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质量评价二(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质量评价二(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1-23 17:04:46

文档简介

地理七年级下册期末质量评价(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读“亚洲三大半岛示意图”(下图),完成 1~3题。
1.下列关于三大半岛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A.都濒临印度洋 B.水旱灾害频繁
C.以白色人种为主 D.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2.图中,印度半岛阴影区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B)
A.小麦 B.水稻 C.大豆 D.棉花
3.下列关于中南半岛的叙述,错误的是(C)
A.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B.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河流由南向北注入海洋
D.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及沿海平原
2023年3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洪都拉斯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下图为洪都拉斯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洪都拉斯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A)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5.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常年凉爽舒适,主要是因为该地(B)
A.距海远 B.地势高 C.距海近 D.地势低
近年来,非洲部分国家市政供水面临困难,日常用水难以保障,中国政府为其援建水井近2 000口。下图为中国援建非洲水井项目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有(D)
A.台风侵袭,寒潮频发 B.高寒缺氧,温差较大
C.沙漠广布,容易迷失 D.阳光暴晒,蚊虫叮咬
7.该项目的实施对援建地区的影响是(A)
A.缓解了当地人畜饮水困难
B.增加了非洲的水资源总量
C.彻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D.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圣多美岛是一个火山岛,岛上层峦叠嶂,山岭起伏,主要种植可可、咖啡、油棕等热带作物。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读圣多美岛位置图,完成8~9题。
8.圣多美岛种植可可、咖啡等热带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是(B)
A.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D.背风坡降水少,气温高
9.前往圣多美岛旅游,可以观赏或体验到(D)
①神奇的午夜太阳 ②秀丽的热带岛屿风光
③在流短湍急的河流上漂流 ④骑骆驼穿越荒凉戈壁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美国本土并不盛产咖啡,但美国某咖啡品牌零售商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烘焙商和零售商,下图是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及咖啡生长习性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限制美国本土种植咖啡的自然条件是(D)
A.地形 B.土壤 C.降水 D.热量
11.美国发展咖啡产业最有竞争力的条件是(C)
A.劳动力充足 B.气候适宜
C.加工、管理水平高 D.海陆交通便利
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都有大面积热带雨林分布。另外,两地在自然和人文环境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热带雨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下列属于热带雨林环境效益的是(C)
①涵养水源 ②提供木材和药材 ③保护土壤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⑤调节气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3.下列叙述符合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共同地理特点的是(A)
A.濒临大西洋
B.人种构成中,黑种人占比最大
C.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D.热带沙漠分布广泛
碳达峰是指CO2的排放量达到最高值,此后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CO2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是指CO2的吸收量等于排放量,从而实现CO2“净零排放”。2020年 9月 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努力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承诺”的底气。图1为已实现碳达峰的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截止2020年),图2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已实现碳达峰的国家和地区(D)
A.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B.多数临近印度洋
C.亚洲地区分布最多  D.以发达国家为主
15.为早日实现碳中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在图2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C)
A.①—大力发展煤炭工业
B.②—加大林木采伐力度
C.①—积极开发清洁能源
D.②—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区域学习重在方法,用学习地区的方法来认识欧洲西部。图1为欧洲西部的地形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9分)
图1
(1)图中A地形类型为平原,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由此推断A地的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
(2)图中B是地中海,有人预言,该海域未来将会消失。你是否赞成?请说明你的理由。(2分)
赞成。地中海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带,面积会不断缩小,甚至消失。不赞成。板块运动地质演变漫长,难以预测结果。
图2示意欧洲西部某乳畜农场,当④围场放牧乳牛时,②③围场关闭休养;当②③放牧乳牛时,④围场关闭休养。
