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2024年秋学期高一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地理
2025.01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40题,共40小题80分)、综合题(第41题~43题,共3大题20分)两部分,共8页。
2.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内作答,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上的答题要求。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2024年11月5日傍晚,我市某天文爱好者拍摄到金星伴月的景观(图1)。据此完成1~2题。
图1
1.当日可能是农历( )
A.初一 B.初五 C.十六 D.廿三
2.此时,“金星伴月”的水平方位是( )
A.偏东 B.偏南 C.偏西 D.偏北
3.一周后,观察到的月相接近( )
A. B. C. D.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最近发布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10月8日8时至10日8时,太阳先后发生五次明显耀斑爆发活动。据此完成4~6题。
4.该太阳活动发生在( )
A.太阳内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5.2024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按照太阳活动一般规律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A.2013年 B.2016年 C.2019年 D.2022年
6.当太阳活动增强时,给人造通讯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最主要是( )
A.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中断 B.卫星被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击毁
C.卫星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 D.卫星周围空间温度过低
“生命宜居带”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图2为“生命宜居带”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图2
7.据图可知,“生命宜居带”的位置在( )
A.水星和地球轨道之间 B.金星和地球轨道之间
C.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 D.地球和火星轨道之间
8.在图示的“生命宜居带”内,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条件 B.大气成分 C.温度条件 D.行星体积
9.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0.5倍,则可能出现生命的行星是( )
A.木星 B.火星 C.地球 D.水星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研究地层是了解地球的主要途径。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地编年,形成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10~12题。
10.地质历史上的两个重要的成煤时期是( )
A.寒武纪和古生代 B.古生代和中生代 C.中生代和新生代 D.新生代和元古代
11.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地理事物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裸子植物→蓝细菌→蕨类植物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
12.联合古陆最终解体的时间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前寒武纪
在中国北极科考期间,“雪龙”号科考船利用高空气球探空仪在北极太平洋区(70°N-85°N,150°W-170°W)开展探空观测,平均探空高度为31.15km。图3示意科考人员某次放飞的探空仪及其获取的低层大气垂直方向温度变化。据此完成13~14题。
图3
13.对流层顶部的高度因纬度不同而异。据图推测北极地区对流层顶部高度约为( )
A.0~2km B.8~9km C.10~11km D.13~14km
14.高空气球探空仪在上升到30km左右后易自行爆炸,主要是因为升空过程中( )
A.臭氧浓度增加 B.宇宙射线增强 C.气温先降后升 D.气压不断降低
图4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5为2024年无锡市连续两天的天气变化图。读图回答15~17题。
图4 图5
15.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16.图4中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⑤→④ D.②→④→⑤
17.与2日相比,3日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是( )
A.①减弱,⑤增强 B.①增强,⑤减弱 C.③增强,⑤增强 D.②增强,③增强
《台海使槎录》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日变化:“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四时皆然。”图6示意鹿耳门港和厦门港位置。据此完成18~19题。
图6
18.能反映厦门港“早西”(早晨吹西风)的热力环流是( )
A. B.
C. D.
19.清代我国商船每日早晚借助风力(顺风)进出鹿耳门港的规律是( )
①早晨出港 ②早晨进港 ③傍晚出港 ④傍晚进港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图7为2022年9月22日20时亚洲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20~21题。
图7
20.此时,北京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
A.偏北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东风
21.该时刻,以下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
A.北京 B.长春 C.西安 D.济南
新加坡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2008年建成的御咸蓄淡,变海湾为水库工程,为该国找到了一条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新方法。图8为新加坡滨海堤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2~24题。
图8
22.新加坡淡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平,下渗量小 B.雨季短,年降水量小
C.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D.河流短小,储水困难
23.滨海堤坝建成后,堤坝外围海域海水主要变化是( )
A.盐度增大 B.密度降低 C.温度升高 D.潮汐规律改变
24.以下属于新加坡推广的节水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收集雨水 C.淡化海水 D.调整水价
图9为北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kg/m )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5~27题。
图9
25.①②③分别表示北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 )
A.温度、盐度、密度 B.密度、温度、盐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盐度、密度、温度
26.在北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海水的( )
