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一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含第〡卷(选择题)和第川卷(非选择题)]和答题卡[含第〡卷填涂
卡和第川卷答题框]两大部分。考试只能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做答。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
2.考生在答卷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及考号填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
3.第丨卷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若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直接答在试题后。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做答,
本试题卷上不得做答,否则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老师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1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距今5000多年的花厅遗址中发现了大片墓葬群,其墓葬区分为南北两区,在南区发掘出
20多座墓葬,一般为单人葬,墓葬规模较小,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而北区墓葬规模更大
等级更高,随葬器物较多,有陶器玉器1430件。这能反映出当时
A.原始农业发达
B.宗法礼制健全
C.存在贫富分化
D.王权国家形成
2.战国时代变法浪潮风起云涌,出现了赵国赵武灵王改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和
秦国商鞅变法等,这一时期变法浪潮的出现根源于
A.诸侯争霸
B.富国强兵
C.百家争鸣
D.铁犁牛耕
3.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臣、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至沓来。中国的丝和
纺织品,经新疆,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也进入中国内地。经此
通道实现了物种和产品的大交换,各民族得以分享文明成果。由此可见,这条通道
A.促成中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B.成为中西方畅行无阻的桥梁
C.推动了沿线国家经济一体化
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高一历史试卷
第1页共6页
4.《晋书》记,苻坚(氏族),“八岁请师就家学,性至孝,博学多才艺”,苻融,“坚之
季弟,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谈玄论道,时人拟之王粲”,苻朗,“坚之从兄子也,耽玩
经籍,手不释卷,谈虚语玄,不觉日之将夕”。该史料体现了
A.氐族上层倾慕汉文化
B.魏晋政权的更迭频繁
C.魏晋儒道融合的趋势
D.氐族门阀政治的色彩
5.唐代规定职事官七十岁必须退休,魏征五十七岁因眼疾可能误事,主动要求退休,但退休
七年中以顾问身份经常向唐太宗进谏;开国元勋李靖年老时因“腿脚不便,愿乞骸骨”,
唐太宗称他“身居富贵而能知止”,批准了他的申请。材料反映了
A.科举选官制度存在严重的局限性
B.中央官僚机构变革调整的必要性
C.唐代对官员退休制度管理的混乱
D.国家机器统治效能得到一定维护
6.义仓是隋朝为备荒年而设置的粮仓,隋文帝开皇五年开始设立,以民间传统组织社为单位,
开皇十五年以后转变成由地方政府直接负责的赈灾防灾组织。开皇十六年,中央政府又以
诏令的形式进一步确定将义仓统一称之为社仓,并统一在县设置。社仓的设置
A.避免了自然灾害的影响
B.消除了自然经济的弊端
C.推动了社会保障的发展
D.维护了隋朝的长治久安
7.唐朝旅游业发达,种类丰富。既有以济世安邦为目的的宦游,又有以化羽登仙为目的的仙
游,更有以结得善缘为目的的释游。这反映出
A.阶层流动的增强
B.三教并行的影响
C.户籍管理的松弛
D.魏晋遗风的盛行
8.北宋“面具将军”狄青屡立战功,官至枢密使,最后遭文官排挤,忧愤离世;南宋“一代
武圣”岳飞,战功赫赫,最终被丞相秦桧构陷,含冤入狱。两位将军的命运
A.体现了文官家国情怀
B.反映了边疆复杂形势
C.充斥了后宫权力斗争
D.折射了现实治国理念
9.金代猛安谋克包含众多民族,构成较为丰富。除了女真族之外,还吸纳了契丹人、奚人以
及辽东地区的汉人和渤海人等族群,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不同民族间的共同发展。这
A.助长了猛安谋克户的堕落风气
B.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
C.阻碍了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进程
D.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长期稳定
高一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