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品位,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了解郁达夫的散文风格。
3.学习从文章结构、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方面赏析散文。
【学习重点】同学习目标3
【学习难点】同学习目标1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反复阅读;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
【知识链接】(要求:圈画重点,并整理在笔记本上。)
郁达夫(1896.12.7—1945.8 ( http: / / www.21cnjy.com ).29) 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他擅长小说与散文,小说代表作:《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散文主要《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著有散文集《屐痕处处》、《闲书》。
【课前预习】
一、知识积累
1、 写出至少三句关于描写江南的诗句和作家:(提示:查阅资料或回忆初中已学诗句)
(1)
(2)
(3)
二、基础知识
1、郁达夫,原名 ,中国现代作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代表作有《 》 《 》等。 他的白话短篇小说集《 》,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文坛。
2、在括号内给加点字注音(要求:勤查工具书)
煮茗( ) 涮( )羊肉 剥 ( http: / / www.21cnjy.com )( )花生 白干( ) 有劲( ) 蛰居( ) 间( )或 曝( )背谈天 铭( )刻 闽粤( )( ) 夹( )衣
丰腴( ) 乌桕( ) 着( )在枝头 赭色( ) 濒( )临
湖沼( ) 东霖( ) 远阜( ) 槎桠( )( ) 似( )的
几( )不成墨 泊( )船 月晕( ) 绿( )林 更( )深人静
直截( )了当 恣( )意 洋溢( ) 搁( )下
3、选词填空:
①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 的情调。(A、明媚 B、明净 C、明朗)
②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 ,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A、萧条 B、肃杀 C、凄凉)
③因为睛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 的机会自然也多。(A、逍遥 B、潇洒 C、悠然)
④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 异境。(A、居住 B、居家 C、蛰居)
⑤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 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A、记忆 B、铭刻 C、铭记)
三、文本预习
要求: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快速浏览课文,阅读方法的运用:提炼、概括、整合信息。
1)根据内容来看,本文体裁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这种文体的特点是 。郁达夫文中的“江南”指的是 (写具体区域)。
2)文中哪些段落写了江南的冬景?可以概括为几幅图画?尝试分别用5个字,给每幅图画命名。
写江南的冬景的段落有:
给每幅画命名:
3)江南的冬天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地回答。(提示:不止一个词语)
4)结合文章语句,感受并回答,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哪些情感?(可能不止一种)
5)你觉得作者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传达上述情感的?你能写出几种就写几种。
四、比较阅读
阅读本文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的描写雪景的段落,分析二者在描写雪景时有什么不同。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济南的冬天》)
《江南的冬景》
《济南的冬天》
五、问题质疑(我的疑惑)
1、
2、
3、
4、课题:江南的冬景
主备:许孝宗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鉴赏文章传情的方式,尤其是景物描写中各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对作者情感表达的作用;
2.了解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鉴赏文章传情的方式
【教学难点】鉴赏景物描写中各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对作者情感表达的作用的抓手与过程