A.温度约为24℃ B.纬度约为12°N
C.密度约为1026kg/m D.盐度约为36‰
27.影响曲线③甲处数值最低的主要因素是( )
A.径流 B.降水 C.温度 D.藻类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汐的规律,赶在适当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图10示意通过手机小程序查询到的2024年10月9日(农历九月初七)青岛港海域的潮汐表。据此完成28~29题。
图10
28.该日最适合赶海的时间段为( )
A.2时—4时 B.6时—8时 C.13时—15时 D.20时—22时
29.与该日相比,10月17日青岛港海域的潮汐( )
A.高潮更高,低潮更低 B.高潮更低,低潮更高
C.高潮和低潮均更高 D.高潮和低潮均更低
快速城镇化显著改变城市下垫面特征,对地表汇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图11示意城市下游某水文站观测的城镇化前后径流过程曲线对比。据此完成30~31题。
图11
30.海绵城市理念的实施,对图示过程曲线的影响表现在( )
A.Q1增高 B.△Q减小 C.Q2降低 D.△T增大
31.图中△T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区域发生重要变化的环节是( )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水汽输送
人工智能(AI)广泛应用于场景生成,图12为AI科大讯飞生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32~33题。
图12
32.该景观处于( )
A.石芽为主的时期 B.石林为主的时期 C.峰林为主的时期 D.残丘为主的时期
33.关于该地貌景观的形成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石灰岩广布 B.风大而频繁 C.高温且干旱 D.山高且谷深
图13为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36题。
图13
34.图中土壤各层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层—淋溶层 B.乙层—腐殖质层 C.丙层—淀积层 D.丁层—岩石层
35.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 )
A.有机质含量 B.质地 C.发育程度 D.土层厚度
36.当地森林土壤颜色偏红,说明该地气候(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凉爽湿润 D.寒冷干燥
2024年09月18日20时08分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1.98度,东经117.60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图14为浙江省丽水市某居民手机地震预警信息。据此完成37~40题。
图14
37.此次地震的震源在( )
A.软流层 B.地壳 C.上地幔 D.下地幔
38.由图中预警信息可知( )
A.震中肥东县还未发生地震 B.丽水市震级小于合肥市肥东县
C.丽水市与肥东县烈度相同 D.通讯信息传播速度快于地震波
39.图中提供的地震避险指南信息可能是( )
①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②远离悬挂物,不乘电梯
③选择就近的生命三角区躲避 ④选择空旷地带避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0.该居民的手机显示距震中460km,主要借助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数字地球
二、非选择题(20分)
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某学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宜兴南部山区开展了一次野外实习,他们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PH值接近4.5,质地较黏重(孔隙度低、通透性差)。图15为宜兴南部山区景观图,图16为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
图15 图16
(1)说出宜兴的主要植被类型及气候特点。(3分)
(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该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少的原因。(2分)
(3)从适合农业耕作的角度,提出改良当地土壤的建议。(3分)
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渤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盐度最低的海,且每年冬季都会出现大面积冰封。根据2022年2月17日卫星遥感实况图分析,山东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出现了严重的海冰灾害,海冰灾害发生早,而且增长迅速,短时间内就覆盖了大片区域。图17为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海冰警报示意图。
图17
(1)指出海冰灾害最严重的海域,并说出其海冰分布的特点。(3分)
(2)说出渤海成为我国四大海域中盐度最低海域的原因。(4分)
4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5分)
某校地理研学小组到南方某地区进行泉水资源考察活动。该区内峰峦叠翠,林木葱笼,泉水出露较多,山体岩层以石灰岩为主,流水侵蚀作用强。途中,可看到不少游客直接取泉水饮用,经检测确认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图18为学生绘制的该公园部分区域的地质地貌图及研学路线示意。
图18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3分)
(2)简述①②两处泉水形成的原因。(2分)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1. 答案:B
解析:初一为新月,看不到月亮;初五为蛾眉月,傍晚时月亮出现在西方天空,符合金星伴月且月亮形状为月牙的特征;十六为满月,与图示月牙形状不符;廿三为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傍晚看不到。
2. 答案:C
解析:傍晚时金星和月亮出现在西方天空,所以“金星伴月”的水平方位是偏西。
3. 答案:A
解析:11月5日为农历初五左右,一周后接近农历十二,月相为上凸月,A选项图形符合。
4. 答案:C
解析: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色球层。
5. 答案:A
解析: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2024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为2013年。
6. 答案:A
解析:太阳活动增强时,大量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使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中断;卫星不会被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击毁;“流星雨”与太阳活动无关;太阳活动增强时,卫星周围空间温度不会过低。
7.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知,“生命宜居带”位于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
8. 答案:C
解析:“生命宜居带”内距离恒星距离适中,温度适宜,这是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光照条件、大气成分、行星体积也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
9. 答案:D
解析: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0.5倍,“生命宜居带”会更靠近太阳,水星可能处于该区域,更有可能出现生命。
10. 答案:B
解析:地质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成煤时期是古生代和中生代。
