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一)
复习范围:第一单元
一、基础知识。(31分)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来。(3分)
沸腾(féi fèi) 崩塌( bēng bēn) 怀疑(huài huái)
占领(zàn zhàn) 坠落(zuì zhuì) 浩瀚(hào háo)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fēng sú hé dī tián xiě pàn wàng
shuǐ dào shà shí guǎng kuò shuǐ kēng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 )
A.海面风平浪静,轮船静静地航行着。
B.他实力超群,在赛道上齐头并进,跑在最前面。
C.看到有人出现,羚羊群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D.他拼尽全力,把摇摇欲坠的局面扭转过来了。
4.选词填空。(3分)
屹立 挺立 矗立
(1)暴风雨中,小草依然昂首( )着。
(2)在山的尽头,( )着一座造型别致的宝塔。
(3)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 )在江边。
5.下列句子运用的写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是(4分) ( )
A.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B.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C.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D.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任选两个词语描绘一个事物)
(2)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仿写句子)
我望着 ,我仿佛看见 ,我仿佛听见 。
(3)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这句话中“ ”字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景,同时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使得月亮和水塘、阿妈和“我”显得和谐与美好。我能使用句中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二、能力提升。(15分)
1.默写古诗《鹿柴》,注意书写要美观,然后完成练习。(10分)
(1)本诗描绘的是鹿柴( )时分的景色。(2分)
A.清晨 B.中午 C.傍晚 D.夜晚
(2)第一、二句写林中看不见人,只能听到说话的声音,突出了山林的( )。第三、四句写夕阳余晖的映照,更突出了山林的( )。(4分)
A.空阔 B.幽暗 C.明亮 D.寂静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本单元,我们跟随作者到浙江盐官镇欣赏了 的钱塘江大潮;接着来到云南洱海边走月亮,感受到“我”跟阿妈一起走月亮时 的情感;然后来到了秋天的江边,看到了 的景象;还见到了一头
的花牛;最后来到海上,欣赏了 的星空。
三、口语交际。(4分)
爱护环境,应从身边小事做起。看到下列情景,你会怎么说
1.看到一位同学“哗哗”地放着自来水慢吞吞地洗着手时,我会走上去,对他说:“
”
2.看到堵车很严重,要等很长时间时,我会对开车的爸爸说:“
”
四、阅读空间。(25 分)
(一)观 潮(节选)(13 分)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 )般涌来,江面上依旧(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进文中的括号里。(3分)
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 水天相接 风平浪静 漫天卷地 浩浩荡荡
2.选文按照由 到 的顺序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 。(3分)
3.第一自然段中描述观潮者反应的词语是 和 。这两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人们 的心情,从侧面衬托了 。(4分)
4.画“ ”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5.如果此时你也站在大堤上观看钱塘江大潮,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1分)
(二)西湖秋意(节选)(12分)
走进花港公园,才真正看到了秋天的本色。不是凄凉和萧瑟,不是委顿和枯黄,而是火的色彩,是壮丽和辉煌。
枫叶正红。那一瓣瓣红五星般的叶片,在微风中抖动着,像一簇簇小火苗,组合成一蓬蓬巨大的红色篝火,在青色和黄色之中熊熊地燃烧着。所有的一切,山石草木,池塘楼阁,仿佛全被燃着。我不禁想起了不久前在北京香山看到的红叶,那是满山遍野的火焰,把秋天燃烧得一片通红。我曾经惊喜得失声叫起来。此刻,面对着西子湖畔的如火红枫,虽没有在香山时的那种惊喜,却也身心为之一振。香山红叶是一种黄栌的树叶,远看红得轰轰烈烈,近看也不免有一种枯萎的感觉。红枫就不一样了,远眺近看,都一样生机盎然。在秋天的西子湖畔,红枫用自己鲜艳的色彩,透露着生命的亮色,在秋风里吟诵着一首美丽的抒情诗。
依然有绿。不仅是苍松翠柏,更多的是许多貌不出众的常青树木:樟、桂、黄杨、冬青……在落叶遍地的湖畔沉着地吐着绿,这是苍劲的深绿,是墨绿。最远处是一片水杉树,肃立在青沉沉的山脚下,像古人笔下的水墨画。倘若,西子湖畔春天的绿,给人清新妩媚的感觉,那么,此时的绿,应该说是庄重的,是深厚的,它使人想起人到中年以后的那种稳重和成熟。
1.作者认为,秋天的本色是 。(1分)
2.选文描写了西湖的哪些景物 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将表格补充完整。(4分)
景物 特点
枫叶
貌不出众,苍劲的深绿
3.为什么西湖的如火红枫令作者“身心为之一振” (4分) ( )
A.因为它们的颜色最鲜艳,上而还写着一首美丽的抒情诗。
B.因为西湖的红枫形状比较独特。
C.因为它们有着鲜艳的色彩,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D.因为西湖的红枫品种独特,非常珍贵。
4.当你读到“那一瓣瓣红五星般的叶片,在微风中抖动着,像一簇簇小火苗,组合成一蓬蓬巨大的红色篝火,在青色和黄色之中熊熊地燃烧着”时,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3分)
五、习作园地。(25 分)
无论是烟雨蒙蒙的江南小镇、天高云淡的塞外大漠,还是毫不起眼的街角书店,总有一个地方让你流连忘返。本次习作,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把你心目中的好地方推荐给同学们吧!要写清楚你推荐的地方在哪里以及它的特别之处。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作文纸自备)
参考答案:
一、1. fèi bēng huái zhàn zhuì hào
2.风俗 河堤 填写 盼望 水稻 霎时 广阔 水坑
3. B
4.(1)挺立 (2)矗立 (3)屹立
5. C
6.(1)示例:傍晚,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顿时电闪雷鸣,一会儿工夫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2)示例:夜空中圆圆的月亮 妈妈在对我微笑 她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3)抱 拟人 示例: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二、1.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C (2)D B
2.示例:奇特壮观 无比幸福和喜悦 日落 可爱 美丽
三、1.示例:同学,请快点洗手吧.否则会浪费很多水,我们要节约用水呀!
2.示例:爸爸、请您将汽车熄火,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还可以节省汽油。
四、(一)1.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2.远 近 潮水的变化
3.人声鼎 沸 沸腾 激动兴奋 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4.比喻 夸张
5.示例:我的心情就像那汹涌而来的浪潮一样,激动万分。
(二)1.火的色彩,是壮丽和辉煌
2.红五星般的叶片,像一簇簇燃烧的小火苗,组合成巨大的红色篝火、生机盎然 常青树木
3. C
4.示例:我仿佛看到了大片大片的红,鲜艳而明亮,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烧着了。
五、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