图2
(3)请说出该农场这种经营方式的好处。(2分)
利于牧草生长;合理调整各种用地规模;促进农场可持续发展。(任答对2点即可)
欧洲西部是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欧洲西部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各国历史文化特色鲜明,历史名人、名城众多,人口稠密,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多,大多数国家使用欧元货币。
(4)说出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资源条件。(2分)
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游客资源丰富。(任答对2点即可)
17.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猛犸象曾经是陆地上生存过的动物,它身上披着细密长毛,皮很厚,有极厚的脂肪层。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曾发现一具距今3万年的猛犸象尸体。西伯利亚地区勒拿河两岸很少有桥梁相通。
材料二:向日葵广泛种植于俄罗斯西部和西伯利亚南部地区。向日葵的种子可食可榨油,花托、茎秆、果壳等可作为工业原料。
(1)根据猛犸象的体貌特征,可推测3万年前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寒冷;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填海洋名称),河上很少有桥梁,可能的社会经济原因是人口稀疏。
(2)向日葵榨油工业属于轻(选填“轻”或“重”)工业,此类工业在俄罗斯发展迟缓。向日葵榨油工业可在a乌拉尔山脉以西的b莫斯科工业区发展。
(3)俄罗斯葵花籽油可通过c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至海参崴,再通过海运运至中国。
18.20世纪80年代,印度水利部提出“内河联网计划”,以解决本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状况。读图1“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印度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图1          图2
(1)印度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引发旱涝灾害。
(2)甲城市是班加罗尔,是印度的软件产业中心,因地处乙西南(填风向)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孟买少。
(3)由于a恒河平原(填地形区)人口密度大、农业发达,水资源供不应求;印度政府在“内河联网计划”中提出可建立一个水渠,将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引至a区域以解决其水资源紧缺的状况。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计划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观点与理由各占1分)
可行,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资源丰富,引水至a区域可以缓解当地用水紧张的状况;不可行,调水工程跨国建设难度大,协商困难。(答出观点得1分,理由与观点对应得1分)
19.读“澳大利亚示意图”(图1)和“巴西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7分)
(1)两国农业生产差异较大,澳大利亚绵羊的数量和羊毛的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之称;巴西的咖啡的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榜首,有世界上“咖啡 王国” 之称。
(2)澳大利亚是世界重要的矿产品出口国,矿产品主要销往中国、日本等亚洲(填大洲)国家,矿产出口比重大,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
(3)图2中A河为亚马孙河,其成为世界径流量最大河流的重要原因是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
(4)两国城市、人口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是交通便利,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开发较早。地理七年级下册期末质量评价(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读“亚洲三大半岛示意图”(下图),完成 1~3题。
1.下列关于三大半岛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濒临印度洋 B.水旱灾害频繁
C.以白色人种为主 D.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2.图中,印度半岛阴影区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
A.小麦 B.水稻 C.大豆 D.棉花
3.下列关于中南半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B.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河流由南向北注入海洋
D.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及沿海平原
2023年3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洪都拉斯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下图为洪都拉斯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洪都拉斯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5.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常年凉爽舒适,主要是因为该地( )
A.距海远 B.地势高 C.距海近 D.地势低
近年来,非洲部分国家市政供水面临困难,日常用水难以保障,中国政府为其援建水井近2 000口。下图为中国援建非洲水井项目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有( )
A.台风侵袭,寒潮频发 B.高寒缺氧,温差较大
C.沙漠广布,容易迷失 D.阳光暴晒,蚊虫叮咬
7.该项目的实施对援建地区的影响是( )
A.缓解了当地人畜饮水困难
B.增加了非洲的水资源总量
C.彻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D.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圣多美岛是一个火山岛,岛上层峦叠嶂,山岭起伏,主要种植可可、咖啡、油棕等热带作物。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读圣多美岛位置图,完成8~9题。
8.圣多美岛种植可可、咖啡等热带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D.背风坡降水少,气温高
9.前往圣多美岛旅游,可以观赏或体验到( )
①神奇的午夜太阳 ②秀丽的热带岛屿风光
