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23 10:0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1学期麓山国际高一第一次学情检测试卷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高铁,跑出“中国速度”。苏州北到北京南坐高铁全程1237公里,G4次列车只要4小时16分钟即可到达。下列哪种情况下可将运行的列车看作质点( )
A. 研究列车进站所用的时间 B. 研究列车经过某座桥的时间
C. 研究列车从苏州到北京的时间 D. 由于列车很长,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作质点
【答案】C
2.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
B. 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 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可能做减速运动
D. 加速度是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答案】A
3. 某人骑车向正东方向行驶,看到插在车上的小旗向正南方向飘动,假设风速保持不变,骑车人沿正南方向行驶时,小旗的飘动方向不可能的是( )
A. 正东方向 B. 正北方向
C. 东偏南方向 D. 东偏北方向
【答案】B
4. 一质点沿轴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4s内质点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 B. 第4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C. 第2s末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 第4s末质点的加速度发生改变
【答案】B
5. 时刻以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时从同一地点又以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第二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则两小球在空中相遇的时刻为(  )
A. 1.1s B. 1.2s C. 1.3s D. 1.4s
【答案】B
6. 如图,光滑斜面被等分成四段,,若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则(  )
A. 物体通过每一段的时间之比为
B. 物体通过AB、AC、AD、AE四段的时间之比为1:2:3:4
C. 物体通过B、C、D、E四点的速度之比为 1:2:3:4
D. 物体通过每一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7. 下列所描述的直线运动,不可能的是(  )
A. 速度很小;加速度很大 B. 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C. 速度变化率变大;加速度变小 D. 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反
【答案】CD
8.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直线运动,它高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m/s),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2s时的瞬时速度为18m/s B. 2s时的瞬时速度为-18m/s
C. 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2m/s D. 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2m/s
【答案】BD
9.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速度(m/s)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x
A.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B. 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3.75m/s2
C. 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7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D. 表中x为66.7
【答案】AD
10.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2v和10v,经历的时间为t,则(  )
A. 物体的加速度为 B. 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6v
C. 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4vt D. 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6v
【答案】AB
三、实验题
11. 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mm的遮光条,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时间为,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测得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80.0cm.请完成下列填空:
(1)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m/s;
(2)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____m/s;
(3)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
(4)遮光条从第一个光电门到挡住第二个光电门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s.
【答案】(1)1 (2)3 (3)5 (4)0.4
【小问1详解】
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速度
【小问2详解】
遮光条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小问3详解】
滑块做匀加速运动,则有
其中
解得
【小问4详解】
滑块做匀加速运动,则有
解得
12. 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1)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并每隔一个计时点标出计数点,如图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cm,cm,cm,cm,cm,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__,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计时器实际频率为49Hz,则加速度计算结果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或准确)
【答案】(1) ①. ②. (2)偏大
【小问1详解】
[1][2]根据逐差法求得,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代入数值可得加速度
【小问2详解】
若计时器实际频率为49Hz,则计算时用
T0.02s
偏小,则加速度计算结果
偏大。
四、计算题
13. 汽车在平直路面上以10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刹车过程可以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问:
(1)汽车开始刹车后第4s初的速度?
(2)汽车开始刹车后前6s内的位移?
【答案】(1) (2)
【小问1详解】
刹车到停下所用时间为
则汽车开始刹车后第4s初,即第3s末的速度为
【小问2详解】
由于
可知汽车已经停止运动,则汽车开始刹车后前6s内的位移为
14. 一根轻质细线将两个薄铁垫片A、B(大小可忽略)连接起来,用手固定A,稳定后A、B间距为2.2m,B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A、B,若A、B落地相差的时间为0.2s,忽略空气阻力,,求:
(1)释放时A距地面的高度;
(2)B落地时A的速度大小。
【答案】(1)7.2m (2)10m/s
【小问1详解】
设释放时A距地面的高度为,从释放到A落地的时间为,有
释放时B距地面的高度
设从释放到B落地的时间为,有
A、B落地相差的时间为
联立得
【小问2详解】
B落地时,A的速度与B的速度相等
由(1)中分析可知
解得
15. 强行超车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之一,如图是汽车超车过程的示意图,汽车甲和货车分别以和的速度在限速的路面上匀速行驶,其中甲车车身长、货车车身长,某时刻货车在甲车前处,若此时甲车司机开始迅速加速从货车左侧超车,加速度大小为,假定货车速度保持不变,不计车辆变道和转向的时间及车辆的宽度,求:
(1)甲车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完成超车的最短时间(结果保留2位小数);
(2)一般情况下,汽车时速超过限速不到,仅给予警告,不予扣分和罚款。若甲车开始超车时,看到道路正前方的乙车迎面驶来,此时二者车头相距,乙车速度为,甲车超车的整个过程中,乙车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请通过计算分析,甲车在不被扣分和罚款的前提下,能否安全超车?若甲车不能安全超车,则乙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减速才能使甲车安全超车?
【答案】(1);(2)不能,
【详解】(1)甲车初速度为
货车速度为
公路限速为
甲车速度从v1加速至vm所用时间为
该段时间内甲车和货车的位移分别为
因为
所以甲车加速至vm后还需要匀速行驶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超车,该时间为
则甲车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完成超车的最短时间为
(2)假设甲车在超车过程中一直加速,设超车时间为t3,根据位移关系有
解得
超车完毕时甲车速度为
乙车初速度为
t3时间内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之和为
所以甲车在不被扣分和罚款的前提下不能安全超车,若要甲车能够安全超车,乙车在t3时间内行驶的路程最大值为
此时对应乙车刹车的加速度最小,则
解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