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23 10:5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明确古代印度、朝鲜、日本、印第安文化所处的地理环境,能够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上述文明发展的历程。
【唯物史观】正确运用唯物史观理解和分析南亚印度、东亚朝鲜日本、美洲各地区文化的特点和影响。分析各文明特点及盛衰原因。
【史料实证】搜集整理相关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印度文化的特点及古代文明衰亡的原因,加深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认识。
【历史解释】了解古代印度文化呈现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征,掌握中国制度和文化对古代日本、朝鲜国家的影响,理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独特的文化。
【家国情怀】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殊性,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文明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古代印度文化、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美洲印第安文化的成就。
教学难点:古代印度文化、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美洲印第安文化的特点。
时空坐标及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相结合。
教学设计:
1.本课是第二单元第3课,教材内容主要有“古代印度文化”“古代朝鲜和日本文化”“美洲印第安文化”三部分。是本单元最后一课,与第3、4课是并列关系,共同构成多元化的世界文化。本课知识点庞杂、时间跨度大,不利于学生掌握,因此,需要重新整合教材、化繁为简、突出重难点。。
2.经过高一学年的学习,已具备通史的历史背景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需要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应用于历史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但学生对于南亚的文化发展史,尤其是美洲的文化特征缺乏认知,知识储备较少,更多的学生还处于懵懂状态,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重点关注和提升。此外,学生对本课的认识比较肤浅片面,大多还处于感性认知阶段,思维深度和理解广度不足,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条理和全面把握的理性认识,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阶段特征的分析还不够深。
3.通过地图、图表和文字材料,主要任务是梳理东亚、南亚和美洲文化的相关史实,依据相关史料理解世界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以上服饰、头饰是哪些国家和地区的,你知道它们分别属于哪种文化吗?
对,别属于印度、朝鲜、日本和印第安人的服装和头饰。分属于南亚、东亚和美洲的文化。
这些服饰、头饰各具特点,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
今天我们将学习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一、古代印度文化
(一)古代印度概况
1.地理范围:
(1)古代印度:是指喜马拉雅山以南整个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
(2)古印度文明:一是印度河流域产生的文明,另一就是恒河流域产生的文明。我们所说的古印度文明消失指的是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消失,而恒河流域的文明则未消亡。
2.发展历程:
(二)文化成就
1.文字:印章文字、梵文、巴利文
(1)印章文字:
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存在于4000多年前,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了2500多枚刻有文字的印章,上面的文字被称为“印章文字”。人们从这些印章上发现了500多个文字符号,虽然文字符号还不能被释读,但它们是古代印度早期文化的代表。
(2)梵文: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后来,人们在雅利安人古老的语言梵语的基础上创制了梵文。梵文是古代印度最有代表性的文字,也是佛教的经典语言。
(3)巴利文:
是古代印度一种语言,是佛陀时代摩揭陀国一带的大众语。其属印欧语系,印度中期雅利安语中,初期地方语之一 。
2.制度与宗教
(1)背景: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知识拓展: 雅利安人南迁
雅利安人自称“出身高贵的人”,是操印欧语的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为生。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取代了印度原有的文明,并逐步建立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2)婆罗门教:
①时间:
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也是现在印度主要宗教印度教的古代形式。
②主要经典:四《吠陀》
《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达婆吠陀》,古印度祭司使用的经书。
③核心教义:
种姓制度。
④三大纲领:
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2)种姓制度:
①内容:
将人分为4个等级,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并且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②基础:
婆罗门教是种姓制度的理论和宗教基础。
③特点:
A.贵贱分明;
B.职业世袭;
C.内部通婚;
D.法律地位不平等。
④实质:
利用森严的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核心素养: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何评价印度种姓制度?
