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学案+课件,共2份打包)2024-2025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讲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学案+课件,共2份打包)2024-2025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1-23 16:24:09

文档简介

第7讲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1. 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
1.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符号为cB。
(2)表达式:cB=。
(3)单位:mol·L-1或mol/L。
2.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用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2)表达式:w(B)=×100%。
【师说·助学】 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密度、质量分数均不变,但所含溶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因体积不同而不同。
【易错诊断】 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
1.用100 mL水吸收0.1 mol HCl气体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是1 mol·L-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 g Na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c(Na2O)=0.5 mol·L-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25 g CuSO4·5H2O晶体溶于75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40 g SO3溶于60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考衔接】
典例 [ 2022·海南卷,17(2)]现有浓H3PO4质量分数为85%,密度为1.7 g·mL-1。若实验需的H3PO4溶液,则需浓H3PO4__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
听课笔记                                    
                                    
【师说·延伸】 推导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换算公式
按溶液体积为1 L推导:
c=== mol·L-1。
【对点演练】
考向一 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浓度的计算
1.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HCl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试计算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标准状况下,计算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浓度的流程
c=
考向二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
换算
2.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 mL,密度为ρ 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 g。
(1)用m、V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w、ρ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ρ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w表示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换算公式c= mol·L-1中各物理量的说明
c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1,ρ为溶液密度,单位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1。
考向三 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计算
3.现有V L 0.5 mol·L-1的盐酸,欲将其浓度扩大一倍,以下方法中最宜采用的是(  )
A.加热浓缩到原来体积的一半
B.加入5 mol·L-1的盐酸0.125V L
C.加入10 mol·L-1的盐酸0.1V L,再稀释至1.5V L
D.标况下通入11.2 L氯化氢气体
归纳总结
同溶质不同质量分数溶液混合的计算
设同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b%的两溶液混合。
(1)等体积混合
①当溶液密度大于1 g·cm-3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如H2SO4、HNO3、HCl、NaOH等多数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a%+b%)。
②当溶液密度小于1 g·cm-3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如酒精、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a%+b%)。
(2)等质量混合
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无论ρ>1 g·cm-3还是ρ<1 g·cm-3),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a%+b%)。
考向四 巧用电荷守恒求算离子浓度
4.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c(H+)=0.1 mol·L-1,c(Al3+)=)=0.8 mol·L-1,则c(K+)为(  )
A.0.15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考点二 溶液的配制
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容量瓶的构造及使用
(1)容量瓶上标有温度、规格和刻度线。常用规格有50 mL、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等。
(2)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其操作顺序为装水→盖塞→倒立→正立→玻璃塞旋转180°→倒立。
2.配制过程
以配制500 mL 1.00 mol/L的NaOH溶液为例
[主要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
[配制过程]
(1)计算:需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 g。
(2)称量:通过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时,需将其放在小烧杯中。
(3)溶解: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水溶解。
(4)移液:待烧杯中的溶液______________后,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注入500 mL容量瓶中。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下__________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图示流程如下:
【师说·助学】 做需要补充仪器的实验题时,要学会“有序思考”——即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步骤,思考每一步所需仪器,然后与已给仪器对比,就能找到需要补充的仪器。
