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5年初中语文说课优质课课件 《紫藤萝瀑布》 吴双双(含教案和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2015年初中语文说课优质课课件 《紫藤萝瀑布》 吴双双(含教案和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5 09:35:43

文档简介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淮北市孟庄学校 吴双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2、理解作者由花的自衰而盛悟出的人生哲理,
3、学习并尝试作者关注自然,思考人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难点:理解作者由花的自衰而盛悟出的人生哲理。
教法、学法
教法:1、多媒体演示法2、美读感知法 3、探究讨论法
学法:1、圈点勾画法2、美读品味法 3、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关于文化大革命及其写作背景的资料(课前发给学生,预习感知)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配乐谈话,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会触发我们的联想,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美文《紫藤萝瀑布》,和当代女作家宗璞一起来感受生命的色彩! )
2、问:你见过紫藤萝吗?出示图片,学生交流初步印象。
学生:这是一树如瀑布般的紫藤萝。
二、整体感知,赏花之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中解决字词障碍,老师巡视指导。
2、划出描写紫藤萝花开“盛”景的语句,指导朗读技巧,品读赏析。
指导学生从用词、描写角度、修辞等角度谈喜欢的理由。可能有以下情况
学生:我喜欢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因为它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把紫藤萝花写活了。 学生:我喜欢 “花儿一串挨着一串……好不活泼热闹”因为这句话中“挨”、“推着挤着”这几个词语用得特别形象生动,写出了花朵竞相开放的情景。 学生:我喜欢 “每一穗花都是……想摘一朵”因为它把一穗花、一朵花盛开的样子写的特别生动,充满活力,那整树的紫藤萝就不言而喻了。
3、引导学生小结:作者按照由花瀑到花穗到花朵的顺序,从颜色、形态的角度和比喻、拟人的修辞,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这是一树生命力旺盛的紫藤萝。 三、深入研讨,忆花之憾:
1、思考: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那以前见过的藤萝是什么样的呢?让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词语。
2、抓关键词语“伶仃”“试探”,来赏析品读。
3、文中第八自然段“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是一种什么观念?为什么?
课前的资料展示,由花及人,联想到紫藤萝的遭遇,也是动乱年代家庭和整个国家的真实写照与象征。
4、引导学生小结:十年前的紫藤萝稀落伶仃,十年后的紫藤萝花开如瀑,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又感受到了这还是一树生命力顽强的紫藤萝。 四、感知人生,悟花之语。
1、思考:面对这样一树生命力旺盛顽强的藤萝,作者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感悟?明确:焦虑悲痛——宁静喜悦——振作
作者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创设情境,配乐示范朗读,小组讨论。
3、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呢?
(学生讨论,合作探究。)
十多年前的花稀落最后被砍掉,现在依然花开灿烂。小弟虽然身患绝症,但是人类生命的河流不会因个人的不幸而停止。学生悟出:这不仅仅是一树藤萝,更是一条壮丽的生命长河,它启发我们要热爱生活,乐观、进取。
4、文中最后第二段,作者描写一朵朵花与整树花的河流,花的瀑布,二者的关系有什么象征意义?给我们什么启示?作者要把紫藤萝的花语送给谁?
明确:学生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例:只有每个人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才能取得灿烂辉煌的成就。
五、拓展延伸:
1、微型讲座:托物言志
2、作业: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的景物,仿照课文写景的技巧,写一个片段。
板书:
紫 藤 萝 瀑 布
宗璞
赏 忆 悟 花
花 花 花 ↓
主旨: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人
课件22张PPT。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淮北市孟庄学校 吴双双说 课 流 程 《紫藤萝瀑布》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本单元的课文是以人生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对美好人生的礼赞。
学习这单元课文,重点要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珍爱生命。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紫藤萝瀑布》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说教材 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仍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但刚进入中学阶段,学生有胆小、怕羞、自卑心理,他们的理解分析和表达应用能力都有待于提高 。他们还没有太多的生活经历,很难与作者的感情发生碰撞而产生共鸣。说教材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体会写景的妙处。
2、理解作者由花的自衰而盛悟出的人生哲理。
3、学习并尝试作者关注自然,思考人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说教材说教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以读为主线,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抓手,以思维发展为核心,以对话为平台。说教材说教材说教材情境导入:说教材赏花之美引读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盛说教材赏花之美“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赏花之美花穗花朵由远及近从整体到局部赏花的描写顺序及角度和修辞从色、形、态三方面 拟人、比喻花树
说教材忆花之憾伶仃
试探说教材悟花之语 面对这样一树生命力旺盛顽强的藤萝,作者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感悟?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说教材悟花之语学生质疑:说教材悟花之语品读句子: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说教材拓展延伸托物言志:
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最常使用的写作方法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说教材拓展延伸作业:
观察生活中的景物,仿照课文写景的技巧,写一个片段。说教材紫 藤 萝 瀑 布宗璞主旨: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板书设计花人谢谢大家!《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淮北市孟庄学校 吴双双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紫藤萝瀑布》,下面我将从这样几个方面具体来说一说。 一、说教材