③在流短湍急的河流上漂流 ④骑骆驼穿越荒凉戈壁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美国本土并不盛产咖啡,但美国某咖啡品牌零售商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烘焙商和零售商,下图是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及咖啡生长习性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限制美国本土种植咖啡的自然条件是( )
A.地形 B.土壤 C.降水 D.热量
11.美国发展咖啡产业最有竞争力的条件是( )
A.劳动力充足 B.气候适宜
C.加工、管理水平高 D.海陆交通便利
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都有大面积热带雨林分布。另外,两地在自然和人文环境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热带雨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下列属于热带雨林环境效益的是( )
①涵养水源 ②提供木材和药材 ③保护土壤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⑤调节气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3.下列叙述符合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共同地理特点的是( )
A.濒临大西洋
B.人种构成中,黑种人占比最大
C.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D.热带沙漠分布广泛
碳达峰是指CO2的排放量达到最高值,此后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CO2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是指CO2的吸收量等于排放量,从而实现CO2“净零排放”。2020年 9月 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努力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承诺”的底气。图1为已实现碳达峰的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截止2020年),图2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已实现碳达峰的国家和地区( )
A.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B.多数临近印度洋
C.亚洲地区分布最多  D.以发达国家为主
15.为早日实现碳中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在图2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
A.①—大力发展煤炭工业
B.②—加大林木采伐力度
C.①—积极开发清洁能源
D.②—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区域学习重在方法,用学习地区的方法来认识欧洲西部。图1为欧洲西部的地形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9分)
图1
(1)图中A地形类型为 ,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由此推断A地的气候特征是 。
(2)图中B是 海,有人预言,该海域未来将会消失。你是否赞成?请说明你的理由。(2分)
图2示意欧洲西部某乳畜农场,当④围场放牧乳牛时,②③围场关闭休养;当②③放牧乳牛时,④围场关闭休养。
图2
(3)请说出该农场这种经营方式的好处。(2分)
欧洲西部是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欧洲西部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各国历史文化特色鲜明,历史名人、名城众多,人口稠密,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多,大多数国家使用欧元货币。
(4)说出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资源条件。(2分)
17.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猛犸象曾经是陆地上生存过的动物,它身上披着细密长毛,皮很厚,有极厚的脂肪层。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曾发现一具距今3万年的猛犸象尸体。西伯利亚地区勒拿河两岸很少有桥梁相通。
材料二:向日葵广泛种植于俄罗斯西部和西伯利亚南部地区。向日葵的种子可食可榨油,花托、茎秆、果壳等可作为工业原料。
(1)根据猛犸象的体貌特征,可推测3万年前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 (填海洋名称),河上很少有桥梁,可能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2)向日葵榨油工业属于 (选填“轻”或“重”)工业,此类工业在俄罗斯发展迟缓。向日葵榨油工业可在a 山脉以西的b 工业区发展。
(3)俄罗斯葵花籽油可通过c 大铁路运至海参崴,再通过海运运至中国。
18.20世纪80年代,印度水利部提出“内河联网计划”,以解决本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状况。读图1“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印度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图1          图2
(1)印度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引发 灾害。
(2)甲城市是 ,是印度的软件产业中心,因地处乙 (填风向)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孟买 。
(3)由于a (填地形区)人口密度大、农业发达,水资源供不应求;印度政府在“内河联网计划”中提出可建立一个水渠,将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引至a区域以解决其水资源紧缺的状况。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计划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观点与理由各占1分)
19.读“澳大利亚示意图”(图1)和“巴西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7分)
(1)两国农业生产差异较大,澳大利亚绵羊的数量和羊毛的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有“骑在 上的国家” 之称;巴西的咖啡的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榜首,有世界上“ 王国” 之称。
(2)澳大利亚是世界重要的矿产品出口国,矿产品主要销往中国、日本等 (填大洲)国家,矿产出口比重大,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
(3)图2中A河为 ,其成为世界径流量最大河流的重要原因是 。
(4)两国城市、人口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原因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