二、质量百分比浓度、体积比浓度溶液的配制
1.配制100 g 10%的NaCl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__ NaCl固体,放入________mL的烧杯中,再用________量筒量取90 mL的水注入烧杯中,然后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
2.用浓硫酸配制1∶4的稀硫酸50 mL。用50 mL的量筒量取40 mL的水注入到100 mL的烧杯中,再用10 mL的量筒量取10mL浓硫酸,然后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
【教考衔接】
典例 实验室需要配制0.50 mol·L-1NaCl溶液480 mL。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最小砝码为5 g)、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以及等质量的两片滤纸。
(2)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NaCl晶体________ g。
(3)称量。
①天平调平之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下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所处的位置:
②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③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
(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
(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________处,改用________加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装瓶。
听课笔记                                    
                                    
【师说·延伸】 阅卷现场
考生答卷 你来评分 失分原因
(1)容量瓶、胶头滴管 满分2分 (2)14.625 满分2分 (3)左满分1分 (4)搅拌、加速NaCl溶解 满分1分 (5)减小误差 满分2分 (6)2~3胶头滴管 满分2分各1分 (1) (1)问未指明所选容量瓶的规格,不得分
(2) (2)问没有体现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不得分
(3) (3)问不按要求作答,应该回答为“左盘”
(4)
(5) (5)回答问题不完整、太笼统
(6) (6)未写单位,汉字使用错误
【对点演练】
考向一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某同学准备用98%的浓硫酸(ρ=1.84 g·cm-3)粗略配制1 mol·L-1的稀硫酸100 mL。实验室提供下列备选仪器。
①玻璃棒 ②胶头滴管 ③100 mL容量瓶 
④托盘天平 ⑤50 mL烧杯 ⑥10 mL量筒
请你协助该同学,按配制溶液时仪器选用的先后顺序,将仪器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
考向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2.从溶质改变角度分析产生的误差(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1)配制45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1.8 g:________。
(2)配制50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8.0 g:________。
(3)配制NaOH溶液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片,其他操作均正确:________。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需称量溶质4.4 g,称量时物码放置颠倒:________。
(5)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________。
(6)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________。
(7)未经洗涤烧杯及玻璃棒:________。
3.从溶液体积改变角度分析产生的误差(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1)配制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________。
(2)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_。
(3)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
(4)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________。
(5)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
归纳总结
误差分析的理论依据
由c=可知,分析c的变化最终落脚到分析nB、V是如何变化的。
(1)若n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2)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第7讲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考点一
易错诊断
1.错误。错把溶剂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计算溶液的浓度。
2.错误。溶质应该为NaOH,c(NaOH)=1 mol·L-1
3.错误。溶质应为CuSO4,其质量为16 g,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16%。
4.正确。
突破·关键能力
教考衔接
典例 解析:根据公式c=可得,浓H3PO4的浓度c==≈14.7 mol·L-1,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因此配制100 mL 1.7 mol·L-1的H3PO4溶液,需要浓H3PO4的体积V=≈0.011 5 L=11.5 mL
答案:11.5
对点演练
1.解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g÷(1 000ρ g·L-1)]= mol·L-1。
答案: mol·L-1
2.解析:(1)c=mol·L-1= mol·L-1。
(2)c== mol·L-1。
(3)w=×100%=×100%。
(4)=,S= g。
答案:(1) mol·L-1 (2) mol·L-1
(3)×100% (4) g
3.解析:加热蒸发,HCl挥发,溶液浓度降低;溶液的体积不具有加和性;混合后溶液中的HCl为0.5 mol·L-1×V L+10 mol·L-1×0.1V L=1.5V mol,所以混合后HCl的浓度为=1 mol·L-1,故C正确;通入氯化氢气体,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无法求出浓度。
答案:C
4.解析:根据溶液电荷守恒,溶液中存在3c(Al3+)+c(K+)+c(H+)=)+c(OH-),而溶液中c(OH-)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有3c(Al3+)+c(K+)+c(H+)=),所以c(K+)=)-3c(Al3+)-c(H+)=2×0.8 mol·L-1-3×0.4 mol·L-1-0.1 mol·L-1=0.3 mol·L-1,C项正确。
答案:C
考点二
夯实·必备知识
一、
2.5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1)20.0 (4)冷却至室温 (6)1~2 cm 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二、
1.10.0 g 200 100 mL
突破·关键能力
教考衔接
典例 解析:配制480 mL 0.50 mol·L-1的NaCl溶液,必须用500 mL的容量瓶。m(NaCl)=0.50 mol·L-1×0.5 L×58.5 g·mol-1≈14.6 g(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物品放在左盘。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答案:(1)5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2)14.6
