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彼得与狼
普 罗 柯 菲 耶 夫
Sergei Prokofiev
《彼得与狼》是他为儿童写的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
(1891--1953)
人们把音乐通常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器乐从体裁和形式上又分为:独奏、重奏、合奏、管弦乐曲和交响曲等。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就是一支交响曲作品,交响童话是一种通过管弦乐器演奏音乐来叙述有趣
的童话故事的音乐方式。
它和交响诗如:《嗄达梅林》(辛泸光),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俄.鲍罗丁)属于同一类体裁。在这首作品中,出现了一些西洋乐器,如:西洋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下面,请同学们在每一种分类里各举出几种乐器的名字。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
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等。
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军鼓等。
同学们,你们知道单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双簧管、长笛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吗?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些乐器的声音。
双簧管
长笛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就是一首用乐器表现性格特征的乐曲。它的作者是前苏联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普罗柯菲耶夫对儿童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专为儿童写的,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童话剧《对三个橙子的爱情》、音乐舞剧《灰姑娘》、歌曲《丑小鸭》都是享誉世界乐坛的作品。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写于1936年春天,它是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的。为了让儿童们理解它,作曲家还专门为乐曲写了通俗的解说词。通过音乐的描绘和解说词的辅助,孩子们不仅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彼得与狼》是从讲故事开始的:
我亲爱的孩子们,现在我给你们讲一个少先队员彼得和狼的故事。这个故事里的每个人物和动物,都是用管弦乐队里不同的乐器演奏不同的音乐主题来表现的。长笛代表小鸟,双簧管代表鸭子,单簧管低音区的顿音是猫,大管代表爷爷,三支圆号代表狼,弦乐四重奏是彼得,猎人开枪则是用定音鼓和大鼓来表现的。
看着书本上的图,仔细听,听到乐曲中每一种乐器出现时,说出它所代表的角色。
每人准备一张纸,边听音乐边记录或画出童话音乐的过程图。
彼得与狼简介
乐曲《彼得与狼》写于1936年的春天,是世界上第一部交响童话,故事里的每个人物都是用乐器来表现的。乐曲讲述了一天清晨,少年彼得正与他的好朋友鸟儿在家中玩耍。这时在池塘嬉游的小鸭与小鸟发生了争吵,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爷爷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不久,狼真的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要吃掉躲在树后的小鸟和小猫,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捉住了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这时,爷爷和猎人及时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乐曲中的朗诵词和音乐都是由他自己构思的,这首乐曲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故事中的人物。
听
音乐
讲
故事
听
音乐
讲
故事
早晨,少先队员彼得打开大门,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树上有一只小鸟,是彼得的好朋友,它快乐地叫着:“早上 好,彼得,周围多么安静啊!”
听
音乐
讲
故事
鸭子趁着彼得出来的时候忘了关大门,趁机到池塘痛痛快快地洗个澡。 小鸟见到鸭子就吵起了架,它们一个在池塘里,一个在岸上, 吱吱哇哇地吵个不停。
这时,一只猫在草地上轻轻地走来,它想:“小鸟正忙着吵架,趁这机会,我上去把它抓住。”“当心!”彼得大叫一声,小鸟一下就飞到树上去了。鸭子在池塘里朝着猫生气地叫。
听
音乐
讲
故事
正在这时,爷爷来了,他说:“要是从树林里出来一只狼,那可怎么办?”可是彼得一点也不在乎,他想,少先队员还会怕狼吗?可是,爷爷拉住彼得的手,把他带回家,还把门锁上了。
听
音乐
讲
故事
果然不错,树林里真的出来了一只大灰狼。猫发现了,很快就爬到树上。鸭子可慌了,一面叫一面往岸上跑,可是……狼抓住了鸭子,噢的一声,一口把鸭子吞下去了!
听
音乐
讲
故事
现在的情形是这样:猫蹲在树上;小鸟也在树上;狼在树下转来转去,两只凶狠的眼睛直盯着猫和小鸟。彼得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但他一点也不害怕,还机灵地爬到了树上。
听
音乐
讲
故事
听
音乐
讲
故事
彼得叫小鸟飞下去,在大灰狼的头上打圈,他就趁机在树上把绳子打了一个活结,套上狼的尾巴,就使劲地拉。狼发现自己的尾巴给拴住,拼命想挣开,可它越跳,绳子就抽得越紧。
听
音乐
讲
故事
这时,树林里走出了几个猎人,他们顺着狼的脚印追来了,一边走还一边开枪。彼得在树上对猎人喊:“别开枪!我和小鸟已经把狼逮住了!你们快来帮忙把它送到动物园去吧。”
听
音乐
讲
故事
请看看这个胜利的队伍吧!最前面的是彼得。随后是猎人,抬着那只狼。爷爷和猫走在最后,小鸟在他们的头上快乐地叫着。你要是仔细听,还可以听见鸭子在狼的肚子里叫呢!
你觉得这些乐器的声音和它们所代表的角色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段旋律主题
这段旋律是用长笛演奏的,描述的是小鸟,因为长笛音色明亮,流畅的旋律形象地表现出小鸟的可爱。
长笛明亮的音色、流畅的旋律和高音区演奏的快速华彩的音乐表现了活泼可爱的小鸟。
第二段旋律主题
这段旋律是用双簧管演奏的,描述的是鸭子,因为双簧管发出的嗄嗄声使人联想到鸭子的叫声,从节奏和音调上表现了鸭子的蹒跚步伐。
双簧管的扁哨可发出嗄嗄声,使人联想到鸭子的扁嘴巴,同时在节奏和音调上也形象地刻画了鸭子的蹒跚步伐。
第三段旋律主题
这段旋律是用单簧管演奏的,描述的是猫,因为单簧管演奏的跳音奏法表现出了猫的机警、敏捷。
单簧管低音区演奏的跳音奏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小猫在捕捉猎物和行动时的那种机警神态。
第四段旋律主题
这段旋律是用圆号演奏的,描述的是狼,因为圆号低沉的音色和不和谐的音程能表现出狼的凶恶和恶毒。
三支圆号奏出的浓重和声效果,构成了可怕的狼嚎声,形象地描绘了狼的出现和行动。
这是苏联著名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少年儿童们写的一部交响童话,他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
所谓交响童话,就是用交响乐的形式讲述一个童话,其实是一 种与交响诗类似的音乐体裁,只是它的内容是童话。
交响童话
下节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