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十)(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十)(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2 21:5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十)
复习范围:第七单元
一、基础知识。(23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误的在括号中改正。(3分)
恬静tián( ) 入场券juàn( ) 尴尬gà( )
婢女pí( ) 驰骋chěng( ) 奴仆nǚ( )
2.看拼音,写词语。(4分)
wēi é táo zuì qín xián jǐn qí
yì lǚ shàn zāi máng rén chún jié
3.给下面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6分)
(1)善哉乎鼓琴。 ( )
A.善行 B.擅长 C.好
(2)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
A.少量 B.选择少 C.一会儿,不久
(3)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
A.摆动,摇 B.落下 C.遗失,遗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
A.他演唱的京剧《穆桂英挂帅》字正腔圆,悦耳动听。
B.古编钟演奏的古曲,如黄钟大吕,震撼人心。
C.听完你精彩的报告,真是让人觉得余音绕梁,受益匪浅。
D.外婆病重的消息传来,原本快乐的宴会气氛戛然而止。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缩句)
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
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3)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古句今译)
二、能力提升。(15分)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伯牙鼓琴》中,(伯牙)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 。”从这里可以看出锺子期是伯牙的 。文中表现了知音难遇的思想,可以用成语 来表达。
2.《京剧趣谈》分别从 和 两方面介绍了京剧艺术。我们观看京剧表演时,常用 夸赞演员字音准确,腔调圆润。
3.判断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8分)
(1)伯牙摔坏琴的原因是他认为锺子期去世,没人值得他再弹琴了。( )
(2)牧童说戴嵩画的牛不真实,是因为戴嵩在图中故意留下了破绽。( )
(3)“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这句话说明盲姑娘弹琴的水平很高,能准确评价贝多芬的弹琴水平。( )
(4)京剧中的亮相可以发生在表演过程中的任何一处。( )
三、口语交际。(5分)
你学过书法吗 你对中国书法有多少了解 知道如何欣赏书法艺术吗 请从你对书法的认知角度,说说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
四、阅读空间。(27分)
(一)月光曲(节选)(14分)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画“ ”的句子属于 描写,作用是 。(2分)
2.皮鞋匠的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分别是: , , 。 (3分)
3.第二自然段中第②③句描写的音乐节奏是 ,第④句表现了乐声的 ,第⑤⑥句表现了乐声的 。(3分)
A.逐渐增强 B.悠扬舒缓 C.高昂激越
4.选文第二自然段中,句子 是现实的景象,句子 是兄妹俩联想到的景象。这里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3分)
5.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给了他灵感,使他创作出了著名的《月光曲》 有人说是美妙的月光,有人说是遇见了知音,你认为呢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 (13分)
①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②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③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二胡,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呀!
④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壁,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师父说过的话,想到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⑤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⑥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请你根据故事内容给文章取一个题目,写在横线上。(1分)
2.阿炳多年后从二泉那淙淙的流水声中听出了什么 用“ ”画出相关句子。为什么多年之后,阿炳能从泉声里听出这么丰富的东西 (3分)
3.读第⑤段中表现琴声变化的词句,填空。(3分)
开始时, ;高潮时, ;结尾时, 。
4.第⑤段通过 、 (写作手法)表达了乐曲的丰富内涵,表露了阿炳的心声。请用“﹏”画出相关语句。(至少画一处)(3分)
5.阿炳把人生的体验和追求通过乐曲告诉了我们,此时你想对阿炳说些什么 (3分)
五、习作园地。(30分)
东东的街舞出神入化,西西的剪纸栩栩如生,丁丁吹口哨十分好听……你也有自己的拿手好戏吗 你的拿手好戏是怎样练成的 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请以“我的拿手好戏”为主题,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要求: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②语句通顺,450字左右。(作文纸自备)
参考答案:
一、1. quàn bì nú
2.巍峨 陶醉 琴弦 锦旗 一缕 善哉 盲人 纯洁
3.(1)C (2)C (3)A 4. C
5.(1)他谱写了乐曲。
(2)示例:虽然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是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3)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破了琴,拉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二、1.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知音 高山流水
2.马鞭 亮相 字正腔圆
3.(1) (2)× (3)× (4)
三、提示:中国书法是传统艺术,是只有汉字才拥有的独特艺术,练习书法,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陶冶情操,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
四、(一)1.环境 突出了月光下茅屋的朦胧与安静,具有诗情画意
2.月亮升起,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穿过微云 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3. B A C
4.①⑦ ②③④⑤⑥⑧ 把《月光曲》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5.示例:我认为是美妙的月光给了他灵感。因为在清亮的月光下,茅屋里的一切显得那么诗情画意,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才创作出《月光曲》赠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
(二)1.示例:二泉映月
2.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示例:因为这些年阿炳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经历了命运的改变,经历了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他依然热爱着音乐。所以他能从泉声中领悟到更丰富的东西。
3.委婉连绵 升腾跌宕,步步高昂 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4.想象 联想 示例: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5.宗例:阿炳,你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创作出震惊世界的名曲,你太了不起了。
五、作文略。
(第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