(3)①
②左盘
(4)搅拌,加速NaCl溶解
(5)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中
(6)1~2 cm 胶头滴管
对点演练
1.答案:⑥②⑤①③②
2.答案:(1)偏小 (2)偏小 (3)偏小 (4)偏小 (5)偏大 (6)偏小 (7)偏小
3.答案:(1)偏大 (2)偏小 (3)偏小 (4)无影响 (5)无影响(共33张PPT)
第7讲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1. 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
1.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符号为cB。
(2)表达式:cB=。
(3)单位:mol·L-1或mol/L。
2.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用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2)表达式:w(B)=×100%。
【师说·助学】 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密度、质量分数均不变,但所含溶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因体积不同而不同。
【易错诊断】 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
1.用100 mL水吸收0.1 mol HCl气体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是1 mol·L-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 g Na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c(Na2O)=0.5 mol·L-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25 g CuSO4·5H2O晶体溶于75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40 g SO3溶于60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错把溶剂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计算溶液的浓度。
错误。溶质应该为NaOH,c(NaOH)=1 mol·L-1
错误。溶质应为CuSO4,其质量为16 g,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16%。
正确。
【教考衔接】
典例 [ 2022·海南卷,17(2)]现有浓H3PO4质量分数为85%,密度为1.7 g·mL-1。若实验需的H3PO4溶液,则需浓H3PO4__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
11.5
解析:根据公式c=可得,浓H3PO4的浓度c==≈14.7 mol·L-1,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因此配制100 mL 1.7 mol·L-1的H3PO4溶液,需要浓H3PO4的体积V=≈0.011 5 L=11.5 mL
【师说·延伸】 推导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换算公式
按溶液体积为1 L推导:
c=== mol·L-1。
【对点演练】
考向一 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浓度的计算
1.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HCl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试计算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
mol·L-1
解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g÷(1 000ρ g·L-1)]= mol·L-1。
归纳总结
标准状况下,计算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浓度的流程
c=
考向二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2.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 mL,密度为ρ 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 g。
(1)用m、V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
(2)用w、ρ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
(3)用c、ρ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
(4)用w表示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___________。
mol·L-1
mol·L-1
×100%
g
解析:(1)c=mol·L-1= mol·L-1。
(2)c== mol·L-1。
(3)w=×100%=×100%。
(4)=,S= g。
归纳总结
换算公式c= mol·L-1中各物理量的说明
c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1,ρ为溶液密度,单位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1。
考向三 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计算
3.现有V L 0.5 mol·L-1的盐酸,欲将其浓度扩大一倍,以下方法中最宜采用的是(  )
A.加热浓缩到原来体积的一半
B.加入5 mol·L-1的盐酸0.125V L
C.加入10 mol·L-1的盐酸0.1V L,再稀释至1.5V L
D.标况下通入11.2 L氯化氢气体
答案:C
解析:加热蒸发,HCl挥发,溶液浓度降低;溶液的体积不具有加和性;混合后溶液中的HCl为0.5 mol·L-1×V L+10 mol·L-1×0.1V L=1.5V mol,所以混合后HCl的浓度为=1 mol·L-1,故C正确;通入氯化氢气体,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无法求出浓度。
归纳总结
同溶质不同质量分数溶液混合的计算
设同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b%的两溶液混合。
(1)等体积混合
①当溶液密度大于1 g·cm-3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如H2SO4、HNO3、HCl、NaOH等多数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a%+b%)。
②当溶液密度小于1 g·cm-3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如酒精、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a%+b%)。
(2)等质量混合
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无论ρ>1 g·cm-3还是ρ<1 g·cm-3),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a%+b%)。
考向四 巧用电荷守恒求算离子浓度
4.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c(H+)=0.1 mol·L-1,c(Al3+)=)=0.8 mol·L-1,则c(K+)为(  )
A.0.15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答案:C
解析:根据溶液电荷守恒,溶液中存在3c(Al3+)+c(K+)+c(H+)=)+c(OH-),而溶液中c(OH-)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有3c(Al3+)+c(K+)+c(H+)=),所以c(K+)=)-3c(Al3+)-c(H+)=2×0.8 mol·L-1-3×0.4 mol·L-1-0.1 mol·L-1=0.3 mol·L-1,C项正确。