《紫藤萝瀑布》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本单元的课文是以人生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对美好人生的礼赞。学习这单元课文,重点要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珍爱生命。 ?? 这篇散文是当代作家宗璞1982年创作的,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而盛,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不仅用优美的语言表现了花的美好,而且托物言志,激励人心。 ?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紫藤萝瀑布》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仍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但刚进入中学阶段,学生有胆小、怕羞、自卑心理,他们的理解分析和表达应用能力都有待于提高。他们还没有太多的生活经历,很难与作者的感情发生碰撞而产生共鸣。
三、说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单元目标的要求,为了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安排的教学目标是: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2、理解作者由花的自衰而盛悟出的人生哲理。
3、学习并尝试作者关注自然,思考人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本堂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文章中优美语言,体会写景的妙处。而理解作者由花的自衰而盛悟出的人生哲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我采用“以读为主线,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抓手,以思维发展为核心,以对话为平台”的阅读教学基本思路。
运用1、多媒体演示法2、美读感知法 3、探究讨论法
让学生掌握: 1、圈点勾画法2、美读品味法 3、合作探究法 五、说过程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整个课堂中,我始终抓住藤萝这条主线展开教学,分为这样五个步骤,具体操作如下: (一)情境导入
配乐谈话,直接入题。多媒体展示藤萝图片提问:你见过紫藤萝吗?让大家说一说初步印象,轻柔的音乐一下子让学生融入到美好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来,通过看画面,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紫藤萝花,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这是外形如瀑布的藤萝。
(二)赏花
引读文中第一段“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过渡到“赏花”的教学环节。这是教学的重点,我是这样做的:提出问题“是什么让作者驻足观赏?”,学生自然找出了“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这一句,他们把重音放在了“盛”字上,我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寻勾划表现花“盛”的语句。
学生交流找到的句子,我进行朗读技巧和赏析句子的方法指导,读中品味。例如学生找到“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读,想象平时与同学玩耍时推着挤着的快乐画面,让学生感受到花的繁多、生机与情趣,再启发学生:你认为这一句中哪些词语最有表现力呢?学生自然找出“挨、接、推、挤”,我顺势指点他们赏析句子的方法之一就是可以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写景的妙处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在读到“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我采用,男女分别读,全班争先恐后地读,音乐二重唱的方式读,创设一种欢快热闹的氛围,学生在读中学会了朗读的一些技巧,注意语调语速重音等,在读中感受到花的繁盛与活力,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这是一树生命力旺盛的藤萝。
最后我让学生总结出作者写景状物的方法,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基础。
(三)忆花
再次回到“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这句话来,设置问题“那以前见过的藤萝是什么样的呢?”过渡到“忆花”的教学环节中来。结合课前下发的背景资料,再抓住关键词语“伶仃”“试探”,来赏析品读,学生由此感悟到这种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了花儿在痛苦地生长,小心翼翼地活着。由花及人,联想到紫藤萝的遭遇,也是动乱年代家庭和整个国家的真实写照与象征,让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提升了高度。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再回到眼前这旺盛的紫藤萝,对比中感受到这是一树生命力顽强的藤萝。
(四)悟花
面对这样一树生命力旺盛顽强的藤萝,作者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感悟?这一问题的设置,自然过渡到“悟花”这一教学环节中来。这是教学的难点。我让学生在文中勾画出关键的语句,配乐示范朗读,学生初步谈体会,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呢?”学贵在有疑,这样的环节安排就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求知欲望不断提升。我让小组讨论,从本课的内容谈,也可以从个人的生活和学习的经历谈。通过我的引导,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他们体会到:十多年前的花稀落伶仃,现在依然花开灿烂。作者的小弟虽然身患绝症,但是人类生命的河流不会因个人的不幸而停止。这不仅仅是一树形似瀑布的藤萝,它更是一条壮丽的生命长河,它启发我们要热爱生活,乐观、进取。
接着,我让学生品读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句,一朵花和万花灿烂的关系有什么象征意义呢?在以上感知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讨论归结出,个体的生命灿烂组成了群体生命的永恒,宗璞是要把紫藤萝的花语送给像她一样不幸的“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啊,是要送给现在的我们啊,激励人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这样,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得到了升华。
到此,学生就不难理解“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的深层含义了,也实现了对教学难点的突破。
(五)拓展延伸:
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我个人认为本文还是一个很好的指导作文的示范课。在此我插入了一个关于“托物言志”的微型讲座,让学生课下观察生活中的景物,仿照课文写景的技巧,写一个片段。
?这一写作训练是想紧扣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考察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让学生尝试去关注自然,思考人生,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有人说,好的板书就是一个微型的教案。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力求简洁地表现文章的内容、主旨和写法,让学生易于接受。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