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学期百色市普通高中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一历史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考古发现龙山文化中的山西陶寺遗址,大型墓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有彩绘陶器、彩绘木
器以及整猪骨架等,这类墓葬不及墓葬总数的1%。小型墓墓坑小而狭长,大多没有木质葬
具和随葬品,这类墓约占墓葬总数的90%。据此推知当时该地()
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B.手工业的水平非常发达
C.社会等级出现明显分化
D.出现了复杂的阶级分化
2.战国时某学者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主张“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以治国。由此可知,该思想()
A.对法家治国理念有重要影响
B.蕴含了朴素辩证法
C.属于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主张
D.代表广大平民利益
3.汉代精英阶层喜爱西域物产与生活方式。《后汉书·五行志》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
床、胡座、胡饭、胡空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汉代()
A.丝绸之路沟通了文化交流
B.贵族阶层生活奢侈腐化
C.广大民众的社会生活丰富
D.西域地区经济文化领先
4.据《晋书·隐逸传》记载:东晋初年,河内人郭文从北方流落到吴兴地区,“步担入吴兴
余杭大辟山…区种(北方中原地区的一种耕种方法)菽麦”。据此可知,当时(
A.南方政权积极推广先进耕作方式
B.江南地区的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C.先进生产方式助推江南地区开发
D.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不断增强
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
9u112-40i1
5.图1是唐代懿宗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卷子,它原藏于敦煌藏经洞,现存
于大英图书馆,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卷子前边有一幅题为
《祇树给孤独园》的图画,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在祗园精舍向长老须菩提说法的故事。据此
可知()
1
图1
A.唐代时雕版印刷术得到普及
B.唐代时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C.唐代时统治者大力推崇佛教
D.唐代时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6.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多次强调“治安之本,惟在得人”“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
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理乱所系,尤须得人”,其统治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这
反映了唐太宗()
A.强干弱枝的统治策略
B.重视人才的治国原则
C.轻徭薄赋的民本思想
D.整顿吏治的坚强决心
7.表1是辽夏金的管理制度(部分)·
政权
管理制度
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
辽
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西夏
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金
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留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
表1
由此可知,当时少数民族政权()
A.呈现出全面封建化的历史趋势
B.彻底抛弃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C.与汉族政权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D.采用传承与借鉴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8.元朝摒弃了传统的德运、封禅、传国玉玺等政治文化符号,转而实行中央集权、行省等制
度,未遵循传统的五行相生或相克等“五运说”,取而代之的是王朝是否有能力维持疆域
稳定和海内一统。这一转变反映了元朝()
A.统治策略的独特性和实用性
B.强化了传统的华夷之辨
C.儒家伦理观受到了强烈冲击
D.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