材料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摩奴法典》
提示:
(1)积极:
婆罗门教在种姓制度下维护了等级秩序和奴隶主贵族(婆罗门、刹帝利)阶层利益,有利于维持统治及社会安定。
(2)消极:
①制造种姓隔离,导致了社会矛盾加剧,延缓社会发展进程;
②为日后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③今天种姓制度虽被废除,但种姓观念在印度民众中根深蒂固,严重阻碍了当今印度社会的和谐发展。
(3)佛教:
①背景:
公元前6世纪时,列国分立、社会动荡;
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
②创立: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
③主张:
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因果缘由”、“消灭欲望,刻苦修行”等。
④过程:
佛教创建之初,倡导“众生平等”,不排斥低种姓成员加入佛教,力图在宗教领域打破各种姓间的严格界限,因此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传播迅速,信徒激增。公元前3世纪,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问题思考: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不同。
材料 佛陀的教义和婆罗门教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主张“众生平等”。婆罗教认为,神是人的命运的主宰,神和人当然是不平等的;在人类之中又分为不同的种姓,种姓之间又是不平等的。可是佛教不承认神的主宰地位,把“神”和人以及其他生物都放在“众生”之列。佛教认为神比人有大得多的神通,但是神作为众生之一种也不能免除轮回之苦。神还必须从佛陀教义的启示中求得最终解脱,祭神求福就完全是荒唐的事了。佛陀又驳斥婆罗门教的不同种姓从普鲁沙身体不同部分产生的神话。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问题探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佛教产生的影响
材料 早期佛教作为反婆罗门教、反旧传统而出现的新宗教,首先它否定婆罗门教关于神能主宰人的命运的说教,……其次,他还针对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个瓦尔那的学说,提出瓦尔那起源于社会职业分工的学说。……再次,早期佛教还主张消除宗教领域的不平等,提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认为各等级的人都可以削发为僧,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而解脱苦难。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提示:
(1)积极:
①否定种姓制度,倡导众生平等,它的产生和传播,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具有进步意义;
②古代印度的艺术很多都与宗教有关,佛塔、石柱、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③对亚洲周边国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消极:
①主张消除欲望,忍受苦难,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会消磨、淡化人民的反抗意识。
(4)印度教:
①背景:
4世纪时,笈多帝国信奉婆罗门教,婆罗门吸收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思想,形成新的婆罗门家即印度教。
②内容:
印度教的基本教义与婆罗门教类同,主要经典有《吠陀》《奥义书》《往世书》《摩诃婆罗多》《摩罗衍那》等。
恪守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同时吸收佛教的“轮回”“业报”的教义,鼓吹人生有轮回,善恶有因果。
主神是相互关联而各具一相的“三相神”,即婆罗摩、毗湿奴和湿婆三大主神。
③影响:
减少了婆罗门教的许多烦琐仪式,打击了婆罗门在宗教中的垄断特权,特别是适当提高了首陀罗的地位,既减少了下层百姓的反抗,又迎合了上层的需要,受到印度社会多个阶层的欢迎,迅速崛起。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3.文学:
①代表作: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古代印度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②特征:两部史诗都源自民间口头创作,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4.艺术:
多与宗教有关,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如阿育王石柱、桑奇大塔、阿旃陀石窟。
5.数学: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三)特点:
1.宗教色彩浓厚;
2.多样性;
3.包容性;
4.佛教文化占有重要地位;
5.辐射性。
思考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古代印度文化的成因及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材料一 大自然的毁灭力量给予古代印度居民不可磨灭的印象,在人还无力战胜自然控制自然之时,这种恐惧情绪自然地表现为宗教性的崇拜,将各种自然现象人格化、神奇化起来,想象他为各种的神,于是出现了各种神话和传说。
——摘编自雷海宗《世界古代史纲要》
材料二 印度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很突出的,它的影响很大……中国的佛教就是从印度传来的,然后又通过朝鲜传到了日本,影响了日本文化。印度文化的影响向南,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所有的东南亚,泰国、缅甸不言而喻,受影响的还有印度尼西亚。我说的影响,不仅是指宗教的影响,还包括印度文学、艺术和哲学。
——张光璘、李铮编《季羡林论印度文化》
成因:
