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八)(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八)(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2 21:0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八)
复习范围:第六单元
一、基础知识。(27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分)
(1)当地县志记载(zǎi zài):“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dǎo dào)行,或擎(qíng jìng)之高二三丈而坠。”
(2)我不禁(jìn jīn)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jìn jìng)挺在山洼、山腰。
(4)矿产资源不是谁的恩赐(cì chì),而是经过许多许多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看拼音,写词语。(4分)
huáng yīng bāo guǒ lán qiú kuàng chǎn
kāng kǎi jī běn gòng xiàn mù dǔ
3.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浪淘风簸自天涯(簸:颠簸。)
B.水村山郭酒旗风(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C.书湖阴先生壁(书:书本,书籍。)
D.花木成畦手自栽(畦: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4.下列括号中的词语不是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的一项是(3分)( )
A.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漫游)
B.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交叉)
C.这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占据)
D.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宏观)
5.为下列句子选择使用正确的说明方法。(8分)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D.作比较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 )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3)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 千米的星球。( )
(4)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科学家们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等许多设想。(缩句)
(2)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改为反问句)
(3)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修改病句)
二、能力提升。(12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九曲黄河万里沙, 。如今直上银河去,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 写的《 》。
2.《书湖阴先生壁》中,赋予山水人的情感,将景物描写得温柔多情的诗句是: , 。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领略了波涛滚滚的 ,欣赏了江南 的景象,认识了 的三黑,还认识了面对恶劣的 和艰辛的 ,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 的山野老农……
三、口语交际。(4分)
长江白鲟被宣告灭绝,六年级(1)班针对此事展开讨论。有些同学认为这是自然界的优胜劣汰,不必担忧,有些同学则认为这是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
请你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逐条陈述理由。
四、阅读空间。(27 分)
(一)只有一个地球(节选)(14分)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 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璀璨:
恩赐:
2.选文中所列举的可再生资源包括哪些 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不能再生的 (4分)
3.以下对选文主要观点概括最为贴切的一项是(3分) ( )
A.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很难形成,现在已濒临灭绝。
B.地球跟宇宙相比是渺小的,它的资源是很有限的。
C.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各类资源。
D.地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4.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请设计一条保护地球的公益广告语,呼吁人们保护地球。(3分)
(二)森林中的“环保卫士”(13分)
在原始森林中,如果没有土壤生物充当“清道夫”将森林产生的废物,如枯枝残叶、动物尸体和粪便等消化、分解掉,森林很快会被残留物所充塞,新鲜的水分和空气达不到植物的根系,森林的更新就会停止,最终会导致森林的死亡。
直接以残留物为食的土壤动物是蚯蚓和白蚁。在土壤中不断蠕动的蚯蚓吸取植物碎叶,经消化排出体外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白蚁大多数聚居在森林中,靠吃死去树木的组织为生,因为白蚁胃中的原生物可以消化木材的纤维。
其他土壤动物,如千足虫、螨、跳虫、土鳖等,咀嚼、磨碎那些被土壤微生物软化后的枯枝落叶,使细枝碎叶覆盖的面积扩大,又为微生物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细菌以碎粒为食,吸收其中的糖分和淀粉,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土壤回到空气中,被植物吸收去完成光合作用。
凡土壤动物吃剩的或细菌不能分解的物质都由真菌来完成最后的“清理”。真菌的菌丝分泌的酶和酸能消化、分解残留物,最后吸收这些被预先消化和分解的物质。真菌数量大,涉及面积较广,是森林里最重要的“清道夫”。
科学家曾计算过,在一茶匙森林土壤中有上亿个细菌,几百万真菌、原生物和藻类等。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环保卫士”,对森林的生长、死亡、再生长,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1.仔细阅读短文,写出文中提到的两类土壤生物的名称。(2分)
(1)土壤动物:
(2)土壤微生物:
2.(1)原始森林中的“环保卫士”指的是 。(1分)
(2)为什么称它们为“环保卫士” (2分)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2分) ( )
A.作比较 B.列数字 C.举例子 D.打比方
4.森林中的“环保卫士”分工协作,形成一条完整的工作链,请把工作链缺失的环节补充完整。(4分)
蚯蚓在土壤中吸取植物碎叶→白蚁在森林中啃食死去的树木→ →千足虫、螨、跳虫、土鳖等咀嚼、磨碎软化后的枯枝落叶,形成碎粒→ →真菌菌丝分泌酶和酸,消化、分解残留物。
读了短文,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呢 请试着列举一例。(2分)
五、习作园地。(30分)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事实上,我国水资源十分紧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因此,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请你针对这个问题,写一份倡议书,贴在小区的公告栏内,注意要按照倡议书的格式来写,不少于450字。(作文纸自备)
参考答案:
一、1.(1) zǎi dào qíng (2) jīn (3) jìng (4) cì
2.黄莺 包裹 篮球 矿产 慷慨 基本 贡献 目睹
3. C 4. D 5.(1)B (2)D (3)A (4)C
6.(1)科学家们提出设想。
(2)难道他不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吗
(3)提示:句末加上“之一”。
二、1.浪淘风簸自天涯 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 浪淘沙(其一)
2.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3.黄河 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 热爱土地 自然条件 生活条件 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
三、示例:我认为很多生物的灭绝都是人类肆意破坏环境造成的。理由如下:第一,人类乱砍滥伐,使水土流失加剧;第二,排放污水、制造大量生活垃圾等造成水、土地污染;第三,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气造成空气污染。种种行为不仅会造成生物灭绝,最终会危害人类自身。因此,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四、(一)1.光彩鲜明。文中指群星光彩鲜明。
因怜悯而施舍。文中指地球所拥有的矿产资源不是因某人的怜悯而施舍。
2.文中所列举的可再生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导致了它们不可再生。
3. B
4.示例: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二)1.(1)蚯蚓、白蚁、千足虫、螨、跳虫、土鳖等
(2)细菌、真菌
2.(1)土壤生物
(2)它们能消化、分解森林产生的废物。
3. B
4.土壤微生物软化枯枝落叶 细菌吸收碎粒中的糖分和淀粉,释放出二氧化碳
5.示例:减少身边垃圾的产生,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五、作文略。
(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