11. 答案:B
解析: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生物进化顺序为三叶虫(寒武纪)→鱼类(泥盆纪)→恐龙(中生代);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蓝细菌→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两栖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12. 答案:B
解析:联合古陆在中生代逐渐解体。
13. 答案:B
解析:对流层顶部气温约为-50℃左右,从图中可推测北极地区对流层顶部高度约为8 - 9km。
14. 答案:D
解析:高空气球探空仪升空过程中,气压不断降低,气球内部气压大于外部,当内外气压差过大时易自行爆炸。
15. 答案:C
解析: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图中④表示地面辐射。
16. 答案:A
解析:太阳辐射(①)穿过大气,被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后产生地面辐射(②),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④),大气增温,所以热量传递过程是①→②→④。
17. 答案:A
解析:3日为多云天气,与2日晴天相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减弱)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不高;夜晚大气逆辐射(⑤增强)增强,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低,所以昼夜温差较小。
18. 答案:B
解析:厦门港早晨吹西风,说明陆地气压高,海洋气压低,陆地温度低,海洋温度高,热力环流方向为陆地气流下沉,海洋气流上升,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B选项符合。
19. 答案:A
解析:鹿耳门港早晨吹东风,傍晚吹西风,商船早晨出港(顺风),傍晚进港(顺风)。
20. 答案:A
解析:根据等压线分布,北京位于高压中心东南部,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向右偏转后,风向最有可能为偏北风。
21. 答案:D
解析: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图中济南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
22. 答案:D
解析:新加坡淡水资源匮乏主要是因为国土面积小,河流短小,储水困难;新加坡地势低平,下渗量大;雨季长,年降水量大;气温高,蒸发量大,但不是主要原因。
23. 答案:A
解析:滨海堤坝建成后,阻挡了海水与淡水的交换,堤坝外围海域海水盐度增大;盐度增大,密度应增大;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堤坝建成关系不大;潮汐规律主要受天体引力影响,堤坝建成不会改变潮汐规律。
24. 答案:D
解析:修建水库、收集雨水、淡化海水主要是增加水资源的措施,调整水价属于节水措施。
25. 答案:A
解析:一般来说,纬度越低,海水温度越高,①曲线数值大致随纬度升高而降低,代表温度;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向两侧递减,②曲线符合盐度分布规律;海水密度与温度、盐度等有关,③曲线代表密度。
26. 答案:C
解析:北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位于副热带海区,约为36‰ - 37‰,此处温度约为24℃ - 26℃,纬度约为30°N,密度约为1026kg/m 。
27. 答案:A
解析:曲线③甲处位于河口附近,河流注入大量淡水,稀释海水,使海水盐度降低,所以影响曲线③甲处数值最低的主要因素是径流。
28. 答案:C
解析:赶海应选择在低潮时,从潮汐表可知,13时 - 15时水位较低,适合赶海。
29. 答案:A
解析:10月17日为农历九月十五左右,满月时引潮力大,与该日相比,10月17日青岛港海域的潮汐高潮更高,低潮更低。
30. 答案:B
解析:海绵城市理念的实施,增加了下渗,减少了地表径流,所以Q1降低,△Q减小;对Q2影响较小;△T减小。
31. 答案:B
解析:城市区域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加快,导致径流过程曲线中△T出现。
32. 答案:C
解析:从AI生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可看出,该景观以高大的山峰为主,处于峰林为主的时期。
33. 答案:A
解析: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所以该地貌景观形成的条件是石灰岩广布;风大而频繁、高温且干旱不利于喀斯特地貌形成;山高且谷深不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
34. 答案:A
解析:甲层为淋溶层;乙层为淀积层;丙层为母质层;丁层为母岩层。
35. 答案:B
解析: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受生物影响;成土母质影响土壤发育程度,但不是主要方面;土层厚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成土母质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36. 答案:A
解析:当地森林土壤颜色偏红,说明是红壤,红壤是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37. 答案:B
解析:震源深度12千米,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较厚,此次地震震源在地壳。
38. 答案:D
解析:震中肥东县已经发生地震;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丽水市震级与合肥市肥东县相同;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等有关,丽水市与肥东县震中距不同,烈度不同;通讯信息传播速度快于地震波,所以能提前发出预警。
39. 答案:B
解析:地震避险指南信息包括远离悬挂物,不乘电梯;选择就近的生命三角区躲避;选择空旷地带避险;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适用于洪水等灾害,不适用于地震。
40. 答案:C
解析:手机显示距震中距离,主要借助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确定手机位置,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计算与震中的距离。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41.(8分)
(1)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分)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分)
(2)该地气候高温多雨,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快;降水多,淋溶作用强,土壤中有机质易流失,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少。(2分)
(3)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掺沙,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通透性;施加石灰,中和土壤酸性。(3分)
42.(7分)
(1)海冰灾害最严重的海域:辽东湾。(1分)海冰分布特点:海冰厚度不均,从岸边向海洋递减;海冰面积大。(2分)
(2)渤海成为我国四大海域中盐度最低海域的原因:有大量河流注入,淡水稀释作用强;海域较为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不畅。(4分)
43.(5分)
(1)地形特征: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2分)地势特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1分)
(2)①②两处位于山谷,山体岩层以石灰岩为主,石灰岩易被流水溶蚀,形成地下溶洞和暗河;地下水在山谷处出露,形成泉水。(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