(1)印度文化的宗教色彩浓厚,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①灾害频繁,使得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神的信仰特别强烈
②恒河流域草木常青引发了印度先民对生命不死轮回的思考
(2)外来民族频繁入侵,外来文化的影响
(3)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动;
(4)文化创造者文化活动;
影响:
(1)东南亚地区(影响最大):
①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建筑、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
②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③南传佛教的经典主要用古代印度的巴利文书写,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2)对中国: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文艺等产生深刻影响。
(3)印度的十个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到了西方。
二、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
(一)古代朝鲜文化:
1.发展历程: 联系纲要下
2.文化成就:
3.中朝文化交流:
(1)中国文化对朝鲜的影响:
①佛教、道教、儒学从中国传入朝鲜。
②朝鲜的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风俗习惯等受中国影响。
③汉字长期在朝鲜半岛使用,许多朝鲜学者具有很深的汉文造诣。学习中国汉字的基础上,创造本民族文字——谚文。
15世纪以前,朝鲜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以汉字为书写工具。1443年世宗大王组织郑麟趾、申叔舟等优秀学者,参照汉字创造了音标文字——谚文,称为"训民正音"。
④仿照中国的史书体例编写历史,如《高丽史》。
(2)朝鲜文化对中国影响:
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宫廷中就已经有了朝鲜半岛的乐舞。
特点:
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特色鲜明。
(二)古代日本文化
1.发展历程:
2.文化成就:
(1)宗教:神道与武士道
①神道教:
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树、山、龟、蛇等都有神灵,应该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
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太阳神的后裔。
②武士道:
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知识拓展: 武士道
随着武士阶层崛起,神道融合北传佛教等文化,逐渐形成武士道。武士所遵守的道德原则被称为“武士道”,其核心是忠、仁、勇。德川幕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为武士道思想增添了儒家伦常观念,强调武士的责任和义务。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的道德规范以及哲学。
在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之后,武士道经历了一次畸变,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
(2)文学:
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
(3)建筑:
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
(4)艺术:
大和绘和浮世绘都是极具特色的日本绘画艺术。
(5)文字;
日本人先是直接使用汉字,后来根据日本语言的发音,借用汉字的楷书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3.特征: 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1)文字:
日本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口头语言,但是就日本的文字而言,它却是在中国的汉字传入日本以后才逐渐产生的。
(2)思想: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具有深刻的影响。
(3)宗教:
鉴真和尚和他的弟子六次东渡才到达日本,为佛教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4)制度: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向中国唐朝政治和经济体制学习,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大化改新)。
(5)其他:
8世纪,茶及饮茶的方法传入日本,后逐渐流行。中国唐朝的建筑、货币、服装等深刻影响日本生活。
核心素养: 中国制度和文化对古代周边国家的影响。 (家国情怀)
材料一 文化的贫瘠落后状况,使之(日本)能够几乎无阻碍、无痛苦地汲取中华文明。
——[日]依田熹家《日中两国现代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 我国的汉字、汉文和儒家思想早就传入朝鲜。朝鲜的印刷术、天文学和医学,成就显著。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提示:
(1)政治:日本、朝鲜模仿中国的制度,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
(2)文化:日本、朝鲜、越南分别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3)思想: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家庭和个人生活等多方面,均把儒家思想奉为正统思想——贯彻和恪守儒家思想,尊奉孔子为圣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孔子的教导,建立孔庙祭祀孔子。
(4)宗教:中国佛教、道教等的传入深刻影响了当地文化的发展。
问题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古代日本和朝鲜对中华文化吸收借鉴的特点。