【教 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说起江南,作为江南人应该感到自豪。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无数的文人作品中都提到了江南的美好。比如,老师说几句,你们接接看。乐府诗里有“江南可采莲”,下句是——“莲叶何田田”;白居易《忆江南》里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下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韦庄甚至在他的《菩萨蛮》里写到,“人人尽说江南好”,下句——“游人只合江南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感受才子郁达夫笔下的独特的江南冬景。二、预习情况反馈:1、导学案练习情况总体概述2、学生预习问题汇总(1)(2)(3)三、在导学案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结构1、写到江南的冬景的段落有哪些?明确:2、5、7、8、(10:涉及到一点)(9:把第九段放进去不妥,因为这一段没有具体写到江南的冬景)2、分别用五个字概括几幅图。(1)个别朗读,指点朗读:应缓慢一点(2)明确:曝背谈天图、寒郊散步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3、搜寻并提取信息,明确江南的冬景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下的特点(1)用如下语言活动展开文本解读:要求:在轻声读的基础上,填空:江南的冬景真( ),你看,第( )自然段的( )。例:江南的冬景真(可爱),你看,第(2)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段的(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2)点名学生朗读,读出各部分江南冬景的特点第二段:可爱第五段:生气第七段:迷人第八段:美丽4、把握文章作者情感通过齐读这四段的方式,体会并概括语言中包蕴着的作者情感明确: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追问:为什么对江南冬景如此喜爱呢?)表达了作者的闲适之情。四、教师示范赏析第7段:作者是如何来传达这种“闲适”之情的1、教师范读,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自读2、分析:哪里可以感受到这种“闲适”?(1)“下着微雨”:细雨蒙蒙,给人朦胧的感觉,像一幅水墨画;(2)“门前泊一只乌蓬小船”:“泊”说明人们在家休息,没有外出奔波,可能还有“一声欸乃”,更显闲适;(3)“几个喧哗的酒客”:喝酒聊天(打屁);(4)“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秋收过后闲聊;(5)“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淡雅,若能超凡脱俗,自有闲适之情;(6)“一味红黄”:柔软温暖;(比较:改为“一笔红色”如何)3、在体会作者情感的时候,孤立地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个意象,可能还是浅层次的甚至是不妥当的。应该将这些意象糅合在一起,从整体上去感受。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七段,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呈现方式是一样的,即都是通过几个简单意象的叠加,来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1)集体背诵《天净沙·秋思》,感受词作通过意象的叠加来传情的方式;(2)用如下语言活动开展文辞鉴赏:要求:模仿《天净沙·秋思》的写法,用第七段中的意象,重新组合,写一首诗。每一句就是一个相对集中的画面,意境符合原文,押韵不作要求。如:孤村微雨槎桠,长桥乌篷酒家,酒客茅屋月晕,明月渐升,休闲人在江南。4、除了意象的独特选择和意境的有意识营造之外,这一部分还有一个特点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分析:虚写,“你试想想”“点”“添”“加”“画”。精巧的构思,用作画的手法,先写村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写远阜,再写树林,再写小船,从近到远再回到近,远的朦胧,近的清晰,画面中的虚实相生,同样给我们一种闲适之感。5、再读6、小结:这段文字之所以给我们一种悠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感觉,是因为其中的景致比较闲适,色调比较柔和淡雅,其中的人也过着悠闲的生活。闲适的景致,悠闲的情事,共同构成了一幅悠闲的水墨画。所以,有人评论郁达夫的散文,具有一种“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特点。国画大师刘海粟评论: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的山水,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五、分小组,共同探究第二、五、八段是如何传情的?提示:鉴赏抓手——写了哪些景、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怎样写景的、景与情怎么糅合在一起的。六、学生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并小结七、分析第一、三、四、六、九段的作用明确:对比衬托八、总结:传情方式对比衬托直接抒情借景抒情虚实结合视听结合引用诗句各类修辞总结:罗丹说,在我们生活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却想说,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不是缺少美,也不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缺少感受美的心灵。真心希望我们用阅读湿润我们日渐干枯的心灵,进而发现美,感受美。九、拓展延伸:对作者“闲适”之情的补充延伸如果是裸读文本,我们学到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步,理解到这个层次也就可以了,但散文的分析和鉴赏,还需要注意“知人论世”,即要了解创作背景。所以,如果仅凭文本的呈现而将郁达夫的情感归结为“闲适”二字,显然还属于浅层次的。那么关于郁达夫“闲适”背后的东西,我们就不做阐述了。要求:课后阅读郁达夫的其他文章,结合创作背景,比较阅读,感受郁达夫“闲适”背后的深层次情感。附:板书设计北国的冬天 景 情 方式 对比衬托(对比) 曝背谈天图 可爱 直接抒情寒郊散步图 生气 借景抒情江南的冬景(散文) 闲适 虚实结合郁达夫 视听结合微雨寒村图 迷人 引用诗句(对比) 江南雪景图 美丽 各类修辞 (形散) (神聚)闽粤的冬天 【二次备课】
【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