考点二
考点二 溶液的配制
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容量瓶的构造及使用
(1)容量瓶上标有温度、规格和刻度线。常用规格有50 mL、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等。
(2)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其操作顺序为装水→盖塞→倒立→正立→玻璃塞旋转180°→倒立。
2.配制过程
以配制500 mL 1.00 mol/L的NaOH溶液为例
[主要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
5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配制过程]
(1)计算:需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 g。
(2)称量:通过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时,需将其放在小烧杯中。
(3)溶解: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水溶解。
(4)移液:待烧杯中的溶液___________后,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注入500 mL容量瓶中。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下__________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20.0
冷却至室温
1~2 cm
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图示流程如下:
【师说·助学】 
做需要补充仪器的实验题时,要学会“有序思考”——即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步骤,思考每一步所需仪器,然后与已给仪器对比,就能找到需要补充的仪器。
二、质量百分比浓度、体积比浓度溶液的配制
1.配制100 g 10%的NaCl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__ NaCl固体,放入________mL的烧杯中,再用________量筒量取90 mL的水注入烧杯中,然后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
2.用浓硫酸配制1∶4的稀硫酸50 mL。用50 mL的量筒量取40 mL的水注入到100 mL的烧杯中,再用10 mL的量筒量取10mL浓硫酸,然后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
10.0 g
200
100 mL
【教考衔接】
典例 实验室需要配制0.50 mol·L-1NaCl溶液480 mL。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最小砝码为5 g)、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等质量的两片滤纸。
(2)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NaCl晶体________ g。
5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14.6
(3)称量。
①天平调平之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下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所处的位置:
②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③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
左盘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________处,改用________加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装瓶。
搅拌,加速NaCl溶解
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中
1~2 cm
胶头滴管
解析:配制480 mL 0.50 mol·L-1的NaCl溶液,必须用500 mL的容量瓶。m(NaCl)=0.50 mol·L-1×0.5 L×58.5 g·mol-1≈14.6 g(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物品放在左盘。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师说·延伸】 阅卷现场
考生答卷 你来评分 失分原因
(1)容量瓶、胶头滴管 满分2分 (2)14.625 满分2分 (3)左满分1分 (4)搅拌、加速NaCl溶解 满分1分 (5)减小误差 满分2分 (6)2~3胶头滴管 满分2分各1分 (1) (1)问未指明所选容量瓶的规格,不得分
(2) (2)问没有体现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不得分
(3) (3)问不按要求作答,应该回答为“左盘”
(4)
(5) (5)回答问题不完整、太笼统
(6) (6)未写单位,汉字使用错误
【对点演练】
考向一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某同学准备用98%的浓硫酸(ρ=1.84 g·cm-3)粗略配制1 mol·L-1的稀硫酸100 mL。实验室提供下列备选仪器。
①玻璃棒 ②胶头滴管 ③100 mL容量瓶 
④托盘天平 ⑤50 mL烧杯 ⑥10 mL量筒
请你协助该同学,按配制溶液时仪器选用的先后顺序,将仪器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
⑥②⑤①③②
考向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2.从溶质改变角度分析产生的误差(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1)配制45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1.8 g:________。
(2)配制50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8.0 g:________。
(3)配制NaOH溶液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片,其他操作均正确:________。
偏小
偏小
偏小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需称量溶质4.4 g,称量时物码放置颠倒:________。
(5)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________。
(6)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________。
(7)未经洗涤烧杯及玻璃棒:________。
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小
3.从溶液体积改变角度分析产生的误差(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1)配制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________。
(2)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_。
(3)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
(4)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________。
(5)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
偏大
偏小
偏小
无影响
无影响
归纳总结
误差分析的理论依据
由c=可知,分析c的变化最终落脚到分析nB、V是如何变化的。
(1)若n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2)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同课章节目录