材料一 水稻东传日本主要是通过秦汉之际人口大流动中迁往朝鲜的大陆移民及后人传至日本的。文字及儒家思想最初主要是通过百济人王仁携《论语》和《千字文》来日,刷新了日本历史,日本从此有了文字,其意识形态也发生改变。随着日本大和国的统一,日本加强了对朝鲜的侵略,4世纪在朝鲜建立任那地方政权,设“日本府”。但到5世纪末受到势力强大的国家--新罗的排挤,日本在朝鲜逐步失去势力。在国内,部民奴隶制衰落,父权家长制兴起,新旧势力斗争激烈。日本需要加快学习中国的步伐,直接派遣大批使节、学问僧和留学生来中国学习。
——摘编自王金林《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儒学最先传入的国家是朝鲜。儒学传入朝鲜后,经过朝鲜学者的理解消化,已深深融进朝鲜的传统文化中,影响着朝鲜的社会发展,并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朝鲜儒学。朝鲜文化在与儒学的融合中逐渐形成本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百济、新罗对峙时期为朝鲜儒学的萌芽期,统一新罗时期为朝鲜儒学发展期,高丽前期为朝鲜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期。在每个时期,儒学对朝鲜的政治、教育及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儒学相近又有所差异的朝鲜儒学,成为朝鲜思想文化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深层动力。
——摘编自陈放《论朝鲜文化与儒学的关联》
提示:
(1)由被动到主动、由间接到直接。
早期中华文化主要通过朝鲜、日本向外传播,后来日本和朝鲜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主动向中国学习。
(2)具有选择性、坚持主体性.。
在坚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改造,取其所长,去其所短,创立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
(3)具有实用主义特征。
以儒学传到日本为例。儒学传入日本之初,只在小范围内缓慢发展。后来日本统治者利用儒家的部分思想规范统治秩序、加强中央集权,这推动了儒学在日本的发展。幕府时期,长期的战乱使人们对现实失去信心,人们开始将希望寄托于来世,于是儒学成了佛教在日本传播的辅助工具。
三、美洲印第安文
(一)基本概况:
1.地理环境:北美洲和拉丁美洲两大部分。
(1)北美洲由加拿大、美国和一些岛屿组成;
(2)拉丁美洲系指由墨西哥湾格兰德河以南直至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地理上分为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四个地区。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美洲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隔绝状况。
2.主要居民:印第安人
(1)是美洲最早的主人,是15世纪末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前南北美洲各族人民的总称。
(2)印第安人因1492年哥伦布将美洲误认为印度而得名。印第安人原意为“印度的居民”或简称“美洲人”。葡萄牙、西班牙等入侵后,他们又被称为拉丁美洲人。
3.代表文化:
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
(二)主要成就:阅读教材,填下表并归纳其特征。
特征:
①文明源远流长;
②地理隔绝,独立发展;
③生产力水平低、发展缓慢;
④宗教信仰相关领域发展程度高;
⑤种植农业发展。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印第安文化衰亡的原因及启示。
材料一 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
——《世界通史》
材料二 流感不像钢刀那样寒光闪闪,但印第安人都躲不开它。天花比所有的枪炮消灭更多的印第安人。四下流行的鼠疫正在使这些地区荒芜。受鼠疫感染的人都倒地身亡:鼠疫吞食人的身躯,啮噬人的眼睛,封住人的喉管。一切都散发出腐臭的气味。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
——《全球通史》
提示:
(1)原因:
①气候变化毁坏了生存基础;
②西方殖民者大肆屠杀印第安人与破坏;
③疾病、瘟疫等欧洲传染病导致人口减少;
④缺少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
⑤美洲内部交流有限,无法相互借鉴进步。
(2)启示:
①隔绝、封闭的文化必然会衰败毁灭;
②文明的交流会促进文化进步、文明多样性的发展;
③在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也要守护文化民族性。
学思之窗: 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对印第安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 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会为发展中南美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
——[美]伯恩斯、拉尔夫著,罗经国等译《世界文明史》第3卷
提示:
(1)积极:
①欧洲殖民者带来了欧洲文化;
②使欧美文化在交融中发展;
③打破了美洲的孤立局面。
(2)消极:
①中断了美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
②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
③给当地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④传染病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
高考真题演练:
1.(2023·浙江卷1月)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以使用石器工具和直接占用资源为特征,他们信奉万物有灵,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下列各项中,属于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的有( )
