7.5s (1分)
(3)在反应时间内轿车的位移xi=vo△t=45m (1分)
驾驶员看到警示牌到车停止的总位移x总=x +x=135m (1分)
则警示牌放置车后的距离△x=x a-xo=95m (1分)
22.(9分)(1)小孩在滑梯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平衡知识可知:
摩擦力F,=mg sinθ (2分)
(2)若小孩能下滑时,需满足mg sinθ≥F/max (1分)
又因为Fmax=μFN (1分)
FN=mgcosθ (1分)
解得μ≤tanθ (1分)
(3)解法一:将小孩和滑梯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等于这个整体所受
到的重力,则有FN=(M+m)g (2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梯对地面的压力F=FN=(M+m)g(1分)
解法二:小孩受到滑梯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合力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孩
1
对滑梯的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竖直向下,故滑梯受到支持力大小FN=(M+m)g(2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梯对地面的压力F=FN=(M+m)g(1分) Fn'
解法三:小孩对滑梯的压力F压=FN=mgcosθ
对滑梯受力分析,有FN=F压cosθ+Mg (1分)
F
解得FN=(M+m)g (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梯对地面的压力F=FN=(M+m)g(1分)
23.(12分)(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sinθ-μmg cosθ=ma F压
得:a =2m/s2 (1分,写出公式或求出加速度) Mg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2=2a L (1分)
得:vB=4m/s (1分)
(2)在传送带上匀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μ mg=ma
得:a =2m/s2(1分,写出公式或求出加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2-v2=-2a s
得:Vc=2m/s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 h=282,x=vct, (1分,写出任意一个公式得1分)
解得x=1m (1分)
(3)若矿物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则离开D点时的速度最大,x最大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v2-v2=2a s(1分,判断出一直匀加速或写出公式)
得:vc=2√7m/s (1分)
所以要使x最大,传送带的速度2√7m/s≤v≤6m/s (1分)
(4)①由(3)可知,当2√7m/s≤v≤6m/s时,vo=vc=2√7m/s
得:x =vot=√7m (1分)
②由(2)可知若矿物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减速运动,vo=2m/s,则v≤2m/s,
得:x =vot=1m (1分)
③当2m/s得:x,=vot=(vm (1分)
综上,当v≤2m/s时,x=1m;当2m/s当2√7m/s≤v≤6m/s时,x=√7m。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