①创造了玛雅文字②建造羽蛇神金字塔③发明数字符号“0”④广泛使用马拉战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河北卷)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形成后,个人种姓地位不能变动,但低级种姓以职业集团为单位,通过传统所容许的途径,在其原种姓内形成了一些“亚种姓”。这说明古代印度( )
A.中间阶层不断壮大
B.等级结构日益复杂
C.血缘关系逐渐弱化
D.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古代印度存在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种姓制度形成后,“个人种姓地位不能变动。但以职业集团为单位,通过传统所容许的途径,在其原种姓内形成了一些‘亚种姓’”,这样每大种姓下面还有成百上千个“亚种姓”,这说明古代印度等级结构日益复杂,B项正确;“亚种姓”和中间阶层没必然的联系,排除A项;结合所学,在种姓制度下各等级世代相袭,不同等级的地位权力等差异很大,材料中“个人种姓地位不能变动”,这说明古代印度血缘关系并未弱化,社会矛盾依然比较严重,排除CD项。故选B项。
3.(2023·重庆卷)古印度《摩奴法典》是根据吠陀经步典和古代习惯编成的法论文献,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其中段条文称,信众“如欲获得最好的幸福,即最后解脱,不要终生淹留在非僧侣种姓的教师那里,或不识吠陀的婆罗门那里”。该条文旨在( )
A.巩固婆罗门教地位
B.革新教育体制
C.打破种姓制度隔阂
D.宣扬法律权威
【解析】 根据材料“古印度《摩奴法典》是根据吠陀经步典和古代习惯编成的法论文献”“如欲获得最好的幸福,即最后解脱,不要终生淹留在非僧侣种姓的教师那里,或不识吠陀的婆罗门那里”可知,《摩奴法典》是古印度国家有关宗教、道德、哲学和法律汇编,该条文要求信徒遵奉婆罗门和高种姓群体,有利于巩固婆罗门教地位,A项正确;该条文旨在巩固婆罗门教地位,并没有革新教育体制,排除B项;该条文维护了种姓制度,并没有打破种姓制度隔阂,排除C项;该条文旨在巩固婆罗门教地位,“宣扬法律权威”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3·浙江卷6月)史诗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最初形式之一。有部史诗主要描写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之间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战争,反映了雅利安人由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时期的社会情况,堪称一部历史和文化的百科全书。该史诗产生于( )
A.古代印度
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D.古巴比伦
【解析】 据材料信息得出的主要结论:雅利安人由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时期的社会情况,结合所学可知《摩诃婆罗多》是古代印度文学中的著名史诗,其主要讲述了古代雅利安人中的一支婆罗多族的两个家族为争夺王位而进行战争的故事,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成就,A项正确;古代希腊形成的是民主政治,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婆罗多族并不属于古埃及文明,排除C项;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史诗是《吉尔伽美什》,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3·湖南卷)公元723年,日本太政官奏:“百姓渐多,田地窄狭。望请劝课天下,开辟田畴。其有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天皇准奏。这( )
A.反映了灌溉技术进步
B.动摇了土地公有原则
C.体现了天皇地位提高
D.推动了庄园制度发展
【解析】 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公元723年,日本政府颁布鼓励开垦荒地的《三世一身法》。此法规定: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由于贵族豪强可以驱使属民和奴婢开垦,然后把开垦的荒地占为己有,因此该法令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国有制原则日趋削弱,班田制也逐渐难以维持,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土地的开垦,没有涉及灌溉技术,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天皇的地位,排除C项;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冲击土地公有制度,而非推动了庄园经济,排除D项。故选B项。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古代印度文化
(一)古代印度概况
(二)文化成就
二、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
(一)古代朝鲜文化
(二)古代日本文化
三、美洲印第安文化
(一)基本概况
(二)主要成就
教学反思:
本课在授课过程中进行顺利,学生认真研读材料,总体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了预期效果。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容量过大,虽然在教学设计中,已经通过回顾基础知识的方式做了缩略,但还是知识点密集,时间跨度大,学生可能在一节课的时间内难以消化吸收。
另外,课堂上仍然存在着气氛不够活跃,某些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不够的问题,在日后的教学中,对于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我还要多思考,多做工作来加强。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5课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